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策划方案 > 正文

    调蓄池基坑施工安全支护开挖施工方案_调蓄池作用

    时间:2020-07-20 22:06:47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太原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雨水池、清水池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 江西中实建设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编制依据 7 第三章、施工计划 9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11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3 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33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 工程名称 太原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 工程地址 太原市清徐县柳杜乡东南社村 建设单位 太原天润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太原市辉海岩土工程勘察检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山西协成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部门 清徐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质量要求 一次验收达到合格 总包单位 江西中实建设有限公司 2、场地特点 ⑴、施工现场位于东南社村南面汾河河沿西面的荒地里,方圆一公里无人烟。施工场地基本平整、施工前清理杂草,回填了一部分土方用压路机碾压夯实。

    ⑵、供水、供电、供气情况 施工现场道路由河沿公路上修至工地施工现场,用煤矸石分层填筑500mm高碾压夯实。施工用水从建设单位提供的东南社接水处引用到施工现场,进场后施工单位接通水源干管铺设至使用部位;
    施工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满足施工要求;
    现场没有供暖、供气源;
    由施工单位自理(办公室、管理人员宿舍、职工宿舍)。现场办公室和其他施工的临时设施,均是在进场后建设。

    ⑶、地基土岩土构成及岩性特征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九层,现依层序分述如下:
    第①层 粉土:(Q4al+pl)
    褐黄色,稍密、湿,含云母、石英及氧化物等,混有粉细砂;
    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及韧性低。该层在表层覆盖有0.3m左右人工填土层,主要由粉土、植物根系及砖块组成,结构松散性质不均,呈欠固结状态。该层静探试验锥头阻力加权平均值为1.99Mpa,侧壁摩阻力加权平均值43.5Mpa,摩阻比加权平均值2.4%。

    该层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4.0~6.0击,平均4.6击。

    层厚、层底埋深、层底标高等数据详见表3.3(下同)。

    第②层 粉细砂(Q4al+pl)
    褐灰色,稍密,湿,矿物成份以云母、石英及氧化物为主,混有粉土成分,颗粒均匀,级配不良。该层静探试验锥头阻力加权平均值为1.46Mpa,侧壁摩阻力加权平均值14.2Mpa,摩阻比加权平均值1.3%。

    该层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5.0~12.0击,平均8.0击。

    第③层 粉土:(Q4al+pl)
    褐黄色,稍密~中密,湿,含云母、石英及氧化物等,混有粉细砂,夹有粉质粘土薄层及透镜体;
    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强烈,干强度及韧性低。该层静探试验锥头阻力加权平均值为1.19Mpa,侧壁摩阻力加权平均值17.5Mpa,摩阻比加权平均值1.9%。

    该层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4.0~14.0击,平均8.4击。

    第③1层 粉质粘土:(Q4al+pl)
    褐灰色,湿,软塑状态,含云母、石英及氧化物等,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静探试验锥头阻力加权平均值为0.68Mpa,侧壁摩阻力加权平均值13.1Mpa,摩阻比加权平均值2.2%。

    该层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5.0~15.0击,平均7.7击。

    第④层 粉质粘土(Q4al+pl)
    褐灰色,湿,软塑状态,含云母、石英及氧化物等,混有粉土成分;
    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在场地东侧局部地段缺失。该层静探试验锥头阻力加权平均值为1.29Mpa,侧壁摩阻力加权平均值23.5Mpa,摩阻比加权平均值2.1%。

    该层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7.0~12.0击,平均10.0击。

    第⑤层 粉土(Q4al+pl)
    褐黄色,中密,湿,含云母、石英及氧化物等,混有粉细砂,夹有粉质粘土;
    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及韧性低。该层静探试验锥头阻力加权平均值为1.31Mpa,侧壁摩阻力加权平均值22.6Mpa,摩阻比加权平均值1.9%。

    该层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9.0~13.0击,平均11.4击。

    第⑥层 粉质粘土(Q4al+pl)
    褐灰色,湿,可塑状态,含云母、石英及氧化物等,混有粉土成分;
    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该层静探试验锥头阻力加权平均值为1.90Mpa,侧壁摩阻力加权平均值28.2Mpa,摩阻比加权平均值2.1%。

