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工作总结 > 正文

    “两新”组织楼宇党群工作者工作总结

    时间:2020-09-07 11:10:23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两新”组织楼宇党群工作者工作总结(一)

      毛纺厂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总结

      今年来毛纺厂社区在街道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区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区域性党建工作体系,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积极推进“两新”组织建设,深化党员教育管理,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得到了深入开展。

      一、进展情况和主要作法

      1、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 “两新”组织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任“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 ,下设“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统筹管理 “两新”党组织。调整充实了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充分发挥成员单位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开展重点企业调查摸底工作,着重对规模以上和纳税10万元以上企业的行业性质、规模、经营情况、党组织及党员情况进行排摸,并按行业归类分析,为下一步开展区域性党建奠定基矗同时,建立了“两新”组织联络员、指导员制度,定期走访“两新”组织,了解和指导党建工作。

      2、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推进

      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新成立“两新”党组织2个,其中新社会组织党支部2个,新经济组织党支部1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名。加大对“两新”党组织的工作指导力度,采取“一对多”的方式,为 “两新”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5名。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题,在其他“两新”党组织中广泛开展“树一流党员形象、创一流业绩发展”研论活动。同时“两新”组织牵头,通过组织“两新”组织业主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企业主对开展企业党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企业主为企业党建工作的支持,结合“两新”组织的特点,不断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公司+支部”、“楼宇+支部”为主的工作模式。对单独组建条件成熟的“两新”组织,以“公司+支部”的形式单独组建,对单个“两新”组织尚缺乏组建条件,但整个楼宇已具备组建条件的,通过“楼宇+支部”的形式组建,通过定期走访调研、加强帮助指导,积极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及时总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促进“两新”组织党建的健康发展。

      3、党员服务与管理进一步深化

      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按照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要求,健全和规范党员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党员干部依托学习网开展网上学习,同时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QQ等平台,扎实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做到时效性强、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积极做好流动党员的接收和服务工作,对“两新”组织流动党员进行全面排摸,认真做好流外党员的流动证发放工作,对困难流动党员进行结对帮扶,对排摸中发现的困难流动党员给予及时帮助。

      二、存在的问题

      1、“两新”组织发展迅猛,党组织覆盖工作需要加强,“两新”组织发展迅猛,在为街道党建工作带来资源的同时,也给街道党建工作带来一定压力。2、大量隐性党员存在,给“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造成了障碍。从我们的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很多“两新”组织是有党员的,有的甚至达10多名党员,但他们的党组织关系都没有转移到单位来,因为“没有党员”,组建工作也无从谈起,从而使这些单位党建工作成为空白。3、少数企业对党组织的认识存在误区,给党组织建设带来困难。一些企业主认为,建立党组织,无异于为自己多找了一个“婆婆”,纯粹属于自找麻烦;一些企业主认为,党组织的组建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正常的经营活动;一些企业主则对党组织建设表现出不支持、不反对,也不想了解的态度。4、“两新”组织人员流动性强,给党组织的组建及活动的开展带来困难“两新”组织人员的流动性很强,一些已组建了党组织的“两新”组织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因党员流动,支部不到三名党员的情况,组织活动难以开展。

      在目前的“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在其中并不具决策的地位。“两新”组织党组织的作用应当有效发挥“引导、凝聚、带头”作用。作为上级主管部门,需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创新工作机制,确保党的意愿在“两新”组织中得到有效实施上下功夫。加强对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通过年度计划、例会报告、到“两新”组织检查指导等方式,让“两新”党组织认清形势和任务,使其认识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激励措施,引导这些党组织做到组织上自我监督,法律制度上纠偏,从大方向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二是要创新工作理念,在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两新”组织工作同步推进上下功夫。坚持党组织的活动与企业的发展结合,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和生产经营结合的“两个结合”原则,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根据各自特点,不断改进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使党的工作得到企业老板的认同和广大员工的欢迎。教育引导职工敬业爱岗,做好本职工作,支持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三是要在壮大队伍,扩大影响,切实发挥党员骨干作用上下功夫。不断壮大“两新”组织党员队伍,把一些中坚力量吸纳到队伍中。要加强对“老板党员”的引导,让其处理好双重身份的关系,通过培养使之成为“书记老板”。业主不是党员的,符合条件的要重视发展入党,使之成为“党员老板”。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让手持流动党员证的党员成为企业中党建的有效力量。

