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柳永生平简介【浅谈柳永生平以及文学创作】

    时间:2020-07-19 22:11:16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浅谈柳永的生平以及文学创作 目录 提纲 …………………………………………………………… (1)
    摘要 …………………………………………………………… (3)
    关键词 …………………………………………………………… (3)
    柳永所处时代的文学历史背景…………………………………… (4)
    柳词赏析…………………………………………………………… (5)
    注释 …………………………………………………………… (8)
    参考文献…………………………………………………………… (8)
    《浅谈柳永的生平以及文学创作》结构提纲 绪论: 柳永在极其坎坷的一生中,在生活上虽然是穷苦潦倒,仕途的路途也充满了郁郁而不得志的境况,但是他在词坛的成就那是有目共睹的,有这样一句话“世间有井水之处,既能歌柳永词”可以说明柳永的词在当时流传有多么飞广泛。柳永的怀才不遇的境地和颓废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致使他一生落魄,窘愁潦倒。最后家里是了无余财,相传是被几个歌妓捐资而葬的,这也说明了他的一生是凄惨的。

    本论:
    一、 柳永所处时代的文学历史背景。

    (一)、当时的社会形势。

    1、文化较前代更为普及,城市经济也明显有所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盛。

    2、高度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对文学的自由的精神气质,也起了相当大的约束作用。

    (二)、柳永文学的创作成就。

    1、体制上的创新。

    (1)、创作了大量的新曲调。

    (2)、长调的创新。

    2、内容上的开拓。

    3、艺术技巧方面,成熟的运用长调词适于铺叙的,层次丰富,变化多端的特点,为后人在词中融入抒情、叙事、说理和写景为一体,容纳更多的内涵,开辟了新路。

    4、语言方面的特色。

    二、柳永词的赏析。

    (一)、关于写人生羁旅的词作。

    (二)、关于写柳永市井生活中描写和歌妓们“浅斟低唱”,男欢女爱的词作。

    (三)、关于写祖国山川,城市繁华的词作。

    结论:
    柳永是北宋的一大词家,在词的历史上也占有很高的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丰富了词调,在宋代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现存213首词作中就用了133种词调,在宋代词坛上所用800多个词调中,有100多个词调都是柳永首创或者是首次使用的。他开拓的慢词在此可以和小令平分秋色,为词的开拓创新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他的《乐章集》中也有不少糟糠之作,而且柳永的词作散落不全,也给后来人对于他的评论显得结论不一,但是他的词在当时非常流行,在后来也流传甚广,可以说明柳永是一位具有很高社会影响的作家。但是他的思想比较复杂,想真正的来评论这位词作家以及作品还要有待于考究。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他在词坛上所做的贡献,还有他在我国文学发展史所起的作用。

    论柳永的生平以及文学创作 作者:姚兴振 [摘要]柳永在仕途上虽然是郁郁而不得志,但是他在词的创作上的成就是比较成功的,在体制上,格调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开拓创新,对后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人生羁旅,描写底层市井生活和祖国的锦绣河山的方面都有所建树。他开创的慢词和创作的大量的新曲调,进一步推动和开拓了词范畴和境界。直至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剧作家的曲辞创作,还有不少以柳永的作品和事迹为题材的作品。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柳永是一位具有较高社会影响的作家。

    [关键词] 柳屯田、鹤冲天、仕途、生平 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①,字耆卿,原名柳三变,崇安(今属福建武夷山)人。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出身仕宦世家,幼少聪颖,谙识音律,擅为歌词。他是宋太宗时官监察御史柳宜(郑文宝《江表志》卷下,载柳宣官监察御史)之子,柳宜的三个儿子,长子三复,次子三接,还有柳永,兄弟三人在当时都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柳永多次科考不第,因此抱怨,作了一首《鹤冲天》,其间抒发了科举落第之后的牢骚悲慨,也展示了自己的思想性格: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缁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在当时的社会里,柳永的词作流传是相当的广泛和普及的,相传这首词传到了皇宫里面,当时的宋仁宗听了以后非常的恼火,后来有人向宋仁宗推荐柳永,当宋仁宗看到是柳永的时候,就说:“此人花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这浮名?且去填词。”(《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他因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到了后来一心还想再考的柳永就改名为永,在景佑元年(1034年)考得了进士,后来做过一些的芝麻小官,有柳屯田之称。晚年死于旅途中,留有《乐章集》。