    该层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10.0~15.0击,平均12.8击。

    第⑦层 粉土(Q4al+pl)
    褐黄色,密实,湿,含云母、石英及氧化物等,混有粉细砂,夹有粉质粘土;
    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及韧性低。该层静探试验锥头阻力加权平均值为5.28Mpa,侧壁摩阻力加权平均值63.0Mpa,摩阻比加权平均值1.3%。

    该层标贯试验实测击数N值14.0~18.0击,平均15.7击。

    第⑧层 粉质粘土(Q4al+pl)
    褐灰色,湿,可塑状态,含云母、石英及氧化物等,混有粉土成分;
    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该层标贯试验实测击数平均值为14.0击。

    第⑨层 粉土(Q4al+pl)
    褐黄色,密实,湿,含云母、石英及氧化物等,混有粉细砂,夹有粉质粘土;
    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及韧性低。

    本次勘察所有钻孔均未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1.6m。

    以上各层空间展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No.02~No.41)及钻孔柱状图(No.42~No.50)。

    各层地基土层厚、层底埋深、层底标高统计结果详见表3.3 表3.3-1 各层厚度、层底埋深、层底标高统计结果 地层编号 岩土名称 项次 层厚(m) 层底高程(m) 层底深度(m) 1 粉土 统计个数 68 68 68 最大值 3.40 751.55 3.40 最小值 1.20 749.42 1.20 平均值 1.98 750.91 1.98 2 粉细砂 统计个数 68 68 68 最大值 4.00 748.64 5.60 最小值 1.20 746.90 4.40 平均值 3.10 747.81 5.08 3 粉土 统计个数 68 68 68 最大值 7.70 743.20 12.30 最小值 4.40 740.27 10.00 平均值 6.08 741.74 11.15 表3.3-2 地层编号 岩土名称 项次 层厚(m) 层底高程(m) 层底深度(m) 3-1 粉质粘土 最大值 4.60 746.42 11.90 最小值 0.40 741.06 6.40 平均值 2.38 744.22 8.65 4 粉质黏土 统计个数 34 34 34 最大值 2.90 740.04 14.50 最小值 1.30 738.21 13.10 平均值 1.94 739.31 13.57 5 粉土 统计个数 48 48 48 最大值 4.10 738.38 15.90 最小值 0.50 737.03 14.50 平均值 2.16 737.76 15.16 6 粉质黏土 统计个数 23 23 23 最大值 5.00 734.65 20.00 最小值 2.70 733.01 18.50 平均值 4.00 733.68 19.35 7 粉土 统计个数 22 22 22 最大值 1.50 733.18 20.80 最小值 0.40 732.35 20.00 平均值 0.86 732.85 20.18 8 粉质黏土 统计个数 6 6 6 最大值 4.00 729.65 24.50 最小值 2.70 728.55 23.40 平均值 3.32 729.14 23.97 9 粉土 本次勘察所有钻孔均未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1.6m。

    ⑷、地下水类型及水位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本次勘察期间初见水位埋深3.50m~4.30m,标高747.98m~749.15;
    静止水位埋深为2.30m~2.91m,标高749.87m~750.65m;
    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侧向迳流补给;
    本次勘察外业钻探期间为丰水期,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约1.0m。

    ⑸、基坑支护及降水 本工程基坑开挖时,基坑深度范围内以粉土及粉细砂为主,地下水位较高,周边无影响基坑开挖的建筑物,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表8.7.2结合周边环境综合考虑,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勘察期间,地下静止水位埋深为2.30m~2.91m,因此基坑开挖前必须要降水,降水采用管井井点降水。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④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⑤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规范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山西省工程地标》LJ/QB50303-200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DBJ04/T214-2015 《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4/T226-2015 3、图集、工程相关文件 ①太原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预处理车间及沼渣脱水机房施工图纸 ②太原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③太原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第三章 进度计划 1、进度计划 放线11月1日-11月2日 压桩11月4日-11月6日 拉森钢板桩支护11月5日-11日8日 基坑开挖11月9日-11月13日 进度计划表见附图 2、施工物资准备计划 ⑴、本工程施工用常规物资,如搭建临设的用料、临时办公桌、办公椅,各类施工工具,测量定位仪器、消防器材等,均提前十天进场,并合理分类堆放,派专人看护。

