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关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精选范文4篇)

    时间:2021-10-28 01:36:36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理论,汉语词语,读音为lǐ lùn。一指在某一活动领域(如医学或音乐)中联系实际推演出来的概念或原理;二指理想的或假设的一系列事实、原理或环境;三指从对事实的推测、演绎、抽象或综合而得出的[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现象的性质、作用、原因或起源的]评价,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4篇

    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篇1

    组织再造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捷盟咨询顾问 王尚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化、动态化的特征。科技进步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不断地催生新的组织管理理论,而这些新理论又为企业的竞争和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和空间。企业要想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就要抛弃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重新建立适应当代信息化需求的新的企业组织结构模式。这就是组织再造理论(Organization Restructuring Theory)。

    组织再造又翻译为“企业再造(Corporation Reengineering)”、“再造工程”“重构(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reengineering),这几种不同的提法在目前国内的很多文献中并未加以区分,但本文将对此加以区分以符合中国国情。就像我国很多管理学家认为的,企业再造等现代组织理论产生于西方发达的经济条件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下,因此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我们不能照抄哈默对再造工程所下的定义,中国企业应吸取再造工程思想的核心内涵,从实际出发,寻求适合本企业特色的组织管理模式,所以本文将对西方和我国的组织再造理论发展分别论述。

    一、西方组织再造理论发展过程概述

    1990年美国现代管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教授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的文章,率先提出了组织再造的思想。1993年,哈默与CSC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詹姆斯·钱皮(James Champy)合著出版了《企业再造:企业革命的宣言》一书中,对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所下的定义是:“针对竞争环境和顾客需要的变化,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再造新的业务流程,以求在速度、质量、成本、服务(TQCS)等各项绩效考核的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 在这个定义中包含了四个的关键词:根本的、彻底的、显著的、业务流程。所谓“根本的”是说在再造过程中,企业人员必须就公司自身及公司的运营方式提出最根本性的问题,即“为什么我们要做我们所做得事情?”,“为什么我们要用现在的方法做事情?”,“合理的流程应该是什么样的?”,“在顾客的眼里,企业的业务流程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员工眼里,企业的业务流程应该是什么样的?”。提出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使人们对现有流程所基于的传统的规则与假设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观察与思考,往往会发现这些规则和假设已经是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从而激发人们以新的思维方式面对企业与未来。业务流程再造定义中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彻底的”,彻底性意味着对事物探根求源,它对既定的现存事物不是进行肤浅的改变或调整修补,而是抛弃所有的陈规陋习及忽视一切约定俗成的结构与过程,创造发明全新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流程。“彻底性”是对企业重新构造,而不是对企业进行改良、增强或调整。“显著的”是业务流程再造中的第三个关键词。业务流程再造的目的不是略有改善,稍有好转,或有5%或10%的增长,而是要使企业实绩有显著增长,有大的飞跃,有质的突破。企业实绩的显著增长是业务流程再造的标志与特点。流程再造定义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业务流程”。前面已经提到,业务流程是按照顾客要求投入原材料,生产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及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大多数企业的领导总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任务、工作、人员、组织结构,这也正是传统的职能分工思想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要使企业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流程,集中于那些能产生最大收益的业务流程,对这些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而不是从企业的部门或其他组织单位入手。

    企业再造理论以一种再生的思想重新审视企业,并对传统的管理学赖以存在的基础——分工理论提出了质疑,是管理学发展史中的一次巨大变革。此后,哈默和钱皮又陆续出版了《再造革命》(1995年)、《管理再造》(1995年)、《超越再造》(1996年)等著作,丰富和发展了企业再造理论。1997年,哈默对再造工程的得失做了总结,又出版了《超越再造工程》一书,也澄清了实践中的概念乱用。

    T·H·达文波特、R·B·卡普兰和L·莫多克、H·J·约翰逊以及小林裕等人也对再造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表1所示)。


    表 1 组织再造发展过程列表

    (资料来源:芮明杰、钱平凡著,《再造流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258-259 页。)

    二、我国企业组织再造的理论发展

    (一) 我国的管理学家根据我国企业改革的现状将企业再造的内涵作了扩展,主要包括:

    芮明杰、钱平凡(1997)研究了企业流程的概念、基本要素以及再造流程的具体操作过程。陈佳贵(1998)提出了企业再造不一定非是根本性的变革,也可以是改良式的再造。张金成(1996)也提出了企业再造可以是系统性的再造,也可以是局部性的改造。任佩瑜(1998)应按国有经济调整的需要进行企业的战略性重构,其中包括企业的产权关系、组织结构、决策体系、人员管理、企业文化等的再造。

