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申论范文【四篇】

    时间:2021-10-27 16:48:11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自然界的体系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人类社会的体系则要复杂得多。影响这个体系的因素除人性的自然发展之外,还有人类社会对自身认识的发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申论范文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信用体系建设申论范文4篇

    第1篇: 信用体系建设申论范文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篇一:20XX年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20XX年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20XX年是上海深入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国务院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常务会议、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及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倡导“诚信”价值取向,以守信受益、失信惩戒为导向,以信用信息记录、共享、公开、利用为主线,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核心,加强平台建设,创新拓展应用,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为加快构建“诚信上海”打下坚实基础。

    一、加强新一轮信用体系建设布局规划

    聚焦新一轮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和政策制订,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1)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调研,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20XX-2020年信用体系建设总体布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发布《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各部门任务分工和制度安排。(3)召开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大会,部署新一轮信用建设工作。(4)充实完善市级、区级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加强对区县信用建设工作的考核。(5)结合工作职能,各区县、各相关部门加强信用建设配套规章制度、规划计划等的编制,全面完善本市信用制度环境。

    二、完善公共安全领域信用管理机制

    围绕解决现实紧迫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强化公共安全领域信用建设。(1)贯彻食品安全地方立法,深化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信用建设,建立完善严重失信违法者市场退出与重点监控机制。(2)发布《企业质量信用分级评价准则第1部分制造业企业》,扩大质量信用分级评价试点范围。(3)推进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船舶、冶金、机械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信用建设试点,探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等级评估。(4)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诚信建设,建立本市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及检索平台,探索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围绕建设工程招投标环节,深入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加强信用信息记录与应用。(5)持续开展公交、出租、旅游客运、危险货运等交通港航行行业质量信誉考核,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驾驶员的信用管理与考核。(6)完善环境违法“黑名单”制度,加大环境违法“黑名单”在绿色信贷、企业上市核查等领域的共享应用。

    三、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信用建设

    以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公正为目标,进一步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信用管理机制,规范社会秩序。(1)以完善住房保障准入退出机制为重点,启动制订住房保障对象不良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加快推进住房保障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立住房保障对象信用档案。(2)突出《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试行)》信用制度安排,完善信1

    用评价指标设计,加强对来沪人员的诚信管理与引导。(3)研究建立城乡低保申请信用管理机制,创新信用服务在慈善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加强社会组织和社会福利企业诚信建设,开展相关立法研究。(4)完善“上海网络社会征信网”建设,培育诚信、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

    四、全面加强政府部门诚信建设

    围绕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要求,扎实推进政府诚信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1)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建设市、区两级行政审批电子监查系统,深化告知承诺,提升行政效能。(2)完善“政风行风热线”、“纠风在线网”等群众监督渠道,加强对政府部门诚信履职的监督,研究将诚信履职情况列入测评内容和政府绩效考核体系。(3)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等重点领域的财政信息公开机制,推进基础政务数据向社会开放,提升行政透明度。(4)加强行政行为规范与监督,实施执法行为规范手册制度,完善执法调查规则,提高执法公信力。(5)建设市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将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因公出国(境)管理、社保基金管理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平台纳入监管系统。(6)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诚信教育,加强公务员招录的诚信管理,探索公务员信用档案建设,促进公职人员诚信自律。

    五、深入推进信用分类监管机制建立完善

    以信用管理为手段,以建立诚实守信市场环境为目标,创新完善信用分类监管与服务。

    (1)健全行政审批批后监管,加强申请人、被审批人诚信档案建设,逐步提高诚信承诺比例。(2)深化企业和个体户信用分类监管,完善年检申报备案制度,建立守法守信企业年检“绿色通道”。(3)围绕重点消费领域,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完善经营者价格信用监管和诚信信息系统建设。(4)持续开展纳税信用等级和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深化会计税务、法律服务、安全评价、报关代理、婚介殡葬等中介服务业信用建设,推进建立中介机构、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及信用评估规范。(5)以外高桥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为重点,试点“诚信生产商”、“诚信贸易商”、“诚信物流商”制度建设,完善海关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信用功能。(6)优化出入境检验检疫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及信用管理系统建设。

    六、大力营造有利于金融发展的信用环境

    围绕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金融业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信用环境营造。(1)支持人民银行全国征信系统建设完善,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等逐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建设完善上海市借款企业信用评级信息查询系统。(2)加强上海证券期货行业诚信档案建设,深化诚信信息查询应用,建立证券诚信平台分级公开制度。(3)健全保险行业从业人员诚信档案,探索行业禁入及“黑名单”制度建设,推进保险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及客户资信评价机制建立。(4)试点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融资性担保机构信息系统信用管理功能,推动信托公司加强信托融资方信用调查。(5)持续深化信用服务和产品在信贷市场、信贷转让市场、资本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应用。

    七、加快商贸、航运领域信用体系建立

    以提升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商贸、航运领域信2

    用建设。(1)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意见》,逐步建立相关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信用档案,加强知识产权领域诚信建设,开展“真牌真品”承诺活动。(2)以浦东新区国家电子商务综合创新实践区、宝山区上海电子商务创新服务示范基地等为载体,推进电子商务诚信建设试点,研究制订“电子商务诚信服务创新示范平台”创建标准。(3)大力推进黄浦、静安、徐汇、杨浦等城区商圈信用建设,逐步扩大信用产品在商贸领域的应用。(4)依托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探索农资贸易领域信用管理机制建立。

    (5)建立完善国际航运信息平台诚信管理功能,优化国际航运及其辅助企业资质信誉评估机制。(6)持续推进土地交易、产权交易、医药购销等重点领域市场诚信建设。

    八、逐步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引导、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围绕市场信用风险防范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国企集团信用管理体系构建。(1)畅通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比对渠道,加快建设本市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平台。(2)推进科技创业中心、杨浦科技园、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财大科技园等企业集聚区,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服务中小企业发展。(3)制订“诚信建设与信用管理示范”创建标准,引导企业在经营决策、财务管理、采购销售、产品质量等方面建立健全信用制度。(4)推进国企(集团)建立信用管理组织和信用报告使用制度试点,组织开展信用管理知识轮训,完善国企信用管理机制。(5)将企业信用管理培训纳入本市继续教育范畴,完成课件开发并启动首批培训工作,建立完善培训考核体系。

    九、深化信用信息记录、共享和公开

    以规范信用信息记录、共享、披露为主线,以深化信用信息应用为根本,加强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1)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准入、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文化监管、政府采购、科研管理、社会保障等各领域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健全信息记录、归档制度,规范“黑名单”认定及管理。(2)依托法人信息共享和应用系统、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政府部门所掌握法人、自然人信用信息的归集整合,完善政府内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3)制订《上海市政府部门信用信息公开指导目录(20XX版)》,推动信用信息主动公开,方便社会主体查询。(4)各行政、司法部门进一步加大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审批、案件受理及判决执行等信息公开力度,并尽量与组织机构代码、身份证等识别码关联。(5)调研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研究信用信息开发应用配套管理制度。(6)加强电子商务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应用,引导合理开发市场交易信用信息。