    ⑵、施工用建筑材料视施工阶段进展情况计划材料进场时间,均保证提前进场。

    ⑶、对于构成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将先编制详细的物资需求计划,物资储备、申请、订货计划,采购加工计划,且经过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审核、确认,所有进场物资将预先设定场地分类别堆放,并作好标识及产品保护和进场检查复验等工作。

    3、施工机具准备计划 ⑴、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部署并结合单项施工顺序,拟定施工机械进场计划,按计划要求安排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进行保养和调试。

    ⑵、对于小型施工机械设备,则根据工程各施工阶段施工进度实际需要进行经济、合理地配置,有计划地组织进场。

    ⑶、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后均事先规划适当的位置停放,小型设备则规划房间集中储存备用。

    4、质量计划 本地基工程根据施工总承包合同及建设单位要求为合格工程。

    5、安全计划 ⑴、重大伤亡事故控制为“零”。

    ⑵、杜绝死亡、火灾、中毒、触电、交通、坍塌等事故发生。

    ⑶、年事故负伤频率控制在1.5‰以内。

    ⑷、安全检查达标(JGJ59-2011标准)。

    ⑸、争创省市安全文明工地。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1、拉森钢板桩支护 ⑴、本工程采用拉森钢板桩的支护,规格为400×250×12,要求拉森钢板桩无穿孔,修边调直后方可使用。

    ①、清水池在东面离外边轴线2m处打9m的拉森钢板桩24.4m,北面离外边轴线2m处打9m的钢板桩15m,南面离外轴线2米处打9m拉森钢板桩15m,钢板桩外边挖去2m深3m宽的周边承压土,以减轻钢板桩的侧向压力。

    ②、雨水收集提升池在周边离最外边轴线2m处打拉森钢板桩,东边12m深的打27.4m,西面12m深的打10m、9m深的打22.5m,南面12m深的打17m,北面12m深的打22m。钢板桩外边挖去2m深3m宽的周边承压土,以减轻钢板桩的侧向压力。12m深的钢板桩后面5m处每间隔1m再打入一根同样深度的钢板桩,用16的钢丝绳和前面的钢板桩连接锚固。

    钢板桩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⑵、钢板桩支护施工工艺及施工程序 ①、钢板桩施工的一般要求 A、板桩的设置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便于基础施工,即在基础最突出的边缘外留有施工作业面。

    B、基坑护壁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板桩的利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板桩模数。

    C、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

    ②、板桩施工的顺序 板桩准备→围檩支架安装→板桩打设→偏差纠正→拔桩。

    ③、板桩的检验、吊装、堆放 A、板桩的检验 对板桩,一般有材质检验和外观检验,以便对不合要求的板桩进行矫正,以减少打桩过程中的困难。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头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内容。

    B、板桩吊运 装卸板桩宜采用两点吊。吊运时,每次起吊的板桩根数不宜过多,注意保护锁口免受损伤。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用专用的吊具。

    C、板桩堆放: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重压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坚固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时应注意:
    a、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

    b、 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

    c、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 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 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 米。

    ④、导架的安装 在板桩施工中,为保证沉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桩的竖直,控制桩的打入精度,防止板桩的屈曲变形和提高桩的贯入能力,一般都需要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的导架,亦称“施工围檩”。

    导架采用单层双面形式,通常由导梁和围檩桩等组成,围檩桩的间距一般为2.5~3.5米,双面围檩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略比板桩墙厚度大8~15mm。

    安装导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控制和调整导梁的位置。

    B、导梁的高度要适宜,要有利于控制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高施工工效。

    C、导梁不能随着板桩的打设而产生下沉和变形。

    D、导梁的位置应尽量垂直,并不能与板桩碰撞。

    ⑤、板桩施打 A、板桩用吊机带振锤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

    B、打桩前,对板桩逐根检查,剔除连接锁口锈蚀、变形严重的普通板桩,不合格品待修整后才可使用。

    C、打桩前,在板桩的锁口内涂油脂,以方便打入拔出。

    D、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1%,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齐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E、板桩施打采用屏风式打入法施工。屏风式打入法不易使板桩发生屈曲、扭转、倾斜和墙面凹凸,打入精度高,易于实现封闭合拢。施工时,将10~20 根板桩成排插入导架内,使它呈屏风状,然后再施打。通常将屏风墙两端的一组板桩打至设计标高或一定深度,并严格控制垂直度,用电焊固定在围檩上,然后在中间按顺序分1/3 或1/2板桩高度打入。

