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研发费用辅助账根据什么做的五篇

    时间:2021-12-21 14:26:59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费用(expense),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一定会计期间会计主体经济利益的减少,是损益表要素之一。企业发生费用的形式是,由于资产流出企业、资产损耗或负债增加而引起所有者权益,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研发费用辅助账根据什么做的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研发费用辅助账根据什么做的5篇

    研发费用辅助账根据什么做的篇1

    什么是账账核对?

    会计 对账 账账核对 财务报表 财务软件 智点财务软件

    账账核对是会计做账核对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对账的一个环节。会计对账包括三个内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它们是会计结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账簿,每张凭证都要做到,正确无误,其中一张出错,那么整个会计流程都要检查核对,因为它们是环环相扣的。比如说,我们常常提到的会计核算流程:根据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记明细账,接着汇总,然后根据汇总表记总账,最后依据总账进行财务报表编辑,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在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登记现金流量表……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每一个的步骤都要做到清晰,无误,否则一错百错!所以会计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要常常对账,尤其是在结账前必须对账。

    账实核对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讲到过,这里主要讲解一下账账核对的方法和核对内容。

    账账核对是在账证核对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在进行账账和对前要先审核会计账簿和凭证之间的真实性,正确性。要保证总账,明细账以及日记账的记录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正确。当然这些账目的审核通常都是会计在日常做账的时候审核的,比如记账后要审核账目是否正确,月末是也可以进行再次核对,以保证会计凭证及相关记录的正确性。

    账账核对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账目审核工作。它是对不同的会计账簿之间的记录内容进行的核对,主要包括一下内容:

    一、总分类账簿和各种账簿,账页的核对

    1.总分类账簿自身包含的各个账户的核对。

    总分类中各账户的本期借贷发生额的总数目,期末借贷方余额的合计数都应该分别核对清楚,会计及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编辑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进行核对。保证数据,项目的相符。如果是手工做账那么在核对的时候相对于财务软件做账来说就比较麻烦了。像智点财务软件有试算平衡表,还可以用自定义功能在该财务软件上编制编辑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等,可以和其他报表一样自动生成。

    2.总分类账簿和所属明细分类账簿核对

    可以通过编辑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余额对照表等这些报表来进行账账核对。核对内容是,保证各明细发生额的总和,余额总和与其所属的总分类账户发生额,余额分别相等,并且借贷方向一致。

    3.总分类账簿与日记账的核对

    现金(库存)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的总计数与余额的总计数,分别于总账中的现金账户、银行存款账户的一致。现金日记账可以直接实地盘点,银行存款日记账可以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2、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会计部门财产物资明细账期末余额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明细账期末余额应核对清楚,保证账账相符。

    账账核对是会计对账工作的主要部分,它是账实核对的基础。当进行账目和实物的核对时,首先要保证书面账簿之间相符,一致,也就是保证账簿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正确的进行账实核对。保证后期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便于准确报账,报税,交税。

    研发费用辅助账根据什么做的篇2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研究阶段(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购置资产

    借:固定资产 — ××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 — 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二、开发阶段(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应资本化即形成资产,否则应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固定资产 — ××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开发项目完工时

    借:无形资产 — ××资产(资本化部分)

    管理费用 — 研究与开发费(费用化部分)

    贷: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三、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的核算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 ××银行

    贷:递延收益 —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2、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时

    A、支付费用

    借: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B、购置固定资产(或用于项目建设)

    借:固定资产 — ××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在建工程 — ××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工程物资等)

    C、项目完成形成费用部分

    借:管理费用 — 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D、项目完成形成资产部分

    借:无形资产 — ××项目

    贷: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借:固定资产 — ××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在建工程 — ××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3、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按年或按月)

    A、与费用相对应(即费用化部分)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 研究与开发费

    借:递延收益 — 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B、与资产相对应(即资本化部分:起点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

    借:制造费用 — 折旧费

    管理费用 — 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借:递延收益 — 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事业单位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收到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 ××银行

    贷:拨入专款 — ×× 科技项目(科研课题经费、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

    二、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

    1、支付费用时

    借:专款支出 — ×× 科技项目(人工费、材料费、租赁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

    2、购置设备

    借:专款支出 — ×× 科技项目(设备购置费)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 — ××资产

