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血战湘江党课心得集合3篇

    时间:2022-01-04 16:02:45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党课,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而开的课。党的各级组织,通过党课定期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党性、党纪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课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必修课,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血战湘江党课心得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血战湘江党课心得3篇

    第一篇: 血战湘江党课心得

    观《血战湘江》有感

      《血战湘江》全片以真实的战争历史为依托,使红军长征史上最悲壮的一幕得以全景式的艺术再现,故事内容充满震撼力,有血性,更突出了红军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最大限度地真实还原了湘江一役的战争实况。是一部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精品力作。

      看完影片,英雄事迹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临死也要戴正帽子的小红军,背负辎重日夜兼程赶路的红军部队,悟住口袋坚决不要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的赶路队伍类似的场景太多太多,最难忘的还是为保卫党中央过江,而全军覆没的34师。红34师本来已经到了江边,但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江,返身又扑进了敌人的包围圈,最后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也因为腹部被手榴弹炸伤被俘。他被抬在担架上连夜送去报功,路上,抬担架的士兵突然觉得脚下一滑,旁边的人打着火把一看,在场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年仅28岁、黄埔二期毕业的陈树湘竟然用手把自己的肠子拽出绞肠而死。断肠,常常用来形容极度痛苦。是什么让陈树湘选择如此惨烈的方式,慷慨赴死呢?

      红军主力突围了、肩负任务完成了,堂堂红军师长的尊严不容玷污!为此,陈树湘绞肠自尽,践行了自己永远跟党走、”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革命先烈面对血和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毫不畏惧,前仆后继,死而后已,整部影片感人肺腑。

      但是前段时间,崔永元爆料出,给一个演员去评国家精神奖,他们怎么可能担当国家精神。更有甚者,某高校大一新生在网上公开叫嚣,我不爱中国,最后被学校开除。以前觉得孩子追星是正常的事情,只要不出格,每个孩子都有追求和喜欢的权力。据调查,目前有超过半数的孩子想成为明星、网红,甚至在这些孩子心里,歌星、网红的光芒完全盖过了那些民族英雄。当孩子们都以当明星为梦想,那么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将走向何处?

      消逝断代,变味变异的危险也不能置否,原因就在认知认同上出了问题。无知必茫然,无根必无魂,失魂必落魄。由此虚无主义逆袭红色传统,“有利就想”取代革命理想,铜板颜色掩盖政治本色,也就成了逻辑必然。

      我在想:我们缺故事吗?我们不缺;我们缺英雄吗?我们不缺。只是没人给孩子们讲这些,我们的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故事,更不知道80年前这些军人曾经付出了什么。

      孩子们,中国精神在哪里?在民族英雄的牺牲里、不屈不挠的骨子里、无私奉献的精神里。

      习主席指出,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今天,就让我们传播中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把中国精神付之行动,视之为使命,讲给孩子们听,放给孩子们看,做给孩子学。因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

    第二篇: 血战湘江党课心得

    《血战湘江观后感500字【血战湘江观后感】》

    摘要:影片以真实的战争历史为依托,讲述了83年前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走进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血战湘江观后感》

    影片以真实的战争历史为依托,讲述了83年前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6千人锐减至3万余人。中央红军远去了,几万名红军将士永远的躺在了湘江之侧的土地,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一个传奇。他们大多数人,没有留下名字。人们只知道他们叫——红军。

    影片中,每个红军牺牲的故事都感人至深:营长林有国血战中歼敌无数,中弹后与给他当枪架的父亲林裁缝一起倒地,他给父亲整好军帽,两人为是红军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主力西进后,合围的敌军如飞蝗般扑来,34师全体将士用血肉之躯铸成铜墙铁壁,血战数日与敌人拼到最后一人一弹, 6000将士几乎全部阵亡,师长陈树湘负伤被俘后,在担架上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完成了自己“誓为苏维埃新中国留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观看这部影片,我们收获的不仅有震撼与感动,还有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忠贞信仰。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6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走进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中继续前进。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第三篇: 血战湘江党课心得

    血战湘江观后心得体会

    血战湘江观后心得体会不同于一般的国产战争题材,影片不仅注重真实的展现战争场景,更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同时。从张一山夸张的表情、从保剑锋满脸是泥的表情中,看得出战争的残酷。