    屏风式打入法的施工顺序有正向顺序、逆向顺序、往复顺序、中分顺序、中和顺序和复合顺序。施打顺序对板桩垂直度、位移、轴线方向的伸缩、板桩墙的凹凸及打桩效率有直接影响。因此,施打顺序是板桩施工工艺的关键之一。其选择原则是:当屏风墙两端已打设的板桩呈逆向倾斜时,应采用正向顺序施打;
    反之,用逆向顺序施打;
    当屏风墙两端板桩保持垂直状况时,可采用往复顺序施打;
    当板桩墙长度很长时,可用复合顺序施打。

    板桩打设的公差标准如下表所示。

    项目 允许公差 板桩轴线偏差 ±10cm 桩顶标高 ±10cm 板桩垂直度 1% F、打入桩后,及时进行桩体的闭水性检查,对漏水处进行焊接修补,每天派专人进行检查桩体。

    ⑥、板桩的拔除 基坑回填后,要拔除板桩,以便重复使用。拔除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及土孔处理。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会给已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响临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底下管线的安全。

    A、拔桩方法 本工程拔桩采用振动锤拔桩:利用振动锤产生的强迫振动,扰动土质,破坏板桩周围土的粘聚力以克服拔桩阻力,依靠附加起吊力的作用将桩拔除。

    B、拔桩时应注意事项:
    a、拔桩起点和顺序:对封闭式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桩5 根以上。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

    b、振打与振拔: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对较难拔除的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下100~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

    c、 起重机应随振动锤的启动而逐渐加荷,起吊力一般略小于减振器弹簧的压缩极限。

    d、 供振动锤使用的电源为振动锤本身额定功率的1.2-2.0 倍。

    e、 对引拔阻力较大的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h。

    ⑦、板桩土孔处理 对拔桩后留下的桩孔,必须及时回填处理。回填的方法采用填入法,填入法所用材料为砂。

    ⑶、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 ①、做好基坑内的排水工作,雨季施工必须准备足够的抽排水设备。

    ②、支护板桩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桩位、垂直度及保证咬口及转角处的闭合。

    ③、钢结构的焊接,必须是持有特种作业上岗证的人员操作,确保安全与质量。

    ④、土方开挖期间,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及可靠的保证措施防止挖土机械碰撞支护结构,基坑四周严禁堆土或堆载,地面施工荷载不超过15Kpa。

    ⑤、应作好可能发生事故的预防和抢险准备工作。施工时发现地质情况与钻探资料相差较远,应立即会同业主、设计、项目管理单位商量研究解决。

    ⑥、加强基坑监测,监测数据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⑷、深基坑施工安全措施 ①、深基坑施工属于负高空作业,必须遵守高空作业之规程。施工过程中及时作好基坑口的临边围护,禁止高空抛物、严防坠落。

    ②、进入工地一定要戴硬质反光安全帽,操作工必须手戴防护手套,电工戴电工专用绝缘手套。

    ③、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一定要将支护桩根部的淤泥清挖,否则会造成支护桩倒塌。

    ④、基坑底面不能暴露时间过长。基坑开挖中间间歇间过长,变形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增加支护结构的强度。

    ⑤、如果基坑开挖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可在基坑设计标高之上,预留0.15-0.3m厚的一层土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用人工开挖至槽底的设计标高。否则在下雨时,基坑会浸水坍塌。

    ⑥、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作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准作下一道工序作业。

    2、土方开挖工程 1、根据基础实际情况及文明工地施工要求,由于场地构筑物基本完成,场地堆土位置不足,土方工程挖出土方全部运至厂区外1公里范围内适合堆土的空地。

    2、挖土深度及流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⑴、清水池开挖从南至北分层开挖一次开挖成型,基底标高分别为-3.65m、-4.65。挖出的土方集中运至场外堆土区。

    ⑵、雨水收集提升池从南至北分层开挖一次开挖成型,基底标高分别为-5.85m、-7.35m。-7.35m基底处垫500mm厚碎石进行基底处理。挖出的土方运至场外集中堆土区。

