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2021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三篇

    时间:2022-01-05 16:32:13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分析(英语:Analysis)是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由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尽管“分析”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在近年来才逐步建立起来,这一技巧自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至322年)就已经应用在了数学、逻辑学等多个领域。分析可以指:金融分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1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3篇

    2021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篇1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   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补充: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

    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    沉

    木块    浮

    塑料块  浮

    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材料收集:

    用小袋子把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装好,并补充大小轻重相近的萝卜、橡皮各一,以便下节课各组实验使用。

    教学后记: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材处理】

    本课活动内容较多,考虑到探究时间限制,故把制作潜水艇的活动略去,但本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可作为课外科技活动落实。另把“小瓶子实验”中的装液体改为装沙子,更方便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建议:为了减少教师准备材料的辛苦,此活动也可以只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套材料,分小球类和立方体类,在完成自己组的实验后可以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换,既可提高活动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

    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三、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说明: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多、装满来表述,也可以用占瓶子体积的大致分数来说明。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态研究,比如教材第6面的中间“浮在水中”(即悬浮)状态。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4、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第6面的灰色文字: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5、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

    板书设计: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                   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     控制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                 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  应用沉浮原理

    教学后记: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准备】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

    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

    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

    4、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          排开的水量很大

    教学后记:

     

     

    4、造一艘小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制作多媒体。

    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教材处理】

    本课教材安排了5个活动内容,为了更有效利用时间,我对教材作了比较大的调整,把“用橡皮泥造船”和“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合并为“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把原教材“船的发展史”和“船的展览会”合并作为第二个教学内容,而把“用其他材料造船”放在最后,可以比较机动的处理课堂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1、谈话导入: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4、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和船名,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垫圈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的时候动作要轻,垫圈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一开始可以先统一多放几个,然后再逐个增加,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下时小船里的垫圈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

    5、让几个装载量比较大的小组上台介绍经验。

    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三、造个性船:

    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一、准备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

    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

    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

    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我的小船有哪些特点?

    我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拓展活动:

    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

    板书设计:

    4、造一艘小船

    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造个性船

    《我的造船计划》

    一、准备

    二、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越容易浮  装载量增大

    教学后记:

     

     

    5、浮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

    小组实验二: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教材13面)。

    小组实验三:在实验二的材料基础上,补充二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记录表(教材14面)。

    【教学过程】

    一、感受浮力:

     1、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2、出示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板书:浮力。

    3、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书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图,讲解示意图的含义。(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设计说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课开始的基础。教师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让学生感受,为继续探索沉浮的秘密打下基础。)

    二、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2、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演示规范的测量方法,讲解注意的地方。特别要讲清楚浮力的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3页的示意图,理解浮力等于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学生测量泡沫塑料块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测量三种状况,分别把测量结果(拉力大小和排开的水量)记录在表格中。

    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记录表(自重:牛顿)

    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板书)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三、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2、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

    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3、让学生把前后两个测量活动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4、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里,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浮力大于重力)

    板书设计:

    5、浮力

    浮力

    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  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   浮力等于重力

    教学后记: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码、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教材15面和16面)。

    【教学过程】

    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如果学生找不到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可以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钩码,让每组学生把钩码浸人水中,体验一下钩码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你有什么感受说明钩码受到了水的浮力?

    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特别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

    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汇报结果。

    二、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记录表

    4、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5、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

    6、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也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1、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具体见教师用书)

    板书设计: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浮力小于重力  下沉

    浮力大于重力  上浮

    教学后记: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

    小组实验: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浓盐水、40克食盐、40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筷子。

    【教材处理】

    考虑到学生往往已经有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的认知,在演示实验中教师有意识的把另外一个杯子里溶解味精,当然也可以采用糖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马铃薯的沉浮:

    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二、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液滴加热:各取一滴液体来观察一下:把液体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加热后,其中一个不锈钢调羹上会留下比较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3、观察两种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一样,两种液体一样吗?能使马铃薯上浮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提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2、每个小组调一杯盐水试试,马铃薯在盐水中能上浮吗?

    注意调制盐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盐,食盐溶解后,放人马铃薯检验是否浮起来,并做好记录,直到马铃薯浮起来为止。(提示:这里不要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人杯中,如果这样,学生就探索不到液体浓度与马铃薯沉浮的关系了。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的学生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盐,马铃薯没有立即浮起来,当食盐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

    实验记录

    3、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糖水进行检验,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设计目的:不局限于用食盐做实验,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想,这样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4、思考:从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怎样的液体才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四、阅读资料:

    阅读本课的资料,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滴加热

    调制液体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后记: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

    【教学过程】

    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讨论: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建议:在这个分组实验中,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二、推测与验证:

    1、思考: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什么会不同呢?影响马铃薯浮力大小的原因是什么?

    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

    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5、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6、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四、沉浮原理的应用:

    比重计的作用可以教师讲解为主,或者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

    五、整个单元的总结:

    这是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的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梳理。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板书设计: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测力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热

    1、热起来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准备】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            (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 、盖被子   -----   ?

    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

    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通过提出这样一个发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热起来,热的产生跟什么有关?在师生交流活动中,知道使身体热起来的一些方法,同时引出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问题。)

    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

    2、学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5、交流研究方法。

    (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在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方案可能存在不严谨的地方,教师要和孩子们集体研讨,发现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6、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

    四、小结:

    1、通过实验,你们现在是怎么认为的?

    2、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

    4、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问题?

    板书设计:            1、热起来了

    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            (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 、盖被子 ----(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教学后记:

     

     

    2、给冷水加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过程与方法:

    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

    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

    4、全班交流。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

    (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1、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为了把实验做好,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3、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4、分析整理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给冷水加热

     

       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教学后记:

     

     

    3、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 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过程】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

    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看现象进行描述)

    再出示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个大烧杯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描述)

    请两位同学上来看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现象描述)

    师:换过来看一下,你们能不能从看到的现象判断出哪个烧杯的水热呢?

    (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师:那在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①小组要分工合作。②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③做好记录。④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3、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 

    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

    5、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拓展:出示一瓶水、饮料。去超市买饮料,本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瓶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

    板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水

       醋       受热    体积膨胀       热胀

       果汁                           

       酱油     受冷    体积缩小       冷缩              

       牛奶                          

       ......             

       液体       热胀冷缩

     

    教学后记:

     

     

    4、空气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交流。

    3、尝试用“模型”解释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

    【教学过程】

    一、观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1、引入

    水和许多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变化?(学生讨论推测)

        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研究

       师:空气是流动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实验才能清楚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交流实验方案,确定方法。(预设: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我们要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空气的体积变化是需要其它物体的,可以用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种可能想到的实验方法,所以教师要充分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如气球、液柱、红墨水......)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讨论。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别)

    二、怎么解释热胀冷缩现象

        1、 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跃时,哪种情况下占据的空间大?

        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游戏。

        3、交流:从游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建立我们的假说。

    (预设:这个游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解释,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受热   体积胀大

                 空气                      热胀冷缩

                        受冷   体积缩小。

    教学后记:

     

     

     

    5、金属热胀冷缩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若冰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单操作的实验活动,有效地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型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垫圈(钢丝条)、 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观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

    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到底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实验。

    3、你们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根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交流讨论,确定实验方法。

    5、按学生汇报的方法演示实验。

    6、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预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验,但要给学生准备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别强调使用酒精灯和不可直接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安全问题。)

    二、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

    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圆形的金属垫圈或钢丝条,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现象。

    5、小结:我们发现金属垫片和钢丝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了前面观察铜球的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尝试去观察其他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让他们根据观察材料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教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们可以想出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来)

    三、金属热胀冷缩吗

    1、师: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

    2、阅读教材38页的资料。

    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对之前所观察到的一个个单个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做个提升,需要组织学生加顾一系列观察实验的现象 ,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板书设计:

             金属热胀冷缩吗

     铜、钢......    大多数金属      热胀冷缩

    (锑 、铋 ---- 热缩冷胀)  

    教学后记:

     

     

     

     

    6、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铁丝(钢条)、热水;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凡士林等。

    【教学过程】

    引入: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一会儿金属条就会变得很热、很烫。我们能解释这种变化吗?你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观察研究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1、把金属条的一端浸在很烫的热水中,用触摸露出水而的那部分金属条。

    2、交流手的感觉。

    3、说说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

    4、师:根据材料,我们有没有办法使自己能“看”到或感觉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过程?

    5、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6、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7、学生实际操作实验,并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实验中教师要把握两个发展方向:观察记录火柴跌落的先后顺序和火柴下落时间和间隔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描述热在传递方向中和速度上的特点。)

    8、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步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的。

    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在涂有蜡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蜡的融化情况,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

    2、怎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可以“看到”?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实验方案:哪些办法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5、按照教科书实验设计装置图小组开展实验观察活动。

    6、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让学生尽可能亲身体验,以发展学生对热传递的认识,活动中要特别强调注意安全)

    板书设计:

               热是怎样传递的

          温度较高              温度较低       

    教学后记:

     

     

     

    7、传热比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

    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2、分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探究的浓厚兴趣。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物体中的传导和不同物体传导性能有差异。即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难点】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塑料棒、木棒、钢棒;杯子、热水、蜡烛;钢条、铝条、铜条。

    教师演示用:酒精灯;蜡烛油、火柴棒;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演示器。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在我们生活当中,热的传递现象随处可见,那不同的材料它传热的速度是不是一样呢?谈谈你的想法。

    二、哪个导热快:

    (1)金属、木头、塑料的导热比赛

    1、老师为大家提供实验材料:金属棒、木棒、塑料棒。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个传热比赛的实验方案,比一比哪种试验材料的传热速度快。在实验前可以请为同学来预测一下那种材料的传热快,那种慢,下面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并且通过你们的实验来进一步验证你们的预测是否正确。

    (要强调实验时注意安全、分工合作、做好记录)

    2、小组讨论自己的实验方案

    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实验情况。

    5、小结:不同材料的传热的快慢不相同,金属材料的传热较快,塑料、 木头等材料传热较慢。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相同。像实验中的金属那样,传热能力好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当学生有了对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初步认识后,再让他们联系生活回忆还知道有哪些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举例会加深学生对两个新概念的认识。)

    (2)铜条、铝条与钢条的导热比赛

    1、如果都是金属,它们传递热的速度是否相同呢?