    十、培育、规范信用服务行业发展

    坚持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加强信用服务市场培育和监管,加快提升信用服务能力。(1)鼓励优势信用服务机构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升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和集聚发展水平。(2)加大专项资金对信用服务发展的支持,鼓励信用服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及中小企业发展结合,大力拓展信用服务市场。(3)深化信用服务机构备案、公告、年度统计、投诉处理等工作,编制《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XX)》。

    (4)实施《上海信用服务行业质量控制基本规范》,探索建立信用服务质量后评估机制,规范行业发展。(5)修订《上海市政府部门示范使用信用报告指南》,积极拓展信用产品应用领域。(6)在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专项资金扶持等重点领域,研究建立信用3

    信息查询、第三方信用产品使用及信用服务机构准入制度。

    十一、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和创建

    以信用制度宣传为重点,大力倡导“诚信”价值取向,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1)着力加强信用制度宣传,各部门通过政策解读、资料印发、咨询解答等形式,促进社会各界了解信用制度、践行制度安排,推动政策调整完善。(2)组织开展20XX-20XX年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秀成果评选和诚信宣传活动,推动各领域信用管理机制创新发展。(3)结合上海文明城区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完善测评指标设置,强化信用建设工作考评。(4)全面规划大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管理体系,推动学校和教职工“诚信教育”。(5)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实施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鞭挞失信行为,褒扬守信行为,加强诚信舆论引导。

    十二、深化“信用长三角”区域合作

    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充分发挥信用长三角专题组合作机制作用,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联建互动。(1)联合举办“信用长三角”第三届高层研讨会,召开长三角区域信用体系建设专题组第十五、十六次例会。(2)落实《长三角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合作与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优化“信用长三角”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召开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推广应用信用报告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深化工程建设、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合作。(3)开展信用服务机构备案互认工作,研究制定《长三角地区企业信用评价推荐标准和规范及格式文本要求》,促进区域信用服务市场发展。

    20XX年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分工表

    4

    5

    篇二:信用体系建设三年重点工作任务(20XX—20XX)

    信用体系建设三年重点工作任务(20XX—20XX)

    为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XX—2020年)》,做好规划期前三年工作安排,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同意,现提出20XX—20XX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信用法律法规制度和信用标准体系建设

    (一)加强信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建设。

    1、启动信用法前期调研工作,形成法律草案,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牵头负责,法制办参加)

    第2篇: 信用体系建设申论范文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解读


    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20年)》,这是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首部国家级规划,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正成为中国新的政治名词。其在工程学中的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的结果。这部规划是我们到2020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性、统领性的指导文件。其发布是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行动指南。

    纲要内容共包括四各部分: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思路 :主要什么原因致使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分析了当下社会的现状,并提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战略思想及主要原则:政府推动,社会共建;政企合作,市场运作,灵活性提高,以国家政策为依托。健全法制,规范发展;推动法规制度建设。推动《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致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了法律的保护,从而提升它的地位,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性: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因此要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应用: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选择重点领域和典型地区开展信用建设示范。以及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到2020年,我们希望能够经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达到五个方面的总体目标。第一,基本建立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第二,基本建成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第三,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第四,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第五,建立健全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能够全面发挥作用

    二、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 当前表现得比较突出的、社会比较关注的诚信缺失问题,都集中在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四大领域。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其内容: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示范作用:在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申请政府资金支持等领域,率先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发展。
    商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其内容: 生产领域信用建设。流通领域信用建设。金融领域信用建设。税务领域信用建设。价格领域信用建设。工程建设领域信用建设。政府采购领域信用建设。招标投标领域信用建设。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建设。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统计领域信用建设。中介服务业信用建设。

    会展、广告领域信用建设。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建设。社会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其内容: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领域信用建设。社会保障领域信用建设。

    劳动用工领域信用建设。教育、科研领域信用建设。文化、体育、旅游领域信用建设。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建设。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信用建设。社会组织诚信建设。自然人信用建设。互联网应用及服务领域信用建设。司法公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能够说是底线和保障,其内容:司法执法和从业人员信用建设。健全促进司法公信的制度基础。经过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使得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进,经济社会秩序显著好转。

    三、三大基础性措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基础的是三大措施:第一,加强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这是引领社会成员诚信自律、提升社会成员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主要经过弘扬诚信文化、树立诚信典型、开展诚信主题活动和重点行业领域诚信问题专项治理,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第二,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形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的前提,这主要是社会信用体系她律的机制建设,主要是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建立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信用记录,推进行业间、部门间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地区内信用信息整合应用,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到 ,要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覆盖全部信用主体的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第三,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这是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各系统协调运行的制度基础。其中,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有效规范社会主体信用行为的核心机制。一方面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中对守信主体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等激励政策;另一方面完善失信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失信行为责任人行业禁入制度,推动形成涵盖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市场性约束和惩戒、行业性约束和惩戒和社会性约束和惩戒,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联合惩戒体系,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四、建立实施支撑体系:为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更快更完善的建设,那么国家政府就必须给以支撑,成立建设小组,部际委联合委员会,加大政策支持:各政府部门根据各自需求给予相关政策支撑;而且实施专项工程。建立重点领域及工程的示范。

    最后:现在最急需、最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丰富,任务也繁重,千头万绪。当前最急需、最迫切要做的工作主要是两项:(一)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各行各业都要对企业、个人的信用行为进行记录,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进行交换、共享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信用档案。无论是对法人还是自然人,能够进行全面的信用评价,这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保证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信用记录、可核查、可追溯。

    (2)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失信成本。诚信缺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现在很多失信行为成本太低。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违法失信,可能在当地、在这个领域会受到一些惩戒,但到了其它地方、其它领域,由于信用信息不对称,可能她不会受到限制和惩戒。这种现状必须改变。要经过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特别是联合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失信以后代价很高,到哪里都不方便,做什么事都受限制,这样会使得我们每个人都自觉地诚实守信。当然,像培育服务市场、健全法律法规这些工作也非常重要,但有一个过程,当前亟需要做的、现在就能够做的,主要就是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这两件事

    要加快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经过这个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对法人主体和自然人主体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价,为部门间开展联合惩戒提供技术支撑。四是要推动出台一系列支撑联合惩戒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在此基础上,把各行业、各地方联合惩戒的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同时,我们在推动“信用城市”创立的工作中,也会要求地方政府把失信行为联合惩戒作为重中之重的创立内容。

    第3篇: 信用体系建设申论范文

    编制单位: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人:

