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工作路径探析

    时间:2020-07-31 14:20:27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现状

    (一)基层团组织功能发挥不足

    高校共青团基层团组织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往往出现的情况是,除大中型支部活动外,绝大部分日常工作均由团支部书记一人落实完成,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工作参与度不高,其“组织”和“宣传”两个功能未能有效发挥,久而久之,基层团组织“战斗力”下降明显;支部团员青年思想意识模糊,不明白高校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重要组织的使命责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未起到模范作用,对共青团工作重视程度和参与力度不够,“三会两制一课”制度落实不规范,存在走形式化、敷衍了事的情况,青年培养教育、管理服务,尤其是“对团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等基层团组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不好。

    (二)高校共青团工作覆盖面不够

    机制上,高校中信息传递过程中层级关系越多,产生的信息遗漏和曲解就越多,基层团组织接受到的信息效力就越弱,存在“高位截瘫”现象,且基层工作主要汇聚在团支部书记等学生干部身上,实际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导致工作力度不够;形式上,精神传达和工作安排多为“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团组织主导部署,学生被动参与,缺乏双方平等互动的机会和途径,工作形式维度不够;内容上,“指令性”部署多,基层“实操性”指导少,学生参与的“号召型”活动多,细致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少,制定的“政策规划”多,解决学生能力塑造、权益维护、成长发展等“实际需求”的落实少[1],工作内容深度不够。

    (三)团的教育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

    对于团员教育基础要求,高校低年级支部的落实情况普遍优于高年级支部,而对于面向全体团员青年的活动,参与者中低年级青年占绝大部分,高年级青年的关注度普遍较低,高年级青年常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长此以往,由低年级青年参与仿佛成为了“惯例”;对于需要“发声亮剑”的活动类型,无论是在分团委或是基层团支部中,带头参与的主体还是团学组织干部或团支部委员,团员青年自愿参加的不多;对于辩论、演讲、朗诵等共青团活动常见类型,其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天赋和基础,有时会出现组织者既要搭台又要编剧,还要担任演员演出,长久以往,组织者缺乏信心,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二、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化新媒体环境空前活跃

    当前信息化建设发展活力空前,青年学生热爱新鲜事物,喜欢先试先行,在互联网时代最为活跃,会主动融入互联信息流的“自由空间”,各类新媒体“铺天盖地式”的进行全天候信息包围,其中不乏不利于青年成长发展的反动信息和腐朽思想,青年学生极易受其影响,而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又为青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进行思想行为规范增加了难度,致使一些青年学生政治意识淡薄、缺乏民族精神。青年学生即是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受益者,但同样也是受其负面影响最深的群体。

    (二)高校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校园内学生数量增多,学生情况愈渐复杂,高校共青团工作对象随之出现了复杂多元的情况,加之“书院制”“大类招生”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学业规划、未来发展等自主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存在住宿地点相同的学生其专业方向未必相同,专业方向相同的学生其上课时间地点未必相同的情况,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自我发展,但是班级团支部的概念严重淡化,若沿用传统的依托班级建立团支部的工作模式按部就班,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青年学生发展需求愈加丰富

    当代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成长环境较以往变化显著,个性化、多层次、全方位等需求特点突出,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较强,欠缺对社会制度规范和大众思想意识的思考,部分青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表现出反感和抗拒;高校共青团常采用统一标准的程序化、批量式工作方法,“就团论团”情况普遍,“第二课堂”育人功能不明显,导致高校共青团传统工作模式与当代青年学生新特点和成长发展新需求之间矛盾愈加突出。

    (四)组织建设思路亟需转变优化

    常见的高校共青团工作队伍中,校级团委组织工作人员一般为专职教师,院系级团委组织指导教师多由辅导员或办公室职员兼任,有的身兼多职,为共青团工作留出的精力和时间并不多,专业水平和个体素质也未必符合要求;工作方式上以“指令性”“号召型”部署安排为主,一般由“校-院-班”逐级向下传达,院系级团委组织直接对接基层团支部,支部内相关工作安排由支部书记等学生干部落实,往往只起到了“传话筒”的作用,使基层工作抓手毫无力度。三、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明确职能,转变模式,不断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

    团的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开展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担负着教育、管理、监督团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青年的职责。在信息化新媒体环境和高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新型“扁平化”工作模式逐渐在部分实践尝试中效果突显,精神传达、教育活动、信息收集等部分工作完全可以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通过信息化手段摆脱物理空间限制“一竿子插到底”,尝试基层组织进公寓、团员教育进公寓、文化活动进公寓等模式[2],疏通“毛细血管”,与广大团员青年线上“面对面”平等互动,灵敏“神经末梢”,激活基层组织自主管理和运行能力。