    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方法,自主研究。

    (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推测,并设计方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需要控制的因素,还要强调如何做到安全地实验。对于这个导热比赛的实验活动,要给予较多时间,让学生们根据实际条件自主研究)

    3、学生实验活动。

    4、汇报交流:同样都是金属,但它们的导热速度也是不同的。

    实验中还有什么新的发现?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三、演示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

    1、教师演示教科书42页下部设计的实验。

    2、说说观察到的现象 和想法。

    (通过多次实验,学生们会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板书设计:

           传热比赛

        不同材料物体导热性能不一样

    热能力好的物体-----热的良导体   金属

    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热的不良导体   塑料、木头......

    教学后记:

     

     

     

    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教学重点】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研究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不同材料的杯子数个,相同材料的杯子五个,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哪种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

    1、今天老带来这么多杯子,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2、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热水会凉得慢一些?

    3、学生做出推测,并说出理由。

    4、 观测实验,交流汇报:用手捂在不?材料石子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什么原因引起的?

    (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想法。如果学生能用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进行解释,是我们所期望的,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让他们阅读资料库中的有关资料。)

    5、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二、 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

    2、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

    3、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4、你们认为那种保温办法最好?

    5、学生实验。

    (应保证学生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哪些变量必须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温度;什么时候测水温;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温度计的原始温度是不相同等相关因素。)

    6、交流实验结果。

    三、 做一个保温杯

    1、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2、交流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3、学生分组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汇报哪种保温方法最为有效。

    5、你们有办法让热水始终保持原来的温度吗?

    6、小组讨论

    7、全班交流:保持热水原来温度的方法。

    8、小结: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

    四、保藏冰块比赛

    1、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

    2、课外进行保藏冰块的比赛,看看哪组的保温效果最好。

    板书设计: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得慢。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1、时间在流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流逝;合理估计时间。

    【教学难点】客观合理的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大时钟一个,学生自带钟表(小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带领阅读单元导语。

    2、揭题:时间在流逝。(板书课题)

    二、现在几点了:

    1、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来估计现在几点了?(分组讨论估计的方法。)

    3、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4、要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该怎么办?(看钟表)

    5、请看看钟表,现在几点了?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接近?

    三、1分钟有多长?

    1、师出示大时钟,结合叙述:教材P50黑底部分文字。

    2、体验一分钟有多长?

    A、集体闭上眼睛,体验一分钟,师看时间。

    B、你们还可以找哪些活动,来体验一分钟?小组里面先讨论下,然后拿出时钟或手表,开始体验活动。

    3、汇报交流体验方法和结果。

    4、我们体验了 1 分钟有多长,那如果让我们估计 10 分钟持续的时间,或者是1小时持续的时间,你打算用那些方法?

    四、过去多少时间了?

    1、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离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2、在学生估计后,师出示正确时间进行对照,让学生发现有时自己的估计居然这么不准确。

    3、引导交流: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4、讨论:时间是否真的如我们的感受一样,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呢?

    5、小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我们之所以会对时间有快慢的感觉,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们会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们没兴趣。

    五、延伸:

    1、完全依靠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呢?

    2、完成作业本作业。

    板书设计:

    时间在流逝……

    体验:

    一分钟有多长?

    时间有快慢吗?

     教学后记:

     

     

    2、太阳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学生充分交流)

    2、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用太阳来计时:

    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如:一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如: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阅读课本P52资料等等。

    三、用光影来计时:

    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2、引导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花生变化吗?

    3、组织观察活动。(课前老师画一次影子,课中和学生再去画一次,使用太阳钟时还可以画一次。)

    4、如有录象片段,可适当代替上面的观察光影的活动。

    5、讨论:古人是怎么利用太阳的光影来计时的?

    6、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图,解释怎样计时。

    7、师结合日晷面介绍“时辰”资料。

    8、师提供太阳钟套材,小组合作组装。

    9、师介绍使用方法,学生尝试计时。

    四、延伸:

    1、为什么古人选用太阳来记录一天时间的流逝呢?

    2、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弊端?

    板书设计:

    太阳钟

    资料:                                 日晷

    “天”

    “时辰”

     教学后记:

     

     

     

    3、用水测量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滴漏实验

    【教学准备】有关水钟的资料、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2、揭题:用水测量时间。(板书课题)

    二、古代的水钟:

    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4、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三、滴漏实验:

    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4、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

    7、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四、延伸: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将怎样变化?

    板书设计:

    用水测量时间

    古代的水钟:受水型、泄水型

    滴漏实验:流100毫升水需要(     ),

    推测:流10毫升水需要(     ),流50毫升水需要(     ),流300毫升水需要(     )。

    教学后记:

     

     

    4、我的水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水钟

    【教学难点】控制漏水速度

    【教学准备】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实物、学生自带制作水钟工具材料、钟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古代水钟和滴漏实验。

    2、师介绍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

    3、揭题:我的水钟。(板书课题)我们能用两个塑料瓶制成一个能够计时10分钟的水钟吗?

    二、设计“水钟”:

    1、我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

    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

    3、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呢?

    4、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三、做一个“水钟”:

    1、制作一个滴漏。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标出时间刻度。

    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3、小组讨论后,进行制作。

    四、用水钟计时:

    1、用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

    2、讨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

       如: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3、思考: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

    4、实践尝试、改进。

    板书设计:

    我的水钟

    设计水钟:受水型?泄水型?

    制作水钟:滴漏?刻度?

    使用水钟:准确吗?

    改进水钟:哪些因素?

    教学后记:

     

     

     

     

    5、机械摆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教学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难点】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摆钟一个或摆钟的录象、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镙帽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如:太阳钟、水钟等。同时指出还有很多类似的计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

    2、师:虽然计时方法很多,但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揭题:机械摆钟。(板书课题)

    二、观察钟摆:

    1、师出示摆钟,设疑:摆钟计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

    2、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3、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

    4、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

    5、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

    三、观察我们的钟摆:

    1、师: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2、学生猜测后,师带领学生集体测量三次。

    3、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呢?

    4、老师给你提供铁架台、棉线、镙帽,你能做一个摆吗?

    5、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并开始测量固定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课本记录表上的时间间隔可以让各小组决定,只要相同间隔就可以了)

    6、反馈交流结果。

    7、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8、结合学生发现的(相同间隔时间段里,单摆摆动的次数是固定的),指出:单摆的这个特性就是等时性。利用这个特性,人类发明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四、延伸思考:

    师可结合学生汇报:虽然每个小组的单摆都具有等时性,但不同的单摆之间,摆动的速度确是不一样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机械摆钟

    单摆:等时性

     教学后记:

     

     

     

    6、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长中短棉线各一、重中轻镙帽各一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

    2、师出示自制单摆问: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3、揭题:摆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用摆做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摆绳长度、摆锤大小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3、学生小组实验研究搜集数据。

    4、集体汇报。问: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

    5、小结。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师: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什么样的摆摆动的慢,什么样的摆摆动的快,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2、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让学生进行推测。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师引导: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6、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预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摆绳长度  摆锤重量? 摆动幅度大小?

    实验验证

    结论:摆的快慢与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摆长

     教学后记:

     

     

     

    7、做一个钟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

    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

    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

    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

    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

    板书设计:

    做一个钟摆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每分钟摆动30次

     教学后记: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准备】摆钟内部结构示意图或录象片段、学生自带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通过近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我们还知道了通过控制摆长,可以控制摆的快慢。那么摆钟又是怎样把摆的这个特性应用进去,制造出摆钟的呢?

    2、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利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摆钟的摆锤是怎样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的快慢移动的?

    二、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学课本P64——65内容。

    2、交流自学成果。

    3、师指出摆钟的几个重要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并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部件在摆钟工作时是怎样运动的?

    4、要求学生进行描述。小组内描述到独立描述。

    5、播放收集到的相关录象资料,加深学生理解。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看了摆钟的内部结构,知道了摆钟的工作原理后,我们也来做一个简易摆钟吧。

    揭题: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引导思考:摆锤只需要摆动30次,摆钟就是一分钟,也就是60秒。这是为什么呢?

    3、用自带卡纸等其他材料进行仿制。

    4、请成功的小组进行展示。不能完成的可后继续完成。

    板书设计:

    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摆钟的主要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等

    每分钟摆动30次         时钟走60秒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目的:

    1、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2、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3、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5、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教学准备: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2、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出现?关于昼夜,你知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1、交流: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

    2、解释: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3、讨论: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三、实验探究:

    1、 演示实验:

    (1)如果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2、学生分组实验。

    (1)对以上四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看这四种假设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模拟实验。

    3、交流汇报。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4、讨论:

    这些解释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四、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很多情况都会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交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把你们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④地球自转

    教学后记: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目的: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3、对收集到的资料能进行批判和借鉴。

    4、通过认识科学家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教学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呢?

    2、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二、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及其证据:

    1、全班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2、全班交流: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3、讨论交流:“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日心说”是怎样反驳“地心说”的?“日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4、思考:如果按照这两种观点来做模拟实验,都能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三、修正自己的观点:

    1、小组交流: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什么变化?

    2、全班交流:要排除哪一种解释?保留哪一种解释?为什么?

    板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           日心说

    教学后记:

     

     

     

    3、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学目的:

    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

    3、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

    4、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

    教学重点:摆的特点。

    教学难点:傅科摆的原理。

    教学准备: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圆盘一个,有关“傅科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摆的特点:

    1、谈话: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但是人们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因为没有人能看见地球在自转。现在,我们能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看见地球的自转,但是古代人们是怎样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

    2、演示:(出示一个单摆)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1)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放到一个圆盘上,先让摆摆动起来,然后慢慢转动圆盘,看摆的方向改变了吗?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摆具有摆动的 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6、思考: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摆的方向偏移)

    反过来,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摆,而且摆动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又说明了什么?(地球自转)

    二、认识“傅科摆”:

    1、阅读教科书,认识傅科摆。

    2、讨论: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它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三、交流: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阅读课文P92页资料库中《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3、补充由于地球自转发生的河流偏移等现象。

    四、解释:

    对前面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排除哪些?为什么?

    板书设计

    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地球自转

    教学后记:

     

     

     

    4、谁先迎来黎明

    教学目的: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4、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

    5、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

    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

    教学准备:两张小卡片,水彩笔,大地球仪;世界时区图,转椅。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

    2、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二、模拟实验:

    1、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

    2、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

    3、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

    三、认识相对运动:

    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回忆: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汽车后退时,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

    3、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

    3、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

    4、阅读教科书P80页。

    5、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北京)

    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

    2、出示世界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

    3、阅读P81页资料,小组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

    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自转证据:太阳、月亮东升西落;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24小时。

    六、课外作业:观察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

    板书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周期为24小时(一天)

    教学后记: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教学目的:

    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2、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3、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

    4、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5、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

    教学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教学难点: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硬纸片两张,水彩笔,地球仪,转椅,四季星座运行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谈话:人们在夜间观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极星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

    二、探究北极星为什么“相对不动”:

    1、看图:(P82页两副图)这两副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1)星星都在怎样运动?是否都有一个“圆心”?

