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关于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教案设计【六篇】

    时间:2021-10-23 10:53:25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教案设计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教案设计6篇

    【篇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教案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分数的再认识〉(34~36页)的第一课时。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拓展,本节教材通过创设“拿铅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丰富学生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材编写有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二是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和活动,教材中创设了“拿铅笔”、“画图形”等丰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且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

    “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基于以上理念,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过程,自主思考,总结规律,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真正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悟数学学习的生命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复习引入,认识分数这个老朋友。说说大圆和小圆的1/2,为什么不一样,带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知

    通过拿笔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分数的相对性。首先让学生猜测如果每个同学拿出自己所带笔的1/2,是否相同。肯定会有两种答案,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验证。在验证过程中,先叫全班学生拿出所带笔的偶数支。再是让学生数出偶数支的1/2。最后全班交流,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2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1/2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三)运用新知,拓展延伸: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

    两本书的1/3不同,使学生认识到:

    1/3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1/3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使认识进一步提升的:

    任何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相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

    对应的整体不同,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四)巩固反馈,发展能力

    在处理具体练习中,我觉得应该指出的是。

    1.画一画中,无论如何画,只要是整个图形的1/4是一个小正方形既可。[这样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分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练一练第1题重点是分割法、移动法、旋转、合并这些方法的使用。

    3.练一练第2题重点体现涂法的多样性。

    4.练一练第3题重点除了体现画法多样性之外,还要比较平均分之后,每一个图形的两个1/2是否相同;还要比较这三个图

    形的1/2

    是否相同。这部分其实是“总数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相同;总数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的知识点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把已经形成的抽象认识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和必要巩固和强化。

    【篇2】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教案设计

    优秀教学案例

    《分数的意义》教案设计

    学科:小学数学 年级:五年级 教材:青岛出版社 学校:华店乡蓝天小学 作者:吴文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数学

    3.课题:分数的意义

    4.课时:1

    5.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与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三、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五年级下册《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1《船模试航,航模放飞》P9-13。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单位“1”的理解。学生更喜欢学习较为直观,形象的知识,所以在对学生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与形象的场景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我将结合实际,合理选择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促进方法迁移。

    五、教学思路及设计理念

    1、在情境中引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你能说出一个分数来吗?这个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复习导入是为了了解并做到尊重孩子的知识基础,然后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2、在操作中感知

    教学时,我让学生帮我分苹果,用这种方式对刚才各个小组的操作和汇报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学生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

    【篇3】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教案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王 波

