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演讲稿 > 正文

    2017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国式机会六个“脑洞”

    时间:2021-02-03 11:33:26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2017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国式机会的六个“脑洞”(13000字精华版)

     2018-01-01罗振宇 创业家

     创业家读懂中国7000种最赚钱的生意 关注

     今晚,“时间的朋友”2017年罗振宇跨年演讲如约而至。罗振宇从一个问题开启,对你来说,2017年哪一天你认为很重要?

     其中最有共识的答案是,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的那一天很重要。罗振宇的答案是,当然就是今天——2017年12月31号。各位时间的朋友,感谢收看“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这是倒数第18场。

     罗振宇分享了自己关于中国式机会的六个脑洞,全程4小时妙语连珠。以下13000字精华版为得到授权发布,略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欢迎第一时间品尝。

      一款为创投圈大佬定制的APP,欢迎内测!

     授权发布 ? 得到

     演讲 ? 罗振宇

     2017年,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很牛很牛。GDP大概是12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财富500强公司中,中国已占115家;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在校大学生;

     你看,全是好事。但是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我很焦虑——我们这家小小的创业公司能不能长大?社会阶层是不是真的像有的人说的已经固化?我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该让他们去哪种学校?

     过去,我们提到商业,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是“竞争”。而现在,你还来不及摆好姿势和竞争对手厮杀,用户就已经变成了另一个物种了。过去商业世界的主题是和对手竞争。未来商业世界的主题是追赶上用户。

     用户是一条河,在奔腾向前。

     《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让人很费解的话,“在我们这个地方,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之前,我们以为这是童话;2017年,才意识到这是现实。

     一方面是大者越大、强者恒强,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另一方面,是所有人都在逾越规则、所有人都在离经叛道,后面的很快就要把咱超过去了。

     2017年,我就这样逢人就问,关于我们这一代人形形色色的焦虑,得到了各色各样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讨论,都逐渐聚焦到了以下六个问题上:?

     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上面三个问题,离我们很近。更进一步,还有三个问题,看似离我们有点远,但其实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更大——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第六,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2017年,这六个问题,我不断请教高人,我觉得我是得到了阶段性的答案。这些答案,我把它总结成了“六个脑洞”。在这些问题、答案和脑洞中,我也逐渐看清了我们这代人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我把它称之为——“中国式机会”。

     动车组脑洞

     那接下来,我们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在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还有没有新玩家的舞台?

     沈南鹏告诉我,你看到的舞台虽然更单调,但是你没有注意到,舞台本身正在变得更大。虽然聚光灯下的主角在膨胀,但是聚光灯外,在更大的舞台上,有更多的角色在登场。

     一部手机的平均价格是2000块人民币,而一部汽车的平均价格至少能达到十几万人民币,所以智能汽车行业比智能手机行业大很多,这将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市场。这个领域一定会产生一批巨头。和手机一样,其中,必有中国公司的身影。

     再放眼那些新领域,从AlphaGo到AlphaZero,好像都在讲述一个西方科技打败东方智慧的故事。但同时呢?世界上最多的人工智能论文出于中国人之手。你说还有没有机会?

     “得到”作者刘润老师今年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有没有发现,今年的一些热门公司,来历有点奇怪?他们都出身在二三线城市。你会发现,这些公司都不是从一线城市发展出来的,是二三线城市的成功逆袭。

     按说,一线城市人口聚集多,信息传播快,示范作用好,为什么这些成功的消费品牌反而诞生在二三线城市呢?

     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但是所有的答案,都和中国独特的国家禀赋有关。尤其是人口的分布结构。中国最大规模的人口还是聚集在二三线城市。它们更能代表典型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一种消费品,无论是价格、消费习惯,还是供应链的成熟度,只有在这些城市被检验了,成功了,才有在更大范围内复制的能力。

     这些城市,虽然并不像一线城市那么庞大,但本身也有一个不小的人口规模和市场。同时,又不像一线城市那样,选择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于是,天然就成了消费品牌的实验室。

     李丰说,“如果拉长时间范围看,过去一百年全世界已经有三次消费升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向全球输出了立顿,还有一些酒类品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输出了沃尔玛、肯德基和麦当劳。上世纪80年代,日本贡献了索尼、松下等品牌。

     按照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想见,未来全球的大消费品类,都会有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

     举个例子。2017年,很多人都在谈论喜茶。其实,还有一家叫做古茗。7年前,它在浙江台州的一个镇上开了第一家店,今年开到了第1200家店。想不到吧?那他有什么诀窍呢?其实都是这种小知识。

     比如,他就发现,在小镇上开店,装修不见得要多高大上,但是灯一定要亮,要成为当地的路灯。镇上的灯光通常是很暗的,你的店特别亮,顾客就觉得这家店更好、更干净。

     你看,这种知识难吗?这种知识,即使你不在大城市里,听不着热门的创业课,也见不着硅谷大佬,你也一点都不可惜,因为这些知识只能来自于实践中的点滴积累。

     在很多人眼中,这不是技术,不是创新。但是不要忘了熊彼特的教导:“创新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的创新,没有必要走什么捷径,扎到最深深的现实中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就像我们办公室的墙上有这么一句话:结硬寨,打呆仗。这是我们的商业信仰。

     商业世界里有一些自古不变的朴素道理。比如货真价实,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对客户诚信,做生意要赚钱等等。这可能就是下一轮崛起的创业者的群像。

     这个认知,是我今年开的非常大的一个脑洞,我称之为叫“动车组”脑洞。为什么这么说?