    一、 柳永所处时代的文学历史背景。

    (一)、当时的社会形势。

    柳永生活在北宋真宗、仁宗的时代,自宋朝建立以来,吸取了前朝中央政权旁落的惨痛教训,加强了对中央集权的力度,在政治、财政和军权上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轮到了仁宗的时候,进行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修养生息。这样一来,整个社会有了一定的基础,进行工农业的发展, 促成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此时词随之兴盛起来,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
    1、词本身的发展。诗自唐朝以后,无论是音律上以及内容风格上,都到了精华已尽完剩无余的地步,而词在宋朝继承了诗之衰败而新生起的一种体裁。词有晚唐五代传入宋朝,恰好是青春年少,是一个初辟的田园,幼小的生命正待发展,前途远大而又光明,这样,无论是谁,只要是用心开拓,都会有所建树的。

    2、君主的提倡。词到了宋朝,已经是一种最流行的文体,于是当时的君主贵族竞趋尚风。或能妙解音律,自制新篇、或是提倡奖励,拔识词人。因此士子从此干禄,奸佞从此献媚,在这种名利的诱惑之下,自然是上下从风,作者日众,造成了词房展普遍的盛况。

    3、词的实用功能。词到了宋朝,即有独立的文学的存在性,同时又有积极的音乐实用功能。当时词的用处是广泛的。如朝廷盛典,士大夫的筵宴,长亭离人的离别,娼楼妓女的卖唱,都是歌的词。再如白话小说中也有很多的词作掺杂在其间,这样词就会普遍到民间,流行于下层阶级。当时有这样流传的一句话“世间有井水之处,既能歌柳永词”。

    (二)、柳永文学的创作成就。

    柳永是宋代是大词家之一,稍前于苏轼,与欧阳修在属同一个时代,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宋词的奠基人之一。他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说到宋词,常称“周、柳、苏、辛”,在词的地位上与周邦彦、苏轼、辛弃疾起名。柳永处在宋初时期,当时词基本上继承了“花间”、南唐的余绪,沿袭了唐末五代倚靡婉约的遗风。

    在题诗上,柳永做了大量的改制,创作的大量的新曲,特别是创作了许多慢词长调,为词家在传统次用小调之外,提供了能够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为后来苏轼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创造了条件,从而为宋词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长调是和同时代的张先属于首创。

    其次是内容上,在柳永时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他用词叙写都市的繁华富庶,描写男女之间的情事,抒发羁旅行役情怀,还写了一些自叙怀抱,感慨身世遭际的作品。柳永突破了晚唐、五代至宋初词的狭隘内容,是词的内容题材有了新的开拓。

    还有在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柳永发展并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他长于铺叙,由以往填词多用比兴手法,发展到较多运用赋的方式。他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明白如话,多吸收口语,不避讳俚俗,便于词作的广泛传播。他的词情景交融,用法得当,使作品在浅近易懂、淋漓酣畅的基础之上,保持了意境深远、回味悠长的韵味。柳永词以通俗流利著称,虽然这使一些文人雅士嘲讽他的词有伤于雅题词,但是“俗”是柳永词的一大特色。柳词崇尚民间词风,反映市民阶层生活情趣与艺术需求风格平易直露,又典雅清疏,开创了宋词中的俚俗派。也就是从柳词开始,有了雅词和俚词的区别。

    再是在语言运用方面,他不受条条格格的束缚,大胆运用附和市民阶级和广大下层人民的思想要求式的语言。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词作能如此广泛流传的一个原因。