    (2)“圆心”是否在天顶位置?是不是与天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2、讨论:照片中为什么北极星保持“不动”?

    (1)小组交流

    (2)模拟实验一:在一个纸板上画出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等星星,然后转动纸板,观察北极星是否不动,其他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再用一个纸板当作地平线,然后旋转纸板,观察,哪些星星能被观察到,哪些不能被观察到,从这现象中能想到什么?

    (3)模拟实验二: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在夜间能看见星星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怎样能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北极星“不动”呢?

    用一个转椅代表地球,在教室墙上贴一颗星星当作北极星,请一位同学坐在转椅上,当眼睛盯着北极星看时,北极星好像是不动的,如果视点落在哪一颗星星上,周围的星星就会围绕哪一颗星星运动。

    (4)观察陀螺运动,想象:陀螺转动时,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能想象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5)模拟实验三:在一个球上贴几个小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让球自转的同时,想办法让小人能看见教室一面墙上的“北极星”不动。

    (6)阅读P83页的资料,研讨一年中北极星“不动”的原因。

    三、拓展:

    1、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铁轴要做成倾斜的

    2、交流:地球自转还有什么特点?填写P83页的表格。

    板书设计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  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教学后记

     

     

     

    6、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记录

    ②学生到操场模拟实验。

    ③把两根竹竿放的更远一些,再次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变化,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

    (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4)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5、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1)阅读P85页资料,思考:为什么人们长期未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

    (2)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为什么能发现恒星周年视差?

    (3)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三、整理归纳:

    1、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一种?为什么?

    2、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3、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斜不变的。

    板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

    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后记: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教学目的:

    1、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能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并做好记录。

    3、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能收集证据,并根据证据进行推理。

    4、从古代人们观察四季中杆影的长短这一现象,推想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重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小木棍(火柴或者大头针),地球公转、四季成因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循环往复。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呢?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2、交流。

    二、探究四季的成因:

    1、古代人们是怎样探究四季的形成的。

    (1)出示古人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来观测四季:一年中,春秋季影子长短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

    (2)讨论:为什么一年中影子长短不同?影子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

    (3)小结:由于四季太阳高度不同,同一个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就不一样。太阳斜射,影子长,是冬季;太阳直射,影子短,是夏季;太阳高度适中,影子长短也适中,是春季和秋季。

    2、模拟实验探究四季的成因

    (1)谈话: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方向。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

    (2)模拟实验:

    在地球仪上垂直竖一根标杆,在教室里放一盏灯当作太阳,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A(春分)、B(夏至)、C(秋分)、D(东至)四个方位分别测量标杆影子的长短。

    (3)学生做模拟实验,并在教科书P87页的表格里做好记录。

    (4)研讨:在A、B、C、D四个方位测量的结果能不能判断地球所在的季节?

    (5)讨论: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吗?

    (6)研讨:一年中地球上同一个地方被阳光照射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地球上不同地区被阳光照射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什么季节?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还有四季吗?

    三、小结:

    地球上为什么会形成四季?把我们的认识填写在P87页下的空格里。

    2、作业:课后收集关于地球运动和四季关系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教学后记:

     

     

     

     

    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教学目的:

    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3、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4、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地球仪,光源,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很多令人奇怪的现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阳就会挂在天空几个月而不落下,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会连续几个月不见太阳,北极中心地带的黑夜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极昼和极夜。

    2、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极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长达半年!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

    1、谈话: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夜可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还记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2、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1)思考:利用手电筒、地球仪、示意图等材料,我们怎样能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全班交流。

    (4)小结。

    三、研讨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1、讨论:我们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2、交流。

    四、总结延伸:

    1、交流并记录:

    (1)在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2)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自转有什么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公转有什么特点?

    (3)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自转?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公转?

    (4)地球的运动出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2、延伸拓展:

    我们还想知道地球运动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地球自转  公转  地轴倾斜

    2021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篇2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2、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

    4、食物链通常从           开始,到                 终止。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

    7、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8、影子产生的条件是            、          和              。

    9、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

    10、光是                  传播的。

    1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2、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              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

    13、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        、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14、太阳是一颗炽热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温度大约为           ℃,内部温度高达两千多万摄氏度。

    15、我知道深色物体反射光的能力           ,吸收热的能力            ,浅色物体则相反。

    16、自然状态下向阳处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要            。

    17、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出        的同时也产生           。

    18、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          和吸收。

    二、选择

    1、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我不知道

    2、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         

    A、黑暗、干燥、温暖;B、明亮、潮湿、温暖;C、阴暗、潮湿、温暖   

    3、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      )。

    A、长度和方向都不同    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    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

    4、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

    A、太阳       B、煤          C、石油        D、电

    5、上午某一时刻测量得到一个2米长的竹竿的影子是0.5米,那么4米高的树木的影子应是(      )。

    A、2米            B、1.5米             C、1米

    6、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7、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

    A、物体的影子长,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B、物体的影子短,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8、18世纪初,科学家(      )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A、爱因斯坦   B、爱迪生    C、牛顿   D、哥白尼

    9、把红色、白色、黑色的三个相同的纸筒同时放在阳光下,温度上升最慢的是(       )。

         A、白色的   B、红色的  C、黑色的  D、一样快的

    10、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约翰  里特尔发现了(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X射线  D、r(读作“伽玛”)射线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题(2)

    三、判断

    1、不同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活环境 。(     )

    2、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

    3、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

    4、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存,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

    5、没有光,我们就看不到任何物体。 (     )

    6、光既能被分解,也能被混合;既能被反射,也能被吸收。 (     )

    7、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太阳。(     )

    8、下雪了,到处都是白色,美极了!所以这时候我们穿白色比较暖和。(     )

    9、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则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

    10、光有可见光,也有我们人眼看不见的光线。(      )

    四、实验题

    1、实验设计

    研究问题:蚯蚓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还是干燥的生活环境?
    我的猜想:

    要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控制的方法:

     

    2、实验观察

    (扫描书本29页验证“光是否沿直线传播”的两个实验的图片。这里无法显示。)

     

    1、这是一个验证什么的实验?

     

    2、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大小约为一枚硬币。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这时我们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

     

    3、把第二或第三张卡纸(第一张除外)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这时在纸屏上发现了什么?

     

    4、两次实验有什么不同的现象,怎么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1、生物因素;阳光;生物因素;2、食物链;3、生产者;消费者;4、绿色植物;凶猛的肉食动物;5、食物网;6、生态群落;7、美国黄石国家公园;8、光源、挡光物体、屏;9、光源;10、直线;11、太阳;12、会聚光线;13、颜色;14、6000多;15、弱;强;16、高;17、光;热;18、反射。

    二、1、B;2、C;3、A;4、A;5、C;6、C;7、B;8、C;9、C;10、B。

    三、1、√;2、√;3、√;4、√;5、√;6、√;7、√;8、×;9、√;10、√。

    四、(略)

    字号:大 中 小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科教版)

    一点通视频教学网——从小学到高中所有课程的视频辅导、课件,试卷、教案大全网站

    班级:               姓名:         

    一、    填空题

    1、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2、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3、         杠杆有支点、力点、和阻力点三个点。

    4、         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杠杆也不费力杠杆。

    5、         “四两”拨千斤,称为省力杠杆。

    6、         定滑轮具有不省力,但操作方便的优点。

    7、         力的计量单位是牛顿(N)

    8、         在轮轴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9、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10、    自行车运用轮轴,斜面,杠杆等原理进行省力工作。

    11、    滑轮的轴可随物体上下移动,称为动滑轮。

    12、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3、    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14、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15、    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16、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电池数量等有关系。

    17、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18、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

    19、    减少材料的宽度,增加材料厚度,可以增加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20、    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形式。

    21、    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

    22、    所有的生物能源也是来源于太阳能,大多数能源最终都来自太阳。

    23、    环保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等。

    24、    跨越长江的江阴大桥,跨度长达1385米,每根钢缆承受6.4万吨的拉力。

    25、    录音带是塑料做的,上面涂有薄薄的磁性粉末。

    26、    电磁铁还用在录像磁带上记录图像和声音。

    27、    中国稀有动物有大熊猫、珙桐、藏羚羊、杨子鳄、白暨豚。

    28、    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29、    身体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0、    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31、    生物多样性有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2、    生存是生物的基本权利。

    33、    每年的5月22日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34、    《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

    35、    声音的能量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使电灯亮或灭。

    36、    激光有很大的能量,强激光可以打孔或切割材料。

    37、    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电能。

    38、    一切生物都依赖能量才能生存。

    39、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作者留言:

    您好!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作者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谢谢!

    2021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篇3

    全册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本年级的要求

    (一)、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

    A、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6.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C、科学知识

    1.学习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世界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的认识.

    4.通过对地球与宇宙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况及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认识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理.

    二、教学内容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由“人体内部的秘密”、“ 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五个单元以及“研究与实践”组成。

    五个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结合,体现科学的探究能力的发展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始终是教学的核心,而且本册内容还突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整合。

    三、教学目标(探究、情感、知识目标)

    1、认识科学探究,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表达与交流,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

    2、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3、认识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补充、修正。

    2.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调查和分析和科学问题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理念概念和培养探究能力

    五、学情分析

    通过三、四年级科学学习的铺垫,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科学课己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探究性的研究活动,但是学生们在课堂的自制力和该观察什么,怎样提问题,以及怎样将自己的观察结果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图片、图表表达出来等问题上还存在不足,而且,学生往往不能按照要求带来课上探究所需的材料,影响教学的进展。

    六、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进一步将电化教学设备和数码设备引入课堂,在实践中探索出现代设备辅助教学的新思路。

    2.加大实验探究力度,以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在学生汇报交流中,要学会听懂学生的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并及时有效地加以指导。

    4.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交流,注重论文等实用文体的撰写,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七、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16周,原则上每2-3周进行一个单元。

    八、业务自修

    1.深入学习有关科学课程的资料;

    2.认真研究科学课程标准;

    3.进一步了解科学教材;

    4.认真学习有关的杂志、书籍的内容,


    第一单元 身体内部的秘密

    1 食物到哪里去了

    教材简析

    食物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本课是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本课以生活中学生感受真切的吃馒头的实例切入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猜想、假设、推理、实验等认识身体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让学生及动手又动脑,开始对身体内部结构的认识活动,了解消化器官,进一步收集资料了解消化的意义和过程。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在学习中学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学习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乐于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4.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进而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体消化系统各个器官、消化过程的认识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各个方面的资料,实验工具:烧杯、温水、试管、滴管、淀粉糊、碘酒、关于食物消化、卫生保健等方面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了解家人的饮食情况和饮食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与学生谈话交流,引出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下的食物都到哪里去了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学生与教师谈话交流,了解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对食物消化的过程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大胆进行假设和猜测食物在人体的运动过程和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适时利用多媒体出示人体消化器官的图片,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身体指认人体的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胰等。