    (二) 再造过程的绩效评价

    我国学者对再造过程的绩效评价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的万迪眆等将主要的测评绩效提高的指标分为:生产率、成本、质量和服务,并做了大量的企业实证研究。下图1将用其实证研究的企业来说明再造前后与传统企业绩效的差异。

    图 1 组织再造测评绩效提高比较图

    资料来源:万迪眆著,《中国企业组织再造的理论及实证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281 页。

    (三) 再造与重组及重构概念之间的区别

    基于上述我国管理学界对组织再造的研究和扩展,我们在讨论企业再造的概念时,有必要对再造、重组和重构的概念加以区分,以明确企业再造和重构的区别,只有在清晰的企业重构概念地指引下,我们才能正确地实现组织重构。

    从思考角度来看,再造的意图是将原有组织架构、运营模式推倒重来,按照价值增殖的顺序重新建立企业流程,重组和重构的目的则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及时对现有的东西进行修改和完善。可以看出,再造与其他两个概念相比具有彻底性和激进的色彩。从方法论的角度看,BPR是全新的管理思想,主张以流程的再造作为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手段,其中心思想是创新,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潮流和方向,而重组和重构是原有管理思想下的管理工具。从思考内容上看,再造是从企业最基本的价值增值角度去思考问题,重构重点考虑组织结构的改变,重组重点考虑对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的治理,即在原有的管理架构上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再分配。正因为如此,再造对企业形成的影响是全面彻底的影响,重组影响到企业的组织结构,而重构则是在原有的结构的基础上影响企业资源的配置。另外,这三个概念还有不同的两方面特征,一方面,从概念导向的角度考虑,再造是流程导向,重构是职能导向,重组是目标导向;另一方面,从变革效应上看,再造具有激进的特征,而重组和重构则有渐进和激进两种不同的方式特征。下表是对三个概念不同特征的归纳。

    表 2 组织再造等概念区分

    资料来源:根据芮明杰、钱平凡著,《再造流程》整理而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5-78 页

    三、企业组织再造的实践和发展

    “再造工程”在欧美的企业中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因而得到迅速推广,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涌现出大批成功的范例。1994年的早期,由CSC Index公司对北美和欧洲6000家大公司进行了621家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北美497 家的69%、欧洲124 家的75%已经进行了一个或多个再造项目,余下的公司有一半也在考虑这样的项目。流程再造为企业带来了惊人的变化:IBM信贷公司通过对提供融资服务过程的改造,利用专家系统,将每个融资申请的处理时间缩短了90%(由原来的7天减少为4小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顾客满意度;柯达公司对新产品开发流程实施再造,结果把35毫米焦距一次性相机从概念到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开发时间一下子缩短了50%,从原来的38周降低到19周,一次性相机的工具设备和制造费用也由此降低了25%;波音公司通过实施“企业再造”方案,一架波音737 飞机的生产周期由原来的13个月减少到6个月,经营成本也降低了20%至30%。American Express(美国运通公司)通过再造,每年减少费用超过10亿美元。德州仪器公司的半导体部门,通过再造,对集成电路的订货处理程序的周期时间减少了一半还多,改变了顾客的满意度,由最坏变为最好,并使企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收入。IBM 信用公司通过流程改造,实行一个通才信贷员代替过去多位专才并减少了九成作业时间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企业再造的过程中,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论文指出,85%的企业再造组织都失败了,一部分学者也在严肃地探讨其在企业实施中高失败率的原因。应该说,这不是由理论本身造成的,而在于企业实施再造的过程中忽视了一些相匹配的因素。因此,企业再造最终能够获得成功还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要依靠有效的团队,企业再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包括来自于员工个人、组织群体和社会等方面,克服这些阻力是企业再造的关键性要素。通过建立高效率的团队,可以加强个体之间的沟通,引导员工朝向共同的目标努力,从而彻底消除企业再造过程中的障碍。二是需要有魅力的领导,约翰·科特认为,企业再造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和组织上的不得力。

    因此,魅力型领导最适合担当这个重任。由于下属对领导者的能力和品德的崇拜而愿意接受魅力型领导的指挥,而这类领导者又往往不拘泥于理性和传统,所以会成为推动变革的主要力量。因此,作为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企业再造仍在继续发展之中。