    编制时间:2014年4月15日

    5、摘引 28 5、1、“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 28

    5、2、国务院部署加快诚信体系建设 29

    5、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排出时间表 29

    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已不仅就是一种伦理范畴,而就是在伦理范畴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法制的内涵,实现由道德自律向法律规制的转化,最终筑就诚实守信这一道德准则的法律化。国若无信,国何以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如果实现传统诚信的现代化转化,重新确立起人们对现代诚信文化的信仰,进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真正建立,始终就是中国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0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会议要求,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与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会议对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作了重点部署,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就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就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与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与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与社会文明进步。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与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任务就是:(一)加快征信立法与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与实施细则,制定信用信息标准与技术规范,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与侵权责任追究制度。(二)推进行业、部门与地方信用建设。有关行业、部门与地方管理部门要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与应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她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当前,尤其要结合市场主体准入、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与社会保障、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尽快改善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信用环境。(三)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在实现行业内、地区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与约束作用。(四)加强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与评级机构,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依法查处提供虚假信息、侵犯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等行为。(五)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与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六)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加强诚信教育,普及信用文化与知识,强化责任、激励与约束,确立人无信不立的理念,不断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增强国家竞争力。

    基于 “信息资源库”与“数据交换平台”,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为建设诚信信息的共享、公示与监督打下基础。

    2.社会信用体系概述

    一个完整的信用体系就是由一系列必不可少的部分或要素构成。这些部分或要素相互分工,相互协作,共同守护市场经济的信用圣地,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制约与惩罚失信行为,从而保障社会秩序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图与运行机制如下:

    2.1.从纵向延伸的角度

    社会信用体系能够正常运转,必须包括以下要素:信用管理行业与信用法律体系。信用管理机构与信用法律体系有机结合,维护社会信用体系的正常运转。

    2.1.1.信用管理行业

    信用管理行业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硬件”,它拥有覆盖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与训练有素的信用管理人员,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各种信用信息产品与服务。

    广义的信用管理行业包括以下几个分支:企业资信调查、消费者个人信用调查、资产调查与评估、市场调查、资信评级、商帐追收、信用保险、国际保理、信用管理咨询、电话查证票据。

    2.1.2.信用法律体系

    信用法律法规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的"软件",它为信用管理行业的商业行为提供"游戏规则"。

    2.2.从横向分割的角度

    社会信用体系包括公共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与个人信用体系。三者共同作用,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

    2.2.1.公共信用体系

    公共信用体系就就是政府信用体系。从社会信用体系的全局来瞧,公共信用体系就是影响社会全局的信用体系。建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就是建立企业与个人信用的前提条件。公共信用体系的作用在于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与经济行为,避免政府朝令夕改、倒债等失信行为,提高政府行政与司法的公信力。

    2.2.2.企业信用体系

    企业就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所以企业信用体系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用体系的作用在于约束企业的失信行为,督促企业在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企业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就是企业信用数据库,它动态地记录了企业在经济交往中的信用信息。

    2.2.3.个人信用体系

    个人就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就是信用的提供者与接受者,因此个人信用体系也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信用体系也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它至少从两个方面对社会信用体系发挥作用:首先,它为授信者的个人授信提供信用信息;其次,它弥补了公共信用体系与企业信用体系的疏漏。个人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就是个人信用数据库,数据库的信息采集与营运模式与企业数据库基本相同,不同的就是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与查询受到更多的法律保护。

    3.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现状、问题及对策3.1.当前社会诚信现状

    为了了解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瞭望》新闻周刊联合国内专业调查研究机构于2011年2月11日至2月14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5个大中城市展开了民意调查。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总体评价较低,仅有4%的被访者评价“好”,48、7%评价“一般”,接近半数(46、6%)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甚至“很差”。对此数据持质疑态度的同时,也许更多的就是一种反思。诚信缺失导致了太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加大社会的运行成本,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当前社会存在着各类诚信问题,政府有制造虚假增长指数者,企业界有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者,教育领域有学术造假者等等。有研究者对政务诚信缺失方面进行了归纳,主要体现为有些地方政府与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弄虚作假、欺下瞒上、虚报成绩等。企业诚信缺失主要方面表现在:不少企业任意逃避银行债务,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企业之间失信赖账,商业信用日趋萎缩;制造与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会计人员做假账,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发布虚假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与消费者;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取出口退税屡禁不止。

    3.2.诚信缺失导致的社会问题

    一就是加大社会运行成本,引发社会信任危机,社会诚信度下降,对社会发展已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二就是诚信缺失的“示范效应”扭曲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诚信缺失会造成交易主体不被对方信任,限制交易主体自身发展,为防范交易风险被迫增加交易成本。在信用领域主要表现就是:失信行为最初只就是表现在很少一部分市场参与者身上,但如果失信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惩罚,那些守信者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从而出现失信行为。若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认同了这一理念,诚信缺失就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整个社会市场经济秩序就会发生扭曲,社会诚信链就会发生中断与损害,市场机制与市场经济规则就会受到破坏。

    3.3.当前解决诚信问题的对策思考

    3.3.1.树立现代诚信观念,加强诚信宣传,形成诚信文化。

    在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已难以适应今天飞速发展的时代的条件下,要发挥社会信用体系的强大功能与现代诚信观的舆论作用,从思想上滤清人们的认识误区,确立义利并重的现代诚信价值理念。诚信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要在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图片展览等各种形式去宣传教育,设置专题专栏,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让人们感知诚信交易的重要性,诚信问题的严峻性与改善非诚交易状况的紧迫性,并让人们认识到非诚交易事件所造成的后果,从而树立“诚信交易”意识,进而自觉的诚信做事。从家庭、学校、企业与社会全方位开展诚信文化建设,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使诚信真正的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其行动理念,实现诚信的自律化。

    3.3.2.建立与完善诚信法律法规,通过制度化手段构建诚信体系。

    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搭建诚信体系的制度框架。打造诚信社会,既要重视道德教育,更要重视法制建设,为“诚信”提供制度支持。首先要重视政府诚信制度建设。政府自身的诚信无疑就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前提与关键,对公众起着示范与表率作用。其次,要建立稳定有效的产权制度,切实保护私有产权。产权就是信誉的载体,信任的基础,其主要功能就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与复杂交易的规则。再次,要建立与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制度就是社会诚信制度的核心,完善高效的个人信用制度就是建立我国社会诚信体系的突破口。当前,应借鉴发达国家信息用管理的先进经验,尽快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并逐步扩展个人基本账户,逐步建立起包括个人信息用登记、查询、评估制度以及个人信用风险预警、管理及转嫁制度在内的完备的个人信息用制度,引导个人增强诚信观念,抵制失信行为。

    3.3.3.构建多层次信用服务机制,培育社会化信用服务组织。

    当前企业之间、个人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政府与企业与个人之间,信用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就是导致社会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积极培育与发展信用信息服务组织,并建立起公众开放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与信用信息数据库。一方面要鼓励信用中介组织注重自身信用数据库的建设;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行业或部门的数据库,待条件成熟时,将这些数据库中的内容提供给信用中介组织共享,最终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

    4.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信用经济,商品流转、资金融通都离不开信用。如果社会信用缺失,欠债可以不还、随意拖欠贷款、假冒伪劣商品满天飞,会使企业、个人面临极大的风险,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通过建设征信系统,就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