    学生对食物消化的过程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大胆进行假设和猜测食物在人体的运动过程和食物在身体里的变化过程。

    学生交流讨论,观察人体消化器官的图片,在教师引导下对照自己的身体指认人体的消化器官。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人体消化器官,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个参考和范例。引导学生就提出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进行探究学习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展开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指导学生对“食物是如何被消化”这一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猜测、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积极验证自己的观点。

    教师出示实验用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唾液消化淀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忆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淀粉的特点(淀粉遇碘会变成蓝黑色,遇到糖是不变色的),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模拟食物中淀粉在口腔唾液的作用下消化转变成麦芽糖的过程。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探究学习活动,提醒学生口腔里有温度,所以把装有淀粉糊的试管放入有温水的烧杯、淀粉的特点、咀嚼馒头或者其他含有淀粉多的食物时口感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实验,并及时交流、记录。

    学生对“食物是如何被消化”这一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学生了解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大胆猜测、阐述自己的观点,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积极验证自己的观点。

    学生利用教师出示实验用品,进行探究“唾液消化淀粉”学习活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模拟食物中淀粉在口腔唾液的作用下消化转变成麦芽糖的过程。

    学生小组探究学习活动,仔细观察,认真实验,并及时交流、记录。

    本环节为本课堂学习活动的中心环节,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认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通过漫画、资料卡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消化过程和消化意义的了解和认知。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出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对学生对于消化的认识进行归纳整理。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关于食物消化卫生保健方面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日常的行为习惯,进行交流,并延伸课后学习活动: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不良的饮食习惯。调查人体血液循环方面有关知识资料,为下次学习活动作好铺垫。

    学生观看关于关于食物消化卫生保健方面资料,结合自己在日常的行为习惯,进行交流,并延伸课后学习活动,进行调查生活中还有那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了解课后调查学习活动内容。

    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了解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并逐步落实做到保护人体消化器官的科学方法,了解课后学习拓展方面的相关内容,为下次学习活动作好基础。

    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gāng)

    输送 消化 吸收 吸收

    课堂检测

    说一说为什么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线。

    课后反思


    2 我们的呼吸

    教材简析

    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课本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了解呼吸的过程,理解呼吸的意义,同时通过猜想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呼吸器官的组成和功能,进而讨论保护呼吸器官的内容。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在学习中学会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引导学生利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试验,学习二氧化碳简单性质的观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学会能利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4.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二氧化碳的检测实验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体呼吸系统各个器官、呼吸过程的认识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关于人体呼吸系统各个方面的资料,实验工具:集气瓶、火柴、生石灰水、水槽、吸管。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了解关于呼吸器官的资料、气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与学生交流,做憋气体验游戏,指导学生认识对呼吸的重要意义,体验到呼吸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关于呼吸方面的问题,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学生与教师谈话交流,做体验游戏,初步认识对呼吸的重要意义,体验到呼吸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提出关于呼吸方面的问题,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呼吸对于人、生命的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认识“我们呼出的空气和吸进的空气是否相同”的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和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小组交流讨论并进行设计实验验证呼出的空气和吸进的空气是否相同,教师随机下发资料卡片,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如不支持燃烧、使澄清的生石灰水变混浊。出示实验材料,指导学生积极思考收集呼出的空气的方法,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弥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为更好的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教师提供学生相关实验材料、器材,参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学习活动。帮助存在动手实验困难的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交流,互帮互助。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究学习活动时的发现,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思考得出:“人呼出的气体要比吸进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多,人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少。”

    学生进行认识“我们呼出的空气和吸进的空气是否相同”的探究学习活动。

    学生针对感兴趣的问题大胆猜测,小组交流讨论并进行设计实验验证呼出的空气和吸进的空气是否相同,学习教师下发资料卡片,认识了解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积极思考收集呼出的空气的方法。

    学生交流设计实验方案,相互评价,弥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为更好的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实验材料、器材,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学习活动。

    学生小组内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交流,互帮互助。

    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活动中的发现,知道“人呼出的气体要比吸进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多,人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少。”

    教师创设开放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大胆利用不同方法(排水法等)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能力。通过在实验中下发资料卡,提示学生或吸进的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进行设计实验。

    教师引导通过对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将自己的收获变成大家共有的收获,认识人体需要氧气。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与生一起交流探讨:“你所知道的有那些负担呼吸任务的器官?在人体的哪个部位?”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根据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呼出人的吸气和呼气的路线,进一步理解呼吸的过程和呼气器官各部分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资料关于身边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呼吸疾病的方法。

    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过程。交流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根据理解利用画图的方式呼出人的吸气和呼气的路线,进一步理解呼吸的过程和呼气器官各部分的作用。

    学生和教师一起交流资料关于身边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思考这些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呼吸疾病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预防措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师以查体为例,向学生解释肺活量的问题,介绍简易测试肺活量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空气污染和吸烟的危害,引导学生课后调查身边对呼吸器官危害的资料,进行课后拓展学习活动。

    学生了解肺活量的问题,了解简易测试肺活量的方法以及空气污染和吸烟的危害,激发学习兴趣,调查身边对呼吸器官危害的资料,进行课后拓展学习活动。

    教师教给学生简单测量肺活量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课后拓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学习习惯于学习能力以及通过分析数据对某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的能力,进一步开拓学生事业,丰富学生知识。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人体的呼吸器官都有哪些呢?

    课后反思


    3 心脏和血管

    教材简析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心脏、血管、心跳等,使学生了解循环系统这个人体高效的运输线,把养分、氧气运到身体各处并将将废物带走的过程,了解影响心跳的各种因素,了解基本的心血管保健走知识。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在学习中主动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源,学会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向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路线。

    3.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了解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会制作简易听诊器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科学学习能力,初步学会能设计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以及保健方法,知道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路线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人体心脏和血管作用以及血液循环途径的认识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搜集关于心脏和血管各个方面的资料、课件,制作简易听诊器的材料:漏斗、剪刀、长胶管等,医用听诊器。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心脏和血管各个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制作简易听诊器的材料:漏斗、剪刀、长胶管等,医用听诊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小肠吸收养料、肺部呼吸道的氧气又是如何到到全身各部呢?在我们身体里面有一个奇妙的运输网络,它们负责把养分和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出,它们就是心脏和血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学生与教师谈话交流,思考问题,激发自身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开放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兴趣,直接导入课题。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认识心脏的位置和找血管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找自身血管和心脏的位置,引导学生找自身的基础上,在互相找寻对方的血管和心脏位置,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适时提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血液是怎样流动的?人为什么有脉搏?”等。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交流小组体验学习中的发现,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认真仔细倾听他人不同的意见。教师适时出示课件资料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向学生介绍血液循环的途径。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心脏的位置和找血管的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找自身血管和心脏的位置,找自身的基础上,在互相找寻对方的血管和心脏位置,并积极动脑思考,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思考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学生整理、交流小组体验学习中的发现,仔细倾听不同的意见。观察教师出示的课件资料,知道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对心脏和血管的已有认识,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人体内部心脏和血管奥秘的探究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将搜集来的资料加以整理,进行理性认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了解心跳与哪些因素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活动,感受平静、轻微运动、剧烈运动不同的运动状态心跳快慢,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心跳快慢与运动状态的关系。进一步设计试验验证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心跳的快慢。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了解心跳与哪些因素探究学习活动。

    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活动,感受平静、轻微运动、剧烈运动不同的运动状态心跳快慢,认识心跳快慢与运动状态的关系,进而设计试验验证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心跳的快慢。

    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制定研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师出示资料,与学生一起交流关于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常见心血管疾病,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到这些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讨论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措施,如加强锻炼身体、保持愉快的心情情绪等。

    学生观看教师出示的资料,交流关于身边常见心血管疾病,了解认识到这些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讨论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措施。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保护人体心脏和血管的科学卫生常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出示医用听诊器,讲解工作原理以及发明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制作简易听诊器,教师适时出示一些常见身边的制作材料,引导学生制作,并在作品完成之后对心跳次数进行测量、比较学习活动。

    学生认识教师医用听诊器,了解工作原理以及发明过程,激发学习兴趣,进行制作简易听诊器学习活动。学生制作,并在作品完成之后对心跳次数进行测量、比较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空间进行学习活动,水秀恶声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课后进行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人测量心跳的学习活动,搜集调查并分析心血管疾病的资料,为家人和自己做一份利于保护心脏血管的建议书。

    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了解课后拓展延伸问题,积极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活动由课内拓展至课外,满足学生探究欲望。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说说我们的血液是怎么流动的呢?

    课后反思


    4 脑与神经

    教材简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大脑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几方面体会大脑是名副其实的“指挥中心”。课文安排的活动有:抛沙袋和摆骨牌——引出有关大脑的话题;两只握着的拳头靠在一起——类比大脑的大小;测记忆力——体会大脑的记忆功能;观察脑的纵剖图——知道脑分为大脑、小脑、脑干,大脑在人脑中所处的位置;介绍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和大脑皮质所划分的六大功能区,体会大脑的指挥支配作用等。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指导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初步了解的构成及其功能。培养他们科学用脑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来进行初步人体科学的探究活动。

    3、通过学习脑和神经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能够沉着、勇敢地应对各种实验。体验大脑对人体活动的神奇指挥作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5、教育学生注意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教学重点

    学生学习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来进行初步人体科学的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制作能力。

    教学准备

    人的神经系统图,人体神经传导信息图,人脑外形图(或人脑模型),人脑功能示意图(或使用相应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我们已经认识了人体的哪些器官,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天气渐渐变暖了,被称为“四害”之一的蚊子又渐渐多起来,干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你发觉被蚊子叮咬时,你会作出什么反应?

    做一做这一反应过程,讨论一下你是怎样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一反应的?这一反应过程是靠人体的哪些部分来指挥和协调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

    学生自由发言,并根据学生汇报所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解决

    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展开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

    指导学生认识神经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指导学生认识神经传递信息的特点。

    指导学生认识脑的构造及大脑各部分的功能。

    人脑中有大脑、小脑、脑干,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称为左脑和右脑,大脑(对照大脑各部分机能图)中各部分的分工不同,不同部分分别管理书写、运动、感觉、视觉语言(阅读)、听觉、视觉、识别等,但分工不是绝对的,更多的是各部分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

    学生分组实践:去拿桌上的苹果(或钢笔),说一说从看到拿的过程。[先是眼看到苹果,并把这个信息由视神经(传入神经)传入大脑,脑决定“去拿这个苹果”,这个命令由传出神经传到手上的某些肌肉,这些肌肉收缩,这样就伸手拿到苹果了]

    计算一个1.4米高的人,光脚无意踩上一燃着的烟头所作出的反应过程要用多长时间?

