•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策划方案 > 正文

    初中数学导学案学习专项方案对照实验设计

    时间:2021-03-16 11:25:39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初中数学导学案学习方案对照试验设计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1、“学案导学”内涵

     所谓“学案导学”就是老师依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书本为纲,以学案为载体,以学生为根本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媒介引导 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 “导学”方案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说得更直白些,“学案导学”就是把课堂教学步骤、学习内容关键难点、学习中反馈以书面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所要做事、所要讲话做到心中有数,按“学案”开展学习,从而避免课堂学习中无谓“枝蔓”,深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其精髓,能够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

     为坚定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形成济阳中学课堂教学特色,特就操作层面需要处理多个问题提出来

     2、导学案编制

     (一)编写标准

     编制导学案应遵守以下多个标准:

     主体性标准:导学案是为学习主体服务,表现老师主导作用。

     导学性标准: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学习任务,彰显“导”意义。

     课时化标准:一课一个导学案,每一课全部有明确目标导向。

     问题化标准: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应用等尽可能以问题形式明确展现给学生。

     层次化标准:适应学生主动发展层次性需求,让学生实现差异发展、共同发展。

     (二)导学案编制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方案,表现老师服务于学习主体主导作用,要把“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吗”等问题明确摆在学生面前。

     “学什么”要具体告诉学习内容,如:请学习第二节内容,回复以下问题并完成练习1至3题。等等。

     “怎么学”就是告诉学生采取什么学习方法,使用什么学习方法等。如: 先个人阅读第五节内容,再经过小组讨论回复下列问题……

     “学会了吗”是对导学案学习效果检测,也是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反馈关键内容和渠道。

     导学案结构,应和“基础程序”相一致。包含【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多个部分。

     学习目标:依据学情、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制订。制订学习目标,一是要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二是要考虑学生发展层次性需求。

     自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制订。包含问题、习题、方法、应用、例题概括总结、试验、社会观察和思索等内容。对自学内容要求:一是能够引导学生自学;二是经过自学内容学习,能够基础达成教学目标。

     问题讨论:提出自己处理不了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绪、新方法等,准备小组互动和大组讨论。

     概括总结:在大组讨论后经过概括总结完成知识建构,形成自己新见解、经验和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也能够另附)依据目标和内容编制检测题。经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当堂检测”是获取反馈信息,为制订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关键步骤,不能忽略。

     3、导学案使用

     1、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经过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学习任务,包含提出自己或小组处理不了问题,提出新问题、新思绪、新方法等。

     ?2、课堂上围绕导学案进行小组互查、大组讨论、概括总结,完成对导学案学习。

     ?3、每个老师在使用导学案后全部要形成“教学反思”意见,其中包含导学案修改意见,应立即反馈到该导学案中。每七天末将当周完成全部导学案电子稿上传服务器资源,能够相互学习并作为考评导学案编制情况依据。

     4、”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基础程序

     ㈠自主学习:按“导学案”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自主进行概括总结;找出自己处理不了问题;或提出新问题、新思绪、新方法、新观念,使用新见解解释老问题等。做好接收小组互查准备和大组讨论准备。提出需要讨论问题,准备小组讨论时讲话。

     ㈡小组互查:检验“导学案”完成情况,相互学习、讨论、矫正,确保全体小组组员达成学习目标;推选代表准备讲话:公布“导学案”答案,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绪、新方法等。

     互查要求:

     一、 是组织有序,相互激励。

     二、 是人人过关,经过相互检验、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讨论和交流,甚至是争论,让小组全部组员全部能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

     三、 是有时间确保,不急于求成,耐心等候学生完成自主建构任务;

     四、 是表示和质疑,推选代表准备大组讲话。讲话内容包含质疑、提出新问题、新思绪、新方法,或对老问题作出新解释。

     五、 是要详略适当,控制时间,针对共性问题,留有当堂检测时间。

     为了便于课堂教学操作和推广,在该模式实施早期,其简化模式为:

     创设情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结果展示→自我完善→点评提升

     (三)当堂检测:经过迁移炼习,当堂检测学习效果;经过批改或抽样批改深入了解学情,获取反馈信息,为采取补救方法和制订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提供依据。对当堂检测情况按小组评分、积分。

     (四)基础操作要求

     老师要做到:

     1、不了解学情、不确定学生最近发展区,不得进行教学案设计;

     2、没有满意(含问题、习题、方法等内容设计)“导学案”不进课堂;

     3、没有自学基础和针对性不讲课;

     4、学生自己能处理问题不替换;

     5、不到学生需要帮助时候不出手;

     学生要做到:

     1、主动获取信息、发觉问题、处理问题;

     2、有团体精神和责任意识,尊重她人,互帮互学,主动帮助她人、请教她人,有“帮助她人就是帮助自己”合作共赢意识和精神;

     3、敢质疑、敢创新、敢负责、敢表示;

     4、自主学习时,孜孜不倦;小组互动时,轻声细语;大组讨论时,字正腔圆,声音洪亮;