    贷:固定基金

    三、项目完工时

    1、政府补助资金的账务处理(直接对冲,不形成资产)

    借:拨入专款 — ×× 科技项目(科研课题经费、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

    贷:专款支出 — ×× 科技项目(人工费、材料费、租赁费、设备购置费)

    2、事业单位配套资金的账务处理

    借:无形资产— ×× 资产

    贷:现金(银行存款、材料)

    研发费用辅助账根据什么做的篇3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研究阶段(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购置资产

    借:固定资产 — ××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3、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 — 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二、开发阶段(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应资本化即形成资产,否则应费用化)

    1、相关费用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固定资产 — ××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2、开发项目完工时

    借:无形资产 — ××资产(资本化部分)

    管理费用 — 研究与开发费(费用化部分)

    贷: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三、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的核算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 ××银行

    贷:递延收益 —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2、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时

    A、支付费用

    借: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B、购置固定资产(或用于项目建设)

    借:固定资产 — ××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

    在建工程 — ××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工程物资等)

    C、项目完成形成费用部分

    借:管理费用 — 研究与开发费

    贷: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D、项目完成形成资产部分

    借:无形资产 — ××项目

    贷:研发支出 — ××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

    借:固定资产 — ××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贷:在建工程 — ××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

    3、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按年或按月)

    A、与费用相对应(即费用化部分)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 研究与开发费

    借:递延收益 — 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B、与资产相对应(即资本化部分:起点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

    借:制造费用 — 折旧费

    管理费用 — 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借:递延收益 — 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

    事业单位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一、收到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 ××银行

    贷:拨入专款 — ×× 科技项目(科研课题经费、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

    二、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

    1、支付费用时

    借:专款支出 — ×× 科技项目(人工费、材料费、租赁费)

    贷:现金(银行存款)

    2、购置设备

    借:专款支出 — ×× 科技项目(设备购置费)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 — ××资产

    贷:固定基金

    三、项目完工时

    1、政府补助资金的账务处理(直接对冲,不形成资产)

    借:拨入专款 — ×× 科技项目(科研课题经费、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

    贷:专款支出 — ×× 科技项目(人工费、材料费、租赁费、设备购置费)

    2、事业单位配套资金的账务处理

    借:无形资产— ×× 资产

    贷:现金(银行存款、材料)

    研发费用辅助账根据什么做的篇4

    第三章研究开发费用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

    1、掌握研发费用的含义和特征;

    2、掌握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3、了解企业的研发决策;

    4、理解并运用研发支出的税收忧惠政策。

    【开章案例】

    青岛海尔和上菱电器

    青岛海尔和上菱电器均以生产冰箱为主业,且是冰箱行业内获得金牌证书的最早两家企业,海尔1993年11月上市,上菱1994年2月上市。两家企业在发展初期的企业战略明显不同。1994年起步时上菱的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均比海尔出色,唯有主营业务收入上菱增长18%,海尔却增长35%;到1995年,海尔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达65%,利润增幅仅21.7%。海尔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宣传,不断改进工艺,降低产品成本,以较低价格抡占市场。而上菱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却没有新的产品迎合市场需求,而老式产品又被市场抛弃,最后市场份额越来越萎缩。到1996年两个公司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海尔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均大幅增长,而上菱则彻底败下阵来,1997年和1998年海尔发展势头不减,而上菱电器却步入亏损行列。现在,青岛海尔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第一节概 述

    一、研究开发费用的含义

    国际审计准则【ISA-9(1993)】中对研发费用的具体含义规定为:研究活动指

    “为预期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认识而进行的具有创造性和有计划的调查”, 其性质是“因特定研究支出而形成的未来经济效益将来能否实现,不具备足够的确定性”; 开发活动指“在开始商业生产或使用前,把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工艺、系统或服务” ,其性质是“在某些情况下,企业能否确定获得未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研究和开发费用》规定: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各会计期间的分配,取决于该费用与企业预期从研究和开发活动中获取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当该费用有可能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并且可以可靠地计量时,此费用可确认为资产。研究活动的实质在于,特定的研究费用支出并不一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研究费用应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开发活动的实质在于,由于它比研究活动阶段大大进步,在某些情况下,企业能够确定其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性。因此,当开发费用符合某些标准,即当该项费用有可能会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时,它可以被确认为资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上述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的含义是基本相同的,把研发支出与企业是否有可能获取未来经济利益作为评判是否确认为资产的衡量标准,均将研发活动分为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并分别予以定义。

