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心得体会 > 正文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10篇

    时间:2022-03-01 23:25:30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10篇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篇1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盛况再现:圣火刚在“鸟巢”点燃,由衷的赞美之声就响彻环球。世人不仅为这场“视觉盛宴”的“宏伟绚丽”、“梦幻诗意”所倾倒,更为其张扬的坚毅顽强、折射的人性光辉所震撼。如此精彩的开场,无疑将使残奥会史上规模空前的这次盛会,得到空前的关注;无疑将激励残奥健儿们创造出空前的佳绩,在今后的十几天里写下辉煌的篇章。同时,也无疑会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给中国、给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

    其实,不须待北京残奥会的大幕落下,这笔巨大的“遗产”已然铺陈在我们面前,已然在造福千家万户。

    残奥会已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近50年,在残奥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像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样,品味竞争之烈,欣赏体育之美,点亮理想之光,分享运动之乐,用摄人心魄的勇气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平等精神。但由于对比赛设施要求不同等原因,同年同城举办的两个奥运会,一直采用各自筹办的方式。北京是第一个执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协议的举办城市,不仅开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办两个奥运会之先河,而且响亮地提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从而在“奥运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语)上镌刻了令人振奋的内容。

    7年来,正是“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极大地推进了北京乃至全中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残疾人出行更加便利。这期间,北京市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了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重点改造项目达6000多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北京市共实施了1.4万多项无障碍改造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总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

    “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不仅让北京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也让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的生活和保障关注度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35.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19万贫困残疾人受益;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125个,在建项目共计285个,筹建项目共计318个。在鼓励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去年7月起又对政策作出调整,大幅度扩展了享受税收优惠的单位,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当年,全国城镇新安排39.2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达到1696.5万人。

    由此可见,中国倾力奉献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义,创造出真正平等、完整的人类盛会,让高贵的人性在世界畅行无阻。

    而这一举措,在过去的7年里,已经带动中国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北京残奥会比赛已全面展开,可以肯定地说,4000余残奥选手的奋勇拼搏,将带来一场自强不息、引发人们深化对生命思考的“精神盛会”,必将对更多的残疾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产生更强劲的促进作用。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篇2

    残奥会期间,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在北土城地铁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所 需的全部安全检查,直接换乘奥运支线;持证残疾人乘车入场,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下车,安检员将上车检查。本届残奥会安保。警方将从一个个细节突破。

    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残、智障、视觉听觉语言残,所需要的社会关爱是有差异的,太原则、太笼统不行。针对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截瘫、脑瘫、脊椎残疾等各种类型的残障观众,采用细致入微的、有区别的安检方法,既方便了残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残疾人的人格。

    而对于本次运动会的主角——残疾运动员,他们的参赛不在于能否拿到奖牌,能拿到多少奖牌,而在于积极参与。为了参赛,他们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们有勇气、有资格走进赛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成功。比赛中,他们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对于他们参赛,观众应该多欣赏、多喝彩,把他们的长处看成是超常规发挥。赛场喝彩声、掌声不断,且都是恰到好处,才能激发他们超水平的发挥。

    本届残奥会规模很大,将会涌现一大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也必然会出现一批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赛风顽强,敢打敢拼,让人感动不已的运动员。媒体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时,应该准确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以他们的满意为满意。切不能强人所难,只顾自己方便,增加被采访者的负担

    无论是残疾选手、残疾观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残疾人,他们所到之地,难免会遇到障碍、碰到麻烦。因此,残奥会会闭幕,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应落幕。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残疾人6.5亿,占总人口的10%;中国则有8300多万,每16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应当有更多的社会民众甘当志愿者,主动从细节上向残疾人投去关爱,提供帮助,并且还要把这种关爱视为一种快乐。这样残疾人出现在哪里,和煦温暖的春风就能沐浴到哪里,“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就能延伸到哪里。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篇3

    残奥会期间,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在北土城地铁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所 需的全部安全检查,直接换乘奥运支线;持证残疾人乘车入场,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下车,安检员将上车检查。本届残奥会安保。警方将从一个个细节突破。