    讨论并汇报:神经传递信息的特点,一是单向传递,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两种;二是速度快,100米/秒。

    教师引导学生就提出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根据大脑各部分机能在插图上的相应位置认识大脑各部分的功能。对学生进行脑的卫生保健知识教育。

    讨论:根据大脑的活动规律,谈一谈我们如何进行科学用脑?(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每天不少于9~10小时;二是不连续很长时间做一种工作,而是要交替进行各种工作;三是经常用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大脑反应灵活。)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我们应该如何健康用脑?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5 凸透镜

    教材简析

    凸透镜是一种非常重要得光学仪器,由简单的凸透镜就可以衍生出许多复杂得光学仪器。学生都比较熟悉放大镜的方大、聚光作用,但对放大镜被称为凸透镜却比较陌生,所以本课由观察放大镜入手,完成放大镜到凸透镜名称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镜片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型:

    科学实验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初步了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观察放大镜并了解放大镜的作用(聚光、成倒像、放大物体的像);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动手制作放大镜,培养学生创新素养;

    3.培养学生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倾听别人意见、尊重他人的习惯。

    4.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制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凸透镜及支架、纸屏、蜡烛及烛台、胶带、火柴、保鲜膜、玻璃器皿、激光灯。

    学生准备:凸透镜及支架、纸屏、蜡烛及烛台、胶带、火柴、保鲜膜、玻璃器皿、激光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暗箱游戏导入:将凸透镜放入纸箱(布袋),让学生通过手——触觉感受猜猜它是什么,并说明理由引入本次课堂学习活动。

    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游戏:通过手——触觉感受猜猜它是什么,了解本次课堂学习活动内容。

    通过游戏导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科学学习氛围。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凸透镜。

    教师引导学生由过去对放大镜认识,“刚才同学上台猜出这里面放入的是放大镜,为什么”引导学生凸透镜“在我们身边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凸透镜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其他形状样式的凸透镜。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认识凸透镜。

    学生认识凸透镜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其他形状样式的凸透镜。

    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以学生的体验、已有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到放大镜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教师下发小组活动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利用材料观察发现凸透镜的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尽可能采用各种方法的发现凸透镜的作用(成倒像、聚光即将平行光会聚一点、放大物体的像。)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凸透镜的作用。

    教师下发小组活动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利用材料观察发现凸透镜的作用。

    学生尽可能采用各种方法的发现凸透镜的作用(成倒像、聚光即将平行光会聚一点、放大物体的像。)

    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凸透镜的秘密。如光透过凸透镜会发生偏折;用凸透镜观察远处景物看到倒像、聚光。以上原因皆因凸透镜具有聚集光线和成像的作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探究实验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调整蜡烛、纸屏、凸透镜之间的位置、距离观察发现并及时将发现予以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学生的小组发现,从中引导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学生小组探究实验学习活动。调整蜡烛、纸屏、凸透镜之间的位置、距离观察发现并及时将发现予以记录。

    学生汇报交流,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醒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从探究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让学生养成做好实验记录的习惯,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发现一定的科学道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制作凸透镜的小组自由学习活动。

    教师提供学生玻璃器皿、塑料片等,引导学生自由制作凸透镜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创意及时给予积极性评价。

    学生进行制作凸透镜的小组自由学习活动。利用玻璃器皿、塑料片等材料,自由制作凸透镜学习活动。

    提示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创新设计、制作,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进行创造,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课下了解生活中凸透镜的应用,引入课后学习活动。

    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课后生活中凸透镜的应用调查学习活动。

    将课堂探究延伸课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凸透镜都有哪些作用?

    课后反思


    6 照相机和眼睛

    教材简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照相机有浓厚的兴趣,照相机里面有什么,为什么能照像,这些都是学生的疑问。眼睛是我们很重要的感觉器官,它又是怎么工作的,与照相机有什么关系,在认识了凸透镜的基础上,这些问题都是这节课要解决的。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眼球的基本构造,认识了解照相机和眼球得成像原理;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知道保护眼睛的意义以及怎样保护眼睛的方法,培养科学卫生的用眼习惯;

    3.通过学生制作简易照相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了解动物眼睛的构造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照相机和眼睛都是利用凸透镜的科学原理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最神奇的“照相机”,从而更加珍爱和保护眼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建议照相机的学习材料、课前搜集关于人、不同动物眼睛的图片、资料、眼球成像模型。

    学生准备:制作建议照相机的学习材料、课前搜集关于人、不同动物眼睛的资料、照片和其相应的底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出示一组照片及其相应底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使学生发现底片与照片的不同,产生问题,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出示的照片及其相应底片,发现底片与照片的不同,产生思考问题,了解本次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了解学习内容。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制作简易照相机小组学习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参与学生制作活动并及时给学生指导帮助。

    引导学生对自己制作的简易照相机进行观察发现,使学生发现在纸屏出现的倒立的像。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眼球的构造,了解视觉形成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对人体眼球构造、视觉形成的认识。

    教师小结,出示眼球模型讲解。力求通过学生的发现进行归纳,并与凸透镜知识进行有机联系。

    3、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认识其他动物的眼睛,了解其他动物眼睛的构造。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在学生汇报交流基础上适时出示一些动物眼睛的图片。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制作简易照相机小组学习活动。

    学生对自己制作的简易照相机进行观察发现,发现在纸屏出现的倒立的像。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人体眼球的构造,了解视觉形成的原因。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对人体眼球构造、视觉形成的资料形成初步认识。

    学生倾听教师小结,观察教师出示的眼球模型。思考视觉的形成原理。

    学生交流认识其他动物的眼睛,了解其他动物眼睛的构造。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了解一些动物眼睛的科学趣闻。

    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自由设计制作,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通过设计制作照相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凸透镜成像的理解,认识到照相机就是对凸透镜规律的应用。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制作兴趣,进一步领会凸透镜成像规律。并加以应用,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生活,为生活服务。

    本环节设计及让学生认识到眼球基本构造以及视觉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

    提示学生课后进一步了解眼睛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感受动物身体结构复杂多样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后延伸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对动物眼睛对人类的启示作用加以认识了解,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积极进行课后延伸拓展学习活动:进行课后对动物眼睛对人类的启示作用加以认识了解。

    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将课堂探究延伸课后。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说一说我们眼球的构造。

    课后反思


    7 保护眼睛

    教材简析

    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都会影响我们眼睛的视觉作用,形成视觉障碍,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眼睛疾病,重视眼睛的保护,改正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科学问题,提高搜集、整理、分析多渠道信息的能力。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重要意义,从而养成科学卫生的用眼习惯;

    2.指导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方法,学会科学规范的眼睛保健操的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交流讨论生活不良用眼习惯,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搜集整理处理信息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养成科学卫生的用眼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眼保健操穴位图、一些常见眼病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生活中不良用眼习惯的调查、保护眼睛的一些方法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与学生交流讨论眼睛的重要性,直接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学生与教师交流讨论眼睛的重要性,了解本课学习活动。

    直接导入课题,使学生明确了解学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身边常患的眼睛疾病。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小组讨论交流身边常患的眼睛疾病。

    教师创设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一些简单常识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科学方法,并将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改善生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指导用眼卫生的注意事项,规范验保健操的做法并使学生能在眼睛保护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下发资料卡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引导学生加强交流讨论,对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思考产生这些疾病的原因和危害。

    阅读下发资料卡片,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情况,对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整理归纳,积极思考产生这些疾病的原因和危害。

    教师出示一些身边常见不良用眼卫生习惯和一些科学卫生的用眼习惯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好的。与学生交流不科学不卫生用眼习惯形成原因,从而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教师与学生交流生活中一些保护眼睛的方法常识,出示眼保健操穴位图,指导学生做保健操,纠正错位按穴法,规范学生眼保健操。

    观看教师出示的图片,观察了解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好的。交流不科学不卫生用眼习惯形成原因,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学生交流生活中一些保护眼睛的方法常识,观看教师的出示眼保健操穴位图,做保健操,纠正错位按穴法,规范眼保健操。

    调查生活在草原地区的人为什么视力都特别好?角膜移植是怎么回事?我国每年需要捐献眼角膜的人有多少?有多少人愿意捐献眼角膜呢?激发学生兴趣,延伸拓展学习活动。

    学生倾听教师提出拓展延伸学习问题,激发学习兴趣,积极进行延伸拓展学习活动。

    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习惯,养成乐于奉献爱心的良好道德品质。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谈谈你准备如何保护眼睛?

    课后反思


    8 潜望镜的秘密

    教材简析

    本课以军事上常用的潜望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与分析、表达与交流是学生认识到潜望镜的内部构造及作用,进一步认识平面镜在军事及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通过对潜望镜内部构造的研究,使学生能利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通过课前搜集和整理有关潜望镜的资料里学生学利用书记及其它信息源获取信息。

    2、通过制作潜望镜的活动,使学生学会欣赏、评价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关心新科技、新发明。

    3、认识平面镜反光性质的应用;会制作简易潜望镜。

    教学重点

    对潜望镜内部构造的研究。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

    教学准备

    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玩镜子玩出了好多有趣的科学道理,还记得是怎么玩得吗?

    请学生合作:两个镜片,一个斜对着窗外要观察的景物,不断调整另一个镜片的角度,最后就看到了窗外的景物。现在看到了,大家过来看看吧!

    初步了解潜望镜的形状与用途,利用简易潜望镜在教室里开展游戏活动。

    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利用潜望镜能从桌子下放看到桌子上面的东西?潜望镜内部是什么样的?

    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展开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

    进入“结暗箱”环节,引导学生观察潜望镜内部构造,画出简图,联系上节课“玩镜子”的知识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总结交流,形成对潜望镜结构、原理、作用的整体认识。

    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潜望镜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潜望镜的认识,了解学生课前获得的信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交流,小组汇报

    给小组充分的自由,自主讨论,解决问题。

    玩玩我们自己制作的潜望镜。

    让学生利用自己小组制作的潜望镜设计游戏活动。

    隔桌找物、隔墙寻宝、隔窗侦察,游戏中提示学生评一评自己的作品,发现自制的潜望镜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调整自己的作品。

    小组同学进行设计活动。

    交流展示设计成果,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日常生活中潜望镜都有哪些作用?