    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为研究开发活动。研究开发活动的支出,为研发费用。

    二、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活动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知识要素和知识产业的创新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从系统观来看,知识经济系统中的第一推动力是科技创新。研究开发是企业最重要的创新活动,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费用占企业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主要发达国家企业用于创新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全国知识创新研发支出的60%以上,美国1995年企业的研发支出就达到全国研究开发支出总额的71%。1991年爱立信公司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15%;近十年来,中兴通讯的研发经费与公司的业绩同步增长,每年达到销售额的10%—14%;华为科技有限公司2001年的销售额是255亿元,而科研经费却高达30亿元,达到11.7%。华为公司始终保持令业内同行羡慕的高利润率,拥有自主知识专利1000多项,产品被德国、法国、意大利、印度等100多个国家采用。研究开发项目成功后,利润数额巨大,成为企业倾心投入大量研发资金的理由。

    三、研究开发活动的特征

    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具有投资活动的一般特征,即投资的时间

    性和风险性,又具有特殊性:

    1、具有比一般投资活动更大的不确定性

    研发活动是建立在新科学知识或技术原理基础上的高度激烈商

    品竞争与技术竞争,只有在研发成果可以转化为商品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效益,故其不确定性远大于其他的投资活动。其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技术风险。由于受技术规律、技术垄断、技术的工业支持能力、技术标准等的限制,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

    (2)、经营风险。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瞬息万变,企业决策者在研发决策上出现失误、资金渠道不畅、技术力量不足等因素,都会引起研发活动半途而废。

    (3)、行业风险。若研发成果产业化不到位,或同行业竞争者的研发活动捷足先登,则意味着研发活动在行业竞争中的失败。

    (4)、环境风险。如国家政策、法律、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发生重大政治事件等,都会给研发活动带来风险。

    2、计量困难

    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通常会导致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扩大的生产能力是以新投入的生产要素与原有的生产要素相加求得的。但知识的创造和投入有其明显的特征:

    (1)、研发成果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需要时间,有的需要数年才能获得正的现金流量。

    (2)、知识本身就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因而也难以计量。

    (3)、新知识的投入可能导致原有知识存量中某些知识的过时甚至失效,知识的累计投入不能用简单的相加来计算。

    以上特征决定了研发支出计量的困难。

    3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变短

    有数据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一项新的科研成果转化

    为商品的周期比较长,一般为几十年甚至几百年。20世纪70—80年代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为7年;80—90年代为8年。

    而在新经济时代,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几乎是同步进行,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但对企业而言,资金的投入与产出周期仍然较长。

    4、研究开发投入资金巨大,项目一旦成功后回报率高

    企业在项目研究阶段要投入资金,开发阶段的投入更大,且要求不间断地注入资金,累计金额巨大。研究开发成功后,利润数额亦巨大。微软公司的成功即是典型事例。

    第二节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一、研发费用成为会计界争论的焦点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否拥有领先于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是决定其生死的关键。在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三者之中,成本优势的形成相对比较容易;产品优势要依赖于产品设计,依赖于研发以及对客户的了解,而企业的研发能力、核心技术的积累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品牌优势的积累所需时间最长,品牌的价值就是一种信赖,消费者愿意为品牌多付钱。在成本、产品、品牌三者之中,产品的核心技术处于支配的地位。

    研发费用成为会计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不是企业需不需进行高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问题,即不是研发费用本身,而是它的会计处理问题。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规定了资本化和费用化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长期以来,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研发费用发生时全部资本化。其理由是,研发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未来较长时间的收益,资本化处理符合配比性原则和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二是研发费用发生时全部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其理由是,单个研究开发项目的未来收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有极高的失败率,将其确认为费用符合谨慎性原则;此外,根据资产确认的可计量性标准,这项资源在取得或开发时,它未来的经济收益能被确认并能客观地计量。