    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残、智障、视觉听觉语言残,所需要的社会关爱是有差异的,太原则、太笼统不行。针对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截瘫、脑瘫、脊椎残疾等各种类型的残障观众,采用细致入微的、有区别的安检方法,既方便了残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残疾人的人格。

    而对于本次运动会的主角——残疾运动员,他们的参赛不在于能否拿到奖牌,能拿到多少奖牌,而在于积极参与。为了参赛,他们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们有勇气、有资格走进赛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成功。比赛中,他们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对于他们参赛,观众应该多欣赏、多喝彩,把他们的长处看成是超常规发挥。赛场喝彩声、掌声不断,且都是恰到好处,才能激发他们超水平的发挥。

    本届残奥会规模很大,将会涌现一大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也必然会出现一批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赛风顽强,敢打敢拼,让人感动不已的运动员。媒体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时,应该准确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以他们的满意为满意。切不能强人所难,只顾自己方便,增加被采访者的负担

    无论是残疾选手、残疾观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残疾人,他们所到之地,难免会遇到障碍、碰到麻烦。因此,残奥会会闭幕,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应落幕。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残疾人6.5亿,占总人口的10%;中国则有8300多万,每16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应当有更多的社会民众甘当志愿者,主动从细节上向残疾人投去关爱,提供帮助,并且还要把这种关爱视为一种快乐。这样残疾人出现在哪里,和煦温暖的春风就能沐浴到哪里,“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就能延伸到哪里。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篇4

    一场残奥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从他们的身上可以学到该怎样做人,怎样的人生才算精彩。约旦轮椅乒乓球运动员马哈·巴尔格提为参加北京残奥会做好了充分准备。她热爱运动,不断地努力,曾在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为约旦夺得历史上第一枚金牌。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投身体育让我重获亲生,让我感觉不再是别人的负担。”是啊,这样的人生多好啊!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她没有被自己的缺陷所难倒,还是一样对自己的事业永不言弃。

    美籍巴西人德梅罗已是第四次参加残奥会。一次事故,导致她右半身瘫痪,后来她相继参加马拉松和击剑运动。北京残奥会她代表美国参加击剑比赛。临行前,她对记者说:“我的生命就是一个连续的康复过程,这种康复包括外在的肢体和内在的灵魂。”美国人保罗·莫兰因交通事故失去了右腿。他从1992年开始投身轮椅排球运动,曾代表美国参加过三届残奥会。北京残奥会,他将首次参加男子轮椅网球双打比赛。他在接受《波士顿环球报》采访时说:“我可能不是强有力的奖牌争夺者,但我会尽全力打好比赛。”双腿残疾的巴尔格提通过乒乓球找回了自信,半身瘫痪的德梅罗通过马拉松和击剑修复肢体和心灵,失去右腿的莫兰则通过排球和网球体会到了“重在参与”的乐趣。

    对他们来说,体育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或者娱乐,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一种生活哲学,即创造一种使人在奋斗中寻求乐趣的生活。这样的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是剂多好的良药呀!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坚持这样的精神,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我们要在奋斗中寻求乐趣的生活。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说:“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重要的不是成就,不是获得胜利,而是奋斗拼搏。”巴尔格提和他们残疾朋友们,用行动具体而生动地演绎了奥林匹克的精髓。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要求运动员超越生理的缺陷,通过意志、技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当肢残跳高选手们助跑、起跳、腾越、落地,一连串熟练的技术动作,在空中划出一道流畅的弧线。

    不禁让人惊叹于他们的能力和毅力。在这种精彩的后面,是残奥运动员所付出的倍于常人的艰辛与汗水。走进他们坚强不屈的世界,人们会感受到一种远高于一般运动员的内在精彩,残奥之美尽在于此,生命之美尽在于此。当人们看到那些身体或智力存在缺陷的运动员,带着无比的自信和热情,克服生活缺陷,挑战身体极限,像正常人一样在赛场上奋勇拼搏、纵横驰骋的时候,人们会由衷地给他们以最崇高的敬礼,表达最真诚的祝福。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篇5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盛况再现:圣火刚在“鸟巢”点燃,由衷的赞美之声就响彻环球。世人不仅为这场“视觉盛宴”的“宏伟绚丽”、“梦幻诗意”所倾倒,更为其张扬的坚毅顽强、折射的人性光辉所震撼。如此精彩的开场,无疑将使残奥会史上规模空前的这次盛会,得到空前的关注;无疑将激励残奥健儿们创造出空前的佳绩,在今后的十几天里写下辉煌的篇章。同时,也无疑会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给中国、给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