    华山九年制学校

    2009.9.16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4—36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教材简析
    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及应用,解决与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节课通过创设“拿彩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能说一个你熟悉的分数吗?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教师随机板书)
    2、师:你还知道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
    3、师:同学们对分数了解到真多!今天我们再次来探访分数这个老朋友,相信你会对分数由更新的发现。(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4、师:请你在图上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课件出示)
    表示好后在小组里交流表示的理由。
    全班交流、质疑。
    5、讨论。
    师:在表示1/2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是怎么分的?分的对象相同吗?)
    生:都是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平均分的对象不同,有的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6、教师追问:这里是把谁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这个整体“1”还可以指哪些呢?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举例、在图上表示分数”,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而且从中继续深入分析,巧妙引出“整体1”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分数意义
    活动一:拿彩笔
    1、创设情境,请学生分别拿出三盒彩笔的1/2(其中有2盒水笔都是12支、有一盒是10支)。
    师:这里有三盒彩笔,你能从每一盒彩笔中分别拿出1/2吗?
    教师请三位学生到讲台前,提问: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生:我准备拿全部彩笔的一半。
    生:我准备把全部彩笔平均分成2份,取出其中的一份就是全部彩笔的1/2。
    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讲台前的三位学生打开彩笔盒,认真地数着。
    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生:会不会数错了。
    师:那你能上来帮助数一数吗?
    学生验证。经过验证是对的。
    师:看来,没有数错。我们再来看前面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彩笔的1/2,拿出的彩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
    请想一想,然后和附近同学轻声交流一下。
    生:彩笔的总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水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同学们总支数是多少,1/2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师: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出示意图。
    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一样。
    活动二:说一说
    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书的1/3 ,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
    3、质疑: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1/3是一样的?
    师:通过刚才拿水笔的游戏、观察讨论看书的情境,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创设了“拿彩笔”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感受新知。教师在这里充当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交流者,把学生对数学朦胧的经验型理解提升到数学概念的层面。]
    (三)巩固延伸,反馈分析
    1、看图说数
    (1)蓝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要使蓝圆个数占整体的1/2,怎么改?(可以增一增、换一换、减一减)
    (2)绿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提问:为什么都是4个,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3)红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提问:为什么都是3个,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小结并板书: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2、游戏
    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467人)、全校总人数(2863人)的几分之几。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发散: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3、估一估
    出示题目:一个整体的2/3是(8个圆),这个整体会是下列哪个图形?
    请学生在本子上写出结果,并准备说说思考过程。
    4、辩一辩
    导入:同学们还记得5月12日吗?那真是一段沉重的记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打地震。而今天,灾区人民站起来了,他们正积极投身恢复重建。为了帮助四川的孩子们。淘气他们学校就组织了捐款。
    课件出示题目:为了帮助四川地震灾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在具体可感的问题情境中,继续强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让数学回归生活。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升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再认识,认识了什么?
    总结:分数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的量就不同;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部分相同,对应的整体不一样,用来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五)拓展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你知道吗?请看屏幕。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35页阅读“分数的小知识”。
    学生交流。
    课后,大家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网络等形式去了解分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并鼓励学生多关注,通过多种形式查阅,拓宽数学学习的渠道。]

    【篇4】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教案设计

    《认识分数》教案

    第1节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9~81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3.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结合具体教学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情感态度

    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难点: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具学具

    课件情境图、2个桃子、2把凳子、1张桌子、几张长方形纸。

    教学设计

    一、出示情境图,讲故事引入

    请同学们根据情境图,分角色扮演,表演图中的故事。

    故事内容大意参考如下:

    小猴子皮皮可淘气了,这天,它站在树上,东张西望的,想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亮亮和莉莉坐在树下的一张石头桌子旁,桌子上摆着2个又红又大的桃子。皮皮的眼睛一下子直了,这可是它爱吃的呀!它还没有吃早饭呢,肚子早就敲鼓了。

    亮亮对莉莉说:“2个桃子,正好我们每人1个。”说着他们就要伸手,皮皮“嗖”地一下从树上跳下来,拿起1个桃子说:“我也要吃。”莉莉笑着说:“小猴子,你一定饿了吧,这个桃子就送给你吧!”

    “2个桃子,送给小猴子1个,就剩下1个桃子,怎么办?”亮亮皱着眉头对莉莉说。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看表演。

    (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接近自然也是孩子的天性,通过主景图,把孩子的心与大自然联系到一起,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走进课堂。分角色表演,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 又能把课堂气氛带动起来)

    师:对呀,1个桃子两个人怎么办呢?

    在故事情境中提出问题。

    学生乐于主动思考。

    这时聪明的莉莉回答说:“咱们一人一半吧。”

    在故事情境中提出问题,学生乐于主动思考。

    二、导入新课

    1.师:2个桃子我们记为2,1个桃子记为1,分桃时提到了“一半”,这个“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整个桃子的二分之一,那么“二分之一”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的数字朋友——分数。

    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思考。

    学生议论交流。

    (自然导入新课)

    生活中的“二分之一”。

    师:你们还能举出生活中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的事物吗?学生思考。

    生1:一半月饼。

    生2:半个西瓜。

    生3:半个馒头。

    生4:半张纸。

    ……

    (数学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分数的影子,联系实际)

    2.教学例1。

    出示例1图片及问题。把盘中的三种食品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

    师:观察一下,盘子中有哪三种食品?