     过去四十年,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带动后富,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带动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带动二三线城市,精英带动普通人。在这个认知里,我们认为中国是一辆绿皮火车。但是,从2017年发生的桩桩件件来看,中国已经分明是一组动车。很多人还不知道动车的原理,其实简单说,就是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

     如果靠火车头,车厢越多,就车速越慢。而在动车组,车厢越多,也就意味着动力单元越多,速度反而不会慢下来。这就是我们把这个脑洞称之为“动车组脑洞”的原因。

     所有人都在分享这个时代的机会,也在给这个时代创造动力。带着动车组脑洞,我们也可以更深地理解,中国的全球性崛起。

     过去每一步成功,我们都把它解释为勇气、智慧和胆略。但是现在,很多发展似乎是顺理成章的、水到渠成的、自然生长的,是中国国家势能的一种“溢出效应”,像高山滚石一样,就这样倾泻出去了。中国正在从一种“追赶式”的力量变成一种“溢出式”的力量。

     何帆老师说,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平凡创新时代”。它就像动车组一样,不再依靠一个单一的火车头,而是每一节车厢都提供了驱动力。

     你可能觉得这样的创新太过简单。简单到乏味。但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早就说过,一项创新所能赢得的最大赞美莫过于人们说:这太显而易见了,为什么我就没有想到呢?

     确实这是一个大者越大、强者恒强的时代,但是机会还很多,属于传统行业和普通人的机会也很多。这是2017年关于中国式机会,我开的第一个脑洞,我称之为叫“动车组脑洞”。

     热带雨林脑洞

     第二个问题,既然机会有的是,那在这些机会里,以前的玩法还管用吗?会有什么新的玩法?

     这两年,有一家公司快速崛起,叫快手。去年这个时候,快手的日活跃用户大概是3000多万;今年12月份,我见到快手创始人宿华的时候,它的日活已经过亿。

     这是什么概念?按照任何标准,都已经是最大的互联网产品之一。

     我问宿华,这是为什么?他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老头儿,在快手上陪了我一年了,每天晚上他都要表演一段拉二胡。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不对啊,拉二胡一般都是右手持弓、左手握弦,而这位老人家是反的,两种可能,一种他是左撇子,这个可能性比较小。还有一种可能,说明他是一个孤独的老人,要么单身,要么老伴离婚或者去世。所以,他只能自拍。

     这种生活其实一直都在,但是不可能被记录下来。为什么?因为电视台的摄影记者爬不了那么高。为什么现在可以被记录?因为这些工人每个人都有手机。而且在深山中都有网络。

     最难被互联网世界连接的人、最难被记录的人、那些社会末梢的人,就这样因为短视频,被接入了这个时代。而快手这个连接器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小镇青年因为电影院线的建设、因为互联网被连接进来了。他们开始在中国的社会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力量。这是一股新力量,他们的价值观、消费口味和我们熟悉的人迥然不同。

     每冲进来一拨人群,就成就一拨连接器,每成就一拨连接器,就诞生一拨商业新物种。

     2017年,有一个人一直在谈“新物种”这个词,那就是吴声。但是我觉得,他更有价值的说法是“超级用户思维”。也就是说,因为新物种越来越多,商业的打法出现了一种从流量思维到超级用户思维的转变。

     过去,受互联网的影响,大家都觉得主流的商业打法,应该是流量思维。一个网站需要更多的点击,一个小店也应该开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但是这个词背后是一种冰冷的心态。不论你是什么人,你在我的商业棋盘上,就是一个数字,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流量,用一个统一的词汇,掩盖了互联网世界的丰富性。

     不能说流量思维就错了。过去这20年,互联网人口红利爆发,大量的人从线下转到线上,从真实世界移民到网络空间,用“流量思维”来数人头,图进取,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反正遍地沃野,插根扁担都能开花。

     但是现在不行了,流量越来越贵,而且都已经被巨头们垄断。

     那一个新的创业公司,要想崛起,没有流量还怎么玩呢?只好变玩法。

     不要留恋互联网的伊甸园时代啦。不要再想着像亚当、夏娃一样,能够随意摘取树上的果子啦。互联网人的“狩猎采集时代”结束了,“农耕时代”开始了。什么叫农耕时代?就是圈一块地,种一季粮,精耕细作,秋收冬藏。至于能圈多大,看你的本事,但是对这块地上的每一棵庄稼,心态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是什么点击量,他们是活生生的具体的用户,他们是你的衣食父母,你还胆敢大大咧咧地把他们称作是“流量”?

     2017年,吴声提出了一个词,叫“超级用户思维”。也就是说,因为新物种越来越多,商业的打法出现了一种从流量思维到超级用户思维的转变。所谓的“超级用户思维”,就是我不仅关心我有多少用户,我更关心我有多少超级用户。

     超级用户模式虽然由美国人首创,但是中国市场正在赋予它更大的想象空间。

     德鲁克说过一句话,“企业的使命是创造并留住客户”

     就像新加坡,我地方很小,但是我尽可能提供干净的市容,良好的法制,宽松的环境,丰富的全球资源链接,你来我这里,给我交点税,就像你给小区交的物业费。

     但是这就够了吗?不够,超级用户思维不止是营利模式的变化,它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化的迭代。它还有一句更重要的潜台词:我希望你以我为荣。就像一个城市,我不仅要提供你生活的良好设施,我还要给你提供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荣耀感。

     说到这里,我必须拿我们的「得到」App来举例子了。你可以去打听打听,「得到」用户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一家硅谷著名的创业公司明确在它的招聘启事里说,如果应聘者在「得到」订阅过五个专栏,就可以直接进入面试。

     面对这样的用户,我们不用做推广,你做推广也没有用,这样的用户是糊弄不了的。但是我们要做两件事。

     第一,要尽可能做让用户觉得长脸的事。我们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绝不给用户丢脸。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问的第二个问题,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的玩法?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亚马孙热带雨林。它有7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独立生态系统。光昆虫就有250万种。动物植物很多都是别处没有的。为什么别处没有?

