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工作总结 > 正文

    创文明城每周工作总结【创文总结(七字绝)】

    时间:2020-07-19 11:07:27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全市人民共同参与下,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为目标,通过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不断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功创成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1+9+4”工作体系,即1个指挥部统筹协调,9大工作推进组整体推进,4个层面协同督查督办。二是强化机制建设。印发《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责任分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责任分工操作手册》等相关制度文件52个。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市委对区(县)、部门主要单项及综合目标考核。三是强化工作推进。印发《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统筹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十大攻坚行动”“五项重点工作”,倡导推进“三大文明行动”,深入实施“三大提升工程”,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有序推进、成效显著。四是强化业务培训。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培训。按照“专家指导、全面培训、内部讨论”的思路,开展业务对标培训,2017年,累计邀请省文明办专家指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3次,培训市级部门、三区业务骨干800余人次,轮训三区各村(社区)具体经办人900余人次。网报、实地、问卷分层培训。2017年,共组织开展网上申报资料业务培训会3次。行业、窗口分类培训。针对“行业不同、标准不同、重点不同”的特性,对各行业、各窗口单位进行分类化对标培训。2017年,共召开文明交通、集贸市场、窗口行业、商场超市、教育系统、医疗系统、“五小行业”、校园周边环境等18个行业工作推进会12次,培训业务骨干800余人次,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业务能力对标达标。五是强化资料审核。按照“网报资料不扣一分”要求,2017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资料审查组组织专人对上报中央文明委的涉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252个一级资料夹、382个二级资料夹、1088个三级资料夹,5万余份网报资料全部进行“三审三核三校”,确保所有网报资料“无漏报、无漏项、无错字”。按照实地迎检资料与实地测评点位“相互补充、互为印证”要求,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对325个社区、窗口单位等必检点位迎检软件资料开展进行逐一对标审核,仅2017年,共开展实地现场巡查2轮,集中审改3轮,确保所有实地点位软件资料对标达标。六是强化点位打造。对全市16800个迎检点位的详细地址先后开展4轮实地踩点,针对部分门牌号、路名牌更换更新等情况,集中核实、纠错、更新点位690处,确保实际地址、电子地图地址一一对应。印制“一书一卡”。“一书”,即印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手册》,将1280个实地测评指标进行逐一对标分析解读。“一卡”,即根据测评实际将《工作手册》统一制作为38套工作卡片,对标“一书一卡”,对测评点位进行逐一对标、逐条落实、逐项检查。以全市641个必检点位、6178个随机窗口点位为基础,设计制作“对标示意图”“楼层平面图”“公共活动阵地开放示意图”三张图,让每个点位“查什么”“怎么查”“在哪里”均显示在示意图对应位置。七是强化宣传引导。坚持“五宣联动”,新闻宣传、对外宣传、网络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同频共振,打响“创全国文明城市•建幸福醉美泸州”重大主题宣传战役,累计刊播各类公益广告约8.3万条(篇),制作《非常满意×3》《文文明明到我家》等一大批反映群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热情的微视频、歌曲等主题作品4.9万余条。坚持“三大行动”,开展“周末行动”“傍晚行动”“小喇叭行动”。在社区、小区、公园广场等人群集聚地点开展集中宣传、游园活动、院坝会、成果展示等85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万份。坚持“示范带动”,推出“最美环卫工”夏征吉、“城市美容师”林凡义、“最美劝导员”陈光群等一批基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英雄”;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蹒跚学童纷纷用合唱、拍摄微视频、写书法、画漫画等形式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八是强化督查督导。市、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累计召开迎检部署会65次,交账会54次,推进会77次;
    四大家主要领导共带队开展督查4轮58次,现场交办问题1160个,立即整改问题983个,限期整改问题125个,整改率达到100%,实现督查全覆盖、整改全到位。建立创建督查群、志愿者工作群、市民“随手拍”微信群400余个,公布市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热线电话,坚持“五个第一时间”,即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认领、第一时间整改、第一时间通报、第一时间反馈。群众一旦发现脏、乱、差、堵、臭等问题,只需将问题照片发在微信群内,相关市区部门即刻认领整改,限时反馈办结照片,实现“发现—整改—解决—反馈”的无缝衔接,上报、整改、通报问题2000余条次。