    生:橘子,牛奶,月饼。

    师:这三种食品中橘子有几个?

    生:橘子有4个。

    师:那么,4个橘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生:2个。

    师:牛奶呢?

    生:牛奶有2盒,平均每人分1盒。

    师:月饼只有一个,该怎么分呢?

    生:掰开,每人一半。

    师:说得很好,对于一个月饼如果分给2个人,每人只能分得一半,我们就可以说每人分得二分之一块月饼。

    3.动手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

    ①把它平均分成2份。(强调平均)

    ②把其中一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③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

    (教材上的三种折法和涂法)

    学生独立操作。

    (动手是这个阶段孩子的长处,这时的感性思维比较强,让他们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折纸学习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师鼓励学生用其他的方法解决问题。

    ④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一半,也就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记作。

    ⑤无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回答:二分之一。

    用分数表示:。

    ⑥拓展:什么物体也能平均分,表示出它的?

    (2)拿出一张长方形纸。

    ①把它平均分成3份。(强调平均)

    ②把其中一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③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

    ④出示教材的两种折法和涂法。

    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张纸的三分之一,记作。

    自由发言。

    (在学生熟悉之后,把知识点给他们)

    介绍写法与读法。

    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3表示平均分成3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为分成的1份,这个数读作三分之一。

    (3)再拿出1张长方形纸。

    ①把它平均分成4份。(强调平均)

    ②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

    ③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

    ④请用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操作。进一步巩固新知,尝试利用所学解决新的问题。

    ⑤读出自己写的分数。

    学生尝试读出“四分之一”。

    ⑥展示学生各自的分法。

    4.试一试。

    师:刚才我们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了2、3、4份,下面我们进一步把一张整纸平均分成5份、6份……能做到吗?

    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发新思维,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①演示把一张纸平均分为2、4、8份的折法。

    ②启发学生其他的做法。

    ③给其中1份涂上颜色,然后写出份数并读出来。

    学生:观察老师的做法。

    独立动手操作。

    小组间读一读。

    (这个环节里,教师需要细心,鼓励孩子独特的做法,并给予肯定和适当的启示)

    5.议一议。

    师:回想折纸的过程、、中,2、3、4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1:2表示把1整张纸平均分成了2份。

    生2:3表示把1整张纸平均分成了3份。

    生3:4表示把1整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

    (通过“议一议”栏目,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孩子把自己对“份数”的理解充分表达出来)

    (1)依次出示:

    师:请在这三个图中选出含有的图形。

    学生议一议,说明道理。

    学生思考:前面和后面的圆分成的两部分大小不一样。

    学生得出结论:没有平均分。

    教师讲解:平均。

    (针对容易出现的漏洞进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印象深刻)

    (2)观察折纸,想一想,平均分的份数和每份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所占的就越小。

    (3)比较:

    ①同一个苹果,2个人分;

    ②同一个苹果,3个人分;

    ③同一个苹果,4个人分;

    思考三种分法中,哪种分法1个人分得的苹果多?

    利用结论,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

    出示“练一练”第1题,学生读出分数。

    2.“练一练”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置各种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学生在掌握了新的知识后,会有一种急于解决问题的冲动,课堂设置这些练习,既可以满足孩子,也可以充分暴露出存在的各种不足)

    四、课堂小结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出示路牌、外国国旗等,让学生说一说上面隐含的“分数”)

    2.请你联系实际,在身边找一找“分数”。如:教室里窗户上有四块大小一样的玻璃,每块是它的几分之几。

    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地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

    第2节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平均”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

    2.了解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

    3.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动手操作和相互间的交流、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认识简单分数的过程。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习分数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几,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

    难点:几分之几的意义。

    教具学具

    三等分圆片、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接下来,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看谁的方法最多。想一想你这样折的道理是什么?

