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学习体会八篇

    时间:2021-02-13 12:44:50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届、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上讲到: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为人民创作的导向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

    我们应该坚定文化自信,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篇二】

    习总书记指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我们满怀信心、坚定前行,很辛苦、也很充实,有付出、更有收获。在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作为基层还继续做好以下几点:

    一、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把文艺带入基层,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用心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三、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时刻牢记:“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其实文艺不是很遥远,只要坚定把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在观念和手段结合上、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四、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在基层也要把新时代的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作为基层工作者和一名中共党员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基层把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篇三】

    这篇文章是总书记在2019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回忆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出这两项工作室精神事业,是灵魂的创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要认清工作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工作者是文艺事业的具体推动者,用文艺作品说话、传播正能量、讴歌新时代是立身之本,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千万受众。

    要坚持正确创作导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的方法是扎根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最深厚的圆圈,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要练就过硬创作本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努力加强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艺术训练,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敬业。

    要传递崇德向善新风尚。文艺工作者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

    、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工作者。

    【篇四】

    我非常拥护习近平发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赞同“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指示;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六省座谈会和推动“一带一路”的会议的活动;为还没有签订中美经济协议感到欣慰。

    求是微理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解读说:“在实现站起来、富起来之后,国家与民族的强盛,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引,也需要文化文艺的支撑。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新时代下美好生活的向往,都离不开这两项事业的繁荣发展。”

    新华社评论员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一重要论述,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指明正确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我不是迎合上意的人,而这次我开篇就写道“我非常拥护护……”——不仅拥护,而且是非常拥护,因为,我认为,习近平的讲话,抓住了中国现在的要害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毛泽东在首届人大开幕式上讲了:“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像一个人,需要有肉体,需要有支配肉体的灵魂,没有灵魂,不过是行尸走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中国国体的灵魂。没有灵魂,就会亡党亡国。

    我也不是现在流行的诵经式地“解读”、实际上是背诵习近平讲话的人,而是按习近平提倡的,“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来认识习近平的讲话精神;着眼点在于,要把习近平的讲话变为中国实际。而这需要认识符合实际。

    1989年3月23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应邀来访的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时说:“我们在10年中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发展不够。最重要的是在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和共产党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我们经过冷静的考虑,认为这个问题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只有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奋斗,才会有较好的发展、持续的发展。只要人们思想统一了,治理也不难”。30年过去,这个失误改正了吗?看这些年媒体宣扬的,就是“富起来”,“腰包鼓起来”,用铜臭来毒害中华民族的灵魂,为了钱,人的尊严,民族尊严,都可以不顾,可以出卖!毛泽东、雷锋、狼牙山五壮士一大批民族英雄被推到,秦桧、汪精卫等一批民众败类被扶起,所谓“民族虚无主义”,实质就是丧失灵魂!

    去年,2018年1月20日,我就张云帆事件给中共中央新闻网等几家中央媒体寄去一封《要十分关注、正确对待青年的发展》信,提出:“古今中外,知识青年常常起着某种先锋队作用,可以说是文化革命的先锋,革命的学生运动是革命先锋队的摇篮。明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中国新文化和民主革命就是‘五四青年学生运动’带头搞起来的,并从中产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青年人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最少保守,是人生最富有创造性、革命热情的年代,是社会未来的希望所在。当然,也是最富有造反精神,最不安定的人群,这也通过矛盾的解决促进社会进步。这是比较集中的很大群体。关注青年运动方向,帮助青年人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而近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片面强调生产,忽略了思想建设,放任一些人对青年学生中灌输资产阶级思想”。

    今天习近平提出要求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主要的,不是解释、评价那场历史运动,而是要联系今天的实际。这些年来,学校是用个人主义熏染青年思想,要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赚钱书”,社会也要青年埋头工作,把青年人的爱国行动贬之为“民粹主义”。结果走向反面,频频造成了青年与政府的对立事件。我反对“港独”,因此与一位支持“占中”的朋友断了通讯。但我自己、同时也给中央媒体写了几封信提出党应当深思,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仅仅说是“境外”什么的,而不面对实际,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不明白过去、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运动的关系的发展变化,不关心广大青年的政治倾向,把青年当金丝雀关在鸟笼里,不让青年壮怀忧国忧民激烈,只要求广大青年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将成为空话。什么是党的领导?听什么话,向哪里走?给中国青年的发展有什么关系?这些,都需要与青年人交流,共同搞清楚。要当先生,需要先做学生。今天的先生的时代正在过去,而青年人将决定未来。

    不知道读者注意到没有,我没有按报道提“确保贫困人口到xx年如期脱贫”,而只提“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六省座谈会”这个事实。解困是党规定的明年必须完成的历史大事,我非常支持。但是,我认为,现在是“授之以鱼”,不是“授之以渔”,是政府要完成“扶贫”任务,不是引导民众树立“不靠神仙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的精神。这样,xx年不可能是彻底地脱贫,确保不了。只有不是靠国家出钱,政府“确保”,而是引导群众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劳动实现人的本质,才能逐步地但是真正地脱离贫困。而这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实现。这就需要灵魂深处闹革命。