    泸州市自2015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通过念好“七字诀”,即“学、浓、带、实、准、严、硬”,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现了“三年创建、一举成功”的目标。

      一、学,即分级分类学
    测评体系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考试大纲”,泸州以“三个全覆盖”为基础,对“考试大纲”进行全面分析、精准解读、系统培训,确保每一名从事创文工作的领导和同志做到指标熟记、心中有数、应用自如。

      一是全面培训全覆盖。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思路开展培训全覆盖,培养一大批创文指标“明白人”。“横向到边”,即对市级各部门、各高校、中央驻泸单位、部队进行全面业务培训。“纵向到底”,即对区级部门、街道(乡镇)、村(社区)三个层级负责人进行“一竿子插到底”的拉通式培训,确保培训口径统一,指标解读精准。二是分类培训全覆盖。针对网报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三个部分“内容不同、指标不同、测评方式不同”等特点,组织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业务培训,逐级确定市级各单位、各县(区)网报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责任领导、责任人员且明确要求三年创建不能换人,确保相关责任人员对测评指标、测评内容熟记于心、实践于行。三是行业培训全覆盖。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标准、不同点位等特点,对41个测评类别涉及所有行业及其窗口单位,进行“一抓到底”的全面、全员、全覆盖培训至少1次以上,做到行业培训系统化、系列化。2017年,全市共开展各类培训68场次,培训业务骨干13000余人次。

      二、浓,即创建氛围浓
    公益广告营造创建氛围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最直接、最集中、最广泛的宣传普及,泸州以“三个全达标”为统揽,强化创文意识、激发创文热情。

      一是类别设置全达标。按照理想信念、法治精神、传统美德、雷锋精神、良好家风、文明旅游、文明礼仪、生态文明、全民阅读、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11类公益广告“缺一不可”原则,对全市公益广告设置进行“硬规定”,确保“应有尽有”。二是占比设置全达标。按照公益广告设置“大小占比”同比刊登原则,对全市公益刊播进行“强推进”。“大占比”,即公益广告刊播数量在全市所有刊播的广告中,占比达到50%。“小占比”,即每个具体场所刊登的公益广告,占比达到50%,确保“不留死角”。三是间距设置全达标。出台“1201”公益广告刊登意见,要求“1条主(次)干道每间隔20米刊登1幅公益广告”,确保“铺天盖地”。仅2017年,全市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更换、新增公益广告4万余幅。

      三、带,即包保联创带
    社区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关键点、落脚点,泸州创新“包保联创”责任制,以“三抓”为举措,对包保部门定目标、交任务、压担子,实现与包保社区“同创同建、同创同责”。

      一是抓综合部门。倒逼综合职能部门主动作为,调动包保部门工作积极性,构建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联动工作格局。将综合职能部门与问题最多、矛盾最大、基础最薄弱的社区进行“包保联创”,通过综合职能部门的真包实干为全市包保部门“打样”“做表率”。二是抓关键少数。坚决打破部分单位“说不得、惹不得、问不得”的思维怪圈,对包保工作不担当、不作为、不达标的单位,一律按要求通报扣分直至问责,坚决“不留情面,一视同仁”。三是抓三个层次。泸州将包保工作分为“区域包保”“市级包保”“区级包保”三个层次。“区域包保”,即由市人大联系江阳区、市政协联系龙马潭区、市委宣传部联系纳溪区。“市级包保”,即由110个市级部门、企事业单位联系包保108个城市社区。“区级包保”,即在110个市级部门包保基础上,明确272个区级部门与市级部门共同包保108个城市社区。通过三层包保,实现整体联动,一体推进,形成强大创文合力。仅2017年,全市共投入包保资金3000余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万余件,约谈部门主要负责人8人次。

      四、实,即入户宣传实
    问卷调查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要组成部分,泸州以“三个三工作法”为保障,即“三个不漏”“三大行动”“三个关键点”,加大入户宣传力度,扩大群众知晓度、参与面与满意率。