    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篇2

    类型电视剧研究:理论与实践

    【摘要】:电视剧是通过电视媒介实现的一门综合性的叙事艺术,是大众进行文化交流的一种“低门槛”方式,也是建构当代伦理价值、建构个人与社会的想象性关系的一种符号系统。从电视剧生产的数量和电视剧的受众来看,中国无疑是一个电视剧大国,但关于电视剧研究,常常见到的是把理论研究与文艺欣赏混为一谈,其理论研究还跟不上电视文化实践的迅速发展。本文试图在电视剧理论研究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不仅提出了类型电视剧的概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类型电视剧的各个方面,也通过类型理论阐述了电视剧相互之间的联系,揭示了电视剧的一个整体结构。本文的研究路径有三。一是通过对作者电影和类型电影的比较,提出了类型电视剧的概念;二是研究了类型电视剧的原型和谱系,并把这种研究置于结构主义的基础之上;三是关于类型电视剧的一个跨文本研究,分别就类型电视剧和意识形态、类型与电视剧的市场细分以及类型创作的观念和方法等做了初步的分析。同时,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七部电视剧,对其各自所属的类型进行了个案研究。作者电影强调个人风格,强调作者对影片的创作具有绝对的控制权,而类型电影提倡的却是类型优于个人,更重视受众的心理愿望和心理诉求以及电影工业等,显然,电视剧更靠近类型电影。本文提出,类型电视剧是是指那些具有相同或近似文本特征的,并具有共同原型的电视剧,类型电视剧不仅体现了观众所具有的一个深层的心理结构,它还是电视剧市场细分的一个结果,是联系创作、媒介、文本和受众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同时,电视工业追求收视率最大化也是类型电视剧形成的一个原因。本文认为,类型不是某个编剧或某个导演的个人话语,而是一种共时态的语言结构,是电视剧的一般存在形式。本文借鉴了普通语言学关于语言先于个体存在的一般原理,并把原型批评移植到电视剧研究的领域,提出了一个关于类型电视剧研究的批评范式。这种批评关注的不是某一部电视剧,而是通过电视剧的深层结构把一部电视剧和它所属的类型联系起来,并且,也通过类型建立电视剧的一个整体结构,这样,千千万万的电视剧就处于它们各自的类型谱系之中。本文讨论了七个最有代表性的类型,它们分别是神话剧、武侠剧、历史剧、言情剧、家庭伦理剧、情景喜剧和戏说剧,这仿佛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谱。当然,在这七大类型中还有一些过渡的类型,又仿佛是七彩光谱的间色。从民间故事的类型、建筑的类型、文学的类型一直到电影的类型和电视剧的类型,可以看出,类型是一种高于自身形式的逻辑原则。这种原则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在人类世世代代的发展中形成的,是人类心理经验长期积累的一个结果。神话剧和历史剧,武侠剧和言情剧,所有这些被抽取出的类型是经过了历史的淘汰与过滤,是人类生存与传统习俗的积淀,它显示了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本文还认为,受众在审美活动中不是被动的,其鉴赏电视剧也不是一个完全消极的行为,而是一个积极的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艺术作品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与作者相互作用的一个双向建构的活动。谁创造了武侠剧的类型?谁又创造了言情剧的类型?对于类型电视剧的创作来说,作者是匿名的,但我们敬重匿名的作者,这就如同我们敬重那些创造了伟大建筑的匿名的建筑师。【关键词】:类型类型电视剧类型电影结构主义共时态研究原型批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905

    【目录】:论文摘要6-8ABSTRACT8-13前言13-15第一章绪论15-44第一节问题的提出15-19第二节相关文献综述19-38第三节结构主义:一种方法论资源38-44第二章类型电影的经验:批评与借鉴44-59第一节从作者电影说起44-49第二节电视剧和电影:联系与区别49-52第三节从类型电影到类型电视剧52-59第三章类型电视剧释义59-74第一节电视剧含义考订59-63第二节电视剧的分类与类型63-67第三节类型电视剧的界定及其它67-74第四章类型电视剧的原型和谱系74-101第一节类型电视剧与神话-原型批评74-83第二节电视剧的叙事83-89第三节类型电视剧的谱系89-101第五章类型电视剧的形成:意识形态、市场细分与类型创作101-122第一节类型与意识形态101-107第二节电视剧产业、细分市场及类型的作用107-113第三节类型电视剧:匿名的作者113-122第六章类型电视剧的范例分析122-183第一节在取经的路上——神话剧:以《西游记》为个案122-127第二节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武侠剧:以《射雕英雄传》为个案127-135第三节江山如此多娇——历史剧:以《康熙王朝》为个案135-145第四节天涯何处是归鸿——言情剧:以《情深深雨蒙蒙》为个案145-154第五节珍贵的尘土——家庭伦理剧:以《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为个案154-161第六节光阴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情景喜剧:以《我爱我家》为个案161-174第七节历史的拼图与积木——戏说剧:以《宰相刘罗锅》为个案174-183第七章结语183-186参考文献186-194后记194-19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篇3