    4.1.企业与个人信用征信系统的建设

    征信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就就是建立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诚实守信并不就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就是仅仅靠法律与道德规范就可以形成的。如果一个企业或者个人的失信行为不被记录、不受惩罚、不付出代价,企业或者个人就很难有诚实守信的动力与约束力,一些原本诚实守信的企业或者个人也可能会不再守信。前一阶段新闻媒体披露出来的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在我国销售的产品某些控制指标超标,有些企业甚至无照生产等,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些企业在它们国内或世界其她地方,就是很诚实守信的,但为什么在我们国家就不那么诚实守信,确实说明一些问题。所以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最重要的环节就就是准确识别企业、个人的身份,收集与保存她们的信用记录,依法使用这些记录,使失信行为受到惩戒。我们正在建立的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主要功能就就是收集、记录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记录,帮助金融机构了解企业、个人的信用状况,防范信用风险,保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发展;同时也为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与个人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使企业与个人更加重视保持自身良好的信用记录,从而为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4.1.1.征信的含义

    征信(Credit Checking或Credit Investigation)就是指为了满足从事信用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专业化的征信机构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理,提供企业与个人的信用信息活动。包括企业信用征信与个人信用征信。

    企业信用征信:就是指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信用信息服务的征信机构,依法采集、调查、保存、整理与提供企业的信用信息,并对其资信状况进行评价,以此满足从事信用活动的机构在信用交易中对信用信息的需要,解决借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个人信用征信:就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与加工,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与评估服务的活动。个人信用报告就是征信机构把依法采集的信息,依法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依法向合法的信息查询人提供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

    4.1.2.企业与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

    (二)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

    (三)促进消费信贷与消费健康增长,改善经济增长结构的需要发展个人征信,有利于促进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信贷业务重点从大企业向个人的转移就是许多发达国家信贷市场都经历过的一个转变。但并不就是每个国家的经历都就是成功的。

    (四)缓解中小企业借款难、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需要

    (五)确保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的需要建立个人信用记录,以制度的约束促使个人养成按时履约的习惯,促进个人重视

    自己的诚信行为,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

    4.1.3.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用

    首先就是帮助商业银行核实客户身份,杜绝信贷欺诈、保证信贷交易的合法性;

    其次就是全面反映企业与个人的信用状况,通过获得信贷的难易程度、金额大小、利率高低等因素的不同,奖励守信者,惩戒失信者;

    再次就是利用企业与个人征信系统遍布全国各地的网络及其对企业与个人信贷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的影响,提高法院、环保、税务、工商等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力度;

    最后就是通过企业与个人征信系统的约束性与影响力,培养与提高企业与个人遵守法律、尊重规则、尊重合同、恪守信用的意识,提高社会诚信水平,建设与谐美好的社会。

    4.1.4.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系统

    4.1.4.1.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系统的数据来源

    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系统数据来源由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招投标中心、海关、法院、信息办、公安局等行政机关单位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这些单位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与奖罚记录两方面,如企业经营范围等基本登记信息;企业纳税情况与欠税不良记录;企业劳动年审情况与欠薪情况;企业参保情况、欠缴情况与工伤事故发生情况;国家、省、市及外地对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获得国家、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房地产企业资质等级、业绩记录与违章记录;拖欠银行贷款企业;资信评级A 级以上企业;软件企业认定情况;企业在法院的立案、结案信息等。

    4.1.4.2.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系统的内容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包括身份信息系统、提示信息系统、警示信息系统、良好信息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

    (1)身份信息系统

    记入系统的信息包括:企业登记注册的基本情况;企业取得的专项行政许可;企业取得的相关资质文件与荣誉;企业的资质等级;企业年检情况;行政机关依法对企业进行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的结果;行政机关依法登记的其她有关企业身份的情况,包括企业注册登记、名称/地址等变更、企业注销或者撤销的内容等信息。

    (2)提示信息系统

    记入系统的信息包括企业因违法行为受到罚款、没收与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的;企业未通过各类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的;行政机关认为应当通报的企业其她违法行为等信息。

    (3)警示信息系统

    记入系统信息包括:企业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给予撤销或者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处罚的;企业因严重违法行为未通过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以及经检验被定为未合格等级的;企业因同一类违法行为受到罚款、没收与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两次以上的;企业因违法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企业其她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危害交易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企业参加各类活动、交易发生失信行为等信息。

    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下列信息也记入警示信息系统:对本企业严重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正在被执行刑罚的;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 5 年或者因犯其她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 3 年以及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 5 年的;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 3 年的;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能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其她情形等信息。

    (4)良好信息系统

    记入系统的信息包括: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受到市级以上行政机关有关表彰的情况;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被金融机构评定为“AAA”信用等级的;通过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以及产品被列入国家免检范围的;市级行政机关认为可以记入的有关企业信用的其她良好信息等内容。

    4.1.4.3.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就是信用评级机构在对被评对象的资信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时所采用的评估要素、评估指标、评估方法、评估标准、评估权重与评估等级等项目的总称,这些项目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就是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就是资信评级的依据,没有一套科学的资信评级指标体系,资信评级工作就无所适从,更谈不到资信评级的客观性、公正性与科学性。在我国,企业发行债券与银行发放贷款,必须进行资信评级,已经形成制度,但对发债与贷款企业的资信评级指标体系,一直没有统一与规范起来,各家评级机构各有一套体系,独树一帜,自主评级。目前我国已经“入世”,逐步趋向国际接轨,商业银行与其她金融机构也将准备列入资信评级对象。因此,对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必须在理论上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以便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公正性与科学性,从而保证资信评级结果的准确性。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做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1)信用评级的要素

    这决定于对资信概念的认识。狭义说,资信指还本付息的能力;广义说,指资金与信誉,就是履行经济责任的能力及其可信任程度。因此,信用评级的要素应该体现对资信概念的理解。

    (2)信用评级的指标

    即体现信用评级要素的具体项目.一般以指标表示。指标的选择,必须以能充分体现评级的内容为条件。通过几项主要指标的衡量,就能把企业资信的某一方面情况充分揭示出来。例如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通过销售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与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加以体现;企业的营运能力可以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与营业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加以体现。

    (3)信用评级的标准

    要把资信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级别,这就要对每一项指标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以便参照定位。明确标准就是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关键,标准定得过高,有可能把信用好的企业排挤出投资等级;反之,标准定得过低,又有可能把信用不好的企业混入投资等级,两者都对信用评级十分不利。因此,标准的制定必须十分慎重。一般来说,信用评级的标准要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总体水平来确定,国际上通常采用全球标准,则信用评级的标准要反映整个世界的水平。目前我国信用评级主蛰用于国内,评级标准可以只考虑国内企业的总体水平。

    (4)信用评级的权重

    指在评级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重要性。信用评级的各项指标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中不可能等同瞧侍,有些指标占有重要地位,对企业信用等级起到决定性作用,共权重就应大一些;有些指标的作用可能小一些,其权重就相对要小。