    3、土方开挖,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开挖的要求进行。

    4、土方开挖时,距设计标高20cm时,严禁再用反铲挖掘机挖土作业,改用人工将剩余20cm土体挖除,并及时浇注混凝土垫层,为严格控制坑底回弹,垫层和人工挖土密切配合,完成一块,浇注一块,尽可以缩短坑底暴露时间。

    5、在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场内施工马路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施工监测。同时根据监测数据,认真分析,合理安排挖土的顺序。

    6、在基坑开挖后,进行降水,在基坑的四个角设置明排集水井,用污水泵进行24小时不间断抽排水。

    7、基坑开挖前,对土方开挖、运输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以上施工人员思想上重视,组织上落实,措施上到位,资料上及时,并严格按设计、监理、业主的各项要求去做,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8、施工中贯彻信息化施工,及时汇总各项监测数据及降水运行记录,研究、分析将基坑围护变形减少到最低限度,即设计、规范、施工规程所要求的范围内,确保基坑安全。

    9、土方外运车在装土时,停靠在基坑内,减少因重车对路面的影响。

    10、土方开挖时,基坑设集水井,及时疏干基坑表面积水。

    11、土方开挖机械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反铲挖掘机 1m3 2台 2 拉土车 10 m3 6辆 自卸 12、土方边坡坍塌的预防措施 ⑴、、根据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确定适当的边坡坡度。根据本项目的物理性质,本工程基坑坡度定为1:1.5。

    ⑵、做好地面排水措施,坡顶设200*300盲沟排水至集水坑,经沉淀由场内排水系统排入河道,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造成边坡塌方。

    ⑶、在坡顶上堆载材料时,距坡边缘的距离不得少于3m,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⑷、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我项目部应做好挖土期间标高引测及场内外车辆协调,环境保护等综合管理工作。

    13、挖土注意事项 ⑴、、为了确保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土方施工,办理好夜间施工环保手续等其它的一些保障措施。

    ⑵、机械设备及其它辅助设施 1.0 m3挖掘机2台,出土车6辆,对讲机6台。

    ⑶、按业主意见挖出来的土放在场外南侧,土方施工时做好扬尘防护等其它的相关问题。

    ⑷、应急措施:现场配备洒水车1辆,随时进行扬尘处理、配备应急救援车4辆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⑸、本工程基坑井点降水满足设计要求后,开始进行土方开挖。由于基坑内有桩基,挖土时必须注意保护桩身工程质量,严禁机械碰撞,予留土层,用人工修整。

    ⑹、在开挖过程中及时验槽,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基础垫层砼要及时跟上,做到第一时间浇捣。

    ⑺、应急措施: 为保证已开挖部分基坑安全,基坑不浸水,基坑护坡排水工作将是十分重要。同时,挖土后在坑内设明沟、集水井排水,设置时尽量避免沿基坑底边布置,利用集水井加深部分作为集水井。

    ⑻、开挖时由专人观测挖土深度,每次观测后及时将结果先自检后互检最后向甲方和监理代表说明。

    ⑼、对基坑井点降水设备挖土时必须尽最大力量保护、保留,根据基底实际情况,必要时补打井点,确保降水保持在基坑土底下0.5m以下。

    ⑽、照明用电:
    为确保工程昼夜施工,满足夜间照明需要,在不影响施工用电安全的前提下,在基坑四角设置一定高度的照明设备。在施工中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必须有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6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开关的保护,一切电气设备外壳都要有接地装置。配电箱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

    ⑾、井点降水处理:
    基坑开挖时务必确保井点降水有效到位,通过不断地井点降水以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防止基坑流砂现象。井点降水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物及时做好沉降观测,观测成果要记录清楚。

    ⑿、要求挖土施工队伍必须指挥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必须做好应急措施。严格按施工方案施工。如有修改,需及时上报,得到业主及设计认可后,方可继续施工。

    ⒀、施工中发生情况,不要隐瞒,应冷静处理,及时与设计、业主等各方联系,解决问题。

    14、土方工程安全措施 ⑴、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⑵、挖土过程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它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⑶、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塌时,人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⑷、机械挖土,启动前经空车试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⑸、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⑹、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履带与挖空的基坑平行2米停、驶。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塌方翻车。

    ⑺、配合拉铲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得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需由专人指挥及监护。