    田径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

    考试项目:

    1、跨栏跑 2、铅球 3、跳远 4、跳高

    考试要求:

    1、考生按上述项目任选其中一项进行考试。

    2、考生按规定该项考试的具体技术动作要求进行考试。

    3、径赛与田赛项目不设达标标准,但作为评定技术等级的参考依据。

    考试标准:

    一、跨栏跑:男子栏高0.914米、女子栏高0.76米、栏距8米(男子8米、女子7米)、栏数3个、起跑至第一栏男子13.72米、女子13米。

    100—80分:

    1、起跑与过第一个栏技术合理,栏间步节奏技术流畅。

    2、起跨腿与摆动腿过栏技术正确,下栏积极主动。

    78—60分:

    1、起跑与过第一个栏技术基本合理,栏间步节奏技术较流畅。

    2、起跨腿与摆动腿过栏技术基本正确,下栏比较积极主动。

    58以下分:

    1、起跑与过第一个栏技术缺乏合理性,栏间步节奏技术不够流畅。

    2、起跨腿与摆动腿过栏技术不准确,下栏着地不积极。

    二、铅 球:男、女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男子采用5公斤、女子采用4公斤。

    100—80分:

    1、预备姿势合理,滑步衔接技术流畅、正确。

    2、滑步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衔接速度快。

    78—60分:

    1、预备姿势较合理,滑步衔接技术比较流畅。

    2、滑步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衔接流畅性不够。

    58分以下:

    1、预备姿势基本合理,滑步衔接技术不是很流畅。

    2、滑步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衔接有停顿。

    三、跳 远:男、女采用中、短程助跑起跳挺身式跳远技术,男子采用3米板、女子采用2米板。

    100—80分:

    1、助跑加速明显,节奏性强,起跳积极主动。

    2、空中挺身式技术正确,落地技术合理。

    78—60分:

    1、助跑加速比较明显,节奏性较强,起跳技术基本正确。

    2、空中挺身式技术基本正确,落地技术较合理。

    58分以下:

    1、助跑加速不明显,节奏性不强,起跳技术基本正确。

    2、空中挺身式技术不明显,落地技术较合理。

    四、跳高:男、女采用弧线助跑背越式跳高技术,男子横杆高度1.30米、女子采用1.10米高度。

    100—80分:

    1、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合理,起跳积极充分。

    2、起跳与过杆技术正确,杆上背弓明显。

    78—60分:

    1、助跑起跳衔接技术比较合理,起跳较充分。

    2、起跳与过杆技术基本正确,杆上背弓较明显。

    58分以下:

    1、助跑起跳衔接技术不够合理,起跳不充分。

    2、起跳与过杆技术不是很正确,杆上背弓不明显。

    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篇4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钱乘旦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06日 14版)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剧烈变革,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等领域,是一个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迁的、世界性的历史过程。西方的现代化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主要关注的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用西方的标准塑造世界。在中国,现代化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对象既包括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教训也包括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以服务于中国的现实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世界现代化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在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以及东亚、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不同地区现代化模式研究方面均有专著出版。本版特刊登三篇文章,是我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中东国家的现代化特点以及拉美现代化模式的研究与思考,以飨读者。

      现代化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美苏对立的格局主宰着世界,为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的控制权,把刚独立的亚非国家纳入资本主义势力范围,美国学者首先开始研究现代化,并逐渐将现代化研究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以后,其他国家的学者也陆续加入研究的行列。

      现代化研究的对象是现代化,因此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现代化”,但恰恰在这个基本点上学者们从一开始就各说各话,并没有给出统一的概念。不同学科的学者往往会强调各自领域的重要性,比如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政治学强调政治进程,社会学强调社会变迁,文化学者强调人的变化等等。尽管如此,西方学者都倾向于设定一些固定的标准来界定“现代化”,比如经济方面的工业化,政治方面的民主化,社会方面的城市化,思想方面的世俗化,生活方面的消费化,等等。他们将这些标准说成是“现代”的,不符合这些标准的就是“传统”。然而在这样一些看似抽象的标准后面,隐匿着对当代西方社会的模拟,换句话说,以这些标准来判断,只有西方社会才是“现代”的,其他国家都是“传统”的;那些刚摆脱殖民统治、面临国家建设任务的新独立国家,只有按西方标准建设国家,才能实现“现代化”。