    如何进行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笔者认为:第一、必须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第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盈余管理的需要及项目成功的把握性等因素进行有条件的资本化。

    二、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是否应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将内部研究开发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所谓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其特点在于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将来是否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开发阶段,是完成了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含新技术的工具、夹具、模具和冲模的设计等。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无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应当将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关于研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问题

    虽然从理论上讲,在开发费用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时,对其采用资本化政策是合理的,但是,对于某具体项目而言,要明确地定出研究阶段何时结束或开发阶段何时开始往往是很难确定且不易操作的。有人认为,准则制定者的这种“模糊” ,为企业操纵利润留下了空间。

    笔者认为,准则制定者的这种“模糊”, 正体现了准则制定者的高明。准则考虑了企业千差万别的实际,关注了研发活动投入大、周期长、而效果不可预见的特点,信赖会计人员对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职业判断。

    【链接案例】

    绩优公司大唐电信为何警报不断

    2002年2月9日,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唐电信)董事会发布了2001年度业绩预警公告。公告称,公司于2001年3月8日公告的2000年度报告中利润总额为21678.9万元,但根据财政部财会字[2000]25号文和财会字[2001]17号等文件的规定,公司于2001年中期将以前年度研发所形成的待摊费用作为会计差错进行了追溯调整,调整后的2000年度利润总额为12424.3万元。预计公司2001年度利润总额将比2000年度报告中公布的利润总额21678.9万元减少50%以上。

    2002年6月28日,大唐电信又就2002年中期业绩发布公告,预计本年中期盈利水平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下滑,利润总额减少50%以上。

    大唐电信警报不断,其股价也熊途漫漫,股价由40多元跌至2002年6月的16元多。

    大唐电信是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控股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业高科技骨干企业,主要从事各类通信设备系统、各类通信终端、计算机硬软件、系统集成等业务,是国内专业覆盖面最广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与服务商,大唐电信是公认的明星股。大唐电信自1998年10月上市以来,前3年每股收益分别达0.351元、0.404元、0.406元,股价也一度冲至40多元。这样一家投资者寄予厚望的绩优企业,一而再、再而三地拉响警报,2002年6月股价跌至16元多。大唐股票迷雾重重,技术与业绩悖离,资金链严重断裂,是整个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行业因素,还是公司的内部原因?

    2001年在国内外电信设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受此会计政策调整影响,公司当期科研费用均计入当期成本,使公司2001年度利润总额比上年减少50%以上。公司是以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软硬件和系统集成为主要业务的高科技通信制造企业,对于高科技公司来说,科研费用是投入成本的主要部分。别的不说,2000年6月,公司以26元高价配股募资8亿元,在7.6亿元项目投入中,约5.5亿元用于软件购置、研发环境建设和研发成本等,这些本可在5年内分摊的“长期待摊费用”,按新会计政策大部分也将一次性计入成本。可见,引发大唐电信业绩下降的主要因素,并非公司所在行业的变化,通讯制造业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2001年根据财政部的新规定,当期研发费用必须计入当期成本。正是这一“会计调整”,累计影响公司利润1.24亿元,其中1.12亿元采用追溯调整,将2000年净利润由1.78亿元调减为6996万元。会计政策变更是大唐业绩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家明星股企业,在会计政策变更面前,大唐电信是不是只有连连示警一种选择呢?回答是否定的。公告业绩大幅下滑不能阻止财政部文件的实施,只能让股民对大唐股票丧失信心,造成股价下跌,公司融资更加困难的后果。公司应当研究新政策,具体分析研发费用的构成,让主要研发费用进入资产或由留成资金消化,而不是大量进入成本,给自已造成无穷后患。

    财政部当年将研究与开发支出确认为当期费用,是为了防止上市公司任意操纵利润,同时也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业务管理能力不高、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公信力不强有密切关系。新的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的规定更为合理和科学。

    将研发费用确认为当期费用的好处是:

    1、 可以给企业带来延期纳税的好处,减少了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

    2、 符合谨慎性原则,对一些产生未来经济利益可能性不大的研发项目进行资本化,会虚增企业的资产价值,粉饰企业的盈利能力,容易导致投资者的盲目投资。

    3、 避免了因为资本化处理带来的资产成本的任意摊销。

    4、 便于会计人员操作,减少了监管成本。

    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运用研发费用会计政策,像青岛海尔那样,在成本可以接受的情形下,加大研发投入,以新产品、新技术抢占国内市场,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根据稳健性原则,为保持企业长远发展的竞争力,对研发费用资本化是必要的。其理由是:

    1、研发费用全部费用化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拥有资产的价值。当研发项目成功后,企业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背离,使会计信息失去相关性,也不利于投资者决策。

    2、研发项目成功后各期的收益和费用缺乏配比性,导致产生研发前期低盈利甚至亏损,项目投入使用后高盈利的现象,使企业不同时期利润波动较大。

    3、促使企业管理层重视短期效应,降低企业研发热情,导致企业技术落后,失去长远发展的竞争力。

    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设置“研发支出”科目核算研究开发过程中的相关支出,该科目应当按照研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企业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应按确定的金额,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期末,企业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第三节企业的研究开发决策

    【引导案例】

    海尔的成长战略

    海尔集团的前身是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资不抵债的集体企业。1984年,在张瑞敏的带领下,以技术开发为主导,一步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一)、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

    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专注于电冰箱一种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服务过程,在国内创立了海尔的名牌形象。

    (二)、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1998年)

    品牌加规模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手段,以海尔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瞄准高新技术,以技术开发来保持品牌的活力,迅速由单一的电冰箱产业进入冰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1997年以生产数字彩电为标志,进入黑色家电领域;1998年,又涉足国外称之为米色家电领域的电脑行业。

    (三)、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至今)

    一是市场国际化—企业生产的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二是营销国际化—企业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与售后服务网络来为企业的名牌产品服务;三是产品国际化—企业拥有一定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品牌的产品,产品出口到欧美、中东、东南亚等世界十大经济区域共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尔的成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企业应怎样进行研究开发决策?

    一、企业必须瞄准世界最新科学技术,打造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名牌产品不变的是质量和信誉,名牌产品的性能要随着科技的进

    步不断提高,功能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进。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要保持产品技术的领先地位,必须超前开发,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海尔总是把世界上最好的产品作为自己的对手,把自己的产品拿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去竞争,不怕人家把自己的产品打得落花流水。他们说:海尔同国外名牌竞争,实际上是在同海尔自己竟争,压力越大,爆发力也越大。

    海尔在海外设立了10个信息站和6个设计分部,使海尔可以跟踪世界最新先进技术。投资达数亿元的中央研究院使海尔的科技水平如虎添翼。迄今为止,海尔集团投入的科研资金已达16亿元。庞大的科研资金,使得海尔平均每1.5天出一个新产品,一天申报1.8个专利,形成69个系列10800个规格的国内最大的家电群。抢占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成为海尔战略决策的核心。

    二、企业的研发决策要充分考虑研发活动本身的特点,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围绕发展目标有计划的分步实施。

    【链接案例】

    济南三株为何失败

    1992年济南三株药业有限公司成立,它是从事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产和销售的民营企业。1994年济南三株实业有限公司成立,第二年就提出当年经营目标要达到16~20亿元,第三年达到100亿元,第五年要达到600亿元。为实现目标,三株产业很快延伸到了医疗、化工、电子等6个行业。组织队伍超常膨胀,短短4年时间内公司管理人员增长了100多倍,员工总数超过15万。而1998年一场“人命官司” 给声名赫赫的三株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年销售额70亿元的三株公司在官司之后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销声匿迹。三株的盲目扩张和投资决策的失误,是三株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不少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将大把的资金用于盲目扩张,不注重主导产品的开发创新,图虚名而招实祸。海尔要实现多元化战略,扩大规模,资金从哪里来?海尔选择的是一条低成本的扩张路线,即以海尔的无形资产盘活被兼并企业的有形资产的道路。这是两种不同的投资决策思路。