      一是“三个不漏”。按照“不漏一栋、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原则,在全市组织开展入户宣传。建立入户台账,按照“每月一轮”要求,每月对所有居民开展一轮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入户宣传。二是“三大行动”。即“周末行动”“傍晚行动”“小喇叭行动”。“周末行动”,即全市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包保部门利用周末,在社区开展游园会、院坝会、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多样开展创文宣传。“傍晚行动”,即市区两级包保部门每天傍晚下班后,到包保小区、沿街商铺开展入户宣传。“小喇叭行动”,即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所有窗口单位设置“小喇叭”,全天候播放核心价值观主题歌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三是“三个关键点”。即抓住“车站”“广场”“窗口单位”三个人群聚集点。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点对点、面对面随机问卷调查,加大对流动人群创文宣传。组建问卷分析组,对样卷进行汇总、分析,针对得分率低、知晓率低等具体问题,反馈至各包保单位,通过入户宣传再次普及,形成互动循环。仅2017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入户宣传活动3500余场次,实现入户宣传100%全覆盖。

      五、准,即三对创建准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熟知是前提,关键是“破题”,泸州以“三对”为方法,确保创文工作“精准对标、精准对图、精准对点”。

      一是精准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共有188个一级指标、256个二级指标、366个三级指标以及未成年人测评系统中的27个一级指标、105个二级指标、338个三级指标。泸州把实地检查指标作为“重中之重”,逐项分析,细化量化。通过实施“10+5”,即“牛皮癣”治理、出租车行业整治、农贸市场提质、占道经营管理、文明交通出行、窗口行业优质服务、“五小”行业规范、市民素质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垃圾分类处理等“十大攻坚行动”与氛围营造、“最美人物”选树、文明细胞创建、“文明酒城·志愿有我”志愿服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五项重点工作”,确保每项工作精准对标、精准实施、精准达标。二是精准对图。设计制作“对标示意图”“楼层平面图”“公共活动阵地开放示意图”三张图,通过“图文并茂”“图注显示”“色彩标注”等方式,对测评指标进行“对应解读”,让每个点位“查什么”“怎么查”“在哪里”均显示在示意图对应位置,确保每个点位、每项指标“能看见”“能去到”“能查到”。三是精准对点。对所有点位实行“网格化”精细管理,创新建立“两长一员”制,即一个点位一个点长,一条指标一个条长,一个点位一名辅导员,由“条长”负责统筹工作区域,“点长”负责具体工作点位,“辅导员”负责网格联络,进一步细化工作职责,确保点位责任到人、不留死角、不留漏洞。

      六、严,即资料审核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硬件是支撑、软件是印证,泸州以“三个严格”为标准,牢牢掌握资料审核主动权。

      一是严格审查网报资料。组建市、区两级网报资料专职审查组,对所有网报资料进行“三审三核三校”,确保“无漏报、无漏项、无错字”。二是严格审查实地资料。按照实地迎检资料与实地测评点位“相互补充、互为印证”要求,对实地点位的迎检资料按现场巡查、集中审改原则进行逐一对标审核,确保所有实地点位软件资料对标达标。三是严格审查入户宣传资料。坚持“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相结合。严格“规定动作”,即由市创文办对市民应知会的创文知识进行梳理,统一印制入户宣传资料。鼓励“自选动作”,即三区、包保部门结合实际印制宣传资料,由市创文办进行内容审查,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七、硬,即督查考核硬
    泸州以问题为导向,在督查方式上坚持“天天督查、天天通报、天天整改”,在结果运用上坚持“一通报、二整改、三问责”,在奖惩激励上坚持“一季度一考核一打分”,强化工作落实。

      一是创文办日常督查。市创文办组建督查组,按照“天天督查、天天通报、天天整改”要求,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督查。三年来,累计督查发现问题4万余个,向相关单位发出督查通报768期,发出整改通知330期,通报问题3万余个。发放“一把手”交办函98期,交办问题3568个,整改问题3568个,整改率100%。二是九大工作推进组专项督查。九大工作推进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城乡环境、群众性创建活动)建立牵头工作专项督查组,根据各组牵头具体工作,实行日督查、日通报、日整改。实行九大工作推进组牵头单位与分管部门连带扣分、连带追责制度,倒逼九大工作推进组牵头单位履职、尽责、担当。三是联合督查组重点督查。市纪委、市委督查组、市创文办组建联合督查组,按照“一通报、二整改、三问责”要求,重点针对连续2次通报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重点督查,对通报问题仍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直接启动问责程序。三年来,累计开展“三家”督查93次,印发联合督导督查通报64期,通报、整改问题2363个,整改率100%。印发问责通报4期,问责相关责任人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