     我们的中国跟亚马孙热带雨林一样,它有足够的规模,有足够的内部多样性。你看,这就是大生态系统的好处。不管它原来有多少古木参天,也不管它原来有多少野兽成群,都会有新机会出现。

     而且新机会还有两种,一种是做物种间的新的连接器。另一种,是维持一个独立的小生态。

     在亚马孙热带雨林里都是不错的活法。所以,我把2017年开的这第二个脑洞,称之为“热带雨林脑洞”。

     比特化脑洞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都说这个时代变化快,那如果没有能力快速变化,是不是就一定会被淘汰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2017年变化最快的一个地方,那就是新零售。它快到了什么程度?快到了,没有人明白它究竟是什么,所以,只好在老概念前面加了一个“新”字,管它叫新零售。

     新零售的玩法和打法,今年看来只是一个买棋子、做布局的阶段,真正的好戏,得明年上演。

     新零售说起来很玄乎,但其实本质很简单,就两个字,效率。三个字,高效率。九个字,用一切手段提高效率。16个字,用一切手段全方位无死角地提高效率。

     有的,在数据算法上下功夫,有的,在支付上下功夫,有的,在物流配送上下功夫,有的,在建仓策略上下功夫,有的在创造场景上下功夫。

     不管什么功夫,你站在消费者这头看,本质上都是让你“想要就要,马上就要”。在你的购买欲萌发时,就能完成支付。在你的购买欲消退前,就能完成送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快递来。

     你看,效率的提升就是这样一点点挺进。当你意识到的时候,这一点一点的量变,已经积累到把你的生活改变。

     这是一场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战争。从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到你楼下的夫妻老婆店,全面被动员,分开走,一起打,打一场效率战争

     那你说,既然是效率战争,就很简单啊,找到货更快,支付更快,送货更快,不就行了吗?这么想你就把这场效率之战想得简单了。还有更快的打法。

     你想过没有,在人的脑子里,还可以继续比拼效率。去年跨年演讲,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认知战”。

     价格战,不管多惨烈,仍然是靠产品本身赚钱,战场仍然摆在商场里;而认知战,战场只在用户的头脑中。价格战的目的,是消费者仔细权衡之后,选择我;认知战的目的,是消费者只知道我。价格战的目的,是在比较中胜出;认知战的目的,是不存在比较。

     速度、速度、速度,你看我们刚才讲,从货逼近人的速度,支付的速度、送货的速度到认知的速度,我们其实只是想问一个问题,这么强调效率、速度,演化这么快的领域,真的把那些不赶时髦的人甩出去了吗?

     前几年,几乎所有产业的人都在谈互联网冲击,似乎互联网是一张过时不候的船票,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大家都深陷在所谓的转型焦虑中。但是,在2017,连一个水果摊,一个烤红薯的,都已经被微信、支付宝拽到了线上,还有什么互联网转型的问题?

     2017年,不管你原来有什么认知,什么处境,有没有互联网思维,不管你是一个传统超市,还是一个夫妻老婆店,都被资本,被阿里系、腾讯系的力量,用投资、并购、地推、补贴的方法拉上了轰隆隆的战车。

     2017年,有一个词大热,叫“赋能”。这个词的发明人,阿里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务长曾鸣说:“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

     调动不属于你的,组织外的资源的方式是什么?就是你原来不能,但是我有办法让你能。所以,你才会听我的调动嘛。这就叫“赋能”。反过来,我是一个小创业者,我怎么调动阿里的资源呢?就是反过来接受它的赋能嘛。

     去年的时候,我们还是想,想个什么辙,我能变成一个带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而今年,你还用想辙?只要你握住来自比特世界的那支赋能之手,就已经是一家互联网企业。还有什么转型焦虑可言?

     就像在内容产业里面,很多内容生产者原本还在焦虑,怎么完成这一轮互联网转型。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你不知道,像「得到」这样的公司是多么饥渴地在寻找你。

     这就是我们今天问出的第三个问题,“跟不上快速变化,是不是就会被淘汰?”

     所以我们开了这第三个脑洞,叫“比特化脑洞”。

     什么意思?这个世界正在被迅速比特化、数字化。2017年,新零售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比特世界是一个需要我们攀爬的山峰。但是,2017年,比特世界给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脑洞。原来它哪用你攀爬?它是主动匍匐到你的脚下,席卷你,拽住你,托举你,赋能你。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脑洞。过去几年,我们经常会害怕一些大词。我们受到互联网思维、免费、共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概念的冲击,我们一时恍惚,觉得这个世界下一秒就会变得陌生,我们会因此掉队。但是,明白了比特化脑洞,我们明白了,有两个趋势永远不变——

     第一,无论产业怎么演化,都是往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演化。所谓的新零售,不过就是让更多的人,以更便宜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更好的体验,买到更丰富的商品。这一点,不可逆。

     第二,分工会越来越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越专业的人,就越不会被时代抛下。这一点,也不可逆。

     既然这次是这样,未来再有什么新词、大词,也许我们就不会被它们吓到。

     做最好的自己,以更高的效率做好自己,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什么都不用担心。这就是比特化脑洞。

     拔河脑洞

     我们来回答第四个问题,中国人口太多,资源太少,会不会发展空间不够,后劲不足,说白了,中国会不会遇到增长的天花板。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回答,那么前面三个问题,不管是什么答案,都没有意义。

     2017年,我问遍身边的朋友,哪个时刻你觉得很重要?这回我问的是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老师,他说是10月20日。

     那一天,坦桑尼亚批准了巴加莫约(Bagamoyo)港口项目。这个港口预计3年后建成。建成之后的吞吐量相当于现在非洲东部所有港口的总和。这是中国无数个海外建设项目中的一个。那为什么这个港口很特别?