      毛纺厂社区党总支

      2012年11月20日

      “两新”组织楼宇党群工作者工作总结(二)

      XX镇奏响“两新组织”党建“四步曲”

      今年以来,XX镇党委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奏响四步曲,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管理优势,为促进“两新”党组织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夯实的组织保证。

      奏响调查研究曲,摸清家底。一是“走下去”。镇党委书记亲自牵头,抽机关精兵强将,深入到企业、协会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对“两新”组织数量、经营状况、职工人数、组织设置,党员数量,业主身份“六个清”。二是“请进来”。在今年6月召开两次“两新”组织业主和相关职能部门座谈会,就如何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快速发展等方面进行座谈交流。通过座谈交心,赢得了业主的支持,坚定了他们建立党组织的信心。三是“亮出来”。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采取“促、找、引、带”四种方式,努力拓展联系和发现党员的渠道,鼓励在“两新”组织工作的“隐形”党员主动登记,亮明身份。据统计,通过深入宣传,全镇共有15名党员主动亮出了身份,为抓好“两新”党组织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奏响集中组建曲,扩大覆盖面。因地制宜,灵活采取三种组建模式,做到哪里有党员就有党组织,哪里有群众就有

      党的工作。一是单独组建。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切实做到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两新”组织,单独组建党组织。二是区域联建。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两新”组织,按业务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与其他“两新”组织联合组建党组织。三是灵活助建。对暂时没有党员,但有一定规模的“两新”组织,从机关优秀党员干部中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指导开展群团建设、党员发展、教育培训等工作。目前共新建“两新”党组织13个,实现“两新”组织党建覆盖率100%。

      奏响旗手派驻曲,夯实党建基础。选派7名熟悉党建工作的班子成员担任“两新”组织党建“护旗手”,围绕“六大员”职责,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企业发展的服务员。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供企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咨询、规划设计、手续办理等服务。二是党员思想的教导员。组织党员职工每月上一次党课,每月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重点任务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三是活动开展的组织员。指导支部开展了争创“党员示范岗”、“模范班组”、“优秀党员”、“优秀职工”等活动,涌现出了以奥达特公司采菇车间为代表的模范班组8个,以九扬公司磨浮车间主任王建新为代表的优秀车间管理员10名,以长青公司魏延歌为代表的优秀党员20名,以大东坡公司吴秋

      菊为代表的优秀职工20名。四是先锋队伍的培养员。将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双培双推”活动,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五是工作规范的指导员。指导“两新”支部按照党建示范点的要求,实现有班子、有制度、有经费、有阵地、有活动、有作用的“六有”目标。六是企业文化的引领员。指导各支部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庆七一演讲比赛”、“安全生产运动会”、“我是党员,我为企业做贡献”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企业氛围。

      奏响主题活动曲,服务企业发展。党旗红企业兴,双赢之路靠引领。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把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效益、质量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牵起“沟通线”。以“企情沟通日”为载体,广泛开展“交心谈心”、“征求意见”等活动,牵起职工与企业业主之间的沟通“红线”。搭建“暖心桥”。通过“1+1”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帮助解决困难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淘出“金点子”。实施“金点子总动员”行动,开展每个党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每个党小组开一次献计献策专题座谈会、每个党支部进行一次“金点子”评选的“三个一”活动,形成党员职工人人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据统计,全镇各企业先后召开座谈会20

      余场,走访企业党员职工300多人次,收集到企业管理、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等方面合理化建议180余条,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800多万元。

      “两新”组织楼宇党群工作者工作总结(三)

      上海“两新”组织

      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童

      [摘

      要]

      强陈洪明孙守印

      专职党群工作者为上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已经成为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外部支持保障力量,但在这支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不断完善专职党群工作者建设的体制和机制,是深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两新”组织;专职党群工作;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28X(2010)10-0039-04

      “两新”组织党建是一个新领域,面临着传统领域党建工作不曾面临的新问题,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领域党建工作的新举措。总的来看,“两新”组织党建大体有如下特点一是上级党组织与“两新”组织无行政资产隶属关系;二是大部分“两新”组织规模小、党员数量少或无党员;三是“两新”组织及党员的流变性。这些性质和特点决定了需要建设一支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以巩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激发党性意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一、上海“两新”组织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