    (5)信用评级的等级

    即反映资信等级高低的符号与级别。有的采用5级,7级,9级或10级。有的用A、B、C、D、E或特级、一、二、三、四级表示,有的用AAA、AA、A、BBB、BB、B、CCC、CC、C表示,有的用CT3A, CT2A, CT1A, CT3B, CT2B, CT1B, CT3C, CT2C, CT1C。一般来说,长期债务时间长,影响面广,信用波动大,采用级别较宽,通常分为9级;、而短期债务时间短,信用波动小,级别较窄,一般分为4级。假设采用就是9级制,具体划分如下表:

    等级

    含 义

    说明

    AAA

    信誉极好,几乎无风险

    表示企业信用程度高、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各项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明显,清偿支付能力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极小。

    AA

    信誉优良,基本无风险

    表示企业信用程度较高,企业资金实力较强,资产质量较好,各项指标先进,经营管理状况良好,经济效益稳定,有较强的清偿与支付能力。

    A

    信誉较好,具备支付能力,风险较小

    表示企业信用程度良好,企业资金实力、资产质量一般,有一定实力,各项经济指标处于中上等水平,经济效益不够稳定,清偿与支付能力尚可,受外部经济条件影响,偿债能力产生波动,但无大的风险。

    BBB

    信誉一般,基本具备支付能力,稍有风险

    企业信用程度一般,企业资产与财务状况一般,各项经济指标处于中等水平,可能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有一定风险。

    BB

    信誉欠佳,支付能力不稳定,有一定的风险

    企业信用程度较差,企业资产与财务状况差,各项经济指标处于较低水平,清偿与支付能力不佳,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影响,有风险。该类企业具有较多不良信用纪录,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含有投机性因素。

    B

    信誉较差,近期内支付能力不稳定,有很大风险

    企业的信用程度差,偿债能力较弱,表示企业一旦处于较为恶劣的经济环境下,有可能发生倒债,但目前尚有能力还本付息。

    CCC

    信誉很差,偿债能力不可靠,可能违约

    企业信用很差,企业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很弱,对投资者而言投资安全保障较小,存在重大风险与不稳定性,几乎没有偿债能力。

    CC

    信誉太差,偿还能力差

    企业信用极差,企业已处于亏损状态,对投资者而言具有高度的投机性,没有偿债能力。

    C

    信誉级差,完全丧失支付能力

    企业无信用,企业基本无力偿还债务本息,亏损严重,接近破产。

    4.1.4.4.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系统的建设意义

    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系统的应用正在迅速推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查询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已成为所有中资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的必经环节,大大缩短了审贷时间,提高了信贷效率与管理水平。

    二就是提高社会诚信水平,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随着企业征信系统内在的“失信惩戒机制”作用的发挥,促使企业重视在相关领域的诚信记录,从而使得企业的信用行为发生改变,包括主动偿还拖欠的贷款,按时履行贷款偿还义务等。

    三就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企业征信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约束了社会上存在的过度负债冲动,在避免形成银行不良资产的同时,降低了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的倾向,减轻了企业因债务过重,影响到正常的经营与生活,甚至引发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有着积极意义。此外,征信系统有效地推动了金融创新。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征信系统的信息数据,监测已有的资产组合,建立消费者行为模型,开发与销售新产品,通过更准确的定价与产品定位,提高盈利能力。

    4.1.5.个人信用信息征信系统

    4.1.5.1.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1)个人信用信息整合平台就是一个数据搜集系统,将外部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信息源整合在一起,并将不同的格式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处理

    (2)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就是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在现有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抽取、清理,并有效集成,按照分类进行重新组织,最终确定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同时组织存储数据库元数据。

    (3)个人信用信息库应用平台就是数据分析系统,通过与信用评估进行建模,对数据库或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分层多维分析,提供高度交互的在线分析处理功能,可以即时进行分析、统计等操作,迅速获得所需的结果。同时还可预定义的数据挖掘及数据查询功能。

    (4)个人信用信息库发布平台(即门户网站)作为数据应用系统,其前端工具主要包括各种数据分析工具、报表工具、查询工具以及各种基于数据库或数据集中开发的应用,如下图:

    4.1.5.2.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及来源(1)个人身份信息(来源于公安部门户籍管理)

    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政治面貌、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含最近两次地址变动情况)等。

    (2)贷款与还款信息(来源于银行)

    包括消费者未结清的、大额、固定期限的个人消费贷款情况,如申请时间、贷款用途、贷款余额、还款历史、共同所有人等。

    (3)信用卡与透支使用信息(来源于发行信用卡银行)

    包括消费者持有信息卡的账号,开立时间、信用额度、账户余额、还款状况、授信者上报该信息的日期、最后一次支付的日期、数额、过期账户信息、目前过期未付的款项数目等

    (4)职业记录(来源于公安部门与单位:包括学校、机关、企业等)

    个人的就业信息,如就职单位名称、地址、职位、就职时间以及就职经历。

    (5)公众信息记录(来源于公安部门与工商税务部门等单位)

    各种不良记录与优良记录,如欠税记录、电信的缴费记录、拖欠还款记录(包括迟还时间、金额、次数)、法庭记录(如破产、经济犯罪、经济赔偿、子女抚养费)、社会不良行为记录、社会荣誉嘉奖(如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老魔、优秀党团员等)查询记录。

    (6)学历信息(来源于教育部门)

    包括学校名称、入校时间、毕业时间、毕业证书编号、在校奖惩、在校职务、专业等信息。

    (7)驾驶证信息(来源于公安部门)

    包括车牌号码、车主姓名、购车日期、车型等信息。

    (8)个人未履行生效裁判失信信息(来源于法院)

    包括案件号、执行法院名称、立案日期、执行依据、执行案由、执行金额、为执行金额、曝光日期等信息。

    (9)职业技能证书信息(来源于人力社保部门)

    包括证书编号、工种、文化程度、理论成绩、技能成绩、评定成绩、发证日期等信息。

    (10)人事考试违纪信息(来源以人力社保部门)

    包括准考证号、考试项目、工作单位、违纪行为、处理意见、处理时间等信息。

    (11)医疗保险失信信息(来源于人力社保部门)

    包括工作单位、失信信息、发布日期、发布单位等信息。

    (12)律师信息(来源于司法部门)

    包括律师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执业证号、执业证类别、就是否完成继续教育、资格证号、单位、就是否年检等);律师年度奖惩情况;律师年度失信情况等信息。

    (13)银行人员失信信息(来源于银监局)

    包括工作的银行名称、处罚类型、处罚原因、处罚年限等

    除了征集以上个人信用信息以外,还可征集其她各类、各方面的信用信息。

    4.1.5.3.个人信用信息征信系统建设的意义(1)有利于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一般情况下,信用市场中征信主体与客体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就是不同的,征信主体即收集、管理个人信用信息的机构,征信客体就是进入个人信用体系的个人。征信客体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征信主体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她们之间的信息就是不对称的。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前,信息不对称性增大经济运行的“摩擦力”,增加了信用市场交易的成本,不利于我国现在推行的住房、汽车、教育、旅游等信用消费等一系列意在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有效增加整个社会的经济信息量,有效改善信息不称状态,创造一个比较“平滑”的经济信用环境,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有利于开发个人信用资源