     我们先来看一眼坦桑尼亚的地图。

     这个红点的地方就是巴加莫约(Bagamoyo)港口,它连接着坦赞铁路。坦赞铁路,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援建的项目。质量非常好,但是现在运行得并不理想。为什么,因为这条铁路沿线没有什么大城市。现在每周只能开行两三趟车,开起来也是晃晃悠悠速度慢得很。

     但是,坦赞铁路的两侧还有一个别名,叫“南方粮食走廊”。可耕地是9亿亩,80%都没有开发。

     巴加莫约港口修建以后,这片地方就可以和全世界,尤其是和中国连接起来。那是什么结果?放飞下想象力。

     中国的耕地非常有限,大家都知道一个数字,就是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底线。其中有5.5亿亩耕地是种玉米的,这里面相当部分是做饲料用。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些饲料用地转移到坦桑尼亚去,用他们的5亿亩土地来种中国需要的饲料。这并不会影响到中国人的粮食安全,最多对猪的粮食安全有点影响,但是中国这边就有可能腾出来几亿亩的土地。

     在这样一种连接中,受益的绝不只是中国。

     这个事情,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思考今天的中国,已经不能局限在中国本身。我们刚才那个问题,中国会不会遇到增长的天花板?这个问题必须在全球的框架中才能找到答案。

     2017年,我找到的答案,来自于我在「得到」里看的一本书,中信出版社的 《超级版图》。这本书,我觉得被严重低估了。它讲了什么呢?就是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世界不再只是国与国的拼图,而且是由基础设施连通的网络。世界不再是分散平摊的块块,而是连起来的点点和线线。世界越来越像互联网。

     光占有,不连接,就是一个资源孤岛,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把世界看成块块逻辑的bug。

     但是如果把世界看成是点线网呢?那注意力就是放在基础设施上,放在互联互通上,放在塑造和维护供应链上。我们来看看,基于这个全新的逻辑,中国这些年是怎么做的。

      《超级版图》这本书提出了“拔河游戏”这个精彩的比方。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其实是在走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中。美国人眼里的博弈,是一场拳击比赛;而中国人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拔河游戏。我们来看看这两种博弈逻辑的区别——

     拳击比赛是强者的竞技,是有准入门槛的;而拔河游戏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人人都可以有贡献。

     拳击比赛以击倒对手为目的;而拔河游戏只是想把供应链上高价值的部分拉过来。

     拳击比赛取胜的关键是让自己更强大;而拔河游戏取胜的关键是让更多的人站到自己这一方。

     拳击比赛的输家必须离场;拔河游戏希望人人都不要松手

     拳击比赛之所以玩不下去,因为世界已经越来越混为一体。

     中国正在参与的拔河游戏的逻辑来看,所有国家的人口、产能、资源、资本和技术,都共生在一条供应链上,休戚与共,谁也不能放手。这里面的博弈再也不是你死我活的问题,而是绳子往哪移一点,主导权多一点、还是少一点的问题。

     那么拔河游戏里面,谁能获得主导权呢?有经验的人都知道,胖子多的、肉大身沉的、心更齐的有优势。在拔河游戏里,人口规模、市场规模、产业规模,就是决定性的因素了。说到这,你才会理解,为什么中国会在全球那么积极地去参与修建基础设施、去维护供应链,为什么积极地倡导“一带一路”。

     拔河游戏不关心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只关心价值的移动方向。

     理解了拔河游戏,你就会明白,中国和美国,这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也许根本就不在一条赛道上竞争,甚至根本就不在同一幅地图上竞争。它们看到的是两种图景,实践的是两套逻辑。

     不要以为两套逻辑,就一定有好有坏、有优有劣。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说,“一个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个更深刻的真理。”

     还记得我们刚刚提出来的第四个问题,中国的经济会不会遇到天花板。还记得我前面说的么?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回答,那么前面三个问题,不管是什么答案,都没有意义。

     听完了拔河游戏这个比方,有没有一种开脑洞的感觉?所以,这就是今天跨年演讲我给各位介绍的第四个脑洞,我把它称之为“拔河脑洞”。

     在国境线构成的世界里,在拳击比赛的规则里,这个问题好像很严峻。但是在由供应链构成的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在拔河游戏的规则里,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终点站脑洞

     下面我们来回答今天的第五个问题,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如何?

