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工作计划 > 正文

    市局小学数学教研组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数学教研组计划

    时间:2020-06-07 22:05:52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市局小学数学教研组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数学学科组将根据区教研室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出发点,以活动为主线、以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为核心,依托各备课组,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深化教研组文化建设及课程实施推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水平。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数学学科的创生力,提升备课组成员的学习力和创新力。

    二、现状分析:
    我们**的数学教师本身就比较年轻、今年又进了这么多新教师,年轻意味着有朝气、有学习力,有创新能力;
    同时也意味着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所以对于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培养青年教师的数学基本素养,同时还将继续开展新基础的理论研究,倡导青年教师们积极将新基础理论融合进日常课堂中,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而考虑到课堂教学经验的欠缺是整个数学教研组最大的薄弱点,本学期,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把控依旧是重中之重。通过备课组每日一小议、每周一大议,以及常规调研的方式,对教研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三、预设目标:
    本学期,教研组将依托现实情境进行不同梯队发展,核心词也依旧是扎实课堂。对于一个年轻的教研组,先稳定整个学校的数学教学尤其重要。这学期,将通过一系列的与新基础理论学习、书籍阅读等活动策划,让青年教师对于局小集团的数学课堂特质有所了解、感受和实践,还能逐步识别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状态,为后续更大的进步做准备。鉴于这些现状,本学期数学教研组提出几个研究目标:
    1.立足于本,重视日常教研。

    2.继续推进“新基础”研究,加强备课组内文化建设。

    3.建设青年教师成长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4.基于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培养核心素养。

    四、新形势、新举措:
    1.立足教研组,开展梯队建设。

    由于新教师缺乏经验,本学期将要重点研究的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可以在资深教师的带领下逐步开展,而青年教师则是在立足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研究教材、提升能力。

    (1)
    日常工作 :常规教学工作是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保障,也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 关键。由于新教师团队较为庞大,常规工作应紧抓不放,使之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好习惯。

    我们将在每周一下午一、二两节课举行数学教研活动,做到每次活动前有研究主题,活动时有指定教师发言,其他教师补充,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分析。采用理论学习、交流研讨、课例分析、专题研究、课题活动、校本课程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对教师参加业务活动进行量化考核,并记于教师个人教研积分。教师备课应以个人钻研为主,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再次进行集体备课,原则上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同教材,就要强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应实行“定”,即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应着重讨论同年级、同教材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方面保持基本一致的问题,研究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补差与提优的处理策略,交流最新的教改与 考核信息等。五年内的新教师要求采用手写教案的形式,五年以上的教师可以电子备课,同 时加强二次备课,突出个性化教学风格,防止只备不用或不修改的现象发生。二次备课不少 于30%。每位教师都要写好教学后记,主要从优点、不足和改进措施三方面来反思,并在每 个月都及时上交教务处以备检查。通过教学反思逐渐提高教师自我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 的专业素质。

    (2)
    日常考核:
    本学期我们仍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对教师们的教学情 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教师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并做好和教育集团每月两次的校际联合教研活动。三十五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年参加一次教学(或说课)竞赛;
    中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课,要求当次上课的教师要将自己在练兵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或产生的困惑进行提炼,事先做一定的研究,然后再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力争通过听评课的教研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每次练兵课、研究课之后做到“一课一文”,把撰写论文和上课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认真领会新标准、新理念,汲取优秀的经验,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另外,外出学习、培训的教师返校后要作好汇报。

    日常考核将更多关注学生成长以及教师的教学作用。通过日常调研,关注日常课堂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教学组织的开展方式,全面提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水平。

    2.依托备课组,落实常规建设。

    **小学作为一个新的完整校,数学教研组的活动除了联合的集体性的活动研讨之外,很多的时间都是在备课组内完成。加上,**的数学年轻教师占了数学教师整体的很大一部分,备课组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学期的第一块工作就是扎实备课组的活动,从严谨的备课制度出发,在过程中抓住教材解读,练习设计,教学方法传承点要点,使备课组的每次聚集都能让每位老师有所收获。备课组活动做到每日一小议和每周一大议。