    信用也就是一种资源,个人信用更就是一个巨大的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现在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个人金融产品,但由于银行没有足够的个人信用信息,风险无法得到度量。如果金融系统有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信用资源被充分开发出来,银行有足够的个人信用风险信息,那么信用就成为个人的“绿卡”,经济生活就更加方便。

    (3)有利于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

    经济违规违法行为的大量存在与屡禁不止,有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制建设、市场规则、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的原因,但更直接的根源,就是因为市场信息透明度不够,社会违法成本低、而执法成本高。从经济交往的角度来瞧,守信与不守信就是一种经济行为选择,社会经济信用程度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守信用的机会成本过低。而充足的个人信用信息,不仅增加个人失信的成本,也有利于执法机构与监管机构进行经济监督,能有效维持良好的经济秩序。 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开拓业务。

    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系统有利于种类服务企业开发新的金融服务品种,拓展业务,提高竞争力。有了完善的信用信息征集系统,这些企业就可以降低信息搜集成本,减少风险,创新服务范围。 例如商业银行的各种消费贷款,以前可能由于成本太高,风险过大而无法实施。

    4.1.6.信用信息采集方式

    4.1.6.1.主动建档

    消费者通过书面或上网方式填写个人征信(个人信用信息采集)表格,由工作人员经过核实确认后,直接录入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系统中。信用信息管理人员除对信息进行常年的维护外,还将为消费者提供首次录入信息的定期信息更新服务。

    4.1.6.2.联合征信

    通过数据报送系统形成联合征信的方式,取得被授信个人信息的补充与核实信息,包括个人在就职单位、金融机构、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公安部门、电信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公共服务部门(如水、电、气暖供应商)的有关个人信用记录。

    4.1.7.数据报送平台

    目前数据传送方式为各行政机关单位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光盘、U盘等介质形式报送征信机构,待条件成熟可采用网络传输等形式实现数据交换。

    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时,征信机构提供、SMTP三种数据交换方式。

    具体数据报送方式根据各行政机关单位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系统建设情况而定。

    可按照各行政机关单位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系统指定数据交换接口规范标准,开发数据导出程序,导出数据文件,并对此文件进行预校验及加密加压;或使用EXCEL模板文件录入信息,然后进行预处理生成加密加压的数据文件。

    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

    城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由城市企业信用信息中心负责建设与维护,市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人民银行、海关、法院、信息办、公安局等行政机关单位向企业信用信息中心提供企业信用信息。这些单位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与奖罚记录两方面,如企业经营范围等基本登记信息;企业纳税情况与欠税不良记录;企业劳动年审情况与欠薪情况;企业参保情况、欠缴情况与工伤事故发生情况;国家、省、市及外地对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获得国家、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房地产企业资质等级、业绩记录与违章记录;拖欠银行贷款企业;资信评级A 级以上企业;软件企业认定情况;企业在法院的立案、结案信息等。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一般由身份信息系统、提示信息系统、警示信息系统、良好信息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

    下列信息记入身份信息系统:企业登记注册的基本情况;企业取得的专项行政许可;企业的资质等级;行政机关依法对企业进行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的结果;行政机关依法登记的其她有关企业身份的情况,包括企业注册登记、名称/地址等变更、企业注销或者撤销的内容。

    下列信息记入提示信息系统:企业因违法行为受到罚款、没收与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的;企业未通过各类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的;行政机关认为应当通报的企业其她违法行为。

    下列信息记入警示信息系统:企业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给予撤销或者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处罚的;企业因严重违法行为未通过专项或者周期性检验以及经检验被定为未合格等级的;企业因同一类违法行为受到罚款、没收与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两次以上的;企业因违法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企业其她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危害交易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

    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下列信息也记入警示信息系统:对本企业严重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正在被执行刑罚的;因犯有贪污贿赂罪、侵犯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 5 年或者因犯其她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 3 年以及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 5 年的;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董事、经理,并对该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自该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 3 年的;个人负债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能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的其她情形。

    下列信息记入良好信息系统: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受到市级以上行政机关有关表彰的情况;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被金融机构评定为“AAA”信用等级的;通过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以及产品被列入国家免检范围的;市级行政机关认为可以记入的有关企业信用的其她良好信息。

    4.1.8.信用失信惩罚机制

    4.1.8.1.失信惩罚机制的含义

    失信惩罚机制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在于利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惩罚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失信者,将其从市场的主流活动中提出出去,以此来鼓励诚实守信的企业与消费者,最终维护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正常运行。

    4.1.8.2.失信惩罚机制的内容(1)广义的失信惩罚机制

    包括司法审判(包括行政处罚)、市场惩戒与道德谴责三个层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分别针对不同程度的失信行为,其强制性也各有不同。

    (2)狭义的失信惩罚机制

    主要指依赖各种市场机制对失信者进行惩戒的方式与方法,使其在市场竞争当中由于失信行为而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被迫退出市场。简言之,狭义的失信惩罚机制可以被定义为:以征信数据库为纽带的市场联防。

    (3)失信惩罚方式

    直接惩罚,由政府职能部门或行业工会对失信者直接实行处罚,例如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处罚、工商管理部门直接公告“黑名单”。其特点就是具备主动性、公开性、惩罚具体、处罚明确、但时效性差,覆盖面窄。

    间接惩罚,源自专业化、社会化的信用数据库。例如信用记录不佳的企业与个人被拒绝授信,信用等级不高的企业与个人面临不利的授信条件。其特点就是具有即时性与灵活性,持续性长,市场化程度高,覆盖面宽而且成本低。

    预警整改,被征信者新发生失信现象后,立即将其记入本人的被征信者的信用档案,并在一个月内向其发出信用预警通知,督促其限期改正。

    公开曝光,建立征信每月披露制度,对于每个失信记录汇编入通报,并在某刊物上每月公告一次,从而产生震慑效应。

    黑名单,对于产生过两次以上失信记录,或失信时间连续两年以上又无悔改行为的,失信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将建立专门的“黑名单”,实行联合制裁,且三年内不对其提供任何服务。

    4.2.政务诚信体系建设

    4.2.1.政务诚信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所谓诚信,即诚实守信。政务诚信即存在于政府领域中的诚信关系与现象,它就是政府诚信理念、政府诚信规范、政府诚信原则等方面的总与。政务诚信也可以瞧作就是政府诚信。政务诚信就是政府自身存在的根本,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良性运行具有主导责任。

    政务诚信就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与重大战略任务,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就是落实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与重大战略任务的具体体现。诚信特别就是政务诚信不仅就是与谐社会的本质属性与重要保证,也就是确保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第一,政务诚信就是政府政治合法性的必要条件。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物管理者,其代理公共权力的诚信度,关系到公共责任与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一个诚实守信的政府所制定的制度易于被公众认可与遵循。反之,政府失信就是对公共责任的破坏与对公共利益的损害,使行政的合法性受到质疑,行政行为失去民意基础,政府威望下降,并在社会各个层面上产生消极影响。

