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高中语文选修课五个系列

    时间:2021-04-02 11:12:57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高中语文选修课的五个系列

     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是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重大突破和超越 , 是 xx 年以来课程改革中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多的系统工程 , 也是这次 高中课程改革的主旨和核心价值所在。

     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 学生选择权的丧失、 教学的必修化现象严重、 教学评价不能落实等一 系列问题 ,但全国各地的课改实验区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根据《中 华人民 __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所选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 的特点,结合《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 我们安徽 省淮北市高中语文选修课进行了全市统一指导意见下各校自主同步 开设的课程实验。从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开始 , 全市普通高中学校依 次开设了人教版的《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语言文字应用》四个模块教学。本文将对 我们在“统一选修”背景下进行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研究 的一些做法和思考进行总结与回顾。

     一、

     教学的整体规划策略

     课程标准指出 , 选修课“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 , “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 , 也不能简单地 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 努力 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 , 选修课的教 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 , 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造成凌乱随意、 漫无计划的局面 ,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深奥 , 脱离 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因此 ,我们认为, 做好课程教学的规划 ,是上 好选修课的关键所在 , 也是避免教学凌乱随意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规划。

     一是学校的规划。首先, 以校本培训为平台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学习《中华人民 __ 课程标准》 及其他有关新课程的理论书籍 , 熟悉有 关选修模块的“课程目标”、“教学实施”、“评价建议”等关键内 容。其次 ,做好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图 书馆应装备足够的与模块有关的配套作品和相关的电影电视片以及 必要的工具书 ; 认真调查分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资源 的特点,积极规划开发已有的和潜在的资源 ,如, 我们淮北市有隋唐大 运河遗址,有文化名人桓谭、嵇康等 , 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语文资源 ; 要积极创造条件 , 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 ; 争取社会各方面 的支持 , 与社区、高校建立稳定的联系 , 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

     二是教师的规划。教师规划要从三个层次进行 : 第一,宏观的规 划 , 即在整体感知模块文本的基础上研究文本处理的思路 , 吃透文本 编制的意图 , 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既要知道选修模块与必修课程的区 别, 又要知道每个选修模块之间的不同 , 还要知道每个模块内部各专 题甚至各文本之间的区别。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有关资料 , 给学 生开列一个推荐课外阅读的作品清单。

     第二 , 中观的规划 , 在宏观规划 的引导下 , 做好模块内部专题教学的设计 , 调整精读略读篇目 , 确定重 点教学篇目 , 整合教学活动设计 , 研究教学评价的内容及形式 , 特别是 要规划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方案 , 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 创造性地开展 各类活动 , 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经典诵 读等,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 用语文的意识 , 并将这些活动的规 划置于模块教学之前 , 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其中。第三 , 微观的规划 , 即做好每一个文本的教学设计 , 重在方法层面的归纳与总结。学习每 一课之前 , 认真阅读教师用书中相关的备课参考资料 , 了解有关的背 景知识, 做好与其他教学资源的整合。

     三是学生的规划。首先 , 在教师的指导下 ,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及能力, 在每个模块中选择更适于自己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

     其次, 根据教师的评价选题 , 规划好参与评价的形式等。

     二、

     教学内容的重构策略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 ( 不仅仅选修教材 )是具有开放性的文本 , 它 给教师与学生留有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 , 以满足不同学习群体、不同 学习基础、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对选修课涉猎的广度与深度的要求 , 所以教师可以对注重精深和系统的教材进行重新处理 , 或增或删 , 或 详或略, 或调整次序 , 以优化教学结构。

     在当前学生不具有课程选择权 的背景下 ,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固定选修”的模块进行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的调整或改编 ,创造性地重组、使用教材 , 使已有的文本更高 效和更完善 , 以促进学生阅读知识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多元建构。实 验中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对现有教材进行重构。

     一是选择。课程标准指出 , 选修课要在确保 “基础性”的前提下 , 把重点放在“选择性”上 , 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 为学生 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由于选修课每个模块的内容含量非常多 , 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必要的取舍 , 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最 近发展区域”的文本作为自己探究欣赏的标本。如《中国小说欣赏》 这个模块有九个专题共 18部( 篇)小说, 教学时我们指导学生在每个 专题中各选一部 (篇) 来作为自己的学习内容。《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10篇传记作品 , 在兼顾中外的基础上 , 让学生选择五篇作为学习内容。