    其实,不须待北京残奥会的大幕落下,这笔巨大的“遗产”已然铺陈在我们面前,已然在造福千家万户。

    残奥会已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近50年,在残奥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像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样,品味竞争之烈,欣赏体育之美,点亮理想之光,分享运动之乐,用摄人心魄的勇气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平等精神。但由于对比赛设施要求不同等原因,同年同城举办的两个奥运会,一直采用各自筹办的方式。北京是第一个执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协议的举办城市,不仅开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办两个奥运会之先河,而且响亮地提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从而在“奥运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语)上镌刻了令人振奋的内容。

    7年来,正是“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极大地推进了北京乃至全中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残疾人出行更加便利。这期间,北京市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了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重点改造项目达6000多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北京市共实施了1.4万多项无障碍改造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总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

    “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不仅让北京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也让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的生活和保障关注度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35.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19万贫困残疾人受益;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125个,在建项目共计285个,筹建项目共计318个。在鼓励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去年7月起又对政策作出调整,大幅度扩展了享受税收优惠的单位,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当年,全国城镇新安排39.2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达到1696.5万人。

    由此可见,中国倾力奉献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义,创造出真正平等、完整的人类盛会,让高贵的人性在世界畅行无阻。

    而这一举措,在过去的7年里,已经带动中国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北京残奥会比赛已全面展开,可以肯定地说,4000余残奥选手的奋勇拼搏,将带来一场自强不息、引发人们深化对生命思考的“精神盛会”,必将对更多的残疾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产生更强劲的促进作用。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篇6

    世界上人可以有多种分法:黑人、白人;中国人、美国人;还有健全人、残疾人。

    毫无疑问,残疾人是最弱势的却又是为数不少的一个群体。目前世界上有残疾人6.5亿,仅在中国就有3000万残疾人,其中包括778万肢体残疾人。这样看来,残疾人布满了大陆的每一个角落,而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肢残人(肢体残疾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盲人、聋哑人,以及手、脚处于基本功能丧失或完全瘫痪的人。这些人,在自理、阅读、行走等方面多多少少会有些困难,而这时,作为健全人的我们,就可以在闲暇无事时,帮身边的肢残人做扫地、洗地、洗碗等家务,或读书上的故事给他们听,或跟他们聊天,甚至还可以在公路上扶一个盲人或一个残疾人过马路,这些都是些举手之劳,做起来不会很难吧?我想应该不会。

    残奥会全称“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残疾人运动员的比赛乐园。2008年残奥会有:射箭、田径、硬地滚球、自行车、马术、五人制足球、七人制足球、盲人门球、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帆船、射击、游泳、乒乓球、坐式排球、轮椅篮球、轮椅击剑、轮椅橄榄球、轮椅网球等20个大型项目,共设471枚金牌。我国著名残疾人运动员刘美丽、吴彦俭、谢兆星等人也将在残奥会上一显身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希望,在残奥会上,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都能够再创佳绩,一展风采!

    我更希望,在这个社会日趋文明、科技日益发达的年代里,残疾人越来越少,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希望没有人被残疾的痛苦所折磨!

    我祝福所有的残疾人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希望你们能身残志不残,过好生命的每一天!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篇7

    我从小就是个爱运动的孩子,因为我觉得运动能带给人快乐。每年到了冬季,爸爸妈妈总会带我去郊区的滑雪场滑雪,我慢慢地从喜欢玩雪变成了喜爱滑雪,没想到冬天的运动也能这么精彩,我们全家也开始关注冬奥会的滑雪项目和比赛。每次看到中国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唱着国歌身披国旗,我都会激动不已,心中悄悄有了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我也想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为国争光。

