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疫情期间,乳腺癌可酌情推迟治疗

    时间:2020-07-13 15:52:57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吕鹏威

    一般而言,乳腺癌患者的化疗需要按期进行,即间隔治疗2~8个月,而内分泌治疗一般为5~10年。疫情之下,处于不同治疗期的患者,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治疗的暂停或推迟。为了避免人群的聚集,很多医院的乳腺科都暂停了手术,对化疗病人的入院数量也给予了限制。另外,乳腺癌患者由于接受手术、化疗等治疗的影响,本身处于免疫力降低的状态,属于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那么,在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前提下,乳腺癌患者如何才能尽可能安全和规范地进行抗肿瘤治疗呢?

    是否需就诊要区别对待

    1.良性的乳腺结节或肿瘤患者(如彩超BI-RADS 2-3类),可暂时推迟就诊时间。如为急性的乳腺炎症疾病,就近医院就诊。

    2.乳腺彩超或钼靶X线提示为恶性风险升高的患者,可以在符合疫情管控条件的前提下,到医院就诊。

    需要就诊时,请提前网上预约挂号。为了避免人群聚集,有些医院会全部实行预约,暂停现场挂号。提前预约也可以节省就诊等待的时间,减少人群接触的风险。如果有发热症状,请在医院分诊处听从工作人员分诊,不要直接到乳腺科就诊。需要住院手术或化疗时,医生可能会在门诊给予新冠肺炎的必要性筛查检查或化验,请理解配合。患者应限制陪护家属数量,建议仅跟随1名陪护,并认真接受并配合医院的防疫排查。如果需要住院,请提前准备好住院期间足够的口罩。

    推迟去医院会影响疗效吗

    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方案一般为4~8个周期,每周期间隔一般为2~4周,手术加上化疗的时间大概持续4~8个月。一般认为,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推迟2周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不宜推迟过久。化疗也没有像有些靶向药物有起始剂量和持续剂量的区别,疫情缓解医疗资源允许时可以继续规范治疗。这类患者要和自己的主管医生多沟通确认化疗的时间,尽量使疫情对肿瘤的治疗影响降到最低。

    疫情对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放疗影响更小一些。内分泌治疗的药物多数为口服制剂。部分患者也可能面临口服药用完的情况,可以就近药店购药。如果无法购得药物,停药1~2周影响并不大,可以和主管医生沟通有无替代方案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将依西美坦和他莫昔芬互相替代服用。

    对于需要接受放疗的患者,一般放疗安排在化疗(如果需要化疗)结束后不久就开始,在手术后半年以内开始放疗都是允许的,而且一般可以与内分泌治疗同时进行。所以总体来说,目前疫情对患者放疗影响并不大,即使有些患者需要推迟放疗,也可以先开始内分泌治疗。

         根据病情,或可调整治疗方式及用药

    除了治疗的推迟,对于一些晚期乳腺癌患者,也可以和主管医生沟通调整治疗的方案。比如把静脉注射使用的长春瑞滨、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等药物,更换为口服的同类药物。可以缩短住院的时间或者治疗方式更适合居家治疗。

    另外,在使用戈舍瑞林或亮丙瑞林同时口服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阿那曲唑、来曲唑)的患者,如果无法到医院打针,推迟打针期间,口服的药物建议暂时换成他莫昔芬或托瑞米芬。

    辅助靶向治疗的疗程为12个月,被迫延期2~4周对总体疗效影响不大。但是再继续进行靶向治疗时,要告诉医生推迟的时间,有可能需要重新计算首次用药的剂量。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一线治疗,尽可能维持指南推荐的方案治疗;已完成4~6个周期联合治疗有效的患者,在征得主管医生同意后,可以考虑停用化疗,保留靶向药物作为维持治疗。

    值得提醒的是,疫情期间,国家医保局实施“长处方”报销政策,支持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原来是每次处方可购一个月的用药量,而通过“长处方”可一次购足2个月的用药量。具体的医保措施实施的情况,可以咨询当地医院的医保科。

    乳腺癌患者的复查该如何进行

    乳腺癌患者需要监测治疗情况以及治疗副作用,以获得最佳疗效和长期生存,因此定期随访很重要。

    目前,乳腺癌患者的复查提倡网络会诊或去当地医院就近复查。必须赴医院复查时,尽量简化复查程序及手段,减少可做可不做的检查项目,减少患者的在院时间。

    对于常规复查患者,建议在不影响疾病预后的前提下,延缓1~2个月复查。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可根据病情和医嘱安排复查的时间,例如单纯骨转移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如果情况良好,3~4個月或6个月复查也可。

    最后,疫情之下,由于肿瘤患者抵抗力偏低,还是希望患者能够做好自我防护,短时间内,尽可能避免不必要地到医院就诊。当然,若病情出现明显变化,还是要及时咨询医生或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