    血战湘江观后心得体会一x年大火的《血战钢锯岭》,确实是近年来战争题材中的优秀作品,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反转、善与恶的交织、生与死的洗礼……观众们随着影片仿佛穿越时空隧道,重回到二战的主战场,重温冲绳战场的惨烈一役。而正在全国影院热映的《血战湘江》,从战争的惨烈程度上来看,并不亚于《血战钢锯岭》,偏写实的风格、硬碰硬的对战模式、全程无尿点的战争场景,把炮火带进了影院,把硝烟带出了银幕,真实残酷的呈现了红军在生死存亡之际的关键一战。

    不同于一般的国产战争题材,影片不仅注重真实的展现战争场景,更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同时。从张一山夸张的表情、从保剑锋满脸是泥的表情中,看得出战争的残酷。电影还刻画了四种不同形式的战争场面,有硝烟弥漫的阵地战、惨烈无比的肉搏战,还有意志比拼的牵制战、紧张激烈的遭遇战等,喜爱军事题材的影迷们绝对感觉够硬。

    《血战湘江》真实再现“湘江战役”中的新圩之战、界首之战、觉山之战等,所以可能会显得有些主旋律。但是全片节奏简单、明快,战争场景从始至终贯穿全片,无论是开场的炮火纷飞、尸横遍野的惨烈场面,还是悲情的界首阻击战,其他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奋力突围、冒死度江等场景,几场大战联系紧密,毫不拖泥带水反而是一气呵成,带给观众的是血往上涌、热血沸腾的直观感受,把主旋律拍出了新花样。不少影迷,走出电影院不禁说到,我军还有这种操作,够硬,够爽!

    为真实还原国共两军对垒时短兵相接、紧张刺激的战斗场景,本片导演陈力掘弃了当下战争片普遍采用的三维制作、绿幕抠像等表现手法,而是全部采用真枪实弹,炸药用了2吨,从而将写实风格原汁原味的加以呈现,更真实的表现了战争的现场感、紧张感、窒息感、压迫感。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俨然如同战士进入战场一样,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电影画面很良心,拍摄实打实,不抠图,不玩特技,实打实的拍,没有花架子,只有真英雄,货真价实的东西总会被人看好。

    这部制作、投入都堪称是大手笔的影片中,对演员的演技和体能要求无疑更高。好在有年轻的老干部张一山坐阵,加上保剑锋、王大治等一众的拼命演出,所有演员不靠颜值哗众取宠,靠的是实打实的演技,才有如此过硬的品质。影片的音响效果爆棚,轰炸机的低空飞行、炸弹在战场爆炸,以及各种枪炮声纷繁复杂交织在一起,带给观众一次难得的视听体验。

    战争题材一直都是外国片的天下,《野战排》、《拯救大兵瑞恩》《父辈的旗帜》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一部《血战湘江》尽管还不能达到好莱坞工厂的整体水准,但还是带来了太多惊喜,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八十多年前的一段战争历史,经过当代电影的表现手法跃然银幕,看起来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和令人揪心,尽管早已知晓了影片的结局,但伴随着影片的进程,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种感觉依然很神奇。影片《血战湘江》在展现战争残酷的基础上,融入了战友情、父子情、兄弟情,既催人泪下又发人深省。

    血战湘江观后心得体会二细节具有极强的真实质感

    电影《血战湘江》用现代观念和视听语言呈现战争,每个细节都具有极强的真实质感。片中,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枪炮声、轰炸声和喊杀声,指战员说话时几乎都是声嘶力竭;持不同观点争辩时,几乎都是在吼叫,争辩时,脸对脸、眼瞪眼、拍桌子、摔茶碗,使当时的血战状态更加真实,也为领袖形象的刻画带来了新的风采。在服装和造型上,摒弃华丽色彩,留住真实自然,所有红军指战员都穿戴着破旧衣帽,浑身沾满泥水,头发纷乱不堪,脸上带着血污……