     附:导学案编写格式要求:

     题目____ ____年级

      主备人______ 班级____ 姓名______

     1、编写内容要求:

     【学习目标】、【自学内容】、【问题讨论】、【概括总结】、【当堂检测】

     2、“导学案”老师步骤:

     主备人设计“导学案”

     →集体备课修改“导学案”→印刷“导学案”→上一节课前发“导学案”→收阅检验“导学案”。

     3、“导学案”学生步骤:

     课上课下预习“导学案”→课上落实“导学案”→课后巩固“导学案”。

      二、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模式操作

     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程序:

     程序一:设计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基础工程,它表现了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方向和要求,是评价教和学成效依据。

     设计教学目标依据一是教学纲领,把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便于学生和老师掌握,使纲领落到实处;二是现行教材。把教材知识点落实到目标中去;三是这些目标既要可供老师使用,也要可供学生和管理人员使用。

     设计教学目标标准是:①全方面性标准;②方向性标准;③层次性标准;④评价性标准。

     程序二:课堂教学

     目标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目标关键程序,可分为以下多个过程:前提诊疗——展示目标——达标教学(实施目标)——目标达成练习——反馈和矫正。

     下面对程序二中每个步骤再作具体说明:

     (1)前提测评(时间5-8分钟)。

     这是完成教学目标一个认知诊疗手段,目标在于经过回顾、复习、检验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系统连贯。诊疗内容通常是教育性、相关性知识和技能,所以要依据教学目标正确地找出和新知识相关知识点进行诊测。

     (2)展示明确教学目标。

     这是目标教学独特而显著标志之一。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灵魂,这个目标既是教者目标,也是学者目标,是众矢之“标”。老师要依据这个目标备课,围绕这个目标上课,针对这个目标测试,对照这个目标矫正;学生要依据目标上课,围绕目标听课,针对目标自测,依据目标补救。充足发挥教学目标导向作用,增强师生共识,区分目标高低层次,分别给予自达、助达、导达方法。明确教学目标通常放在上新课前几分钟进行。当然,仅靠这几分钟是远远不够,必需在教学过程中数次反复地进行,从课前初知,到课中细知,直到最终掌握。

     (3)实施目标(达标教学)。

     目标实施过程是课堂主体工程,要求师生一切活动全部要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教学双方必需对应目标点,对应目标层次,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或启发,或点拨,或讲练,或自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反对老师一个目标一个目标逐次解答注入式、满堂灌教学方法,要充足引导学生,依靠老师指导下自学完成这一过程。

     (4)目标达成练习和检测。

     目标实施后,老师可利用教材上练习、习题或自行设计练习,组织学生自练或检测,让学生自我测评。检测完成,立即公布答案,可记分,也可不记分。老师经过巡视查看或举手等形式,取得反馈信息为下一步提供依据。

     (5)反馈和矫正。

     依据检测情况,立即纠正错误,对未达标学生进行一些知识点补救,挽救教和学过失,直至完全达标。反馈和矫正全部应该是双向:反馈给老师信息,使老师立即矫正;学生经过检测反馈,自己控制自己学习,进行自我矫正或同学之间相互矫正。反馈和矫正应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以上四个步骤中全部能够进行,立即反馈立即矫正,但要注意预防因时间有限而走过场。

     程序三:形成性和终止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用于评价学生掌握教学目标程度,其目标在于经过评价统计分析,掌握学习质量数据,改善教和学。方法是用1小时左右时间作一测试,不打分,不分等(单元测试)。

     终止性评价在期末进行,以命题考试形式实施,统计指标是及格率、人平分、优异率、标准差等,要打分,要分等,试题必需和教学目标相对应。

     以上多个程序,在实施中是缺一不可,其次序也不可颠倒。

     目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示例(以初中代数"方程和它解"为例)

     1.前提测评阶段(4分钟左右)。

     师:在小课时,我们对方程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今天,我们再在学习了代数式和等式基础上,对方程作深入了解。

     下面请看黑板(出示测评题,用幻灯小黑板均可)。什么是代数式?什么是等式?请同学们回复。

      学生:(答略)

     2.展示教学目标阶段。

     老师经过幻灯或小黑板把己写好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展示目标为:“识记”方程概念,弄懂方程解和解方程含义;“掌握”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某个一元一次方程解;“利用”,会依据条件列方程。然后请学生对照目标要求看书。

     3.实施目标阶段。

     学生看书完成,老师经过提问讲解、分析举例说明方程解和解方程含义,分析说明两个"解"字不一样含义,提醒学生应注意列方程时两个问题,讲练结合,方法可灵活。

     4.达标练习检测阶段。

     老师出题检测:用方程概念判定一些等式是不是方程为一类,依据条件列方程为一类,检验解为一类。每类出2到3个题不等。老师经过巡视、提问告诉学生答案,学生自测。

     5.反馈矫正阶段。

     老师对照以上三类题目标测试,围绕三大目标,对知识点进行反馈矫正,可再举例说明。

     

      济阳中学数学课题组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