    这次冬奥会要来北京举行,我非常期待,希望能够近距离地看到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同时也有机会仔细观察和学习他们的动作。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滑雪运动员们那轻盈而敏捷的身姿,在空中旋转的动作,我都会惊叹和羡慕不已,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们那样可以在雪场上自由地穿梭,希望有一天能把金灿灿地奖牌挂在胸前,让全场奏响国歌。

    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滑雪爱好者,他们看出我也喜爱滑雪,非常高兴。周末有机会就会带我去滑雪场练习滑雪动作,我最开始的教练是我的爸爸,他非常有耐心,从最基本的动作教我一点点进步。虽然在电视上看到运动员们的动作轻盈而流畅,但是滑雪学习起来并不轻松,因为穿上厚厚的雪服和雪具会让人变得笨拙,我已经记不清在雪道上摔倒过多少次了,为了能够控制雪板的速度和练习转弯,我经常会失去重心,重重地摔在地上滑出去很远。这是学习滑雪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不经过一次次实践和动作打磨就没有办法很好地掌握滑雪技巧。有时候速度太快摔在地上非常疼,我会忍不住流眼泪,看着爸爸委屈地说:“我不想学习了,怎么努力都学不好”。这时爸爸会心疼地看着我说:“如果你真的愿意放弃了,爸爸不会勉强你。可是你想想那些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他们都是这样练出来的,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会成功哦,你真的愿意放弃吗?”妈妈也会跟我说:“虽然这次摔倒了,可是你尝试着做出了新的动作,说明你已经进步了。”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一次次地爬起来,握紧小拳头再次向着心中的目标出发,就这样一遍遍地重复练习动作不断进步:犁式转弯,平行转弯,中级道,高级道……

    去年寒假我终于有机会参加了崇礼滑雪冬令营,那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参加营地训练,和来自不同地方的小朋友们吃住在一起,训练在一起。教练每天除了教我们理论和技术以外,还会教我们独立生活和管理自己的能力,会给我们讲那些闪闪发亮的运动员们训练背后的故事,每次我们都听得眼睛发亮,深深地被他们的刻苦努力所折服,第二天的训练也会格外的认真,即使摔倒了也不再害怕。经过这一周的集训,我拿到了滑雪6级证书,那一天真是开心极了。

    就是奥运带给我的力量,她在我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激励着我们不断地为自己的爱好而不懈地努力。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篇8

    残奥会期间,行动不便的残疾观众在北土城地铁站,不用出站,即可完成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所 需的全部安全检查,直接换乘奥运支线;持证残疾人乘车入场,如果不方便或者不愿意下车,安检员将上车检查。本届残奥会安保。警方将从一个个细节突破。

    残疾人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楚。肢残、智障、视觉听觉语言残,所需要的社会关爱是有差异的,太原则、太笼统不行。针对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截瘫、脑瘫、脊椎残疾等各种类型的残障观众,采用细致入微的、有区别的安检方法,既方便了残疾人,又充分尊重了残疾人的人格。

    而对于本次运动会的主角——残疾运动员,他们的参赛不在于能否拿到奖牌,能拿到多少奖牌,而在于积极参与。为了参赛,他们事前都作出了超乎常人想像的付出,他们有勇气、有资格走进赛场,本身就已经证明了成功。比赛中,他们需要正常人的鼓舞和理解。对于他们参赛,观众应该多欣赏、多喝彩,把他们的长处看成是超常规发挥。赛场喝彩声、掌声不断,且都是恰到好处,才能激发他们超水平的发挥。

    本届残奥会规模很大,将会涌现一大批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也必然会出现一批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赛风顽强,敢打敢拼,让人感动不已的运动员。媒体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时,应该准确揣摩他们的心理,以他们的方便为方便,以他们的满意为满意。切不能强人所难,只顾自己方便,增加被采访者的负担

    无论是残疾选手、残疾观众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残疾人,他们所到之地,难免会遇到障碍、碰到麻烦。因此,残奥会会闭幕,但对残疾人的关爱不应落幕。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有残疾人6.5亿,占总人口的10%;中国则有8300多万,每16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应当有更多的社会民众甘当志愿者,主动从细节上向残疾人投去关爱,提供帮助,并且还要把这种关爱视为一种快乐。这样残疾人出现在哪里,和煦温暖的春风就能沐浴到哪里,“超越、融合、共享”的残奥会精神就能延伸到哪里。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篇9

