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14篇

    时间:2022-03-21 09:52:59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14篇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党上下集体回望来路,赓续精神血脉、把握历史规律,对于建设一个永远风华正茂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新的伟大胜利,意义重大而深远。在初步学习中有一个重要体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对于党和党的事业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从历史中把握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渊源内涵。回望百年,党之所以能够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历史使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下形成的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这也是党在百年探索中形成的一个重大政治成果。它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逻辑。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基本原则。它来源于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斗争实践。从党史看,什么时候全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离开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事业就必然遭受挫折。它蕴含着继往开来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历史昭示,党的事业每一次历史性跨越,都是以全党新的团结统一为前提。进入新发展阶段,党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以史鉴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书写民族复兴历史丰碑。

      从历史中把握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实践要义。党史上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有三点很重要:一是筑牢共同思想根基是重要前提。只有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才能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二是构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重要支撑。从“三湾改编”保证红军“艰难奋战而不溃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组织部门为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集中抽调干部;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党立即行动,应变局、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到去年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上下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历史证明,只有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我们党才能实现“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三是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是重要保障。党成立之初,就强调全党服从中央,之后在不同时期,强调要以制度保证全党的统一行动,形成一系列制度规矩,这是一条宝贵经验。

      在深化学习教育中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好落到实处。学习党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我将以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定力能力,在“自觉维护”上追求新高度,在“坚决维护”上彰显新力度,在“有效维护”上展现新作为。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一、学史知所从来,鉴往方明所去(关于为什么要学的问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从一艘小小红船起航,历经蜿蜒曲折,发展为如今承载9100多万党员的巍巍巨轮,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披荆斩棘,得以让这个百年大党永远年轻。百年来,我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取得了惊人的变化和傲人的成绩,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这一段艰苦奋斗历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历史是最亮的指明灯。如今,中华民族站在“两个一百年”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正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大步迈进,“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但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新的挑战,作为新时代党员,应以更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学习光辉历史,弘扬优良基因,烛照广阔未来,自觉以党的理想为理想,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目标为目标,这艘巍巍巨轮才能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二、从头追根溯源,筑牢理想信念(关于学什么的问题)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从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到实现独立解放,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从未止步,迎来了伟大复兴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一是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通过反复比较和总结经验,搞懂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是如何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进、在困难中成长的。二是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形成了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等一系列优良作风,党员群众不仅要把这些“口号”喊响,更要以此为行动准则,吸收其养分,持之以恒坚守为人民服务宗旨,永葆党员青春和创业热情。三是总结经验教训,在党的发展进程中,尽管正确的方针路线始终引领着党和国家前进,但是也曾不止一次犯过“左倾”或“右倾”错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中,走过一些弯路,影响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从党史国史中学习历史经验,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要立足于正确反映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给今天的改革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强化政治引领,学有所悟所获(关于怎么学的问题)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党史学习作为党员群众的必修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党史学习不能局限于某个群体,党组织和党员应起好示范引领作用,把党的光辉奋斗史作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引领时代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浓厚氛围。二是做到系统深入,把学深悟透贯穿党史学习的始终。理顺党史发展脉络,科学安排和制定学习计划,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进行学习,要从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入手,带着问题学。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装点门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三是要常态化学习,把党史学习作为长期坚持的任务。党史学习不能局限于集中培训、听党课等单一形式,要变被动为主动,在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持之以恒的学习十分必要,要把党史学习作为补精神之钙、把思想之舵、筑信仰之基的重要手段,真正达到悟思想、促行动的目的,做到常学常新。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3

      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锻造形成的伟大精神,如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别山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小岗精神、特区精神、浦东精神,新时代的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是我们党不断成长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因密码。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大背景下,斗争的严峻性、矛盾的复杂性、机遇的历史性,都迫切需要传承弘扬伟大精神,不断书写新的精神史诗。

      在弘扬党的伟大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其核心都源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平年代没有硝烟战火,但同样有考验、有牺牲,缺了理想信念这个“钙”,同样会败下阵来。我省是红色资源大省,要用好这些宝贵精神财富,以坚定的革命立场、百炼成钢的革命精神把红色江山代代传下去。

      在弘扬党的伟大精神中树牢为民宗旨。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就是天底下对老百姓最好的党。河南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省,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还有短板。我们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家人的事情来办,有那种慢一拍就寝食难安的紧迫感,办不好就羞愧难当的责任感,全心全意地把他们的每一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好。

      在弘扬党的伟大精神中锐意改革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紧迫性、艰巨性、重要性,和改革开放之初没有什么两样。我们要坚持思想再解放一些,胆子再大一些,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放管服”改革、人才创新发展等重要领域的改革,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集中力量打造航空港区、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平台,在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上实现更大跃升。