    基层团干部是学院分团委联系基层组织最密切的纽带和最有效的抓手。学院分团委应积极转变与基层团干部长期保持的“单方向部署安排”的传统关系,主动在“向下工作任务布置”和“向上工作建议征集”之间掌握平衡,积极突显团员青年的主体地位,传递新时代青年思想动态,探寻质量高、效果好的教育活动类型,并不断加强学院分团委对基层团组织的日常工作指导,做基层团干部的“智囊团”,缓解团员青年多样化等带来的多方面工作压力,为进一步提升共青团工作实效奠定基础。

    (二)健全機制,严抓队伍,持续推进组织结构完善

    高校共青团的各项制度是组织运行的根本规则,是组织内所有团员青年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3],其贯彻落实程度与共青团工作实际效果直接挂钩。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共青团各级组织的制度体系,主动听取基层反馈,及时解决工作任务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结合校院组织结构和学生成长发展实际,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将共青团工作任务要求圆满完成。

    重视对组织队伍的培养、选拔和管理,加强对负责同志的工作辅导、业务培训和作风建设,上级团组织要常态化下沉基层,建立向下的对接指导关系,定期参加基层组织的会议活动等;就当前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邀请上级共青团组织和兄弟院校共青团负责同志来校指导,有条件的支持团干部挂职锻炼;从高校各部门优秀党员、团员中有计划地选拔优秀人才充实队伍,采用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模式,焕发共青团组织思维活力。

    加强对工作落实过程的记录监督和结束后成效的反馈评价,健全团干部的考核、监督和问责制度。基层团组织对会议做好记录,将团课学习列入支部学年工作计划按时推进,注重团员青年的真实感受,及时收集问题、优化方案、总结成效,上级团组织要起好监督作用,严格杜绝基层得过且过、上级敷衍了事等情况,将“依规治团”基本要求作为有力抓手。

    (三)善用网络,转型融合,充分发挥新媒体阵地实效

    用好“智慧团建”“青年之声”等现有门户资源。建立共青团信息网与学生工作信息库的对接渠道,保障基层组织数据准确、更新及时,完善团员青年网上“户口”,将精神传达、教育宣传、信息报送等工作渠道逐步向线上转移,减轻基层压力、提升工作效率。

    拓宽网络新媒体阵地。根据调查显示:学生接收讯息最广泛的来源是班级、团支部的qq群,因此要疏通各级团组织“网络单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渠道,同级团组织建立平面媒体矩阵,层级间形成立体化媒体矩阵,同时将学生组织和社团的官方微信、qq、公众号等纳入网络矩阵,一点发声、全网联动,保证服务对象全覆盖。

    提升共青团网络团队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要求共青团干部加强网络运用能力,将共青团工作与网络媒体有机融合,提升工作推进实际效果。在运营过程中能通过对网络媒介的有效设计,将共青团的指示要求传递给广大青年“入脑入心”,及时掌握广大青年的思想动态和成长需求,以更加“接地气”的形式降低与团员青年线上“面对面”的门槛,打造“团网”深度融合、“团青”充分互动的工作新格局[4]。

    (四)融入大局,改革创新,持续夯实“第二课堂”育人功能

    坚持融入人才培养大局。高校共青团要重点发挥“志愿公益”“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实践环节的协同育人作用,主题内容上要引导学生围绕国家方针、社会需求、个人成长等关键方面展开,参与团队要制定明确的行动方案和成果计划,选配专业教师跟队指导,各级团组织分层做好设计规划、项目供给和跟踪评价,要让学生将“各类实践环节最真实的体验收获”有效转化成“个人成长发展的能力提升”。

    坚持发挥“第二课堂”优势。高校共青团工作具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内容上,围绕学生发展实际,面向成长成才需求,主动融入青年、了解青年、关爱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积极为青年发声;形式上,注意方法转变和模式创新,掌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动态平衡,针对高校各部门、各专业、各年级青年打造文化“精品”,让每位高校青年都能找寻到适合自己的“第二课堂”项目,实现政治锤炼、知识实践、技能拓展、素质养成等内容的青年全覆盖。

    坚持构建制度机制保障。各级团组织应在研究对照共青团相关文件要求、充分征求广大青年建议后,结合高校人才培养实际,制定“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办法,可参照部分先验高校引入“项目化”“学分制”管理模式,将“第二课堂”内容以课程形式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依托新媒体阵地建立“向上申请、逐级审核、动态更新、全程记录”的大数据信息平台,对学生参与过程和成果反馈进行多级全方位评价,其评价结果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形式体现,可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复试推免、推优入党、就业求职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凌寒.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管理工作创新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6):147-150.

    [2]刘慧.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6):37.

    [3]秦涛,张效利.高校共青团组织提升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1):39-46.

    [4]陈尚铃,覃玉,罗海芳,何凤能,邹源忠.新媒体环境下“网上共青团”发展调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