     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看起来很宏观,但是它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选择。好像一直有一个声音说,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所以持续性并不好。

     这种声音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学者提出的“雁阵模型”。简单说就是:“随着成本提高,产业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

     日本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亚洲四小龙承接日本,中国承接亚洲四小龙。所以,21世纪初,中国才成了“世界工厂”。所以任何一个国家,都只是产业转移的中转站而已。

     这里面就有两层意思啦。

     第一,中国在雁阵中永远也不会是领头雁,你虽然规模大,但是你干的是低端产业,是别人转给你的。

     第二,随着中国各项成本的提高,“世界工厂”的地位迟早是要交出去的。这就是可持续性问题。

     你不觉得吗?过去几十年,中国人确实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焦虑中——

     虽然我们的经济在增长,但是我们的各项成本也在上升,产业会不会转移出去?我们的黄金时代会不会就要结束?

     到了2017年,回头一看,过去十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了5倍,已经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但是,制造业向中国集中的趋势仍然没有减缓。那说好了的产业转移呢?中国为什么还没有掉到那个预言中的大坑里?

     清华大学的魏杰教授,2017年还进一步提醒了我们一件事:中国正在启动一次全新的全球化。

     2017年,我遇到了一个人,他给了我这一年最大的一次思想冲击。这个人就是前面我已经提到的,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老师。

     我第一次见到他,关于中国到底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有今天的成就,中国到底有没有前途,中国在世界上的真实角色是什么,他跟我讲了4个小时。

     其中,我打断他,问了一个问题。他说,别急,你的这个问题,20分钟之后我会说到。

     这个解释的核心着眼点在于,这一轮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到底是西方国家不愿意干了,转到中国来?还是他们干不了了,转到中国来?这是这个解释的核心。

     施展引入了看这个问题的一个新维度,过去几十年,世界产业演化的速度在发生变化。

     我们来看几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火车。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汽车。

     这次产业革命的典型产品是手机。一部手机买了之后,能用多长时间?大概1年,大多数人就已经更新换代。

     还记得一个品牌叫诺基亚吗?在它被微软收购的时候,CEO约玛?奥利拉说过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从产业演化速度的角度,也许我们能给出答案。

     当智能手机出现的时候,诺基亚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在所有手机厂商中,它是拥有自己完整生产线的最大厂商。这意味着它对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把控力,综合成本控制能力是最强的。但是,智能手机的基本需求是什么?是创新。而诺基亚的庞大生产线,就意味着它的创新能力一定是被抑制的。因为生产线是按照之前产品的需求设计的,想创新的话,整条生产线都得调整,成本极高。

     所以,诺基亚是怎么死的?是被它沉重的肉身拖死的。

     当西方国家整体进入了创新经济的时候,它就出现了一个急迫的需求,就是必须把生产流程外包,把生产流程转型的成本全部甩给别人,只做观念层面的创新,不停地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

     在以前时代的创新,创新的基础是技术,技术本身就构成竞争壁垒;但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创新,创新的基础是观念,观念本身很容易被抄袭,所以它的竞争壁垒就是自己的创新速度,只要我的速度比你快,你就永远只能追赶而没法抄袭。

     举个例子,在皇家御膳房里,你要想把菜做得好,皇上高兴,你就只能专攻一门,比如说,只做川菜,手艺越来越精,十分钟就能上一道水煮鱼,这就叫专业化带来的有效率。但是,皇上突然变口味了,不爱吃川菜了,改吃法餐了,你就傻眼了,这就叫专业化带来的没弹性。你看,高效率和高弹性是矛盾的。

     在制造业领域,谁能把这对矛盾给化解了?当今世界,只有中国能够做到。

     中国企业的高度分工到了什么程度呢?一个简易打火机,28个零件,在浙江的一个村子里,那就分成了28个专业厂家生产,然后再组装。平时你看到的那种卖1块钱的打火机,成本可以压到1毛钱。施展老师在浙江考察的时候,就见过一些生产拉杆天线的厂家,一个厂只生产其中的一节,可以说是专业化到极致,效率也达到极致了。

     但是与此同时,无数家极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还密集地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高效的供应链网络。他们彼此之间有互相配套的关系。上游需求一变,这种配套关系可以迅速重组,确保弹性。

     为什么只有中国能做到?这里面既有“命”的成分,也有“运”的成分。所谓“命”,就是中国独有的禀赋,其他国家想学也学不去,那就是中国的超大规模性。所谓“运”,就是中国在特定的时间点上,恰好踩对了节奏。

     「得到」作者、也是投资人的王煜全老师,一直对未来的全球分工有一个判断——美国科技、中国制造、全球市场。

     何帆老师从另一个角度也解释过这件事,在他的「得到」专栏里就提到过,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国际贸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此前国际贸易是“产业间贸易”,而中国参与的国际贸易更多的是“产业内贸易”。

     什么叫产业间贸易?就是中国人80年代干的,用十几亿条裤子换人家一架飞机。用成品换成品。

     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就是美国苹果公司要生产iPhone,供应链遍布全球,而中国分担其中的一部分环节。

     那中国就非常容易打开这个缺口了。中国就会利用自己的超大规模性优势和兼具效率、弹性的优势,在这个机会窗口里开疆拓土,攻城略地。

     规模不再只是规模,规模本身就是能力。

     这是在2017年我开的第五个脑洞,我把它称之为“终点站脑洞”。还记得刚开始提出来的问题吗?中国的独特优势是什么?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最后一站。

     枢纽脑洞

     刚才我们已经谈了五个问题,我们还有一个问题要关心。中国能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为什么要关心这个问题呢?刚才我们一直在讲中国机会很多,中国增长还没遇上天花板,中国的优势很独特,那你一家独大,别人怎么办?别人过不好,我们也好不了。所以最后的问题来了,我们能不能和世界建立良性关系?换句话说,我们未来的全球角色是什么?