      可见,在西方学者那里,现代化研究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其实,所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是这样的,这是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个现象。因此,在现代化研究中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是中国学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中国的现代化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果。这项研究最鲜明的时代背景就是中国从那个时候起全力以赴地投入现代化进程,学者们因此关注各国现代化的经历,对此进行研究,以呼应时代的要求。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和西方有很大区别:在西方,现代化研究的目标是影响二战后新兴国家的发展方向,用西方的形象塑造世界,以维护西方的优势。所以,它的矛头是指向别人的,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往往不承认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也有现代化经历,也需要现代化;他们研究的对象都是所谓的“不发达”或“落后”国家,并且以西方的标准指手画脚。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却是为中国服务的,为自身的现代化提供可利用的借鉴。这是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地,也是其最大的特点。因此,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带有明显的批判性,它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发达国家;既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也研究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的现代化研究紧扣中国的现实需要,它不是一种对外输出的意识形态。

      现代化是一个全球现象,它始于14、15世纪的西欧,当时有一些地区走出了封建分裂的状态,开始构建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种新的国家形态为西欧创造了现代化的必备前提,因此是现代化的起点。在现代民族国家的保护下西欧开始世界性扩张,也开始了它的科学技术革命和商业资本积累。18世纪英国发动工业革命,将整个世界带向工业文明。之后,现代化就以它的特殊方式向全世界扩张了——起先在西欧,后来在中东欧、北美,然后冲进西亚、北非,接着是南亚、东亚和南美;到20世纪,现代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时至今日,已经把整个世界都卷入其中了。

      然而,什么是现代化?这个问题仍然需要解答。在我们的概念中,现代化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变动,是人类文明的一次转换,它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因此,现代化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工业文明)逐渐确立的过程,它包含着全方位的社会变动,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变动,也包括整个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转型。原有的社会存在将根据能否适应工业文明而决定其取舍,不能适应者将消失,能够适应者经过改造而融入现代。因此,广为流传的“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其实是一种虚构,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

      从这个角度理解现代化,现代化就是一个世界性现象,尽管它的起点在西欧,它的范围却涵盖全世界,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这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共同趋势。既然如此,现代化就是一种共性,是全世界的共同之处。然而在各国、各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由于文化和历史积淀不同,时空与生存环境不同,卷入的人与事不同,思想方法和解决方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和道路,现代化在各国、各地区显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有些西方学者把他们自己的经历视为全世界的普适现象,把他们自己的历史视为全世界的共同道路。其实,西方国家自己也走不同的道路,也有不同的现代化模式;时至今日,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方面仍旧是有差别的,更不用说在文化和生活领域差异更加明显。把这个现象放大到世界,就很容易理解在文化和历史传统千差万别的世界各地,现代化不可能千篇一律。所以,现代化过程既包括共同性也包括特殊性,共同性和特殊性交叉在一起,构成了世界现代化复杂而丰富的画卷。我们研究世界现代化,既要研究其共性,也要研究其特殊性,只有对各国、各地区都做出精细的研究,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为我所用的知识,也才能对世界现代化这个全球性现象作出认真的思考。

      “模式”或“道路”是现代化的执行方式,也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其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它能否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模式”或“道路”与地域、文化背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直接联系;位于不同地域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也可能形成类同的“模式”。换句话说:地域框架内的文化与历史对现代化道路会起重要作用,可是相同的文化背景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文化背景却可能走上相似的发展道路。不同道路是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没有哪一种“模式”是绝对正确或绝对的“好”,也没有哪一条道路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正在努力推进现代化事业的中国而言,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尽管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趋势,却不意味着现代化是理想的“天国”,现代社会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恰恰相反,现代化在解决某些问题(如物质匮乏问题)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精神匮乏问题、资源耗尽问题),新问题甚至比老问题更多、更复杂,更难以解决。这种情况在整个世界都愈演愈烈了,已经引起人们的警觉。有些人甚至因此而怀疑现代化的合理性,怀疑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的发展方向。中国现代化需要意识到这种负面影响,有意识地避免这些影响,寻找一条真正有利于人类永久生存的道路,让人类能够自我完善。

      同时,现代化过程又充满了失败。迄今为止,在整个世界上,失败的现代化仍旧远多于成功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失误无处不在,稍不谨慎,就可能造成现代化翻车。这就要求我们对现代化的失误进行研究,从其他国家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研究世界现代化,其真正的目的就在这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