      随着“两新”组织党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上海各级党组织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培养造就了一支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要求、能够在不同领域开展工作的“两新”组织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一)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过程就是上海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历程

      一步的探索和实践。2003年,浦东新区在全市首次进行社会化招聘党务人才。探索了一种“职业化”党务干部的任用机制。2004年,静安区以同样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聘楼宇工作者,以解决楼宇党建工作人手少、任务重的难题。53名有党政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走进百余幢商务楼宇,凝聚了商务楼宇中的“两新”组织及从业人员。

      总结推广经验,探索党群工作者选拔使用机

      制。2005年,上海市委组织部在总结完善基层经验的基础上,从扩大基层专兼职党群干部的来源、着力解决当前基层党群干部力量不足的问题着手,把研究制定专职党群工作者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的工作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年6月,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并择优录用了461位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充实了基层党群工作者队伍。借此契机,各区县、街镇面向本区乃至全市陆续自行招聘了一批专职党群工作者,在全市培育了一支2000余人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

      源于基层的实践和创新,探索“两新”组织党

      务人才社会化招聘途径。针对“两新”组织中党务干部人手少的情况,许多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需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率先对“两新”组织专职党群工作者社会化、职业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自2002年开始,徐家汇、陆家嘴、静安寺、石门二路、天山等一些街道开始面向社会招聘专职从事楼宇等领域党建的党务工作者。此后,静安、浦东、黄浦、徐汇、闸北等区及时总结经验,对社会化招聘党务人才作了进

      增强辐射功能,拓展和延伸专职党群工作者

      服务领域。随着各种形式的“两新”组织大量出现,商业楼宇、经济园区、商业街城、专业市场等越来越成为“两新”组织和新阶层人士的集聚地,成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领域。各区县按照“配置到块、联系到点、影响到面”的原则,合理划分网格,有效配置专职党群工作者的力量。比如,静安区在网格内采取AB角制,即依托工作团队,任务分工不分家,形成工作合力。全区5个社区初步划分了20个党建责任区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10月号

      賰跐

      网格,每个网格有2-4名党群工作者,负责完成辖区内所有“两新”组织的党建任务,有效实现“两新”组织党建的全覆盖。一些地方和基层党委以选优配强“两新”党组织书记作为突破口,对“两新”组织党务干部“委派制”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长宁区委从2002年起,按照“体外委派,体内互动”的思路,探索实施党务工作者委派制,向新经济组织、经济园区、商务楼宇等,派遣专职党务干部从事新经济组织建党和党建工作。南汇区宣桥镇党委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过程中党组织书记人选缺乏、待遇偏低等问题,由党委班子成员分工与每个企业沟通联系,在广泛听取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委派方式为40余家“两新”组织提供党组织书记人选,对“两新”组织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作了另一种有益的探索。

      责一片的工作划分,积极开展“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和发展党员工作,对辖区内“两新”组织深入调查摸底,排摸梳理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做到对“两新”组织党员人数变化清、流动情况清、工作性质清、思想动态清,在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双达标”、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全覆盖和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上海市中心城区党建楼宇覆盖率达到98%;全市200多家国家级、市级开发区及各类园区已经全部建立党组织。

      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赢得业主的重

      视、支持和理解,激发了“两新”组织党员党性意识,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在推进本市“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中,广大专职党群工作者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主张,引导和帮助“两新”组织把握好发展方向,积极为其重大决策出谋献策,支持和服务其发展。同时,专职党群工作者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在“两新”组织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了“两新”组织党员的党性意识,推动了“两新”组织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据统计,全市“两新”组织中的党员由2003年底的9万增加至20.5万,党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也由2003年底的6%增加至4%。

      推动制度创新,建立专职党群工作者管理运

      行机制。在选拔任用机制上,形成了来源渠道多元、用工性质多样化的格局,专职党群工作者有来自各类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有复退军人、学生以及退休、内退、协保人员等;用工性质上有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也有劳动合同制、劳务派遣制。在管理制度上,各区县基本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创新了一些灵活有效的管理模式。有的区由党员服务中心进行人事管理或依托人才服务中心,将专职党群工作者纳入人才“蓄水池”管理,由基层综合党委进行工作管理;有的区由综合党委直接管理。同时,各区县探索建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闵行区建立了专职党群工作者每周例会、工作备忘录和工作日志等制度,并作为年终考核奖励的依据之一。在考核激励机制上,各区县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规定的口径,在平衡本地区事业单位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及考核情况等因素,自行制定薪酬方案,有的通过发放补贴、奖金等形式,有的参照“蓄水池”的政策,提高专职党群工作者的福利待遇。