    课后反思


    9 神奇的眼睛

    教材简析

    本科室在研究了凸透镜、眼睛后延伸出的一节课,主要研究辅助人眼功能的一些仪器,通过认识这些仪器,使学生感悟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理解科学是位生活服务的。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会查阅书籍及其他信息源;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愿意合作交流,积极查阅资料,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

    3、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了解新型观察仪器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教学重点

    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

    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同学们,图中的两位工作人员在干什么?(在搜寻生还者)你知道这种先进的、神奇的仪器叫什么名字吗?(生命探测仪)它这么神奇能寻找到掩埋在废墟下的生存着。这就是今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

    神奇的“眼睛”

    今天老师在实验桌上给你准备了洋葱、白菜、土豆等,你不借助仪器能知道它们的内部结构吗?猜一猜,在小组内说一说。

    我们的猜想必须经过验证才证明它的正确性,你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想?(做实验)用什么仪器?(显微镜)对,用显微镜这支神奇的“眼睛”观察植物的内部结构.。

    同学们说借助显微镜来了解植物的内部结构,谈对显微镜构造的了解,说说看。(鼓励学生多发言)

    播放课件,观察显微镜的构造。

    同学们,你们会使用显微镜这支神奇的“眼睛”吗?怎么使用?(学生充分发言)

    老师出示的课件,温馨提示。(指一名同学读一读)

    同学们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内部的构造,老师巡视并指导。

    同学们试试看,仔细观察,有何发现?

    显微镜这支“神奇”的眼睛,观察到我们眼睛看不到的植物内部构造。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像这样神奇的“眼睛”你们还知道哪些?

    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神奇的“眼睛”。

    班内交流,其他同学知道的可以补充。(学生说,说出一个板书一个,重点说出他那儿神奇。)

    p

    < cla>

    今节课我们使用了也认识了很多神奇的“眼睛”。老师布置一个作业,咱们自己也制作一只神奇的“眼睛”。(小组合作,课后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等材料做一个望远镜,若遇到困难找老师或其他人帮助解决。)

    提示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创新设计、制作,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进行创造,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些神奇的眼睛,利用显微镜、望远镜进行一些观察活动。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10 种子发芽了

    教材简析

    本课延续三四年级对植物的学习单元内容,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经验,通过对比实验的形式,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本课的重点在于学生探究实验的设计,突出对比实验的注意事项,严格变量的控制。学生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的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对比研究方法。教师在本课教学中应以辅助、参与为主,适时进行鼓励,不要包办代替,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课型:

    讨论汇报课

    教学目标

    1.能进行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能设计简单的二维图表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3.知道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营养等条件。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

    4.记录种子发芽及生长过程,仔细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记录。

    教学重点

    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亲身经历各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用水浸泡一天以后的植物种子、放大镜、刀片、镊子、瓷盘、纱布等。

    观察记录。

    让学生自己确定要准备的材料。相关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师: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

    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

    学生说一说:绿豆怎样才能发芽

    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如果我们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选择需要改变的一个条件,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实验。

    需要考虑的五个方面选择需要改的另一个条件。

    学生说的绿豆发芽的条件学生讨论

    学生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展开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

    确定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计划。

    调整学生选择的课题,学生阅读资料,着手写实验计划。

    学生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引导学生就提出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种子发芽的条件有哪些?

    课后反思


    11 种辣椒

    教材简析

    在了解了种子发芽的条件以后,让学生利用上节课的研究成果,是地种植一种植物,连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初步掌握栽培植物的一般方法。在教学中应灵活地进行处理,不一定局限于辣椒一种作物,可以根据需要,改为共同种植一种生长期短、易存活的小型植物,甚至可以由学生小组、学生个人独资挑选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活动。

    课型:

    讨论汇报课

    教学目标

    1、能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初步的假设和结论,能运用各种方法表达研究的郭成和结论。

    2、能根据需要从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愿意合作与交流,愿意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

    3、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习植物种植的方法,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教学重点

    根据需要从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运用各种方法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持续进行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

    花盆、土壤、铲子、喷壶、辣椒种子、科学记录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 猜谜语,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谜语:“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

    (打一种蔬菜)

    同学们猜猜看,这是什么呀?答案:辣椒

    二 探究活动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辣椒的资料,咱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教师相机展示各种辣椒的图片。

    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三 交流辣椒种植信息

    ㈠通过课前查找资料,你们获得了哪些关于辣椒种植的信息?全班范围内交流。

    ㈡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交流自己课下收集到得资料。

    ㈣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下面我们拿出我们准备好的材料,开始我们的辣椒种植,好吗?

    ㈤分给学生事先浸泡好的辣椒种子,小组分工合作种植辣椒。㈥教师提示学生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展开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12 植物的花

    教材简析

    花市植物最美丽的部分,本课通过开展寻找、观察花、研究花的构造、给花分类、赞美花、制作花的标本等一系列的活动,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培养其认真的科学素养。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对植物的花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并能根据植物花的特点给花分类;

    2、指导学生学会制作花简易科学模型,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在欣赏花的过程活动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方式赞美自然;

    4、指导学生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常见花的构造;了解植物的花可以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教学重点

    学生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对植物的花进行细致的观察、根据植物花的特点给花分类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制造花的模型,进而了解花的结构的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观察工具:放大镜、镊子,小刀、泡沫塑料等自制花模型的材料、关于花的图片等相关资料、花的标本、关于赞美花的音乐、短诗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请说说你知道的植物的花有多少?

    想一想,这些植物的花的大小、形状、颜色、香味一样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植物的花。

    激发学生对探究植物的花的兴趣了解植物的花的基本构造。

    教师讲解使用镊子的方法; 教师讲解解剖以后各部分在纸上的排列次序。

    解剖步骤:①观察油菜花的形状及大小。②取下花萼③取下花瓣④取下雄蕊⑤取下雌蕊。

    观察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形状和数量。

    学生进行油菜花的解剖实验

    操作演练

    汇报 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观察一下雄蕊的头上有没有花粉,雌蕊的顶部和基部各有什么特点。

    请学生归纳一朵完整的花的四个部分的构造

    布置课后研究:继续研究其他植物的花。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说一说植物的花分为哪几部分?

    课后反思


    13 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教材简析

    四年级上册中《植物的身体》一课将植物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刘部分,本课是分部分研究的最后一课,从学生熟悉的果实入手,一步步认识到果实形成的过程,总结出果实的基本特征,能区分果实与非果实,丰富学生果实的知识,培养他们热爱生命世间的情感。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引导学生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学会主动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引导学生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知道植物果实的共同特征,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

    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果实形成进行假设性解释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认识了解果实的特征,从而了解果实与非果实。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整理的果实的知识资料、小刀、镊子、放大镜、身边自认为果实的实物。果实的知识、花的剖面图、蜜蜂为花传粉图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教学引入

    1、引入:春季总是百花盛开,你知道植物体开花的地方会长出什么来?咱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1、指导学生认识花的构造

    (1)谈话:咱们学校每年的这时候,月亮门两侧的榆叶梅就开花了,过了一个多月后,开花的地方就长出一个青杏般的小梅果。为什么花落了就开始给出果实?这花与果实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咱们先来观察一下这榆叶梅的花。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展开猜想和假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

    我们曾经观察认识过花的构造。一会儿咱们重点观察一下 榆叶梅花的雄蕊和雌蕊的构造。雄蕊、雌蕊是怎么分布的?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把观察的样子画下来。观察时,可以使用镊子、放大镜。

    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描述观察的情况。

    学生进一步观察子房的构造。利用刀片剖开子房,观察里边是什么样的,有什么?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就提出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从而进行探究学习活动。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内容。

    通过画面和解说,你看果实的形成要经过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怎样的?果实的形成主要跟花的哪部分有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果实的形成主要与花的雄蕊和雌蕊有关系。经过传粉、花粉管萌发、受精、子房膨大形成果实这四个阶段。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说一说果实形成的过程。

    课后反思


    14 植物的“分身术”

    教材简析

    很多植物的种子不具备繁殖能力,繁殖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本课应由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植物繁殖方法的资料,满足其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植物特殊的繁殖方法,积极参与到植物繁殖的中长期研究活动中。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学会主动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指导学生能够自行设计植物繁殖的观察实验,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研究结果。

    3、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参与植物繁殖的研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认识植物的繁殖方法,使学生知道常见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等繁殖。

    教学重点

    学生自行设计植物繁殖的观察实验,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表达研究结果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对植物繁殖的直观认识,自行设计植物繁殖的观察实验。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植物繁殖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月季、大蒜、甘薯、秋海棠等典型植物,繁殖植物的必备材料和用品:细沙、水、草木灰、剪刀、花盆、土等物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与学生谈话,创设学习情景,与学生交流植物繁殖的方式:“用种子繁殖后代,方式多样:“有的利用风传播、有的利用水来传播、有的利用动物传播……除了这些植物用种子传播的方式以外,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植物有另外的方式来繁殖后代——分身术。”教师引入本次学习活动的探究主题:研究植物的繁殖科学问题。

    学生进行植物繁殖方式多样化的探究学习活动。

    通过学生与教师交流谈话,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繁殖方式多样化的探究学习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秋海棠、红薯、马铃薯、草莓、月季、大蒜植物,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对这些植物的繁殖方式已有的了解认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学习活动,下发资料卡,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观点。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计划,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教师下发准备的部分实验材料:植物类:秋海棠、甘薯、马铃薯、藕等;材料类:细沙、水、草木灰、剪刀、花盆、土等物品。指导学生按照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动手实验学习活动。教师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空间,有效指导学生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敢于尝试用植物的多种器官做繁殖实验。

    教师结合实际,启发学生提出与植物繁殖相关的问题“校园里有什么植物?它们是如何生存的?”“每年校园里我们都要清除杂草,这些杂草为什么年年除年年有生呢?” “一棵树上能结出不同的果实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继续深入研究植物的繁殖并做实验。

    学生认识教师出示图片,认识秋海棠、红薯、马铃薯、草莓、月季、大蒜植物,互相交流对这些植物的繁殖方式已有的了解认识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下发的资料卡,激发自身好奇心,思考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观点。

    学生对设计实验计划进行讨论交流,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互相评价,力求修订完善。认真思考后再动手实验操作。

    教师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交流学生生活经验、调查所知的间接经验、搜集资料所知的间接经验等信息,切实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主动性、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尊重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表现出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特点,介绍出更多的关于植物繁殖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思考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之外,还能用哪些器官繁殖后代。提示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起始阶段,必须由小组成员共同设计实验计划、实验计划可以从研究对象、使用器材、人员分工、实施步骤、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制订。

    秋海棠、红薯、马铃薯、草莓、月季、大蒜在繁殖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是学生探究植物繁殖方式多样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为探究活动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机会。鼓励学生对各种植物的繁殖方式大胆猜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做繁殖实验,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激发学生课后学习兴趣,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做繁殖实验,激发课后学习兴趣,进行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做繁殖实验,并作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学会参与关于植物繁殖的中长期研究,乐于用学到的相关知识改善生活。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植物分身术有哪些?