    研究开发活动从广义上讲是一种投资行为,但它又有别于一般的投资活动,它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且结果不确定的特点。企业的决策者要充分考虑研发活动的特点,谨慎决策。在海尔发展战略的每一个阶段,都将产品创新、科技创新摆在首位,结合企业实际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在海尔与上菱电器的争霸战中,海尔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和市场开发,在保证有适度利润水平上将研发支出大量费用化,一举击败主要竟争对手。充分利用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现低成本扩张,使主业的发展基础更为牢固。在取得国内市场的优势份额后,不失时机地打入国际市场,其依赖的仍然是先进的产品和领先的科学技术。

    三、企业的研究开发决策离不开会计的职业判断

    海尔投资600万元,取得中国科学工程塑料研究中心的控股权。海尔生产需要的大量工程塑料,就用不着自己从头搞起。海尔看中的是别人高水平的技术,用少量投资换取的是可供自己支配的现成技术,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研发支出,而且缩短了项目研发的时间,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高。汲取其精华为我所用,是一种高层次的借力行为,它是算成本账、时间账、技术账、发展账的结果。

    研究开发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投资行为,它需要大量的不间断的资

    本投入,而投入与产出的不确定性又为财务决策带来了困难。如何划分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怎样进行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在何种情形下应主要进行费用化处理,在什么情形下应主要进行资本化的会计处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会计人员深刻理解会计准则关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实质精神,结合企业实际,予以合理的科学的处理。

    第四节充分利用研发支出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其中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计入当期损益,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以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咨产成本的150%摊销。

    2008年12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8〗116号)文,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作了具体规定。例如,企业以100元的研发投入,可以按150元进行税前扣除,按企业所得税税率25%计算,企业可比少交所得税37.50元,只减少企业税后利润62.50元,换言之,企业以62.50元税后利润的减少,却达到100元研发投入的效果。企业的研发投入可以减税,大大激励了企业加大对研发投入的热情。

    政府出台研发费用减税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研究开发是企业所有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我国企业要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拥有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越多,税前抵扣额越大,其缴纳的所得税就越少,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就越高,研发的成果就越多,企业的利润就越大,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国家当前减少的税收会在今后获得更大的补偿。

    二、财政部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规定

    财政部〖财企(2007)194号〗文列举了企业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八类费用:

    1、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2、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

    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动费用。

    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房屋等固定资产折旧费或租赁费以及相关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维修等费用。

    4、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

    的摊销费用。

    5、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设备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

    7、通过外包、合作研发等方式,委托其他单位、个人或者与之合作进行研发而支付的费用。

    8、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财政部规定的加计扣除费用祥实具体,而国家税务总局116号

    文规定的研发费用税前扣除项目要少一些。在会计实务中,我们要清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纳税基础上的差异,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三、国外对研发费用的优惠政策

    法国早在1983年就建立了对企业研发活动的鼓励机制,将企业

    用于研发的费用,包括聘用工程技术人员、研制、设计和生产新型产品所投入的费用,纳入减税范围。从2004年1月1日起,鼓励机制又有了以下方面的改进:一是采用新的计算方法;二是提高了企业年度可享受减税的贷款额度,最高额由原来的610万欧元增加到820万欧元;三是扩大了研发费用的扣除范围,用于商标保护的费用也可以税前扣除;四是委托公共机构进行研发的费用可按其金额的双倍计算扣除额。

    德国是世界上整体科技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环保、机械、化工和航天等领域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德国政府于2006年推出了由总理牵头的跨多个部门和领域的“高科技战略” ,确定了17个重点发展领域。德国企业普遍认为,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在产品技术上取得领先优势,只有不断致力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是德国在研发费用上的优惠政策,促使企业敢于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在2005年全球研发投入前十名企业中,德国奔驰公司以57.5亿英镑的研发投入名列首位,西门子公司、大众公司也名列前茅。

    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是全社会研究开发活动的主体,为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世界各国各出高招,制定科研优惠政策,使经济竞争在更高的平台上激烈展开。

    本章小结

    研究开发活动是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由于研发活动具有投入大、周期长、计量困难、研发成果不确定的特点,企业在进行研发投资决策时必须十分谨慎,以免带来风险。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关于研发支出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研发支出,使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练习训练题

    一、复习题

    1、什么是企业的研发活动?内部研发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2、《企业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作了哪些规定?