      (二)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效实践证明,专职党群工作者在推进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指导、教育引导、桥梁纽带、团结凝聚和协调整合作用,已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宣传者、上级党组织精神的贯彻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力推进者和“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有力支持者。

      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了“两新”组织健康

      和谐发展,提高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几年来,专职党群工作者根据“两新”组织的特点,用创新的理念、务实的作风不断实践和探索,把党的政治要求、“两新”组织的发展需求和党员的个人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促进“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维护各方权益特别是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工作。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归属感、凝聚力,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两新”组织健康发展。

      结合“两新”组织实际,创新党组织活动的方

      式方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在拓展活动载体上,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采取技术攻关、创先争优、社区共建等形式,形成了与党员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经营管理、组织文化建设和共驻共建相结合的具有“两新”组织特点的活动载体,工作领域不断延伸。在创建活动平台上,大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结对帮扶和“三有三无”等活动,形成了多样化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党员队伍活力不断增强。在创新活动方式方法上,专职党群工作者找准“两新”组织开展活动的切入点,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多交流、多走访,力求

      着力开展“两新”组织组建和党建工作,全覆

      盖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专职党群工作者依托商务楼宇、开发园区,通过一人负

      賱跀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年10月号

      做到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进,形成了“小型、业余、多样、分散”的“两新”组织党组织活动方式方法,活动实效不断提高,适应“两新”组织特点的党建工作不断深化。

      二、专职党群工作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设专职党群工作者队伍是在基层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在制度、体制方面尚未经过周密的考虑和设计,而且各地区、各部门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做法都是因地、因时的临时性安排,各有各的特点和经验。随着专职党群工作者制度的推广和普及,这一制度设计的不周详性和不统一性的弊端日益显现,亟需正视。

      (一)管理机制不顺造成管、用脱节。专职党群工作者做的是同一性质的工作,但在身份体制、管理模式和职责内容上存在差异。在身份体制上,有事业编制、有聘用制,聘用人员中有的签订劳动合同、有的签订劳务合同。在管理模式上,专职党群工作者有的由区县组织部统一管理、有的由基层单位统一使用管理、有的是采取区和基层双管模式。从社区(街镇)、开发区综合党委目前的运作实践来看,其工作人员均为兼职,没有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配备的专职党群工作者大都挂靠党员服务中心,导致管理体系上的不顺畅。在工作职责内容上,有的专职党群工作者负责管理、文书等工作,有的则是负责具体的联系企业、组建党组织等工作,甚至有的专职党群工作者主要精力用于处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专职党群工作者被挪作他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没有充分发挥其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职能。

      (二)工作任务繁重带来付出与报酬不对称。近年来,随着“两新”组织的快速发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任务更为繁重,加上各条线的工作又纷至沓来,他们除了完成“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外,还承担着包括人大选举、人口普查、维稳、消防、人武、计划生育等在内的诸多行政事务工作,被戏称为“杂职”党群工作者。静安区调查显示,随着区域内楼宇数量的不断增加,90%的党群工作者每周至少加班两次。而目前,尽管各区县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但每位社区专职党群工作者税后总计年收入约在8万-4万元之间,没有从政策层面上根本解决待遇问题。此外,“同工不同酬”的问题突出,造成部分聘用制人员心态的失衡。待遇差距悬殊、收入与付出的不对称严重影响了专职党群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给这支队伍的稳定带来较大冲击,优秀人才难留,尤其对于高学历、高素质的党务人才明显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激励机制缺乏导致职业发展不明确。目前,

      专职党群工作既没有职业认定标准,也没有职业技术等级,更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在社会上也没有较强的公信和认可度,难以形成“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专职党群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年轻人到此岗位“镀镀金”就走人的现象较为突出,后继无人让整支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也有人将专职党群工作作为一份“临时性”工作,在现有体制、机制下,一旦有另谋职业的机会,就极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