    课后反思


    15 生物繁殖新技术

    教材简析

    生物繁殖的新技术打破了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一门前瞻性极强的科学高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潜力。尽早的让学生接触此类新技术,能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科学、喜爱科学。同时,也要通过讨论要学生了解到,任何新的科学技术都可能是一柄“双刃剑”,只有很好的控制,才能真正的为生活服务。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搜集信息,培养学生交流信息和综合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通过学生体验活动,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进而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4、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意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从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多方面搜集了解各种关于生物繁殖的新技术内容的课外书刊、报纸、,积极利用音响资源、计算机软件、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的图片、文字资料、《西游记》片段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与学生谈话,创设学习情景,展示《西游记》孙悟空拔猴毛变出多个孙悟空的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次学习活动内容。

    学生与教师谈话,观看《西游记》孙悟空拔猴毛变出多个孙悟空的片段,激发自身学习兴趣,了解学习活动内容。

    通过学生与教师交流谈话,游戏、学生熟悉的电视剧导入课题研究学习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出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了解本课学习内容。

    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关于对克隆技术资料,指导学生小组交流学习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信息。

    教师引导代表小组发言的学生面向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展示自己小组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适时出示一些自己在课前搜集关于我国的克隆技术的一些科技新成果新技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感和自豪感。

    教师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及时加以合理引导,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讨论把握克隆技术的利与弊,从而全面客观地认识这种技术,初步建立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正确态度。

    教师简单小结,指出克隆人是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无论克隆技术多么发达,克隆出的人也只是同一形体的简单复制,它永远不可能具备克隆本体的道德认识和思想智慧,克隆人并无科学研究价值。

    教师下发资料卡片,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营造充分自主研讨、交流的空间,进一步使学生对“克隆”技术形成较全面的认识。通过使学生了解袁隆平的科学人物的事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心。

    学生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由小组记录的学生进行综合整理。

    学生结合交流资料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小组学习活动。

    学生进行交流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关于对克隆技术资料,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信息。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理。

    学生面向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展示自己小组交流讨论的结果。学习教师出示的关于我国的克隆技术的一些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结合交流资料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小组学习活动。从正反两方面讨论把握克隆技术的利与弊,从而全面客观地认识这种技术,初步建立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正确态度。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克隆人是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无论克隆技术多么发达,克隆出的人也只是同一形体的简单复制,它永远不可能具备克隆本体的道德认识和思想智慧,克隆人并无科学研究价值。

    学生交流讨论植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学习交流下发资料卡片,小组交流讨论,对“克隆”技术进一步形成较全面的认识。学习袁隆平的科学人物的事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心。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意义和培育过程以及“多利”的死亡带给科学家的反思,目的在于告知学生动物克隆的一般培育过程,同时使学生对克隆技术的现状有个大概的认识。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培育人体的器官,意在启发学生认识克隆技术的实践应用价值,告诉学生克隆人的可能性,这就为后面的讨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争论焦点。

    告诉学生我国也已掌握了克隆这一生物繁殖新技术,具体教学时师生可对此进一步作详细的补充介绍,并随机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介绍植物克隆技术,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克隆”技术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袁隆平院士研究的杂交水稻对国内外的影响,目的在于告诉学生杂交也是植物繁殖新技术的一种,还要求学生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位在世界植物繁殖新技术研究领域具有崇高声誉和巨大影响的科学家,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教师指导学生对课堂上掌握的信息进行整理处理,选定自己喜欢的话题,充分想象,自由畅想,大胆猜测预言。引导学生设计主题活动,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课堂上掌握的信息进行整理处理,选定自己喜欢的话题,充分想象,自由畅想,大胆猜测预言。激发学习兴趣,设计主题活动,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说一说什么是克隆?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春夏星空

    16 春季星空

    教材简析

    本课与上学期的《秋季星空》、《冬季星空》以及17颗《夏季星空》一起,共同组成了四季星空的长期研究活动,本课主要是研究春季星空的主意变化,了解春季的典型星座,进一步探究星空变化的规律/。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能应用已有经验对星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培养记录、分析资料并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做到尊重科学、尊重证据。

    3、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猎户座的具体位置及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季节、不同时刻星座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

    学生小组观察计划的设计,学会一些观察研究星座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星座。

    教学准备

    观星记录表、搜集有关星空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有关四季星空的音像资料、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谈话引出问题:四季星空中闪烁的星星有没有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将北斗七星的样子画下来。要求: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用方向标进行标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自由组合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整理。

    学生交流各自的观察记录,谈谈自己观察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学生作图。

    对观察结果进行初步整理分析:从冬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内”和“从东到春”是怎样变化的?

    无限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奥妙,让我们继续将观察活动进行下去。在继续观察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你有兴趣研究一下别的星星吗?让我们选定新目标进行探索好吗?

    学生交流、表达。形式可以多样。

    1、让学生进行寻找北极星的活动。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

    2、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 一系列探索活动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汇报实际情况。

    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这节课让你认识了哪些星座?

    课后反思


    17 夏季星空

    教材简析

    本课是观察四季星空系列课程的最后一课,应将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总结上,有学生从方法到结论整体进行总结,完整认识四季的代表星座与变化规律,由此开头,乐于进行中长期的研究活动,形成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使学生能观察、探究夏季星空及典型星座;能交流、介绍自己在四季星空中观察到的星座及观察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知道北斗七星及其他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

    4. 通过探究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观察星空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宇宙探索的好奇心,从而发现有关星空的更多的秘密。

    教学重点

    初步归纳一年四季北斗七星及其他星座变化的规律,能将探究活动继续下去。

    教学难点

    继续观察星空,发现有关星空的更多的秘密。

    教学准备

    引导、鼓励学生观察夏季星空及星座;并搜集整理自己在四季星空中的典型星座和有关资料。

    准备夏季星空的资料,如银河、夏日大三角的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夏天来临,美丽的星空更加灿烂,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雄伟壮关的银河,而且还可以看到夏日大三角中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情景。

    如果准备了有关星空的录像资料,可先播放录像,让学生感知星空的美丽与神奇,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

    让学生在全班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交流课前的观察和发现,如学生展示介绍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在春天、夏天的变化。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交流、整理自己一年来对星空及相关星座观察、记录、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包括观察的方法、自己的感觉、发现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展示和交流自己在一年中所观察的有关北斗七星的问题,画出北斗七星在秋、冬、春、夏四季中的四幅简图。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探究的星座和夏季星空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把自己观察的方法、观察的时间、观察的地点、观察的感受、搜集到的有关星座的传说等问题充分地说出来,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资料,可以是观察记录等。

    通过星空全图和相关资料、课件,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所观察的星座在从春季到夏季所发生的变化及夏季星空的典型星座。还可以以此为依托交流有关夏季星空、星座的知识,及有关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其他星座的传说,从而让学生对夏季星空及星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根据观察、记录和相关资料,来讨论、总结星空变化的规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选定的星座在天空中的四季变化记录,并给学生留有整理和展示的空间。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推测、猜想星空、观察过的星座及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星座在新的一年轮回中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做出合理的判断和猜测。

    进行全班形式的大讨论与交流,展示学生整理、总结出的星空和星座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发现与认识,以求全班同学认识到星空及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

    1、引导学生在原来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新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问题的科学性。要求小组同学共同制定出方案并探讨方案的可行性。

    2、证实总结的规律是否正确,坚持观察看能否有更多更有价值的发现。

    学生继续观察星空及自己感兴趣的星座。定期开展一些交流、展示活动,比一比谁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看谁的发现多,谁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人人争当“小天文学家”,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让小组同学从“坚持长期认真观察”、“观察记录”“发现问题”等方面对自己和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继续对星空和星座进行中长期的观察,力争有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这节课让你认识了哪些星座?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 生活中的机械

    18 斜面

    教材简析

    本单元内容原来是六年级的内容,现提到五年级下册来学习。

    斜面应该是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一种简单机械了,虽然严格的标准斜面并不多,但是很多变形的斜面却一直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教学中,应认真分析这些变形的斜面。

    课型:

    科学实验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使学生能够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进行自主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逐渐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乐意与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实验。

    教学重点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利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

    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制定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计划,并进行定量分析。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科学记录表、课前收集关于斜面的相关资料、螺丝刀、铁锤、一块木头上钉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

    教师准备:关于斜面的相关资料、搭斜面的材料、重物、测力计、一块木头上钉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螺丝刀、铁锤。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与学生交流关于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斜坡,回忆走在斜坡时或盘山路时候情景的感受。

    就像同学们所说的人行天桥、盘山公路的斜坡一样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积极与教师交流。交流自己发现,了解本课学习任务。

    学生认识斜面。

    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营造和谐、民主的科学学习氛围。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来发现斜面是否省力。

    指导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发现,初步感知斜面省力。

    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来发现斜面是否省力。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利用身边材料建造斜面,尝试研究不同物体在同一斜面上提升的情况;同一物体在不同斜面上的提升情况。

    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想方法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进行设计表格方便自己小组的合作学习、分析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不同物体在同一斜面上提升情况;同一物体在不同斜面上提升的情况。

    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表格记录。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启发学生仔细观察、随时记录,对实验情况进行分析。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不同物体在同一斜面上提升情况;同一物体在不同斜面上提升的情况。

    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设计实验表格记录。

    学生小组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简单归纳学生的发现:从斜面来上的力都小于直接将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也不省力。

    学生交流归纳发现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应用斜面的地方。指导学生解释盘山公路“S”的原因。引导学生拓展思考“螺丝刀比钉锤更容易将螺丝取出的原因”。

    积极归纳小结,解释解释盘山公路“S”的原因、螺丝刀必钉锤更容易将螺丝取出的原因。(盘山公路的路程延长、坡度变小;铁定的钉子面是斜面、螺丝钉上的纹路)保持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学会归纳、解释实验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延伸课后学习。

    板书设计

    斜面

    长度

    高度

    角度

    课堂检测

    你能解释盘山公路“S”形的原因吗?