    二、柳词赏析。

    柳永一生的大部分都是过着在外漂泊是羁旅生活,由于仕途上的落寞,终生仆仆奔波于红尘之中,穷苦潦倒,最后也是死于他乡。在柳词中的一大部分都是书写他在羁旅行役情怀的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首推《雨霖铃》和《八声甘州》二首。这也是流传较为广泛,影响深远,也享有盛名的词作。首先来看《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通过环境气氛的描写和丰富想象的联缀,生动地表现出两情依依惜别的心情,思念倾吐,缠绵尽致。清秋凄咽的蝉声,雨后薄暮的长亭,触景于情,形成了一种令人黯然伤神的凄凉气氛。“相看泪眼”, “无语凝噎”,离情缱绻,难舍难分。环境的如此冷落,离怀的如此凄苦,意致绵密,悠悠不尽,凄婉感人,“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清润是手笔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唤起人们的无限想象,把读者送入了作者所描写的场景中去,令人为之心寒意悲。这首词运用了高度的描写手法把羁旅生活尽情的吐露了出来,达到了思想情感和艺术形象交融的境界。加上本词音节低调哀怨,用韵与情感和谐,切、歇、噎、别、节等韵字读起来,凄楚短促,很象是悲悲切切,把词人伤感的羁旅情怀和对恋人思念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首词影响很大,宋元都常常引用。如;
    董西厢的“长亭别离“一段写张生和崔莺莺在清秋别离,在艺术的构思上不难看出是这首词对他的影响。

    再看《八声甘州》一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首词深挚的表达了作者天涯漂泊的悲愁和恋人深深思念的眷眷深情。开头以登楼远望展示出雨后的江上清秋。暮秋的萧瑟,晚景的凄凉,渲染出了一幅悲凉的意境。其中的“渐”字领起的“霜风”三句,气势浩大,意境深远,后受到苏轼的称赏,认为“唐人佳处,不过如此”(《侯鲭录》)。接下来刻画了群芳凋谢,万物无生的秋景。又以“唯有”两句展现了大江东流的苍茫境界,烘托出了作者的一腔凄惨离愁的心情。下篇抒情更加的曲折委婉,跌宕起伏。“不忍登高临远”一句反笔提起,仿佛是耸起了一个波澜,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翻腾之势,带入了词的主旨,使“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二句更加的朴实贴切,意味深厚。接着又用反思的手法,由自己想到对方,又从对方是联想到自己,一点相思,两地相通,一笔一转,层出不穷。这首词语言精练自然,行笔开阖动荡,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滔滔不绝。的确是一篇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前人也有对它总的评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把它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并提,说它们都是“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柳词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写他隐没烟花之地所作的关于写和歌女们“浅斟低唱”,男欢女爱的作品。如《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终日恹恹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词里他为追求合理爱情的妙龄女子唱出了天真的愿望,她们所向往的不过是一妻一夫平淡无华的朴实生活。他以她们的口吻,曲折细致地传达出她们她们被那些轻薄少年遗弃后的懊恨心情,对那些轻薄少年表示出不满。

    在《乐章集》中,还有大量描写祖国大好山川,城市繁华的词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应当属脍炙人口的名作《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刻画出东南大郡,三吴都会杭州的美丽、繁华,如入画图,魅丽动人。画桥边栽着含烟惹雾的杨柳,入云的高树环绕着江堤的沙路,奔腾的江水翻腾着雪白的浪花,笛声在晴天荡漾,菱歌在夜空漂浮。作者以自豪的口吻,概括了钱塘的壮观、西湖的秀丽和都市物阜民康的面貌。罗大经《鹤林玉露》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金主完颜亮是否因此而生“投鞭渡江之念”,虽不可信,却可以想见柳永词的社会影响。

    柳永是北宋的一大词家,在词的历史上也占有很高的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丰富了词调,在宋代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现存213首词作中就用了133种词调,在宋代词坛上所用800多个词调中,有100多个词调都是柳永首创或者是首次使用的。他开拓的慢词在此可以和小令平分秋色,为词的开拓创新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他的《乐章集》中也有不少糟糠之作,而且柳永的词作散落不全,也给后来人对于他的评论显得结论不一,但是他的词在当时非常流行,在后来也流传甚广,可以说明柳永是一位具有很高社会影响的作家。但是他的思想比较复杂,想真正的来评论这位词作家以及作品还要有待于考究。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他在词坛上所做的贡献,还有他在我国文学发展史所起的作用。

    注释:①柳永生卒不详,据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见《文学遗产》1957年第三期。

    参考文献:[1]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郭兴良、周建忠,《中国古代文学·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盖国梁,《文学评论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谢桃坊,《宋词概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

    [5]杨海明,《唐宋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6]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