    (1)每日一小议:针对当天数学教学中遇到的典型性问题,备课组可以进行集体研讨,从学情和教材角度进行研究突破。

    (2)每周一大议:每周一大议是根据现有教师结构所新增的,青年教师在教材理解上还很困难,对于课堂组织以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也存在不足,所以充分依托备课组中的中坚力量,让青年教师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中,说清说透每道例题、每道习题的教学过程以及设计意图。借助这种堂堂清周周过的方式,充分发挥起备课组的作用。

    3.借助成长团,促进专业成长。

    作为新教师较多的数学组,在本学期中,这批教师也是需要提升的核心力量。如何突出不同层次教师、青年教师发展,强化抱团发展,以点带面,全面带动教师群体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本学期的教师成长发展重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对数学组的整体推进有着关键的作用。为此,本学期中,教研组和备课组会利用一切空余的时间,开展青年成长团活动。

    (1)核心素养的发展:教研组定期开展成长团活动,借助有经验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指导,让青年教师慢慢入格。进一步提升第一梯队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指导学科组青年教师发展,同时通过教研组的把脉答疑,给青年教师提出相应的建议,使青年教师的教学入门关过得切切实实。

    (2)专业技能的发展:
    本学期我们积极鼓励数学教师参加区、市级层面的活动,同时教研组还推荐老师们参加区、市级公开课赛课等。依托区域赛事和公开课教学,磨炼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同时,拉长基本功培训时间,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提升各层次教师的教学能力。摸清教师的发展方向和欠缺的条件,积极为其搭平台,找机会,为深化梯队建设服务。

    同时加强教师的培养,为教师发展创造机会,为其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在教师中进行“一帮一”的帮扶活动,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校内继续开展“以老带新,一帮一”活动,结成“师徒对”。师徒之间要积极互相听课,并做好记录,及时交流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最大的提高。

    4.结合理论学习,提升教师品质。

    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在研读备课手册等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的学习工作,带领数学老师学习相关内容,特别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有经验的成熟教师,可以加强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对于青年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1)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写一篇有质量的读书心得。

    (2)每学期至少有一节教研组的公开课,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3)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并能在组内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五、具体安排 八月份: 1.制订完成学期学科组教研工作计划 2.学期教材分析,备课组完成新旧交替 3.做好省、市测的质量分析工作。

    九月份:
    1.参加教研组长期初会议(各校数学学科第一责任人及教研组长参加)
    2.集团联盟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报名。

    3. 教研组青年成长团系列活动——常规养成(1) 4. 新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5.贯彻本学期学科组课程实施教研工作计划 十月份:
    1.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工作五年内)(第二阶段)
    2.集团联盟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3. 教研组青年成长团系列活动——常规养成(2) 十一月份:
    1. 区域小学数学优质课例展示活动 2. 区学业质量检测(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

    3.教研组青年成长团系列活动——扎实课堂(1) 4.校级青年教师日常教学练兵活动(1)
    十二月份:
    1. 集团联盟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2. 教研组青年成长团系列活动——扎实课堂(2) 3.校级青年教师日常教学练兵活动(2)
    一月份:
    1.期末样本卷编制工作。

    2.期末结束相关工作。

    具体教师安排:
    班级 任课教师 班级 任课教师 一(1)
    四(1)
    一(2)
    四(2)
    一(3)
    四(3)
    一(4)
    四(4)
    一(5)
    四(5)
    一(6)
    四(6)
    一(7)
    四(7)
    一(8)
    五(1)
    二(1)
    五(2)
    二(2)
    五(3)
    二(3)
    五(4)
    二(4)
    五(5)
    二(5)
    五(6)
    二(6)
    六(1)
    二(7)
    六(2)
    二(8)
    六(3)
    三(1)
    六(4)
    三(2)
    六(5)
    三(3)
    六(6)
    三(4)
    六(7)
    三(5)
    三(6)
    三(7)
    三(8)
    四(1)
    三(6)
    三(7)
    三(8)
    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