    出示学生的几种做法,并让他们口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强调 “平均”二字。(回忆上节课内容)

    二、探索学习

    1.教学“分一分”。

    (1)出示“分一分”。

    1

    ①图片1的两部分大小一样,是“平均”分。

    ②强调“平均”的含义。

    ③对于这张图片,哪一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

    学生思考回答。

    a.涂色部分是整个圆的一半,也就是这个圆的。

    b.无色部分也是整个圆的一半,也是这个圆的。

    (2)取出课前已经准备好的“三等分”圆。

    ①取其中1份涂上颜色,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

    ②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彩笔涂出2份。

    提问份是整个圆的多少呢?应该如何表示?小组讨论交流。

    ③活动之后,先让学生回答自己的猜测,教师给予肯定与评价:2份是这个圆的,读作:三分之二,里面有2个,与相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3)取出课前准备好的整圆图片。

    ①你能把这个圆平均分成4份吗?怎么做?

    演示把圆对折两次之后打开就得到四等分的圆。

    ②取其中1份涂上颜色,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

    ③取其中2份涂上颜色,试着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

    2份是这个圆的 ,读作:四分之二。

    ④取其中3份涂上颜色,试着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

    3份是这个圆的,读作:四分之三。

    教师给予肯定与评价: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相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2.教学“议一议”。

    (1)出示“议一议”第一个题目:在中,4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议一议”第二个题目。

    (3)结合例题的过程,小组交流讨论,发表意见。

    ①可以看成是把一个整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②可以看成是把一整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总结:子可以看成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注:强调“把1个整体平均分”。

    我们今天认识了、、,它们也叫做分数,你们还可以举出一些其他的分数吗?

    教师将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到黑板上,提问:好,大家都能找到这么多的分数朋友,真不错!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3.教学分数名称。

    (1)说一说。

    ①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②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③让学生自己举例读一读。

    ④老师强调: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2)分数可以用来表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

    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进行“试一试”。

    让学生自己写出几个分数,说一说分母和分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2)实践活动。

    ①以同桌为小组,分别在长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出和,再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②进一步提问:是几个,是几个,2个比3个大还是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并纠错。

    2.教材第83页“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汇报,集体订正。

    3.选择题。

    把10棵树平均分成5份,2份是总棵数的( )。

    A.五分之一 B.五分之二 C.五分之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能说一说吗?

    第3节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比较同分子(分母小于10)的两个分数大小。

    2.比较同分母(分母小于10)的两个分数大小。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在“涂一涂”“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比较两个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

    1.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乐于与同伴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重点:分子是1和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理解分数大小的意义。

    教具学具

    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六等分的圆形纸,一张正方形纸。

    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

    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行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看到路上好多卖月饼的。悟空高兴地说:“啊哈,今天是中秋节,好多月饼哪!”八戒流着口水说:“师傅,咱们就买些月饼尝尝吧。”唐僧说:“吃月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

    唐僧说:“1个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多少?把这个数写下来。”

    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

    唐僧又说这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3个师兄弟,每人分多少?请写下这个数。”

    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数是什么吗?)

    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那你希望怎么分这个月饼呢?”

    八戒心想:我肚子这么大,一定要吃多一点儿!可是应该怎么分呢?

    小朋友,你能给八戒出出主意吗?

    其实,这就转化为比较块月饼和块月饼的大小,也就是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学习

    1.教学“涂一涂、比一比”。

    (1)取出课前准备好的2张圆形纸,一个将圆二等分,一个将圆三等分。

    ①一个整圆的是多少?涂上颜色。

    ②一个整圆的是多少?涂上颜色。

    ③哪一部分大?

    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比较方法。

    a.比较哪个部分占的面积大,哪个部分就大;

    b.叠加的办法比较。

    ……

    ④用什么符号比较数的大小?