    第二,政务诚信就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从政府存在的法理性上讲,政府就是人民意志的产物,其权力来自人民。因此,政府诚信与否就不就是一个简单的一般信用问题,而就是一个严肃的政治信用问题。从政府的职能讲,政府既就是社会运行规则的制定者,又就是规则的执行者。所以,政务诚信关系到竞争的公平与公正,关系到社会的整体秩序。政务诚信就是社会诚信的基础,政府失信会导致社会公众信心不足、信任丧失,甚至导致信仰危机与道德水准下降,从而造成全社会的普遍失信。

    第三,政务诚信就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保证。诚信原则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与保障。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务诚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由于信用缺失引发的各种矛盾时有发生。无照经营、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合同欺诈、虚假招标、骗税逃税等,已成为人人痛恨的公害,就是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必须按照诚信、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完善各种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法律机制,对欺诈、侵权等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行政效能监察就是行政监察机关及其授权的组织,在政府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行政机关及其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的效率、效能情况开展的一项监督检查活动。它可以有效监督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开展政务中依法行政、尽职履责、保持廉洁、提高行政效率与效能,对促进政务诚信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行政效能监察的角度瞧政务诚信建设应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一就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就是指整个政府的设立、变更、运作,以及政府整体行为与个体行为都就是合法化、规范化的。一个法治的国家或社会,其政府必然就是诚实守信、忠诚于法律的。法治政府必然就是诚信政府,诚信政府必然法治先行。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就是责任政府。责任政府就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为自身的后果承担行政责任。诚信政府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时能够维护政府对人民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做到取信于民。这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必须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责遭处罚”的责任意识。

    三就是廉洁政府。廉洁政府就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行政中,要秉公用权,清正廉洁,不拿公权谋取私利。人民群众瞧政府,主要瞧就是不就是为她们谋利益,就是不就是为她们办实事,就是不就是清正廉洁。腐败以公权谋取私利,实质上就是对人民的失信,后果就是失去民心,失去执政的合法性。

    四就是高效政府。高效政府就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要有高的行政效率与效能。高效政府就是政务诚信建设的内在要求,低效行政就是对人民信任的失信表现。高效政府要求行政机关要讲求经济、效能与质量三者的统一,也就就是政府用较少的人力、财力与资源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在行政活动中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要做到方便群众,让人民满意。

    4.2.2.行政效能监察在政务诚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政务诚信建设与行政效能监察就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政务诚信建设就是行政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政务诚信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政府中个人行为的诚信,政府行政管理中的诚信,政府在维护社会形象中的诚信等方面。行政效能监察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的监督监察。政务诚信的最终行为结果必然反映于政府的行政效能与行政效率等方面,行政效能监察对政府行政效能与效率进行监督监察时,就必然要对政务诚信进行监督监察。行政效能监察丰富了政务诚信建设的手段,增强了政务诚信建设的外在制约力;政务诚信建设拓宽了行政效能监察的内容,提高了行政效能监察的整体成效与作用。

    行政效能监察能够促进政务诚信建设,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2.1.监督作用

    行政监察机关就是政府的专门监督机关,其监督特点具有专门性与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开展政务的情况进行效能监察,也就同时开展了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政务诚信的监督。

    4.2.2.2.保证作用

    政务诚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就是政府必须要依法行事,按制度办事,充分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行政效能监察就是一种监督检查活动,强调外在制约,可以督促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在开展政务中有法必依,忠实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与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履行职责,从而为政务诚信建设提供保证。

    4.2.2.3.预防作用

    行政效能监察活动伴随行政管理过程而开展,渗透到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政务行为进行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前移监督关口,可以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政务诚信方面可能发生的问题未雨绸缪,采取预防性措施。

    4.2.2.4.调节作用

    行政监察机关可以针对行政效能监察中发现的政务诚信方面的问题,通过运用调查权、检查权、建议权、奖惩权等监察手段,严肃查处违反政务诚信的行为,追究失信责任,及时提出补救措施与改进办法,从而达到对政务诚信建设的调节作用。

    4.2.2.5.反馈作用

    即信息反馈。在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中,行政监察机关可以将捕获的政务诚信建设方面的信息,通过有效形式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以达到鼓励先进者、鞭策落后者的目的。

    4.2.3.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促进政务诚信建设的实践选择

    政务诚信建设,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促进政务诚信建设,当前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2.3.1.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监督监察

    法治就是诚信政府的保障。在政务诚信建设中,行政效能监察必须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作为首要之举。行政监察机关应当把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与贯彻《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相结合,把政务诚信建设融入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各项工作中,督促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正确履行职责,加强对其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履职、依法办事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依法行政,执法不公,滥用职权,违法乱纪等问题。

    4.2.3.2.深化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让行政机关与公务工作人员的行为在“阳光”之下进行,不但能提高行政效能,而且可以对政务诚信进行有效监督。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都成立了政务公开组织机构,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改革行政审批方面,各地建立健全行政服务中心,公开审批项目,实行集中审批“一站式”服务。一些地方实行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对窗口服务人员进行实时在线监察,对审批中违反程序、超越期限、违规收费等,及时警示纠正。但就是,当前各地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不平衡,公开的内容与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政务公开的效能监察,突出对政务诚信的督促检查。

    4.2.3.3.加强制度建设,狠抓贯彻落实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与长期性,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不能靠“一阵风”式的运动,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通过行政效能监察,督促各部门各行业把诚信建设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修订完善行业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规范。当前,特别要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政务公开制、绩效考评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与公务员诚信档案等制度。但就是制度再好,还需要落实到位,否则就就是一纸空文。因此,还必须加强对制度贯彻落实的效能监察,确保取得实效。当前,一些地方出台了《行政效能监察实施办法》,把政务诚信作为重要内容,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推广。

    4.2.3.4.拓宽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

    通过设立政务诚信举报电话、投诉信箱与网上投诉等,积极拓宽群众与社会各界对政务诚信建设的举报投诉渠道。充分利用各种监督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实际工作中,可以把政务诚信举报平台与党委政府的信访部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门、“市(县、局)长热线”、“政风行风热线”或“效能监察热线”等举报投诉平台相结合,资源共享,定期排查其她各类举报平台涉及政务诚信的举报件,及时调查处理。行政监察机关在效能监察中,要加强对政务诚信的明察暗访与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与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效能监察政风行风评议中,把政务诚信作为评议的重要内容广泛评议,并把评议结果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4.2.3.5.严查失信问题,严格责任追究

    严肃查处违反政务诚信的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对政务工作人员个人违反诚信的,严格追究个人责任,对单位部门违反政务诚信的,严格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要把查处结果记入公务员个人诚信档案或廉政档案,与公务员考核奖惩、职务晋升挂钩。对一些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增强震慑力。

    5、摘引

    5、1、“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

    在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确实,一个信用缺失的社会里,没有任何人就是赢家,遑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5、2、国务院部署加快诚信体系建设