    从北京残奥会报道传出最多的一个词是“梦想”。曾经勇敢地和命运拔过河的残疾运动员们,正在北京、在全世界的面前淋漓尽致地展示生命的梦想——这梦想不独属于他们自己,更属于我们,属于全人类。

    11岁的李月,双足点地时拥有的芭蕾梦想,并没有因被汶川地震残忍地夺去一条腿而破灭。在残奥会开幕的夜晚,李月成了童话中拥有更多足尖的芭蕾小公主。

    轮椅网球选手董福利,7岁时唐山地震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和自己的右腿,19岁时照顾她的母亲病故,后来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又车祸身亡……似乎失去了一切的她,在苦难中的唯一梦想是:“重新获得快乐和成功,绝对能!”

    瑞士女孩乌秀拉酷爱登山,在阿尔卑斯山攀冰时因保险栓从冰壁脱落,她坠下深渊……失去下肢的她,欢乐地走出生命的深渊,※※在手动自行车的训练与比赛之外,还在实现更辉煌的梦想:设计低能耗的环保建筑。

    李月、董福利、乌秀拉……他们梦想实现的那一幕幕,是人类所有历史收藏中、是我们所有记忆中最美妙、最动人的一瞬。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在帮助我们、帮助人类实现一个数千年来志士仁人共同追求的和谐梦想——人人平等,大同世界。

    是的,所有的生命都需要尊重,都拥有梦想,都渴望精彩。我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李月、董福利和乌秀拉,更多没能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残疾人,他们的梦想还可能是一朵朵没有盛开的花朵,他们还在等待雨露阳光。

    中国有8300万残疾人,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平均每五六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感谢北京残奥会,使我们更加深切地关注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梦想。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说过一个感受:在国外,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残疾人;在国内,上街的残疾人并不多。

    “中国的残疾人为什么不愿意出门?”个沉重的问号,在北京残奥会之后,非常值得我们思考。试想:不出门的残疾人,如何去圆他们的梦想?

    或者可以解析一下他们不爱出门的几个缘由:

    ——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如果家有残疾人,父母和家庭就背上了沉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负担。许多残疾人的生活还相当窘迫,没有面对阳光的勇气和心境。

    ——无障碍设施仍然严重欠缺。北京残奥会使北京成了一个无障碍的城市,但对全国而言,为残疾人提供的“无障碍”环境仍然严重不足。残疾人出门障碍重重,他们只能选择居守家中。

    ——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度不够。如果有残疾人上街,他会吸引众多的目光,这目光中有怜悯、好奇、惊异,甚至可能有鄙夷。他们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走出家门,面对如此打量呢?

    北京残奥会还有几天就结束了,它不应该只是一场转瞬即逝的盛宴,而应该是对全民的一次思想启蒙与洗礼。希望它带来的“残奥效应”,能让我们重新审视并完善面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制,重新审视并完善自己的心灵与观念。

    冬残奥会开幕式心得体会五篇(2022)篇10

    绿色奥运是北京冬奥会核心主题。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都严格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在节能、低碳能源、废弃物与废水处理等方面作出示范。积极打造北京奥运绿电交易平台,开展绿色电力交易,确保奥运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并在冬奥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相比传统制冷剂可以实现节能30%以上,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虽然在以往的奥运会场馆中清洁能源的使用也有所体现,但是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绿色能源全覆盖,这是奥运新的突破。北京冬奥会将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和目标的实现以及国际奥委会2030年实现“气候正影响”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绿色奥运,重点是治气、治沙、治水,加强联防联建、综合治理,改善京张地区的生态环境,落实“绿色办奥”理念、兑现申办,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奥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从过度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变提供了难得实验平台,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环保意识,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好绿色发展下的各级生态链的转型、发展、创新等诸多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改善生活环境,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典范。

    绿色奥运更多从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绿色办奥涉及更多可持续发展内容。譬如,每个人将环保意识纳入日常生活,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坚持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优化调整场馆建设资源,注重赛后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所有场馆都可实现赛时与赛后可利用、可经营、可持续的目标,达到冰场和夏季项目场地双向转换的能力,将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