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心得体会 > 正文

    “激智励行、以爱赋能”班主任培训个人心得体会

    时间:2021-01-06 11:39:39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本人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中职班主任新时期“激智励行、以爱赋能”班主任工作实践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现将本次学习活动谈下个人看法。

    本次学习活动共四天,一共聆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四位专家分别是西安交大韩城学校党总书记、总校长刘鹏老师、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康雪老师、山东省家庭教育文化研究协会特聘研究员王金星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汪克良老师。

    刘鹏老师带来的讲座主题为“用心呵护、成长之路--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刘鹏老师分别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他认为首先学校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在学校生活和班级管理中对孩子的印象决定了孩子在校的心理成长方向,当孩子有了“好老师”和“坏老师”印象时,说明教师在孩子的心理教育方面出现了缺失,主要原因可以归为三点:1、惩戒教育手段的缺失2、教师绩效评价设计的欠缺3、教育功利目标的博弈。因此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就要过好“三关”,即:“学生关、成绩关、教研关”,要平衡三者的关系,但切记要以学生为本,如果过不好学生关,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没有的了意义。

    其次,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认识孩子的成长。和谐家庭教育的秘诀:管理严、态度好;
    多鼓励,少批评;
    抓大事,放小事;
    重精神,轻物质。教师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认识孩子的成长,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需求,更有助于我们的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在平时的管理中便做到了心中有数,有章有法。

    第三、要关注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作为职业教育人,我们应该具备这种职业敏感度,要能敏锐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众所周知,随着时代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学生在成长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包括由学习引发的心理压力、人际交往的问题,还有青春期心理问题。只有关注到这些心理问题,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可以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下,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只是“授业”,更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上。

    最后,教师要学习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要学会把握学生学习成绩的三要素,即智力基础、动力系统和学习方法。通过科学合理学习管理,把握学生成绩提高的平衡杆,充分应用心理学在学生管理环节中的渗透,久而久之形成系统性的、可操作的、全面性的个人管理方法。

    康雪的讲座主题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康雪老师的讲座让我触动最深的就是一句话:做教育要铭记两个思想,一是假如我是孩子;
    二是假如孩子是我的,只要有这两个思想,做教育便无愧于心。我在想,我们每天辛辛苦苦的上课,到底教会了学生什么?我们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初心去教育孩子的?或许我们坐来没有静下心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一些问题,也没有从孩子就是我的这样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康雪老师从近年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讲到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又从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讲到华生的行为主义,从艾伯特恐惧实验讲到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让我深深觉得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真的需要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学生个性发展上面,在集中精力提高学生成绩的时候,更需要把精力放在学生的心理成长上面。尤其是新高考时代已然来临,我们更需要做出改变。

    王金星带来的讲座是“架起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桥梁”,王金星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也是山东省物理高考专家、物理协会优秀教师,可以说既懂教育,更懂教育与心理学的关系。他的讲座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家庭和学校的功能转变、“育”的内容、“育”的途径和“育”的几个技术。

    王老师的讲座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关于家庭和学校功能转变的话题,在传统意义上,家庭的主要功能在“养”,包括:衣食住行和身体健康两个方面,而学校的主要功能在“教”,包括知识技能和升学考试,可是随着社会变革、时代发展,教育的功能也要相应的进行转变,作为教育的两个主体家庭和学校在主要功能上的缺失越来越凸显出来。就是重身体而不重心理和重成绩而不重成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的功能更应体现学生品质和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即知识技能加品质价值观才等于学校功能的本质,家庭的功能要转化成为养育,即:衣食住行加品质能力。

    作为基层的老师,秉承这种教育理念才能适应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才能离我们的教育初心更近一步。

    汪克良老师带来的是“教师专业智慧与非专业魅力的思考与思维”讲座。汪老师认为当代教师要学习掌握新的教育理念;
    对教育理念要有新的理解;
    改变教育思维与思考;
    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和学生的步伐,与时代的脉搏一起律动。教育学生要从与学生接触与交流的触点上实施教育,从问题出发,加强与学生的非语言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需要,恰当地展示教师的魅力,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具备一个核心的素养思维就是: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要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有梦的教师,引领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人说,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就是要求老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的品质。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

    听了四位老师的讲座,一个共同点就是四个老师都比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我也感触颇深,平时无论我们是在教学管理中,还是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现在学生不好管,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个性问题,而是实实在的社会问题,说到根本上还是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为基层教师,我们其实更应该去花时间和精力读懂孩子的心理,去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那么我们教学质量才会提升的更快,我们的教育才更有意义。

    内容较多,泛泛而谈,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