      在弘扬党的伟大精神中永葆奋斗本色。共产党之所以吓不倒、压不垮,靠的就是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河南的发展到了中流击水、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还有很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比如,我省还有6000万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足城镇居民的1/2,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比如,我省人多事多矛盾点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动仗任务艰巨。必须拿出“誓把山河重安排”的英雄气概和“战天斗地”的拼命精神,走好更艰辛的奋斗之路。

      在弘扬党的伟大精神中锤炼斗争意志。自我革命、自我斗争精神,是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弄虚作假、表面文章、政绩工程还没有完全禁绝,伤害群众感情、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还有发生。我们要拿出刮骨疗毒的斗争精神,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引导党员干部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真正用在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上。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4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也不是为了回避面临的困难,而是要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从历史中探寻发展方向。我们往历史的纵深看多远,对未来就能看多远,只有懂得尊重历史才能赢得历史尊重,只有把握历史规律才能看清事物本质,只有善于运用历史才能创造新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其中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它清晰地记录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个脚印:百年来对复兴道路的上下求索、百年来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这一百年来,我们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一百年来,我们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不断书写时代篇章——究其根本就是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鸦片战争的弥漫硝烟,终于唤醒了沉浸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荣回忆中的有识之士,可是种种努力最终都是无功而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一个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运而生,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无一不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和光辉。

      只有理论上的飞跃才有实践上的辉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敢于创造、善于创新的政党。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题,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主线,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实践,一次又一次证明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完全正确的。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事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只有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寻找,才能更加懂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和党领导人民100年奋斗史中寻找,才能更加看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只有将党史和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穿起来,才能更加明白中华民族是如何迎来伟大复兴的曙光、社会主义中国究竟为何能傲然屹立东方。

      回望历史,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们信仰弥坚,充满力量!展望未来,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我们信心百倍,斗志昂扬!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政治方向对一个党极端重要。当年,正是我们党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投奔延安,很多热血青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能否树立正确党史观,正是关系到能否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如何看待党史问题是个重大政治问题,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只有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够深刻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伟力、理论伟力、实践伟力,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始终不渝的初心宗旨,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抗战胜利前夕,毛主席在答复黄炎培历史周期律时提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延安窑洞对”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智慧的充分运用,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今日的成就也与党始终注重“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分不开。只有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够不断认识、把握和运用自身建设规律,避免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走老路邪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够更加准确把握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求,更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三、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1949年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主席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立志于千秋伟业,我们党现在所做的一切,依然是这场考试的继续。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只有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够更好地学习传承伟大精神,更好传承发扬红色基因;才能够坚持和延续自我革命的优秀品格,更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够更加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走好前行之路,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6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更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更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一名党员,通过学习党史不仅可以明理,更可以增信。下面,结合实际情况,将我近期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汇报如下:

      一、信仰是精神支柱,信念是奋斗航标,信心是力量源泉。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一份特别的入党宣誓书。宣誓人贺页朵,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榨油的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党组织批准他入党,识字不多的贺页朵在简陋榨油房内,一笔一画把入党誓词庄严写在了一块红布上。观察这张布质的入党宣誓书,尽管24个字中有6个别字,但质朴而无畏的誓言、忠诚而笃定的信念,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光芒。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而走向成功,化解各种矛盾难题而铸就辉煌,靠的就是坚定的信仰、必胜的信念和强大的信心。回顾和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必须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心中有坚定信仰,脚下有无限力量。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已不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已定”,这是硝烟战火的粹炼;“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这是万里长征的丈量;“我是党员,我先上”,这是时代发展的呼唤......

      学史增信,把伟大的理想信念 铸熔在为人民办实事上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7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党史基本著作,深化了对党的领导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的认识,增强了对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政治品格、宝贵经验的理解感悟,激发了学党史、开新局、增本领的政治主动性。

      第一,风雨袭来时党的坚强领导、党中央的权威是最坚实的靠山,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再次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领袖风范,充分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纪检监察机关因党而生、为党而战、兴党而强,必须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第二,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始终坚持发挥组织作用、系统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百年来,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组织严密是重要保证。依托党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我们构建了纵到底、横到边、无死角的权力监督格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高质量履行监督职责,必须更加注重发挥组织作用、系统优势,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的强大监督合力,把全面从严治党一贯到底,持续营造学的氛围、严的氛围、干的氛围。

