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0-07-14 08:37:40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杜向阳 张龙 谷星灼

    【摘要】目的 研究EST联合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人数26名,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my,EST),观察组人数共计26名,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中的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取结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出血率、穿孔率、胰腺炎率、胰漏率、感染率等多项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当前阶段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实施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ST+EPBD)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未来可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关键词】EST;EPBD;胆总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4..02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以及括约肌切开术联合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已经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式,其具有创口小,疗效好的特点[1],可以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的负担,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探究分析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EST联合EPBD的治疗方案并记录其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并与只实施EST的胆總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具体的数据资料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所收治的52例胆总管结石(10~25 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经过规范化的诊断和分析符合我院所统计的有关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标准。同时排除患者所存在的严重沟通及交流障碍。所有的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人数共计26名,其中男16名,女10名,年龄30~78岁,平均51.3±5.2岁。观察组人数共计26名,其中男15名,女11名,年龄28~77岁,平均32.8±5.0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同时两组患者及家属对于本次试验过程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EST术,具体操作方法为:在患者空腹的状态下对咽喉部进行全麻,患者采取俯卧位,将镜进至十二指肠后拉直身法,使十二指肠镜直线进入,找到乳头后进行胆管造影,在确定为胆总管结石后使用拉式切开法进行EST,根据结石大小和乳头的形态一般从中间切开,最后用网篮套取出结石[2]。

    观察组实施EST联合EPBD术,具体方法将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后先用切开刀有选择的进行插管,当确定结石在10~25 mm,进行乳头小切开长度在3~4 mm,然后根据结石大小将柱状扩张球囊的循导丝插入乳头内,让扩张球囊的中部在乳头的狭窄区内,缓慢加大球囊压力,最大气压不超过3个大气压,每隔30秒进行一次,每次维持1分钟,使乳头充分扩张,当球囊压迫切迹小时候用网篮套取出结石。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取结石成功的例数、术中的出血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Excel录入,SPSS 21.0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由x?检验;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方差齐整性验证,由t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取结石成功率

    观察组患者的取结石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取结石成功率为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率、穿孔率、胰腺炎率、胰漏率、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目前胆总管结石手术中常用EST术,EST能够简化手术过程,对人体正常的结构影响较小,尤其是对肠胃的干扰比较小,大多应用于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但是有人认为EST术适用于10 mm以下的胆总管结石,在手术中容易使切开的方向存在误差或者切口过大,切口过大时会引起出血,会损伤括约肌的正常功能产生并发症,切口过小时可能达不到手术的目的,为了降低EST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不足使用EST联合EPBD的手术方式,将乳头括约肌小范围切开后可引导扩张方向,使气囊扩张时方向偏向胆管一侧,且只切开部分乳头括约肌,降低出血、穿孔的概率,另外靠近胰管开口处,降低水肿,使胰液的引流比较顺畅,降低了胰腺炎和胰漏的发生率,降低了感染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3]。

    在此次试验中对照组患者的取结石成功率为92.3%,低于观察组患者的取结石成功率(100%);观察组患者的出血率、穿孔率、胰腺炎率、胰漏率、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当前阶段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通过EST联合EPBD手术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治疗效果,未来可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龚 敏,文 萍,韩坚云,韩 明,赖丽霞.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2018,34(08):1313-1315+1319.

    [2] 赵成光,王 艳,王晓燕,朱季军,王利利.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新医学,2017,48(12):895-899.

    [3] 查 宁.内镜下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与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