     在《枢纽》这本书中,施展老师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中国一直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请注意,不仅现在是,历史上一直都是。

     什么是“自变量”?就是它一变化,系统就变化,它的变化是参与到系统的生成和演化中的,这种大块头的因素,就是自变量。中国这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就是世界系统的自变量。

     还记得吗?总有人说,中国很倒霉啊,我们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这似乎是中国的一个软肋。但是你一旦把思考角度转过来一看的话,世界缺不了中国。这就是自变量的地位。

     但是,自变量只是说明你的重要性,还不能说明你在全球结构中的位置。这个位置不是争来的,是世界格局演化逐渐形成的对中国的一种需求。

     我们来看看二战之后,世界格局的一个局部演化——

     非洲国家在二战后纷纷独立。说实话,那个时候非洲经济发展是不错的。原因是西方的带动。西方要资源,要经济腹地,非洲正好有这些好东西,所以非洲的日子就好过。

     但是一转眼到了1970年代,发生了石油危机,西方经济突然之间遭遇了一个巨大的停顿,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下降,非洲国家于是陷入到了非常艰难的经济困境当中。

     然后呢,西方的危机很快过去了,我们都知道里根、撒切尔一系列改革,西方经济继续爬起来,80年代中期迎来一个繁荣的周期。但是,在西方的这一轮繁荣的同时,恰恰是非洲现代历史上最为悲惨的十年。

     因为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他们已经进入了创新经济的时代,超过70%都是第三产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这和以原材料出口为主的欠发达国家之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缝。

     这个裂缝谁来填?上个世纪90年代,答案揭晓,是中国。

     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就理解中国的全球角色了。

     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办法和欠发达国家直接形成经贸循环了,中国是全球经贸循环有效运转的必须结点。这不是什么推演,这就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中国正在变成全球经济体系的十字路口,是资源、信息、资本在全世界流动的必经之路,是世界的路由器,也是施展老师这本书的名字——枢纽。

     作为枢纽,我们向原材料产地国家输出资本、制成品、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

     作为枢纽,我们向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形形色色的工业品和创新落地的机会。

     2017年,我们已经看到,当大规模难民涌向欧洲的时候,欧洲既无法抵挡,也很难让他们融入。

     就像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戴蒙德说:“历史上的国家和社会衰败,更多只是影响到自己。而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衰落,都可能影响到世界上其他地方。”

     中国2016年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总额为361亿美元,占非洲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9%,是世界第一。这不是简单的投资,而是在非洲建设铁路、公路、电信等基础设施,把非洲的矿山、农田、村镇和全球连接起来。

     站在西方的角度看,他们通过中国投放秩序。站在欠发达国家的角度看,他们通过中国在分享全球化带来的繁荣。这就是中国的枢纽作用。

     中国,处于大陆和海洋的连接点上。

     在古代,世界通过丝绸之路和中国互动,大陆是秩序的生成线,然后以中国为枢纽,向海洋世界投放秩序,海洋是秩序的传播线。

     在当代,世界潮流反向而动,海洋世界是秩序的生成线,然后以中国为枢纽,向大陆的深处投放秩序,大陆是秩序的传播线。

     但是,不管方向如何,中国都是联系海洋与大陆的中介性、枢纽性存在。

     这是中国的地缘位置和超大规模性共同决定的,这是全球都希望中国去承担的角色和责任。认清楚这个角色和责任,我们就有能力去营造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就不会和现有的大国发生零和博弈。

     这是这场跨年演讲试图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把这个答案称之为叫“枢纽脑洞”

     特别感谢施展老师在2017年给我开的这个脑洞。他把这套思想,和关于中国历史三千年演进逻辑的思考,写进了一本书,就是我们反复提到的这本 《枢纽》。

     今天,我们回答了六个问题,回应了六种焦虑,在开出的六个脑洞中,其实也认出了六种“中国式机会”。

     这只是一个起步。我不觉得今天说的是什么终极答案。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将会持续探索这些问题,这种探索一点也不抽象。它和我们每一个人当下的决策息息相关。

     还记得我们这个演讲一开始提的那一系列问题吗?什么样的行业会有前途?孩子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怎样配置自己的资产?

     不管你原来是怎么想的,2017年到了最后的时点,让我们带着中国式机会的视角,重新启动对所有这些问题的思考。

     人生算法

     下面我要说的话,只能是说给你们这样少数人的。它只跟少数人有关,也只对少数人有用。这是2017年我感受很深的一个词——人生算法。

     过去,我们对于人生策略有一种误解。以为最成功的人生,一定是因为寻找到了某种规律。我们总觉得,这规律应该是客观的,是不能改变的,是躺在那等着你发现的。但是,只要找到了,就可以一把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在人生算法看来,成功策略不该是这样的。

     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规律,只有可以不断增大的概率。

     哪有什么可以直接登顶的人生,只有根据反馈不断迭代的过程。

     为了说清楚什么是“人生算法”,我的朋友喻颖正考过我一个很好的问题。今天也考考你。

     假设你现在面对两个按钮——按下第一个按钮,直接给你一百万美元;按下第二个按钮,你有一半的机会拿到一亿美元,当然还有一半机会就什么都没有。

     这两个按钮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个??有人会选第一个,因为落袋为安。100万美元也不是个小数。有人会冒个险,选第二个,因为万一成功,从此就成了人生赢家。

