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品读国学经典感悟

    时间:2021-04-17 17:21:31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国学是一个大的文化体系,它涵盖了先秦经典、诸子学说、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智慧的精髓,构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一个健康的现代化的法治社会是建立在民众的底线伦理、民众的伦理共识的文化土壤之上的,而我们的国学经典,就是这片文化土壤。我们通过对经典国学书籍的研习,来掌握中国文化基本的精神内核、价值核心、为人处事之道,从而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影响、改变我们的言行,达到知行合一。

    比如《老子注释》,这是顶尖老学专家之一高亨先生对《老子》全书进行的注释。而《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浅显易懂的历史故事,传递出的儒家思想精髓和价值核心。这些都是适合初学者读的书,也是国学的代表著作。

    学习《老子》《论语》之前,我们可能存在很多误解。比如,我原先一直没弄明白“德道”一词的真正意义。在中国古代,人们习惯认为思想和感情来源于“心”,把规律叫“理”。德道就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这其实就是现代心理学的名称!虽然《老子》更加偏重于抽象的道理与哲学,《论语》注重于现实中的规范与约束,但都在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修为。无论你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无论你是体制内人民公仆,还是体制外职场精英,都离不开做人做事,做事先得做人。正如现在的热播反腐剧《人民的名义》,里面很多人物,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公平公正、不顾规则原则,他们没有家国情怀,没有心系群众,没有正心诚意地想做事,自然不可能坐稳江山、受民爱戴。

    再比如,书中有一句:“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看到别人做好事,心里一定肃然起敬,读书时感到书中的道理很对,也会很赞同。但是我们并没有照做,这就是“执德不弘”。有些事明明知道是这个道理,但到处理事情的时候,自己的个性、脾气一来,就不管道理了,这就是“信道不笃”。我们也许有认识、有信仰,也服从真理,但是自己做起来,却没有那么积极、那么坚定。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知易行难”。所以说,当我们需要向别人说教的时候,首先要想想自己是否能做到。

    我还由此想到了教育问题。现代教育从幼儿园起,就被灌输爱国爱党教育,这种教育虽没有错,但都体现在“外我”上。我们缺的是关于“内我”的教育,怎么认识自我,要有什么样的人格和爱等,有了健全的人格,才能去爱自己、爱家人、爱社会。

    读国学经典,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有句话说“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自强。”每个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从中汲取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培养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心态。国学经典是可以终身咀嚼,学用不尽的,理解、记住是一方面,关键还要看如何学以致用。因为我们最终,是希望达到一个目标——“止于至善,觉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