    2014年1月15日,李克强主持国务院会议 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5、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排出时间表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即开始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积极尝试。经过20多年的艰辛探索、切实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党的十八大的召开,特别就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任务分工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任务分工)的出台,预示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步入了新阶段。

      一、党的十八大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明确”:第一,明确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与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必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二,明确提出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布局。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与司法公信建设,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与执行力。第三,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成为诚信风尚的引领者。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做诚信风尚的引领者。从思想道德、理念认识、工作措施等多方面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与要求。

      二、《方案》任务分工明确了今后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经国务院同意,国办对国务院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工作任务进行了年度分解,其中涉及到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时间进度安排为:

      2013年任务:

    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维护全国市场的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商务部、税务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有关部门负责。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完善政策措施。2013年12月底前商务部牵头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2014年任务:

    1、推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商总局、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民政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负责。2014年6月底前提出方案,由中央编办对方案统筹协调、提出意见)

    2、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2014年6月底前提出方案,由中央编办对方案统筹协调、提出意见)

    3、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2014年6月底前提出方案,由中央编办对方案统筹协调、提出意见)

    4、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与其她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2014年6月底前提出方案,由中央编办对方案统筹协调、提出意见)

    5、建立起维护全国市场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长效机制。(商务部、税务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负责。2014年12月底前完成)

      2015年任务:

      1、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会同商务部、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负责提出具体办法,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组织实施)

    2、出台并实施政务诚信制度。(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3、出台并实施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4、出台并实施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与其她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2017年任务:

      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商总局、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民政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负责)

    第4篇: 信用体系建设申论范文

    佛山中公教育
    申论热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破信用孤岛
    【导语】申论考试复习重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下面中公军人考试网根据最新时事政治整理申论热点备考素材:
    背景链接
    中国民航“失信被执行人识别与拦截系统”自7月1日开始运行以来,累计有效拦截10.8万人次,臭名昭著的“老赖”难以逍遥,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初次显示出强大的震慑力和影响力。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社会公众的基本规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础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屡禁不止,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突破社会诚信底线,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和公民权益维护的重大难题。比起“扶不扶”的道德困境,诚信不彰的问题更为严峻,影响更为直接和恶劣。近年来诚信建设虽然提起重视,但社会失信频发的形势却并未得到遏制。究其原因,与失信成本低、惩戒轻密不可分,更与社会信用资源不成体系、各部门“九龙治水而水不治”大有关系。
    正因为这样,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央文明委近日也出台《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不仅将诚信建设制度化、法治化摆上重要位置,而且更加强调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共治。这无疑切中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害。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数千万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国度,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涉及的内容和数据以海量计,政府一家不可能“包打天下”。如果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之间欠缺沟通与协调,社会征信系统即便能够建立起来,也很难发挥出失信必惩的强力震慑效应。惟有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联合打破“信息孤岛”,让任何失信信息都不被疏漏、都必然受到严厉惩戒,社会失信行为才不会因为肆无忌惮而泛滥不止。
    标准表述[权威论述]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孔子家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
    ——习近平
    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习近平
    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李克强
    [社会信用缺失的原因]一是诚信意识缺失

    佛山中公教育
    首先,诚信思想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人们缺乏对诚信的认识,尤其是对诚信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在社会交往中,诚信原则往往被忽略了,使得诚信思想与社会实践渐渐分离。其次,由于对诚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人们自我约束力较弱,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自然偏向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于是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再加上改革开放后,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只追求物质生活,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发展,只把经济水平的提高,利益的最大化视为最终目标,诚信做人的优良品质却被人们渐渐淡忘。
    二是诚信制度滞后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兴起,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转型发展阶段,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取代,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打破,进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多边的、多元化的社会交往中,而现有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公德、约束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少部分人抓住这一漏洞,巧取豪夺,投机倒把,趁机大发横财,人们心中的道德天平渐渐失衡。
    三是法制建设不健全
    仅仅依靠道德来维护社会秩序远远不够,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做补充,用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和规范个人的行为,保障个人的利益。但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划清当事人的责任,不能有效地维护救助者的利益,如跌倒的老人能不能扶的事件暴露出的问题。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
    首先,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信用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其次,信用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要从根本上减少社会矛盾,增进社会成员之间互相信任,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必须加强信用建设。第三,信用建设是每一个自然人和法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单位要想立足于社会,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加强信用建设。第四,信用建设也是简政放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简政放权的核心是政府少管,政府少管的前提是市场主体遵章守法、讲究诚信。
    其次,加强诚信制度化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信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信用建设的客观规律来看,制度建设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必然要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在加强制度建设上下功夫,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引导人们自觉守信的长效机制,把失信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使诚信缺失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有效遏制和解决。
    [参考对策]
    (一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意识
    面对社会越来越突出的诚信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扭转社会不正风气,使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诚信美德源远流长,当今我们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建立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诚信观,使诚信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新的思

    佛山中公教育
    想观点要进入到公众视野,必须进行诚信教育,使人们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达到内心的存善敬德,自觉践行诚信内容,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
    (二建立诚信制度,强化诚信规范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引导下,坚持制度保障,把推进征信系统全覆盖作为重要基础,健全信息记录,信息共享。为落实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规划建设》,中央就推进诚信制度的建设,提出要建立起全覆盖的社会信用信息记录。对个人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对个人升学、就业、贷款等日常行为提供一个量化标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诚信的益处以及失信的困扰,进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日后的社会发展中,各地征信系统建设将日益完善,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健全诚信法律,建设诚信社会
    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立法,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法律法规,发挥法律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如我国深圳经济特区首次颁布保护救助人权益的法规,明确规定,救助者被反咬一口,当事人要向救助者道歉,并处罚款。并且从“免责原则”、“人身损害待遇”、“鼓励作证”等方面做出规定,保护救助者的权益,给人们提供一个敢做好人好事的环境,鼓励人们互帮互助,使社会渐渐由冷漠转向温情。
    写作素材[精彩标题示例]1.社会共治打破“信用信息孤岛”
    2.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让失信者寸步难行3.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环境[精彩开头示例]
    1.“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的出现,为我们再次敲响了诚信建设的警钟。我们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诚信贬值。社会缺乏诚信如同蛀虫正在啃噬和谐社会之根基。诚信滑坡不仅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道德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利益的社会危机。因此,社会诚信建设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诚信当被视为立身之本,立德之本,立业之本,立政之本,立国之本。
    2.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即为修身立国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即:人不讲诚信,就不能立身处世。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诚信已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们公认为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一个重要原则,广泛地应用于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行业内外竞争的秩序。它不仅属于道德和法律的范畴,也属于经济范畴。现代意义上的诚信,是在中国传统信义原则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管理领域的一些经验而形成的全新概念,其出发点和目的是保障社会活动的顺畅进行,利益各方在诚信原则的协调下都能获得自己的利益,从而出现一种“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3.诚信是人类文明在道德层面的优秀结晶。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可“去兵”、“去食”,但不能“去信”。他郑重告诫人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汉代将“信”列为“五常”,一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把“兑现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