      第三,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半条被子”“一捆粉条”的故事感染了许多人,让我们看到了党和人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让群众在正风肃纪反腐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第四,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始终坚持一刻不停、一严到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回看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的自我革命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夺取并持续巩固发展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彰显了把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定力。纪检监察机关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在看得更准、想得更透、干得更实上下功夫,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纪法情理贯通融合,不断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功效,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百年党史,生动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足迹与辉煌成就,是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政治营养和智慧力量。学史增信,就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不忘“来时路”,以“求知若渴”之心加强理论学习,熔铸信仰之魂。信仰是精神的支柱。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国家有希望。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信仰出发,把信仰信念当作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就是因为一代一代共产党人赓续传承,把信仰看得比命还重、比天还大,用热血乃至生命浇筑信仰“堤坝”。信仰、信念、信心贯穿于我们党百年奋斗征程,成为最生动、最鲜活、最能教育人激励人的“营养剂”“清醒剂”。正如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党员干部应认真回顾走过的路,用理论武装头脑,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常怀“本领恐慌”意识和“能力危机”意识,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能动地、灵活地学与思,做好“结合”“转化”文章,带着必胜信念和大无畏奋斗精神接力推进党的伟大事业。

      走好“脚下路”,以“始于足下”之诚提升党性修养,厚补精神之钙。信念是奋斗的航标。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玉非精琢难成器,铁经百炼而成钢。信念的形成与坚守,绝非一时之功,而是要以党史为“保鲜剂”,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聚力量,用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来增进定力和智慧,为党员“补钙壮骨”。我们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要时常开展党性锻炼,严肃党内生活、勇于剖析自己、加强自我约束,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洗涤自己的灵魂,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及时校准思想方位,勇于改正缺点错误,切实把学史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把提升党性修养落地、落实、落细、落小。

      坚定“未来路”,以“久久为功”之姿勇于担当作为,凝聚奋斗之力。信心是力量的源泉。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奋斗,百年风华,写就一部厚重的党史书,记载着党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探索与奋斗,记录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业绩与成就。历史是开启未来的钥匙。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我们应自觉认清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干事创业的精神之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强“四个自信”,关键要勇于担当作为。要把党史当作最好的“教科书”,“读”出系统性的历史规律,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直面挑战、勇于担当、摒弃私心,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在难题面前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真正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实际成效。

      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不熄灭。一百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英勇奋斗。而今,在时代巨变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品质,牢记来时路、让脊梁更加挺拔,走稳脚下路、让步伐充满力量,奋进未来路、让信仰信念永灼其焰,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发有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9

      社会保障涵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内容,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同全国一样,我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待遇标准持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这些重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通过学习我们党推进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历史,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在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没有党的领导,社会保障事业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党的领导坚持得越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就越顺利、越健康。这一根本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社会保障涉及群众面最广,涉及群众利益最深,涉及群众的问题最具体。只有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持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才能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持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加快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一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好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当前保障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二是强化问题导向,解决好老百姓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三是依法严格监管,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和每一笔“救助款”“慈善款”。四是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防范化解基金运行风险,坚决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10

      在建党百年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自觉、历史眼光、历史担当。通过认真学习党史深刻感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就是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力量,强化宗旨意识,扛稳责任担当。

      一是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认识更加深刻,进一步砥砺初心使命、坚守人民立场。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二字始终关乎初心、重于千钧。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热火朝天的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就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抢险救灾、卫国戍边等各个战线,都顶在前面冲在一线、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的人。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了最广大人民的福祉流血牺牲、不懈奋斗,赢得了亿万民心、凝聚了磅礴伟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当惊世界殊”的辉煌胜利。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都需要经常想一想、答一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通过学党史、悟党史,把信仰树得更牢,把立场站得更稳,牢牢守住我们党的“根”和“魂”。

      二是对“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理解更加透彻,进一步密切血肉联系、永葆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要“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一起”三个字,是对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关系的生动写照。时常想起“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民谣,每当此时,眼前就会浮现出淮海战役这场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没有这么多百姓的牺牲和付出,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真正赢得民心,让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必须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人大代表作为必修课和基本功,坚持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坚持风雨同舟、同甘共苦,通过人大履职把党心、民心紧紧连在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汇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三是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把握更加准确,进一步办好民生实事、为民履职尽责。百年党史也是一部初心不变的为民服务史。早在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共产党人“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那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创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践行了“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信念。人大是人民的人大。一定要紧跟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就学、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问题履职尽责,切实用法治的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11

      在党的辉煌历史进程中,统一战线始终是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重要法宝。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节点,把统一战线放到党的百年历程中来思考,放到世界百年变局中来感悟,放到伟大复兴全局中来审视,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现在的统战工作“比解放前、建国初期更重要”这一重大论断有了更深切的领悟,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第一,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的灵魂,是确保统一战线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生命线。大革命时期,面对二七大罢工的失败,陈独秀对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完全错误的判断,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使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坚决纠正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主张,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为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当前,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内部构成、使命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变。这既是百年历史的经验总结,更是做好统战工作的一条根本规律。

      第二,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统战实践。一部统一战线史,就是一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统战实践、引领统战成员、拓展统战事业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逐渐形成党的统一战线思想,不断发展壮大统一战线力量,为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没有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而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创造性地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探索了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在我国条件下的成功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导新时代统一战线取得历史性成就。