    ⑻、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稳定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⑼、基坑四周设置0.6米和1.2m高醒目护栏,防止人员坠落。

    ⑽、场内道路应及时整修,确保车辆安全畅通,各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⑾、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⑿、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⒀、施工机械不得碾压基坑上的排水管、控制桩等一些构造物,临时必须通过时要告知工地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项目经理:沈江 1、组织保障措施 项目执行经理:叶兴良 项目技术负责人:杨香华 库管员沈水林 技术员钟国强 安全 员 熊 帮 强 材料员牛大帅 技术员孙 兵 安全 员 沈水福 资料员曹 展 质量员李宁华 施 工 员 杨 俊 施 工 员 胡九龙 劳 务 作 业 层 救援组 开挖组 支护组 降水 组 由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执行经理为副组长,其他管理人员为组员负责项目上突发的任何事件。

    2、技术措施 ⑴、在本工程全过程施工中我们公司将充分发挥在施工技术上的优势,本着技术先行的原则,在施工前就技术上的一切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⑵、在正式进入现场前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将认真熟悉由业主提供的所有施工图纸及各有关技术资料。针对本工程的建筑、结构特点以及业主要求的质量等级,借鉴我公司以往总承包施工的类似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标准管理经验等,充分发挥我公司在施工技术管理上的优势,制定详细深入且有针对性的各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并及时向施工队伍做好书面交底工作。

    ⑶、认真地执行企业质量标准中的相关文件,确定关键、特殊工序及质量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及质量保证计划,并在施工中得以贯彻实施。

    ⑷、在组织、施工前由我分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召开技术会议,召集所有施工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悉心研究相关的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发现问题及时做好书面记录,并向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汇报,需更改修正处要经各方签字认可。

    3、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⑴、安全生产需要制订必须的安全保证措施,但是要实现安全生产,还必须有人去执行和维护这些措施,这就需要有施工人员的自觉性和管理人员的监督。所以制订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落实必须的安全技术措施,对维护安全生产是必不可少的。

    ⑵、安全责任制度 根据谁负责生产谁就负责安全的原则,针对工程和工地机构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工地的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并对施工安全总负责。分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和安全制度。施工员对负责分管施工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贯彻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工地应设专职安全管理员。负责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这种职责使整个工地形成职责分明的安全工作网络,在此基础上,工地应健全落实安全组织体制。

    ⑶、安全教育制度 进入工地后,应对进入工地的全体工作进行入场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新工人上岗教育,各种结合培训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根据工种分配不同,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上下班要进行交接岗安全交底。

    ⑷、安全设施验收挂牌制度 安全设施是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需要配备的,为了保证数量、质量、位置、性能符合施工安全规定的要求,必须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动力部门对施工设施各部位的连接、接地、保护装置等按专门程序进行复查,进行试运转,完成全部验收手续,挂合格牌后才可投入施工使用。

    ⑸、安全检查制度 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应将定期例行检查和不定期的专业检查要结合进行。定期检查由项目部、监理及有关专业人员结合实施的,每半月一次。检查内容为工地的安全意识、安全制度、安全措施三个方面。工地自检每星期五次,由项目经理实施。要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讲评,或表扬或提出整改措施,不定期的专业检查应根据工程开展实际情况确定,由具体安全负责人组织实施。