    说明>和<。

    ⑤回到故事中,解决八戒的问题。

    (2)取出课前准备好的2张圆形纸,一个将圆六等分,一个将圆四等分。

    ①一个整圆的是多少?涂上颜色。

    ②一个整圆的是多少?涂上颜色。

    ③哪一部分大?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比较方法。

    a.比较哪个部分占的面积大,哪个部分就大;

    b.叠加的办法比较。

    ……

    ④说明<和>。

    ⑤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对于同一个圆,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反过来,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大。

    2.教学“看一看,比一比”。

    (1)出示第一组图片,由学生独立观察,说一说、在这里的意义。

    (2)在 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3)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①在小组间讨论。

    ②课堂代表发言。

    ③整理结论:

    里有3个,所以比大,用式子表示:>

    (4)出示第二组图片,比较和的大小。

    学生交流讨论,说明理由。

    里有3个,里有5个,因为3个的面积小于5个的面积,所以<。

    对于其他的理由,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评价。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答案。

    2.“练一练”第2题:学生结合线段比较分数大小,集体订正答案。

    3.“练一练”第3题:集体做以<,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集体订正答案。

    4.“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先找出最大的分数,然后按顺序排列,小组交流并汇报。

    5.“练一练”第5题:看学生接受水平和课堂进度进行。

    (1)首先让学生讨论这四个分数的意义,然后涂色。

    (2)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并且写出分数的大小关系。让学生尝试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可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篇5】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师:彭娟娟单位:毛坝河镇大竹坝小学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纸片、铅笔等教具,作业纸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P63-6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法与学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学法:动手操作实践法,在具体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1
    ,你知道这是什么数吗?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数吗?(学生自由说出几2
    个分数)
    师:我们在三年级下册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
    1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
    2.(出示一张圆形纸片)谁能找到这张纸的
    1
    ?4
    学生回答,教师配合演示,强调语言的规范性:把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张圆形纸片的
    1
    4。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二、实际操作,探究新知
    1.整体中表示部分,理解分数的意义(1)实际操作:说一说,画一画
    师:(手举圆形卡片)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张纸的涂色部分可以用
    13
    表示,那么可以表44
    示什么呢?请拿出作业纸(一个正方形,四个三角形,四组骨头),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中看看
    3
    可以表示什么?4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学生自主操作,随后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3)以上几位同学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表示出了
    3
    ,虽然各自涂色的结果都使用了4
    分数
    3
    来表示,但他们表示的整体不同。有什么不同?4
    生1:我们先后把一个图形,一组图形,四组图形平均分,这些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生2:表示
    3
    这个分数可以是一个图形,一组图形,还可以是多组图形或物体。4
    (4)小结意义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分数?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引导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分数的意义)
    总结并板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师:看来分数就是表示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
    2.由部分还原整体,深化理解分数。(1)实际操作:画一画师:(出示问题)一个图形的键字,强调“一个图形”)
    师:先请同学们静静的想,想好了再画图。(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很多同学设计的是规则图形,可以是不规则图形的吗?(2)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教师适时评价。
    师:同学们展示的作业中,题目所给的图形在哪儿?它是不是这个整体的请你们对照自己的作业,指一指,说一说。
    (3)比较异同
    观察这些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生:总数都是8个。……(合理即可)
    师:同学们很会观察,会从部分倒推回整体。看问题能抓住本质——部分和整体数量上的关系。真了不起!
    3.体验整体与部分的相对关系(1)操作展示:拿一拿
    出示问题:(请四位同学到讲台前,给每人发一盒铅笔)请你们分别拿出手中这盒笔的猜一猜,他们拿出笔的支数会怎样?
    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师:请你告诉大家你怎样拿出这盒笔的生描述)
    (2)质疑反思
    师:他们四人都是拿出全部笔的什么?(学生独立思考)
    生:因为笔的总支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师:那每盒笔原来有几支呢?(学生回答后打开盒子,通过观察验证学生的猜想)
    3

    1
    是,画出这个图形。(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找关4
    1
    呢?4
    1。2
    1
    。但不要告诉大家盒里一共有多少支笔。(学2
    1
    ,但拿的铅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为2

    【篇6】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再认识教案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朱碌科小学王淑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概括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表示多少的相对性。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猜字谜吗?请你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成语。十拿九稳()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生:1/2,7/8,1/100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一),既然是分数的再认识,说明我们对分数并不陌生,其实早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对分数有所了解。古人云“温故而知新”,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道题目来回顾一下三年级有关分数的知识。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说一说,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课件)
    1.