    课后反思


    19 杠杆

    教材简析

    三年级的课本中《跷跷板》一课,就已经研究过简单的杠杆原理,本课是对敢干的进一步研究。通过进一步深入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杠杆的工作原理和在生活zhogn的引用,并能分析省力与费力杠杆的设计原因。

    课型:

    科学实验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从而了解杠杆尺的工作原理。

    2.通过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合理解释身边杠杆工具的工作原理。知道科学探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从而了解杠杆尺的工作原理的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分析整理数据、合理运用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科学记录表、相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与学生交流上次学习活动的体会、导入本课:“今天我们就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的秘密。”

    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通过教师与学生亲切自然的交流,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认识杠杆尺平衡状态中左右两侧钩码所代表的含义、平衡中支点的位置。“在这杠杆尺中支架的位置就是支点,而左侧钩码我们可以当作重物,而右侧我们则可认为是所使用的力,当杠杆平衡时说明了左右两侧的力的大小是一致的。”

    学生小组学习,理解杠杆尺各部分所代表的意义、互相讨论、交流并及时做好记录。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理解杠杆尺不同部位代表的不同意义。认识杠杆尺不同状态所代表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图示法记录实验现象。通过自主试验活动并从中发现规律。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杠杆尺左侧第二个孔挂两个钩码,请学生试验分别在右侧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观察杠杆尺状态。提示学生随时用图示法做好记录。

    学生学会归纳发现的规律。

    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要倾听,对学生大胆创新、仔细认真地学习行为进行表扬赞许,并积极指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队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的问题产生吗?”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试验活动:改变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后,进一步观察杠杆尺状态的变化、引导学生利用图示法记录、发现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汇报发现的规律。

    学生自主试验活动:改变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后,进一步观察杠杆尺状态的变化、利用图示法记录、小组交流讨论、从而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画杠杆工作图以分析平时曾经使用过的杠杆类工具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和不省力的杠杆有哪些?分析不省力的杠杆的应用。

    学生利用画杠杆工作图以分析平时曾经使用过的杠杆类工具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和不省力的杠杆有哪些?讨论不省力的杠杆的应用。

    教师提出学习活动:调查身边杠杆类工具省力与不省力的有哪些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积极归纳小结,保持研究学习兴趣,延伸课后学习活动。为下次课的学习活动作好准备。

    把课堂探究进一步扩展为课下探究。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培养科学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板书设计

    杠杆

    力点 支点 重点

    课堂检测

    生活中我们在何处用到了杠杆?

    课后反思


    20 滑轮

    教材简析

    滑轮其实是杠杆的一种变形结构,本课通过研究滑轮的组成和作用,直到学生认识滑轮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的分析,还需要简单粗陋的进行定量的讨论,认识到动、定滑轮的区别,以及滑轮组的简单知识及应用。

    课型:

    科学实验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知道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动手操作、观察描述等能力。

    3、通过探究,使学生感悟到周围生活处处充满了科学,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铁架台、线、定滑轮、动滑轮、钩码、橡皮筋、测力计。

    教师准备:科学记录表、课前收集关于升旗的图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与学生交流关于升旗时的情景,提出:“为什么向下拉升旗子,弃之却向上升去了?”引导学生讨论,引出本课研究的课题。

    学生积极与教师交流。交流自己发现,了解本课学习任务。

    这里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定滑轮。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来制作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活动发现,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我们都是升旗手,怎样才能使旗帜升上顶部?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着旗帜的那部分绳子时如何运动的?旗杆顶部的轮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的汇报,简要归纳学生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发现,引导出定滑轮:“像这种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定滑轮。”

    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活动来制作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

    学生仔细观察怎样才能使旗帜升上顶部,当向下拉动绳子时,挂着旗帜的那部分绳子时如何运动的,旗杆顶部的轮子是如何运动的。

    学生的汇报,认识定滑轮。了解定滑轮不随重物移动。

    让孩子在模拟实验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利用画图的方法进行帮助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材料,自由选择工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发现定滑轮的作用以及是否省力。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发现实验结果。

    学生利用实验材料,自由选择工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发现定滑轮的作用以及是否省力。

    学生交流归纳发现实验结果。

    教师出示资料或与学生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另外一种可以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动滑轮。

    教师提供给学生空间,引导学生按照研究定滑轮的方法设计研究动滑轮。“我们先要确定一个研究问题,比如动滑轮的作用、是否省力等等,然后我们要制定计划,还可以绘制一个实验的示意图,然后我们再动手尝试。”

    学生进行研究动滑轮。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照研究定滑轮的方法设计研究动滑轮。学生积极思考,小组交流、整理实验发现,初步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引导学生尝试用图示法,发现滑轮的工作原理,从而解释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不同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小结自己活动发现,进一步解释动滑轮与定滑轮的不同作用:“通过大家直观的发现定滑轮不能省力而动滑轮可以,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动滑轮却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学生积极归纳小结,保持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为下次课的学习活动作好准备。

    学会归纳、激发学习兴趣,延伸课后学习。

    调查身边关于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工具。

    板书设计

    定滑轮 动滑轮

    课堂检测

    为什么向下拉升旗子,弃之却向上升去了?

    课后反思


    21 齿轮

    教材简析

    学生生活z中必定看见过齿轮,但是往往对齿轮为什么是这种形状、他们之间的连接规律和作用了解甚少。本课是在前几节课学习了部分简单机械的基础上,对简单机械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后面学习复杂的机械装置打下基础。本课的教学中可以尝试由学生自己仿照前面的学习活动,自主地研究齿轮,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能力。

    课型:

    科学实验课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利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又可以改变转速和回转方向;利用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过程,研究齿轮的作用特点,研究齿轮在机械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齿轮提高工作效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组合作学习材料:科学记录表、收集关于齿轮的相关资料、各种各样的齿轮及其组合、白萝卜、细棍、支架、吹塑纸、秒表等。

    教师准备:关于齿轮的相关资料、实物、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出示齿轮图片、实物与学生交流关于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齿轮。了解学生对自行车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研究课题。

    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图片、实物与教师交流关于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齿轮。了解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一)有图片、实物导入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民主的科学学习氛围。

    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吹塑纸、白萝卜制作齿轮,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制作学习活动,提醒学生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制作齿轮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单个齿轮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它要于其他齿轮相啮合或与其他零件项链才能发挥其作用。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齿轮的作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吹塑纸、白萝卜制作齿轮。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制作齿轮的作品,发现齿轮要于其他齿轮相啮合或与其他零件项链才能发挥其作用。

    借助于此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力量固然重要,但团结协作更重要,培养养学生细致任职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创新的做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齿轮的作用。

    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指导学生研究、观察认识发现齿轮的作用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参与学生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发现。使资源共享。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观察认识发现齿轮的作用小组学习活动。交流、讨论汇报发现,使资源共享。

    研究四驱车中齿轮的作用。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拆装四驱车的合作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注意操作中的安全,随时记录,整理发现。

    学生进行研究四驱车中齿轮的作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学生小组拆装四驱车,认真观察,注意操作中的安全并随时记录、整理发现。

    一、搜集各种齿轮,继续研究其作用,并尝试组装一个小机器。

    二、探究游乐场内设施运用了那些简单器械的原理”,启发学生善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学生倾听教师提出的拓展延伸活动方案,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延伸课后学习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科学院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延伸课后学习。

    板书设计

    齿轮

    作用: 传动 改变转速 回转方向

    课堂检测

    齿轮的作用都有哪些特点?

    课后反思


    22 自行车的科学

    教材简析

    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却包含了很多的科学知识,一种种简单的机械合理的拼凑在一起,才能产生更大的作用,在奔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仔细分析自行车中的几乎每个部件是那种简单机械,起什么作用,同时,侧面引导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自主发现自行车上所应用的科学原理。

    2.指导学生能够对象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乐意与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实验,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展示交流研究成果。

    教学重点

    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自主探究发现自行车上所应用的科学原理。

    教学难点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科学记录表、课前收集关于自行车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课前收集关于自行车的相关资料、自行车实物或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教师与学生交流关于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自行车。了解学生对自行车的认识。导入研究课题。

    积极与教师交流。交流自己发现,了解本课学习任务。

    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营造和谐、民主的科学学习氛围。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观察认识发现自行车上所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

    教师指导学生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发现。

    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观察认识发现自行车上所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

    学生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发现,补充憋足同学发现尔本组没有发现的内容。

    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想方法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进行设计研究计划、撰写实验研究发现,通过加强自己小组的合作学习,认识自行车上所应用的简单机械工具以及科学原理。

    整个学习活动中充分给学生探究活动空间,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教会学生会合作学习、学会设计问题设计实验、利用文字、图示表达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研究自己小组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

    指导学生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启发学生仔细观察、随时记录,整理发现,撰写研究报告等。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研究自己小组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

    学生小组活动、仔细观察、随时记录,整理发现,撰写研究报告。

    课后拓展:在生活中寻找其他生活用品中的简单机械,并分析其功能。

    学生汇报,展示研究成果。

    学会归纳、解释实验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延伸课后学习。

    板书设计

    自行车的研究

    齿轮 滑轮 杠杆……

    课堂检测

    说一说自行车所运用的科学原理。

    课后反思


    23 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材简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变迁,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未来的交通工具会使什么样子的呢?本课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组织编排,让学生在了解现有交通工具的同时,进一步设计展示自己心目中未来的交通工具,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的能力。

    课型:

    科学活动课

    教学目标

    1.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理解、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准确地表达、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2 .在活动中,学习别人研究的成功之处,改进自己研究的不足之处,体验成功的喜悦,失败后改进的勇气,培养合作创新的意识。

    3 .能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并能解释自己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重点

    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评价。

    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比较有效的展示的指导。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的研究成果,包括各种展示所用的材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修改

    一、说说现在的交通工具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去过很多地方旅行,现在向大家说说,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

    2、那你能再说说你们是乘什么交通工具去的?(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点击课件展示课前搜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的图片。)

    3、你最喜欢乘坐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4、那你觉得你喜欢的这种交通工具还有什么令人不满意的方面吗?

    直接导入课题,使学生明确了解学习内容。

    二、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1、科技在不断地发展,这些缺陷也将逐渐得到改善。今天,老师收到一封未来科技城的信。(点击出示信件内容)请细细读读这封信。

    读信,并交流读后感受。

    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三、写说明书。有了好的设计图,还要把你们刚才的设计意图写下来,让眼镜博士能看明白,让他能照你们的设计生产。现在就请各位小发明家为你们小组的设计用几句话写下来。注意,一定要把交通工具样子和与众不同的优点讲清楚。

    学生写出自己设计的交通工具的说明书。

    提示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创新设计、制作,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认知进行创造,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画一画你设计的交通工具吧。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