    3、研发决策失误会给企业带来哪些风险?

    4、政府制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二、思考题

    1、研发费用费用化的好处有哪些?在哪些情形下企业应尽量费用化?

    2、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好处有哪些?在何种情形下企业应进行有

    条件的资本化?

    3、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应如何进行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4、请查阅世界各国关于企业研发支出的政策,试比较与我国研发政策的差异,并分析政策制定差异的原因及利弊。

    三、案例分析题

    复 习 思 考 题

    1、你对企业的研究开发战略有何高见?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环境下如何进行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2、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对企业有何好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是否意味着可以放松对资产的管理,可以随便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3、企业的盈余管理与虚增虚减利润,进行利润操纵有何区别?确定利润目标对企业有何作用?

    4、谈谈你对企业利润战略的思路

    研发费用辅助账根据什么做的篇5

    研发费用辅助账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为规XXXXX的研发费用的 预算、支撑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 各项费用的管理按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 各部门的职责权限

    第三条 各部门的职责权限

    (一)研发部:按研发计划制定并执行各项研发项目的研发预算,有效利用研发经费;

    (二)财务部: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根据研发计划及费用预算,提前准 备资金,确保研发资金的需求,同时有效的监督研发经费的使用。

    第四条 研发经费的预算管理

    (一)公司的研发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研发过程中直接消耗的材料及辅料;2、用于研发活动的设备、仪器及研发场地的购置费及其折旧和维修费用; 3、研发人员的工资及各项奖金(包括在职和外聘);4、用于研发品制样、试产等所产生的各项费用;5、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申请费、注册费、代 理费等费用; 6、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 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 技保险费等); 7、用于其它的研发费。

    (二)研发部在研发立项时,应同时向公司提报“研发项目资金预算” 应按上述分类详细的列明该研发项目涉及的费用,“研发项目资金预算”应包括 各项经费的需求时间。

    (三)对于研发过程中所需的新材料不明价格的,在列预算时可以根据市 场同类产品的价格进行预估,允许20%的预算误差率。

    (四)“研发项目资金预算”由研发项目组编制,经研发部审核后交财务主 管及公司总经理审核,并由总经理提交董事长审批,批准后的“研发项目资金预 算”交财务部备案,研发部留底。

    (五)财务部接到董事长批准生效的“研发项目资金预算”之后,应据此 提前准备研发经费,确保按研发计划提供资金保障。

    第五条 研发经费支出管理

    (一)公司实行预算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资金在计划、可控下运作,每个研发项目的费用原则上必须在“研发项目资金预算”下进行;

    (二)研发材料、设备、仪器、场地等购置或租赁费用支出,外包与外单位合作研发的费用支出必须先进行申请,财务部接到申请后首先应该审核该项支 出是否在预算围,在围的财务部主管有权予以通过,所申请的支出财务 部应先行在对应的预算中进行扣除,费用实际发生时再予冲抵。如超出预算的财 务部不予通过,并提醒研发部需要走追加预算的流程;

    (三)研发人员的工资、研发设备的折旧、场地租赁等固定费用由财务部按结算周期直接从预算中扣除;

    (四)其它类别的研发费用发生之后,研发部参照公司“财务报销制度”申请报销,财务部据“研发费用资金预算”进行审核,支出在预算之的,由部门主管审核,财务部总监及总经理签字后可以报销,预算之外的费用必须经过公司总经理签核后才能报销,并应进行“追加预算”;

    (五)研发过程中产生出的不合格产品则要进行回收处理,交由车间生产并办理相关手续,减少研发损失,避免环境污染。

    第六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性文件及《青 松股份章程》的规定执行。本制度如与国家日后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 和规性文件或修改后的公司章程相冲突,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性 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并及时修订本制度报董事长审议通过。

    第三章 附则

    第七条 本制度由XXXXXXXX财务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八条 本制度经公司董事长审议批准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