     但是,出这道题的喻颖正告诉我,这道题的本质,不是考这个。这道题目,是有唯一正确答案的。那就是要选第二个按钮。有一半机会拿到一亿美元。

     你可以找一个人,说,我有一半机会能拿到一亿美元。咱俩关系不错,如果你给我一百万美元,我就愿意把这个机会分享给你。你去按,什么也没有,你认倒霉,如果拿到了一亿美元,咱俩平分。

     有的算法,虽然引入了风险,但是没有风险的控制机制,所以也不怎么样。有的算法,引入了风险共担者,有的算法引入了市场。算法越迭代,成功的概率就不断地提高。

     这就是“人生算法”的力量。

     我想给你推荐一本书,这里面呈现了一个用“人生算法”驱动的生存方式,美国最著名的投资人之一瑞·达利欧写的,中信出版社刚刚出版的 《原则》。现在就可以以全网最低价在「得到」App里购买电子版。

     我牢牢地记住了达利欧的下面这段话:“算法,就是在连续性基础上运行的原则。”

     我们总觉得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憋着什么发财的诀窍,但是查理·芒格说:“当成功概率很高的时刻,下最大的赌注,而其余时间按兵不动。”这就是在说人生算法。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这也是在说人生算法。

     如果还是觉得费解,喻颖正也写了一个公式: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

     说得更简单一点,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对世界不断重复的最基本的套路,找到它,重复它,强化它。你抓住中国式机会,就是更大概率的事件。

     2018年已经开始,我们这群人即将分头前行,各自启动自己的人生算法。祝各位好运。下一次,我们聚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现场的时候,希望每个人都会像木心先生所说的那样:

     “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 本文由得到(ID:dedao-getit)授权发布,演讲罗振宇。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读懂中国7000种最赚钱的生意

     商务合作微信)

     ↓↓↓新年送自己最好的礼物!

      阅读原文

     阅读?100000+

     450 投诉

     精选留言

     写留言

     ?108

     凑活吧

     大晚上的,小偏不容易,给个赞。

     5天前

     ?59

     作者回复

     13000字4小时全程嗨点,罗胖也不容易

     5天前

     ?42

     Catherine Tam

     罗振宇包装概念的套路、制造新词的能力以及传播逻辑的能力真是一级棒,去年一样的东西,百度可以搜的东西,打开朋友圈就可以看到的东西,他能用一个新概念当成新东西重新说出来,而且,还娓娓道来,完全没有冷场

     5天前

     ?41

     杨宝财

     先赞再看,敬业

     5天前

     ?23

     KEENIN轻颜半永久皮肤管理:杨

     如约而至

     5天前

     ?18

     小水

     全程一字一句看完,老罗忠实粉丝,有创业梦,93后。媒体圈混迹,毕业一年,失败过,迷茫过,也正在焦虑中。我要把4个小时再看一遍,我要读更多的书,学习更多的东西,迷茫焦虑只是暂时,因为我很自信我不会这么平庸。

     5天前

     ?18

     李安

     忽悠

     5天前

     ?9

     黄琴玉

     我新年一睁开眼,两个半小时就花在看罗胖的跨年演讲上,受益良多,深受启发,2018年撸袖子加油干

     5天前

     ?7

     小魔玉

     光占有,不连接,就是一个资源孤岛,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把世界看成块块逻辑的bug。

     5天前

     ?6

     张树保

     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5天前

     ?5

     红华

     我以为罗先生的六个"脑洞"都是抓住一个主体一一人,人之需求,人之心理需求是当今市场,2o18年的核心,人的心理活动是市场需求之首要的核心一一动力,源泉是与时具进的变形金刚?!不是吗?!这是我的读后感!人是主体而人又喜新丢旧,故要超越人的变化的消费心理才是硬道理,才能您在市场中永立不败之地!引导市场的先导者,是吧!哈!

     5天前

     ?5

     A.360搜索推广高志“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2018加油!

     5天前

     ?5

     彭友 银行贷款

     字字珠玑,极度共鸣

     5天前

     ?5

     a

     全程大脑都处于思考与运转中,赞

     5天前

     ?4

     憨人Brave

     说得好全面 谢谢小编,明年大家一起加油

     5天前

     ?4

     作者回复

     加油↖(^ω^)↗

     5天前

     ?4

     菩提子 (Erica Pu)(Cody H. 9th)

     焦慮太多是因為觀注太多不可控的外在環境,修內功才主要,所以文中六點,我以為:1. 強者永遠是少數,所以沒有必要以犧牲生活的藝術去焦虑追做一個強者。建議讀下"Strength finder",更多地了解自已,做好自已,與強者為伍未尚不可。螺絲釘的價值一樣可以為整机做不可缺的貢獻。2. 今天的我們已經是在埸里,只要有心用力總有機会,因為机會就在我們中,你準備好嗎?建議看"Blue Ocean".3. 跟隨變化是件痛苦并焦慮的事,而且辛苦,對生命的理解決定了生活態度生活方式進爾決定了你要成就怎樣的財務狀況并付注行動,你就永遠不會被淘汰。4. 中國經濟不會有天花板因為自身需求升級再加上世界大舞台開放。一帶一路是一步好棋。5.6.:相信中國人的智慧,只是需要些時間。

     六個腦洞的提法很炫。

     5天前

     ?4

     林风

     一次性看完上万字的文章机会越来越少了,而这次是让你担心看得太快!担心文章太短!这是绝对值得一读的精品!

     5天前

     ?4

     高建

     看完直播一直在想找完整版资料,感谢整理!辛苦了!!!