    ⑹、安全技术施工 ①、安全员、电焊工、电工、架子工等特殊岗位持证上岗,杜绝无证操作。

    ②、施工现场张贴、悬挂醒目的安全宣传标语、标牌。

    ③、开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安全工作大检查,验收合格方可开工。

    ④、现场电缆线架空布设,各种电器控制须设漏电保护装置。

    ⑤、电器线路及靠电运转的施工机械修理时必须断电进行,并挂警示牌。

    ⑥、进入施工现场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⑦、外露传动装置系统须有防护网罩。

    ⑧、经常检查各种传动、升降、电压、机械系统,以及吊臂、吊绳、吊钩等关键部位的安全性、牢固性,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4、应急预案 ⑴、应急救援组 职务 姓名 电话 组长 沈江 18907928658 副组长 叶兴良 18107928980 副组长 杨香华 17770202008 组员 李宁华 13576953933 组员 沈水福 18979233728 组员 曹展 15834064172 组员 牛大帅 18637785948 组员 胡九龙 13879258443 组员 杨俊 18870219796 组员 熊帮强 13677919022 组员 钟国强 13870833043 ⑵、救援物资 救援物质 数量 备注 消防设备 8套 雨衣 50套 手电 10把 医疗急救包 3个 铁锹 50把 应急救援车 4辆 应急救援灯 8个 抽水泵 30台 防护钢管 5吨 防护板 5方 挖掘机 2台 装载机 2台 十 字 镐 15把 编 织 袋 300个 发电机 2台 竹架板 5方 ⑶、发生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①、 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②、当土方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③、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
    当建筑物整体倒塌时,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④、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⑥、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⑦、对在土方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伤残人员安置和财产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⑷、应急救援处置程序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或进行现场抢救,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警,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抢救排险,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①撤离、疏散事故可能波及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将事故区域内的危险品、易燃物品及设备等转移至安全区域。

    ②清理路障,并保持场内外的道路畅通,并在路口为救护车或消防车指示最近的路线;
    若在夜间应在现场的设置足够的临时照明。

    ③协助、配合医护人员抢救伤员,将伤员送上救护车;
    为消防队员指出最近的消防水源。

    ④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救援组对事故区域进行必要的整理,消除事故遗留的材料对人员或环境造成的伤害可能性。项目经理部经理按《事故调查程序》规定,组织或协调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对调查及处理情况作书面记录备案,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业主提交事故记录或报告的复印件。

    ⑸、报警和联络方式 一旦发生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在进行现场抢救、抢险的同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进行报警,如有人员伤亡的,要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果发生火灾,应拨打“119”火警电话。

    5、基坑的监测 ⑴、测点布置 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本工程,在距基坑边缘20m外的场区道路边设置三个位移观测基准点,在距基坑边缘20m外的厌氧灌上设置三个水准观测基准点。

    2)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考虑到本基坑较大,观测路线较长,若过多布置观测点,则使当天的工作量过大,在定人定仪器的要求下,势必会影响监测的质量,同时也增大了监测费用。综合考虑,观测点间距取30m,水平位移观测点同时作为垂直唯一的观测点。观测点采用钢钉设置在基坑边上。

    在基坑的四角设置四个沉降观测点。

    在基坑每侧的中心处布置测斜管,共设四个。测斜管应保持垂直,并使一对测斜管的定向槽与基坑边线垂直。

    3)观测要求:同一项目每次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①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②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③固定观测人员。

    ⑵、监测频度 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3步深度在5m以内,可每2d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5m以下及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周内,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基底后一周后无明显位移时,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每5~10d观测一次。

    2)坡顶垂直位移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在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混凝土底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基础完工和水位恢复。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
    ①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

    ②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

    ③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线出现泄漏;

    ④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加大;

    ⑤临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⑶、监控报警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制。

    本基坑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设为25mm,水平位移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5mm/d。

    ⑷、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1)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原始记录不得转抄。

    2)观测结果超过限差时,应进行重测。

    3)对各周期的观测数据及时处理,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

    4)对变形的分析应将变形大小和变形速率结合起来,考察其发展的趋势,并做出预报。

    5)提交当日报表及监测报告。

    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 1、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我公司将组成一套精干、技术素质高和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班子,并保证班子的所有人员均持有岗位证书,特别是本工程项目经理,我们将选派具有相应职称和项目经理资质,并担任过多个重点工程的项目经理同志担任,努力使管理机构的设置知识化、专业化,满足本工程项目的各项要求。

    2、选派优秀项目部管理人员组成本工程项目部。为了更好的掌握施工方法,于近阶段组织了管理人员参加各类培训。

    3、在劳务队伍的选择上,挑选施工经验丰富、吃苦耐劳、有一定数量技师且有创优经验的优秀专业施工队伍参加本工程施工,各特殊及技术工种均保证持有山西省城乡建设委员会统一考核颁发的操作作业证书。根据本工程的工期及质量要求,测量放线人员3人、井点降水及抽水人员8人,临边防护人员5人,拉森钢板桩施工人员5人,土方开挖人员5人,电工2人等。

    4、本着让业主满意和放心,我项目部将项目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各项工作将严格控制,积极协调管理并落实各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并愿以积极工作姿态与业主监理、设计、政府行业管理单位共同搞好本项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