    2.

    3.


    预设:第3题可顺势引导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么?引导学生说出八分之二也正确。1、师:这三个图形都表示了1/4,认真观察,三组图形各不相同,却为什么都表示1/4?(生)
    2、师:看来,表示分数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多个图形,还可以是多组图形。以此为例,你能表示出3/4是什么样的么?先仔细想一想,有想法的同学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活动二:说一说3/4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画一画。(课件)
    1、师:老师在底下发现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作业,现在我们请这几位同学具体来说一说他们的想法。(生汇报)
    2、师:接下来,我们观察这几幅图形,图形虽各不相同,却都可以表示出同一个分数3/4,这是为什么?(预设生: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表示为3/4)
    3、师:看来表示分数的意义与我们要平均分的对象有关系么?(生没有)在这里,不管平均分的对象是一个图形、多个图形还是多组图形,我们都可以把它称为一个整体,(板书:整体)只要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板书)了,就可以用3/4来表示。
    预设练习: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2份怎么表示?一份呢?如果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2份呢,3份呢,7份呢?
    4、师:同学们,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了?(生平均分)你能具体举个例子说一说么?(生)板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对分数的再认识的主要内容。(课件)
    5、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练习。(课件练一练第4题)追问:四分之一男生喜欢打篮球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第4题第三小题把谁看作一个整体?1、说一说下面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1)一张报纸的1/4版面用于广告宣传。(2)我们班有3/4的男生喜欢打乒乓球。
    (3)有专家指出,取消塑料袋无偿供应,全国塑料袋使用量可减少2/3.

    活动三:画一画,一个图形的1/4是,画出这个图形。
    1、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老师奖励给大家一副精美的图案,课件呈现一张图片:
    2、师:这两个正方形并不是一幅完整的图案,这只是这个图形的
    1
    ,想象一下,4
    你能猜测出这幅完整的图案吗?大家拿出方格纸,试着画一画。
    3、师: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画得也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画得图案展示给大家看?(3生汇报)
    4、师:同学们都很有创意。老师从淘气班找来了三名同学的作品,仔细看,正确么?(课件出示淘气、笑笑、奇思的画法)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虽然形状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是什么呢?(预设生:都是由八个正方形组成的,取其中的一组为四分之一;这些图形必须是连接的。)。5、师:一个图形的
    1
    是两个小正方形,所以原来的图形只要有8个正方形就可4
    以了,图形的形状可以不同。
    活动四:拿一拿,拿出你所有铅笔的二分之一。
    1、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很棒,老师特地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奖品,但不是人人都有的,看看这节课谁是最幸运的人,现在请同学们悄悄地看看自己的桌箱,有什么发现?(生查看桌箱)请找到礼物的高高举起手来,恭喜你们。俗话说,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愿意把礼物的二分之一分给你的同桌么?同桌高兴吧,没点表示?跟大家汇报一下,你分的多少奖品?(生一一汇报并板书)2、师:同学们呢看黑板上的这组数据,你没有什么想问的?(生:为什么他们分得不一样?)指名汇报(总数量不同)有没有不同意见?那我们来验证一下,请份奖品的同学说一说你总共有多少?(汇报板书)
    3、师:原来导致分的礼物有的不同,有的相同的原因是什么?(生:总数量)总数量在这里叫整体(板书),正因为整体,导致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板书)也不同,那么整体相同呢,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部分相同
    预设:师:如果这盒铅笔有20支,它的1/2是多少支?如果这盒铅笔有100支呢?你又有什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