    这部影片的真实感还在于对批判教条主义的刻画描写,让观众深刻认识教条主义的危害。

    在电影中,说:“战士抬辎重走,走得慢还累吐血。”博古说:“那就加快步伐。”朱德说:“走大路,遇轰炸,伤亡严重。”李德则说:“红军不是胆小鬼。”博古竟然说:“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他能错吗?”通过这些对话,进一步揭示出,比一个个教条主义行动更可怕的,是其背后的教条主义思维方式,也使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变得锋利而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高强度的战争场面非常震撼

    《血战湘江》这部军事题材力作,以真实的战争历史为依托,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湘江战役的真实战况。仅看预告片就可以“痛”感十足,血流成河、炮火连天、焦土四溅……每个镜头都做到了对战争场面的真实展现。在重火力猛烈轰炸中,红军指战员骑马飞奔于战壕间、眼神坚定扣动扳机、高喊“冲啊”等景象无一不让观众感受到震撼。

    历史上,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打得最惨烈的.一仗。影片一开始是雷口关血战,接着是新圩争夺战、枫树脚争夺战、蒋家岭突围战等。不管是阻击战还是突围战,无论是中近距离攻守还是近身搏杀,都拍出了惨痛,拍出了真实,让观众身临其境。影片中很多的摄影机位在之前战争片中较少见到,比如坦克身上的微观机位,尤其高空航拍的垂直机位,让观众瞬间感受到人类渺小,从而突出战争的残酷。

    影片全长116分钟,高强度战争场面就占了近70分钟,全程充满强烈而独特的震撼力。据悉,整个摄制过程中战争场面完全是真实场景,没有特效镜头、3D和绿幕,近万名部队官兵参演,使用了2吨多TNT炸药、80多吨汽油,片中随处可见滚滚硝烟和枪林弹雨的画面。几乎所有演员都是在进行着真实的战斗,身上自然呈现出紧张感,为观众展现出的是一幅热血爆棚的战争场景。

    红军牺牲的故事感人至深

    影片中,每个红军牺牲的故事都感人至深:营长林有国血战中歼敌无数,中弹后与给他当枪架的父亲林裁缝一起倒地,他给父亲整好军帽,两人为是红军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师长陈树湘受重伤,肠子流出,竟亲手扯断,誓死不当俘虏,捍卫红军尊严……他们每个人都为伟大的长征精神增添了耀眼光芒。

    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红军战士穿梭在树林里,唱着不知名的家乡民谣,满怀希望地向前走……当歌声响起的那一刻,会让人有无限感慨:也许这些红军战士在想家、在想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看看?也许,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但他们却义无反顾。

    “现在是危急时刻,没有退路,我们必须英勇献身!”影片中,大战在即,彭德怀给指战员作战前动员的场景撼人心魄。上万将士齐呼:“誓死保卫党中央过江。”陈树湘要求大家:“只剩下一个人,也要与阵地共存亡。”大家高喊:“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电影《血战湘江》中,类似的镜头和故事还有很多,常引人落泪。观看这部影片,我们收获的不仅有震撼与感动,更有启迪,那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忠贞信仰,在任何时代都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血战湘江观后心得体会三这部电影讲的是1934年红军34师官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奋力掩护党中央渡过湘江,成功突破封锁的悲壮故事。红军战士们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是多么伟大呀,那燃烧的战旗,军人的呐喊,更是前辈们的热血青春。

    电影中的一个情节令我难忘。毛主席带着战士们来到了一个小小的村庄里,乡亲们十分欢迎,还要送粮食给战士们。可是毛主席不让乡亲们送,便买下来一些,还对乡亲们说:“谢谢你们把孩子送给我们。我们一定要赢。”村民的热情和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在红军长征途中,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对艰巨险恶的斗争环境,广大红军战士们充分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畏艰险,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渡金沙、四渡赤水、激战腊子口,穿越茫茫的草地,跨过皑皑的雪山,纵横大半个中国,在一次次生死存亡的考验中摆脱围追堵截、突出封锁包围、杀出一条血路,最终赢得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谱写出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壮烈的一曲英雄乐章。

    由此,我想到了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他们不畏牺牲,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国家的和平,为了人们的幸福,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这与电影中的那些战士何其相似!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革命先辈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身上的精神,永远闪着金色的光芒。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或许做不出什么伟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拥有一颗赤诚的心,好好学习,不断磨砺自己,长大后为新时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