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大会观感3篇

    时间:2022-01-28 11:29:17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大会观感3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大会观感篇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风雨兼程,一路筚路蓝缕。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穿越百年却风华正茂?是什么让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却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百炼成钢”的“奥秘”何在?透过厚重的百年党史,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她把人民利益奉为至上,所以百川归海。得民心者得天下。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奉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坚定的人民立场,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信任,得到了人民支持,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党员干部要始终如一地坚守初心使命,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奉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群众情绪视为“第一信号”,把群众要求当作“第一追求”,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医疗、养老托幼、宜居环境等实际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的“含金量”增强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分量”。

      她把人民群众视作至亲,所以百战百胜。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当亲人,以初心换民心,因而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无论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还是从抗震救灾到抗洪抢险,再到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人民的伟大力量总能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无往而不胜。当前我们的硬仗是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党员干部要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压紧压实属地、行业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筑牢筑实“人物并防”、监测预警、集中管控、医疗救治、疫苗接种、健康宣教“六道安全网”,用扎实工作的确定性将疫情风险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为“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她对人民始终满怀挚情,所以百炼成钢。百年峥嵘岁月,党的事业“接力棒”代代相传,但每一代领导人的人民情怀始终饱满深厚。从“人民万岁”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从“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再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他们滚烫的心始终和人民的脉搏一起跳动。党始终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沃土,因而能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在开局“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党中央发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党员干部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注重巩固脱贫成果与发展联动,选择好重点领域和切入点,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回首来时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是“人民至上”的千钧分量让中国共产党知重负重、勇毅笃行;开启新征程,怀揣这份厚重的家国深情,中国共产党必将行稳致远、再创辉煌。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大会观感篇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当听到这豪迈雄壮、振奋人心的歌声,我的心情就无比激动。不禁感叹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了!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经历了从贫穷、温饱到富裕、小康的巨大跨越。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时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牛拉人播落后的生产方式经营着土地,日复一日的为生活忙碌着;我上学时的学校是由村里祠堂改建的,课桌是用泥土砖头垒的,凳子是从家里带的,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挎起篮子去地里割草喂兔子和猪,帮父母做完家务后才写作业;麦假和暑假,学生们都要到生产队干活,大学生干重一点的活,小学生则干一些如捡麦穗、拾花生、割地瓜秧等劳动量小的活……那时的日子劳累艰苦,谁能想到,几十年后我们的生活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时候村子里是土路,遇到雨雪天气,道路上坑坑洼洼、泥泞不堪。遮雨的工具是一块塑料薄膜或者是用高粱秸编的草帽。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也从乡村进了城市。几十年过去了,每次回老家,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村里的道路硬化了,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的门口,柏油路四通八达,村民出行方便了,再也不愁雨雪天气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党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要作用;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所有适龄孩子必须接受教育,这是提升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公平的重大举措;农村学校也盖起了高大气派的教学楼,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微机室、器材室等一应俱全;60岁以上农村老人有生活补贴、农民有种粮补贴、职业女性有生育津贴;手机成为每个人的标配,农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瓦房,开上了小轿车,用上了液化气、太阳能、热水器、电热器、空调等家用电器……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身边的一切都在不断升级。衣服变了,由手工或缝纫机缝制的“黑蓝灰”变成了个性华丽的流行时装,近年来甚至吹起了一股唐装汉服复古风;饭菜变了,以前的碗筷相伴、粗茶淡饭,变成了餐桌上精美的餐具和丰盛的美食,家庭火锅也备受青睐;房屋变了,低矮简陋的草房茅屋,变成了宽敞瓦房、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居住小区;出行变了,从以往的步行、脚蹬,变成了日行千里的现代交通工具,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公路、高铁、飞机、游轮让我们享受到了朝发夕至的便利!

      回首百年伟大历程,新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殷实富足。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了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我们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大会观感篇3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行满回塘。”1000多年前,南湖因为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诗句,让世人看到了它碧波荡漾的美丽;1000多年后,这片南湖,因为一艘小船,让世人感受到了它波涛汹涌的力量。这艘船的名字叫——红船。

      红船扬帆可破浪。南湖上的那一次大会,犹如给中国这艘“小船”挂起了长帆,从此劈波斩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即使遭到法租界的袭扰,第一次代表大会仍没有停止,那就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红船上的一幕幕再现眼前,从那天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那就是永不磨灭的奉献精神。创新、奋斗、奉献,红船精神引领着万千中华儿女艰苦奋斗,开启了创建新中国的华丽篇章。

      100载秋冬春夏流过,被法租界袭扰的上海石库门如今繁灯点点,南湖上的红船也提醒我们,风物犹在,换了人间。

      如今,这股红色精神世代传承,点点滴滴地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激励着他们奋然扛起建设祖国的重担。

      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从我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路仍在途中,我辈须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船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