     有选择的学习不仅使模块教学任务能在规定的 0.25 学年顺利完成 , 更重要的是它符合课改精神 , 让学生享有了一定的选择课程的权利。

     二是整合。即依据主题、艺术手法或其他标准对教材的某一专 题进行调序、 删减或补充以重新组合。

     既可以是同类文本或反差较大 的文本的共性阅读赏析或比较阅读赏析 , 也可以打破原来的单元或专 题界限, 通过调整顺序 , 选择相关篇目另行组成单元或专题。

     如《中国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模块中收入了李煜、苏轼、李清照、姜夔、周 邦彦等诗人的《虞美人》 、《新城道中》、 《一剪梅》、《扬州慢》 、 《苏幕遮》 , 教学时则可以重新构建“豪放与婉约之比较”的专题 , 当然其他作家如辛弃疾、晏殊等人的作品也可以引进来 ; 可以把屈原 的《湘夫人》、《国殇》 , 杜甫《蜀相》、《旅夜书怀》、《阁夜》 , 高适的《燕歌行》 ,陆游的《书愤》聚合在一起组成“天下兴亡 , 匹夫 有责”的爱国诗歌专题 ; 可以王维的 《积雨辋川庄作》 、孟浩然的《夜 归鹿门歌》为核心 , 结合他们两人的其他作品以及祖咏、储光羲、裴 迪、常建等诗人的作品 , 建构“唐代山水田园诗歌”专题。

     三是拓展。这是指把教材之外的作品纳入教学范围 , 另行组建专 题,以丰富学习资源 , 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如教学《中国小说欣赏》 , 可以指导学生在教材的九个专题之外建构描写多彩校园生活的 “校园 小说”, 把喻杉的《女大学生宿舍》、饶雪漫的《按时长大》、韩寒 的《三重门 》置于这一主题下 ; 可以建构以科幻小说为主体的“科幻 世界”, 把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刘慈欣的《流浪地球》、 王晋康的《亚当回归》吸收进来 ; 另外还可以海岩、周梅森等作家的 作品为主体 , 建构“法制天地”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选取了 有关毛泽东、杜甫、 贝多芬、鲁迅、达尔文、马克思、沈从文、 __ 、 蒙哥马利、比尔 ?盖茨等 10篇中外传记 ,但唯独没有中国古代的传记 作品, 教学中可以把二十四史中相关的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文 学家、科学家等纳入教学的视野。淮北有许多文化名人 , 如桓谭、嵇 康等,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 , 我们指导学生建构了“淮 北名贤”的新专题 , 很受学生欢迎。

     三、

     教学方法的选择策略

     选修课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 这决定了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为 了提高选修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需根据不同类型的选修课 , 确定 教学重点 , 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温如敏教授在他的论著《温如敏论 语文教育》中指出 :“选修课教学方法应当更加注意引导式、 启发式、 讨论式,以学生阅读为主 , 教师适当讲析引导 ,可以看成是阅读型教 学。”基于此理论 ,为促进学生阅读 , 我们认为,在选择选修课的教学 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策略。

     一是要改变过去以 “教师为中心” 的传统,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 能力。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 , 单纯的传授式的 课文分析与选修课的设计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 , 使 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 ,会泯灭学生的个性 , 扼杀学生的创 造天赋。选修课的“修”字 , 应该是指让学生去自主“修学”。所以 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 , 让他们潜心地读、 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个性化地读 , 教师要营造一个 平等、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 ,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他们的独立性、 创造性,积极鼓励通过批判阅读、多元解读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指 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并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 式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是要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经验解读文本。

     刘国正先生认为 : “语

     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 ,脱离了生活就变得枯燥乏味和空洞无物 ; 而结 合了生活就有了丰富的内容 ,就会牵动学生的心灵 , 就注进了充实的 活力。”教学中,让学生把已有的经验引进阅读中来 , 加深对阅读内容 的体验,然后把体验所得延伸到生活中去 , 与生活进行对比 ,通过内引、 外联、对比的方式 , 使文本中的生活经验、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与现 实生活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接触、碰撞、交流中展开 , 以有 利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文本 , 这样既能激发学 生的阅读兴趣 , 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是要灵活选择阅读方法。

     每一个模块因材料不同 , 阅读方法也 就不同,像《中国小说欣赏》、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里的作品 , 由于 教学时间有限 ,可让学生自由确定几篇精读篇目 , 其他则略读、浏览、 速读,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 对不同类型的文体阅 读应该有所侧重 , 《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阅读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 应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 重视作品中形象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 文本意义,使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 , 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 时 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影响。至于其文字阅读的障碍 , 要指导 学生使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教师不能大包大揽。这个过程, 还要通过学 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 促进师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

     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 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原动力。