    习近平好李克强近来推动“一带一路”的会议的活动,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共产党宣言》开篇讲的那个在世界徘徊的“幽灵”附体。我几年前就论述了这个伟业,建议写进党章宪法。对于中美贸易战停战谈判,我已经多次发文发信,这里要说的,是今年4月2日通过中央媒体给中共中央、国务院题名《中美谈判最好谈上一两年》的信的几句话:“中国不能与美国这样与世界为敌、不断伤害各国和民众、不守信义的流氓国家合作谋利,这不仅是与虎谋皮,而且会让国际如何看待中国?是认为中国是与国际警察‘共治世界’,还是相信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果中国急于达成协议,若协议条款有损中国,民众和历史会如何评价决策者?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无需解释,我希望决策者慎重对待此事,中国人民和全世界都会通过中国政府与美国签订的协议条款内容,看中国是否在美国制裁下,是真的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附和于“美国第一”,是挺直腰板,还是失魂落魄。

    铸造国家灵魂,决不是少数精英为国家民族树立一种什么“价值观”,不是文化工作者的事业,文化工作者当然负有一定的责任和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决定性的,还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不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不会有主人公精神。受压迫的人民,不会爱压迫他们的国家,不会认为这是他们的祖国。为自己先富起来的人,不会有国家情怀,为人民服务精神,与帝国主义合作的国家,不可能是独立的国家,既没有民族精神,也不会有国际主义精神。这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习近平出了纪念题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让我们由此开展纪念活动,让共产主义幽灵不再徘徊,落在实处!

    【篇五】

    近日,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心中颇有感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做到文化自信,这个民族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一、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必须要对中华文明、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诸子百家、四大发明、四书五经、四大名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成为世界上许多文化的借鉴和参考对象。丝绸之路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开启了窗口,元朝时在中国当官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把中国元朝时期的见闻传到了欧洲,为西方借鉴学习中华文明做出巨大贡献,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国的瓷器、丝绸传入到西方后无不为之所倾倒,西方火药、意大利通心粉更是借鉴学习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

    二、要做到文化自信,就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而不是迷失在新时代新形式下各种新生文化面前。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老文明之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中华文化更是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人类文化。文化的传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软实力的体现,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武器。美国靠芯片、大片和土豆片这“三片”迅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并在全世界侵蚀蔓延,笼络了一大帮意志不坚定的青少年群体。比如在日本,许多青少年轻易就接受了美国的嬉皮士文化、颓废文化和自由散漫主义,并形成了一个社会现象和问题。究其原因是日本文化主要是舶来文化,没有自己的根基,所以很多日本人容易受到美国的影响。美国大片刚登陆我国时,各大影院也曾万人空巷,但是我们并没有被这些大片所淹没,我们用中医、中药和中餐这“三中”成功地抵御住了“三片”的威胁,并反制在美国取得了成功,这就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积淀的深厚底蕴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取得的伟大成绩令世人刮目相看,许多国家更是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推崇备至。

    “唐人街”“孔子学院”“毛学会”等在世界各地纷纷涌现,成为西方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探索我们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窗口。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人距离自己的梦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接近。我们为“神州飞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而喝彩,更期盼越来越多“中国创造”走向世界。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我们也从未有过如此的自信和自豪,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华民族必将昂首登上世界民族之林的最高处。

    【篇六】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信仰、灵魂是民族发展,国家兴旺的根基。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打好根基才能使得上层建筑更好的耸立。灵魂是人干事创业的思想之“根”,是人修身处世的底色之“源”。

    一是文化自信,铸民族之魂。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文化是人类灵魂的体现,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文化自信越发重要,也更为根本。我们要厚植文化之根精铸民族之魂,确保在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二是继承传统,融合创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灿烂瑰宝,是每一位炎黄祖孙永铭于心的骄傲。我们要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摒弃传统文化,切实用儒家思想、礼乐精神立起中国人的骨气,明白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来源。积极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民族文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争当新时代的追梦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切实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维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做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火把节、那达慕等。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文化的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尊重文化、热爱文化、参与活动的浓厚氛围。

    【篇七】

    在学习强国学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在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灭有灵魂,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行、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灵魂是什么,没人说得清,也没人能够讲清楚它是否存在。但是往往人们总是喜欢将其赋予一定的涵义,个人认为灵魂其实质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时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没有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不同年代、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它所蕴含的涵义也是不一样的,也代表着不同思想、意识、文化等内容,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精神蕴涵越来越丰富,慢慢地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于时间的尘埃中,只留下以前的文化让人们去探索,让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孤单的留存于世。而中国能够一直传承下来,中华民族能够传承五千年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就是在于它所拥有的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所没有的一种精神,一种深深刻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传承。

    从百家争鸣的思想百花齐放,到抗倭精神;
    从文天祥的为国的不畏精神,到抗战精神,一步步支撑着中国的进步,让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从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忘我研究的精神,到人民拼搏的精神;
    从解放军战士无私奉献的精神,到群众奋斗向前的精神。让中国从战后的贫弱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从刚成立之初的受人欺负到如今的无人敢轻视;
    从刚开始的寻求合作到如今的“一带一路”。这一切的转变在于中华民族的灵魂始终印刻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让它生生不息,永不停止。

    【篇八】

    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文章对做好新形势下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我们满怀信心、坚定前行,很辛苦、也很充实,有付出、更有收获。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实现了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开门红。总结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信心更加坚定。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中共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文化文艺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几年来,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为人民创作的导向更加鲜明,文化文艺创作生产质量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加快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二是不能混乱。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正所谓“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
    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人民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希望各位政协委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在方方面面都发挥带头作用,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