     5天前

     ?4

     海阔天空

     能理解多少?能把握多少?信息量太大

     5天前

     ?3

     金京

     能在跨年演讲频繁听到“算法”,我这个算法创业团队的打工仔真心高兴呀

     5天前

     ?3

     朱江

     全程看完,感悟良多,谢谢,19年再见

     5天前

     ?3

     张海建

     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

     5天前

     ?3

     ?Y . Ting

     支持

     5天前

     ?3

     槿上橙林

     脑洞大开

     5天前

     ?3

     史效军~Peter

     危机到来的同时,机会也来了,关健是你在哪里???

     5天前

     ?3

     以太的朋友

     时间的朋友,以太的朋友。

     5天前

     ?3

     应该起个好名

     今年时间的朋友需要很长时间消化。期待明年的。罗总。厉害。

     5天前

     ?3

     张童童

     确实给到很多大格局上面的思考,妙语连珠,荡气回肠。

     5天前

     ?2

     芝农-潘顺

     有时候呢,不看这些演讲还好,还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事,也干的马马虎虎,看了反而变得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事。

     5天前

     ?2

     萧郎

     “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过岁月”,说好的做时间的朋友,怎么互相谁都不饶谁

     5天前

     ?2

     ccb0715

     总结,热带雨林脑洞,比特脑洞,拔河效应脑洞,枢纽脑洞,一个比一个精彩,有内容的跨年演讲

     5天前

     ?2

     奋进的哒哒狼

     谢谢罗振宇!谢谢小编!

     5天前

     ?2

     田丰

     罗老师,岁月能饶,体重不赦!

     5天前

     ?2

     安东

     如此敬业,新的一年事业会更上一层楼。

     5天前

     ?2

     海鹏

     效率很高!算法很快!赞

     5天前

     ?2

     周连国

     见解独到,值得一读,视频演讲更精彩!

     5天前

     ?2

     很久以前

     小编不容易,这么多字,打出来!

     5天前

     ?2

     疯狂的红枣

     思维超乎想像。还有什么思维让农民脱贫?

     5天前

     ?2

     乐子

     脑洞大开,罗老师666

     5天前

     ?2

     苏春

     新年快乐!小编辛苦啦

     5天前

     ?2

     酒缸不小?

     虽然不敢苟同但也赞一个

     5天前

     ?2

     YIFENG

     浓缩的都是精华,小编辛苦啦,新年快乐!

     5天前

     ?1

     wing

     与强者为伍,需脑洞大开,好累。但是你不累、不付出就体会不了“得到”的满足感

     4天前

     ?1

     淡若~云~烟

     弱弱问一句,得到要怎么得到

     5天前

     ?1

     初记刻深受启发,不错!只可惜个人的执行行动力太差,又不以后必定有一番成就!

     5天前

     ?1

     乔军

     罗叔很棒!!!

     5天前

     ?1

     杨茂安营销广告全国糖酒会

     互联网创业典范

     5天前

     ?1

     胡开宇

     小编辛苦了,元旦加鸡腿。但是为啥不给一个演讲链接呢,这可是增加流量

     5天前

     ?1

     滕首東高歌TpS朋友圈古董鉴定.

     早安中国?2018元旦好文分享 點贊 祝? 100分

     5天前

     ?1

     徐秋梅

     新年睁开眼的第一时间拜读,很受用,谢谢罗胖,谢谢创业家杂志。

     5天前

     ?1

     佛宇~王乐宇

     南无阿弥陀佛,轮回,变化,

     5天前

     ?1

     张宏钧

     为小编点赞 ,新年快乐!马云说得对,成功的人放屁都有道理,失败的人再有道理也要闭嘴 ,都是放屁!

     5天前

     ?1

     Bella

     小编辛苦啦!新年快乐谢谢!

     5天前

     ?1

     周崇瑞 太平洋岛主

     深受启发!谢谢宇叔!

     5天前

     ?1

     雷钧

     不错啊

     5天前

     ?1

     邢帅教育~吴石烽

     老罗一直都是我的偶像,像老罗看起

     5天前

     ?1

     阿荣

     新年快乐.....机会给我们分析一下西班牙华人的未来方向吧!

     5天前

     ?1

     陈挺

     算不算加班。。。。

     5天前

     ?

     Lsize花生

     得到得到,升天得到道

     3天前

     ?

     龍行天下

     岁月不饶人,我也未曾饶岁月,说的好

     3天前

     ?

     邵力凤

     好文,点赞,可以慢慢细细的品读。

     3天前

     ?

     吉普212刘洺良

     4天前

     ?

     堂吉诃德

     双手点赞

     4天前

     ?

     明天会更好

     4天前

     ?

     花无缺

     本想今天早晨睡个小懒觉,结果闹铃忘记取消了,周二的早读,按时把我吵醒!拼命闭眼,刚眯了一会儿,孩子又该上学了,又成功把我吵醒。却不料,看到这么精彩的文章。

     做一个中学老师,虽然跟文中说的大公司呀赚大钱呀沾不上边儿,但是不能忘了,自己是站在讲台上的人,必须具备新鲜思维。毕竟在学生的某个成长阶段,老师就是他们的人生导师!我必须常常思考:我有这个资格吗? 在免费的学习资源唾手可得的今天,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传达的思维方式应该和知识内容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你的学生面对的,是更远的未来。

     一次性看完上万字的文章机会越来越少了,而这是绝对值得一读的精品!

     4天前

     ?

     玉琳

     值得读十遍,反刍十天,应用一年,受益一辈子的好文章!

     5天前

     ?

     灵魂行者

     此“sx”非彼“sx”反正是

     5天前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