     四是要创设阅读情境 , 调动阅读兴趣。我们在进行试验时 ,通过 “学案检测”、“语言训练”、“主题辩论”、“经典诵读”、“影 视欣赏”、“汇报表演”、“实地考察”、“专题研究”、“资料索 引”、“文章写作”、“学生论坛”等情境 , 加强在情感方面的刺激 力度,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使他们获得情感张力 , 产生阅读需求。结 果表明, 在这些情境中 , 学生们会变得兴奋热烈 , 跃跃欲试 , 或自主学 习, 或合作探究 , 他们的个性与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 语文课堂也因 此充溢着能动的、自由的、创造的激情。

     四、

     教学评价的运用策略

     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设定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 提高”、“以课程目标为基准 , 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诊断、 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提 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等基 本原则。但因为高考的指挥棒作用 ,选修课的理想评价方式 , 实际上已 经成了一纸具文。我们认为 ,既然设置了选修课 , 就要进行评价 ,否则 在目前的情况下 , 选修课教学就会落空。作为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 者, 教师要从“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 ,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 康发展”、“激励学生的学业发展”的高度 , 创设可以让全体学生积 极参与并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评价形式。

     一要设计好选修课评价的内容及形式。教学评价对教学有逆向 促进作用,所以教师要提前规划 , 设计好每个模块的评价选题。

     这些选 题可以是陈述性知识 , 也可以是程序性知识 ;可以是让学生独立完成 的, 也可以是由合作才能完成的 ; 可以是一张试卷 ,也可以是许多活动 可以是侧重表达 , 也可以是侧重实践。

     二要体现选择性。在课程选择上学生没有选择权 , 但我们可以在 评价上给予学生广泛的权利。

     教师设计的评价选题应当照顾到不同兴 趣爱好、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地域的学生 , 让所有学生都有权利选择 适于自己的评价形式 , 从而用评价促进学习。在教学《语言文字应用》 这一模块之前 ,我们公布了模块学习结束将要进行的 30道评价选题 ,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项完成。

     如探究淮北方言的发音规律、 生活中的错 别字归纳、新词语集锦、网络语言大观、成语中的文化知识、流行歌 曲妙句赏析、古今诗词炼字例说等 , 这些评价内容的最大特点就是强 调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三要评价标准具有差异性。由于语文课程对多元智力因素的认 同,选修课的评价标准具有了多向性 , 这是符合语文学习的个性差异 的。所以,评价中设计的课题或者活动 , 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并关注学生 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等个性差异 , 如语言表达方面 , 有的擅长书面的 ,有的则擅长口头的 , 书面表达也有驾驭不同文体的 各自特长。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适当放宽标准 , 一刀切的标准会忽 视学生的某种优势。教师要在评价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从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有 差别的考查 ,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 并使他们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奖 赏的乐趣。

     四要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选修课教学中 , 我们 不只运用一张试卷来作终结性评价 , 而是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结合起来 ,既考查学生知识的积累 , 也评价其参与学习的过程。

     如我们 在进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的评价中 , 要求学生背诵至少 30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作品 ,借助工具书读懂并鉴赏它们 , 让学生能面对 各类考试 ,这是教学中不能回避的现实。

     同时,我们还创设了这样一些 活动,如: 参加一次班级或学校组织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朗诵比赛 ; 与 同伴自由结合 ,组成一个学习兴趣小组 , 创办一个手抄小报 ,介绍自己 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心得体会及学习方法等 ; 参加一次有关中国 古代诗歌散文的辩论会、演讲会、专题研讨会、读书报告会、学生讲 坛等;自命题创作一篇诗歌或散文 , 向学校文学社或报刊投稿 ;自己单 独或与同伴合作创设一些其他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进来,在这个过程中 ,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给予他们 正确而全面的评价 , 以使他们获得后续学习的动力。

     五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外 , 课程标准鼓励家长和社会也参与到评价中来 , 以使评价成为学校、教 师、学生、同伴、家长、社会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这种 多元主体的评价 , 不仅可以确保语文课程评价的客观、 公正, 提高评价 的实效性 , 更重要的是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 地位, 使他们能够获得多方面的肯定性评价 , 为他们的持续发展和终 身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以上是我们在进行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 研究时, 对选修 课教学的整体规划、内容重构、方法选择、评价运用等方面的总结与 回顾。我们认为 , 在当前“统一选修”和选修课教学必修化现象依然 严重的情况下 ,广大语文教师应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 , 积 极运用教学智慧 , 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选修课的教学策略 , 以促进 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 这是课程标准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赵志伟 . 高中语文课程新探 .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社,xx.

     秦训刚, 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 武汉:华中师

     范大学出版社 ,xx.

     郭根福. 高中语文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 . 长春: 东北师范大 学出版社 ,xx.

     ( 关燕云 )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