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策划方案 > 正文

    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实施方案

    时间:2020-09-25 23:46:41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巩固深化去年以来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果,进一步对标先进、看齐一流,进一步聚焦重点、强化措施,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以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着力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二、主要任务

    (一)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

    围绕“一门全办、一网通办、一事联办、一次办好”的目标,推进服务审批再提速、中间环节再精简、服务流程再优化、办事材料再压减,建成运转高效、服务质优、群众和企业满意的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

    1.“一门”全办。

    2020年底市、县两级建成功能完备的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

    除保密或对场所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所有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每个乡镇(街道)集中原基层站所建立综合性便民服务大厅,村(社区)设置便民服务室,集中办理本级公共服务事项。

    2.“一网”通办。

    巩固“五级联通”基础,加快电子政务外网提速扩面。推进各部门业务系统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度对接,加快部门数据共享和政务信息上“云”,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网络通、业务通、数据通”。开发应用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统一支付、统一物流等支撑平台,提高全程网办能力和审批效率。

    3.“一事”联办。

    推进高频事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联办,做到“一号申请、一套材料、一链办理、一口出件”。巩固“3550+100”改革成果,落实企业开办“210”标准。

    4.“一次”办好。

    深化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综合受理改革,2020年底实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一窗综合受理”率80以上,乡镇

    (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厅(室)设置代办窗口。推行容缺受理和承诺制,对没有现场踏勘、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环节的审批服务事项一次办结。推广网上办事预约、线上支付费用、线下物流寄送等创新服务举措,减少群众跑腿次数。

    (二)着力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1.惠企政策落实问题。

    全面梳理中央和省、市疫情期间出台的各项援企惠企政策,形成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主动将政策送到企业手中。通过集中办理、上门服务等形式,打通政策落地的“中梗阻”问题。提升纳税便利度,开展解决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攻坚。

    2.用地保障问题。

    开展重点项目用地“土保姆”活动,确保全市重点项目用地应保尽保。优化用地审批程序,加快推进“多审合一”、“多规合一”、工业项目“标准地”制度。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在全市范围内清理和盘活一批闲置土地,鼓励企业盘活挖潜。

    3.水电气接入问题。

    优化水电气报装外线施工办理程序,落实获得用水“321”服务、获得用气“310”服务、办电“321”服务政策,实现低压用电“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费用)服务,试行低压用户外线接入相关审批告知承诺管理。

    4.企业融资问题。

    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提高办贷效率、压减企业融资成本。推进“企业金融服务方舱”建设,通过政府纾困帮扶和财政金融支持等手段,帮助受疫情影响存在暂时

    性困难的企业恢复正常经营。建设智慧金融服务平台,落实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机制。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建设,改进资金“过桥”服务。

    5.企业权益保护问题。

    整治企业周边环境,加大违法建筑的管控力度。落实“一企一警”联系制度,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完善企业周边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服务。加强企业法律援助,防范应对各类法律风险。

    6.“互联网+监管”问题。

    加强对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投诉举报信息和互联网及第三方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关联整合。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行执法检查事前备案制,坚决纠正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随意执法。试行依据信用评价实施差异化监管。对受疫情影响产生的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及时纠正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免于行政处罚。

    7.招标采购问题。

    整治围标串标、借资质投标、转包和违法分包、规避招标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活动。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分散评标。简化招投标程序,缩短发包周期。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加快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商城建设。全面清理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事前备案程序及其他隐形门槛限制。

    8.信用体系建设问题。

    加强信用信息归集管理,规范公共信用信息评价。大力支持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对经营异常名录内企业加强指导和服务。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开展政府失信专项治理。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给予市场主体稳定预期。

    9.执行难、破产难问题。

    建立多部门“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动机制,拓展财产网络查控范围,不断提升合同执行效率。加大破产案件审限管控,提升破产案件审结率,探索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推进简单案件快速审理,提高案件审理效率。加大投资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强化投资者权益司法保护。

    10.部门作风和执法问题。

    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严肃查处在服务企业、落实政策过程中打折扣、搞变通、推诿扯皮、“中梗阻”和贪污贿赂、利益输送、吃拿卡要等行为和违纪违法问题。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失误,依法依规予以容错免责。依法公正文明办案,妥善处理涉案民营企业违规违法问题。主动接受民营企业监督。

    (三)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

    对标营商环境评价体系18项指标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若干措施,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提升投资吸引力、优化监管服务,落实18项112个具

    体任务。

    1.开办企业。

    解决实行企业开办“210”标准、推进企业开办服务再升级等3个问题。

    2.办理建筑许可。

    解决建成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四统一”体系等8个问题。

    3.获得电力。

    解决整合优化水电气报装外线施工办理程序等6个问题。

    4.获得用水用气。

    解决进一步精简用水用气申请报装材料,压减办理环节,优化审批流程等2个问题。

    5.登记财产。

    解决不动产登记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等4个问题。

    6.纳税。

    解决更新发布办税“最多跑一次”和“全程网上办”清单及办税指南等5个问题。

    7.跨境贸易。

    解决加快推进黄州一类水运口岸建设、配合做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功能完善和金融、保险、退税等模块应用这1个问题。

    8.办理破产。

    解决规范使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探索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加强破产案件审限管控等7个问题。

    9.获得信贷。

    解决全面推广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等5个问题。

    10.保护中小投资者。

    解决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刑事保护力度等4个问题。

    11.执行合同。

    解决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努力为当事人诉讼提供便利等4个问题。

    12.劳动力市场监管。

    解决强化裁员纠纷调解、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等5个问题。

    13.政府采购。

    解决实现政府采购合同公示、备案一体化管理等2个问题。

    14.招标投标。

    解决全面推行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等4个问题。

    15.政务服务。

    解决加强政务服务场所建设、深入推进“一门全办”等16个问题。

    16.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利用。

    解决健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开展重点企业“面对面”知识产权服务等5个问题。

    17.市场监管。

    解决全面清理违反市场准入管理规定的政策文件、建立全市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制度等19个问题。

    18.包容普惠创新。

    解决积极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推动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均等化水平等12个问题。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调整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统筹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部署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加强协同配合。

    各地各部门要多途径、多形式、多方位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创新,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共同提升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建言机制,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家、专业人士的作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完善全市营商环境考核体系,综合考核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考核结果作为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市直各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在督查检查中发现

    的突出问题,要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对市场主体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