      第三,始终坚持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有志青年、知名人士纷纷奔赴延安,到爱国民主人士辗转北上、协商建国;从一大批科学家冲破阻挠、回国建设,到港澳台海外人士回乡投资“热”、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潮”,再到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领袖的衷心拥护、对党的无比信赖。历史一再证明,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我们应对新挑战、开启新征程、绘就新蓝图,更加需要做好凝聚人心这道“功夫菜”。

      第四,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回顾党的百年历程,统一战线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最大限度地凝心聚力,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开拓改革路、实现中国梦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建设现代化河南的新征程上,统一战线必须找准服务中心大局的结合点,发挥好独特优势,在“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第五,始终坚持讲究方法艺术。在党的统战史上,老一辈革命家以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工作艺术,留下了一段段统战佳话,形成了民主协商、联谊交友、照顾利益等好传统好方法。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切实守牢圆心底线,既当“杂家”更当“专家”,既能“识人”更会“化心”,既善于“统”更善于“战”,真正成为统战工作的行家里手。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12

      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程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始终重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群众、指导实践。二是坚持坚定理想信念与揭示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相统一,始终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正确识别和科学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矛盾、发展动力等因素条件,制定相应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三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相联系,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培养事业接班人,始终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四是坚持引领社会革命与勇于自我革命相统一,重视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五是坚持独立自主与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相融合,始终立足基本国情,以我为主、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守正创新。

      党百年历程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启示我们: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举这一伟大旗帜。二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的选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尤其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必须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三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必须回答好的历史必答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准确把握、主动作为。

      学和悟的关键在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是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更大功夫,自觉深入学、及时跟进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等重大任务,自觉在大局中定位、在大局中作为,努力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作贡献。三是学习革命先辈高尚品格、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1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愚公移山精神到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再到“硬核河南”抗疫精神,从岳飞“精忠报国”到杨靖宇东北抗日再到国家一等功臣、河南好男儿肖思远和王焯冉卫国戍边壮烈牺牲,从花木兰替父从军到常香玉义演为志愿军捐献战斗机再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任长霞、我国首位女航天员“时代先锋”刘洋等,都是我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及优秀人物。我们要传承弘扬这些宝贵精神文化,不断增强其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一要高举伟大旗帜,坚持正确方向。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同各种歪风邪气和错误思想作斗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和能力水平。二要坚定人民立场,服务群众需求。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多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文艺作品,多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要创新形式途径,突出弘扬实效。要总结借鉴我省今年春晚《唐宫夜宴》和元宵晚会节目的成功经验,通过创新形式,运用先进手段,保护、传承、运用好我省丰富的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发挥其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文化营养滋润全省干部群众的心田,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四要倾注真情实感,赢得心灵共鸣。我省先后创作演出的《朝阳沟》《焦裕禄》《重渡沟》等一批优秀剧目深受观众喜爱,近期播出的电视专题片《雄关》《征程》也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积极反响。要多角度、有厚度、有温度地宣传,避免枯燥的说教和灌输。要注重展现真情实感,呈现伟大精神,还原历史人物,塑造更加有血有肉、可亲可感的艺术形象,让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全省干部群众精神层面产生更大影响、得到积极响应。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传承弘扬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闪亮的“精神坐标”,为我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怎么理解党史学习教育篇14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提出“学史增信”的要求,就是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百年党史,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既是学习目标,也是路径指南,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增强道路自信的底气。百年党史,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一条举世独特的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中国道路”的苦难而辉煌的历史。站在这条道路的开端,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是诸路皆走不通了而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如今,我们党已从泥泞迷茫、艰险丛生的荆棘小路,走上峰回路转、雨后彩虹的阳光大道。走着走着,中国人民逐渐从“站起来”到了“富起来”,又从“富起来”到了“强起来”。这条路越走越通畅,越走越宽阔。今天,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以无比自信的姿态平视世界。学党史,方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何以对自己带领全国人民开创的这条道路充满自信。学党史,方能深刻领会我们为什么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指引国家发展进步、人民获得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

      坚定理论自信的定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百年党史,也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固本培元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出富有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过程。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总结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指导思想,不仅要搞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深刻内涵、重大意义,还要深刻把握它们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特别是,站在党的百年华诞的关节点,要立足当下,追寻历史,遥望未来,将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学习突出位置,更坚定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拓新局。

      明晰制度自信的优势。无论是一个政党的长足发展、长久执政,还是一个国家的繁荣进步、长治久安,都必须形成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趋于稳定长效的制度,才能得到根本保障。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从何来、何以有效、优势何在、如何坚持,是学习党史必不可少的内容。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接续奋斗,形成和不断发展完善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国家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国家建设过程中,突出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制度根基,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进行了精辟总结和阐述。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战略高度,要结合学习党史,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努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加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中国之治”的水平不断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