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公文写作五个思维特征

    时间:2021-02-28 11:14:45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公文写作的五个思维特征

     公文写作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中所形 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应用写作。它与文学创作虽 同属写作学研究的范畴,但客观上存在着许多质的差异。单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就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

     一、思维动因的指令性

     在文学创作中,往往是作者被某一生活原型或某一原始 生活素材所吸引,从而有意识地调动丰富的生活积累进行选 择、加工、虚构、概括,逐步形成创作意图,激起强烈的创 作欲望。当创作欲望非常强烈时, 常常伴随着一种情不自禁、 文思激涌、不吐不快的情绪状态。这时,作者就可以不断捕 捉灵感的浪花,迅速获得精巧的构思、动人的情节、美妙的 词语,还可以加快创作速度,使作品一气呵成。简单地说, 文学创作的思维动因,就是作者的创作欲望,具有很强的主 动性和自觉性。而公文写作往往要遵命于他人,其思维动因 则是领导交待、文件规定、上级部署或是集体研究决定,具 有明显的指令性。从思维动因上来看,公文写作同生活的关 系,远不如文学创作那般贴近。文学创作起源于人的社会实 践,公文写作虽然也要求写作人员 "寻求灵感",并不直接刺 激写作者的创作欲望。虽然公文写作没有自主权,但写作时 却要求写作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据领导意图和 指示精神自觉主动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预见性。这就要 求公文写作者不但具备较高的政治修养,还要有默默无闻的 无私奉献精神。

     二、思维过程的规约性

     公文写作的思维过程和文学创作基本一致,都是开放 的、动态的、发展的思维与语言的双向运动。文学创作的思 维一经启动,便可以上天入地的寻求,极尽想象、联想之能 事,以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而公文写作中,写作主体的思 维受传统习惯的固定程式约束,必须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 策,以他人的意图来结构文章,具有较强的规约性特征。这 种思维过程具有较浓厚的模式意识,一般都按规定程式进 行,采用规范的语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特定的空间 发挥效用。比如请示这一文体的写作,单是在正文部分就必 须按规定程式写清以下三个方面 :

     (一)请示的依据;(二)请示的具体事项;(三)具体提出对上

     级的要求。

     其中依据部分既要写得充分,又不能把问题涉及的范围 写得太广,时间追溯过长;请示事项部分要有根有据, 切合实 际,合理合法;提出要求部分要采用惯用结束语。

     几个部分的层次安排要井然有序,有很强的逻辑性;文字表达尽可能与思 维对应、对位、同步、同值,做到准确、真实、简明、

     通

     俗;任何含蓄委婉、颠倒顺序都会影响意思的表达和理解,

     影

     响所请示事项的成功受理。同时,还要按发文规则和有关规 定写好或确定发文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 标题、主送机关;附件、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报机关、 抄送机关等。总之,公文写作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公文写作不 能信马由缰,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在体例上有所创新, 像建房子一样,用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建筑师可以建成不同 风格的建筑,不同的公文写作者也可以写出不同风格的公 文,这也是公文写作者创造能力强弱的集中体现。

     三、思维途径的创新性

     创新思维,顾名思义,它不是简单的重复以往人们的思 维过程,而是以“新、独、特"的差性来标新立异的。新是对 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中,成为人们 进行思维创新的目标导向。

     公文写作的创新思维途径很多,在实践活动中,常见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在开拓中创新。在公文写作中,领导者对草拟公 文的要求,往往只是个轮廓,是个大概,要成就一篇公文, 还需要公文写作者具有创新思维能力,遵从但不囿于公文的 程式化体式,按照新思路进行思考,在公文写作中采用新的 方式,探求新的体例、新的结构、新的功能;同时,按照客观 事物发展的趋势,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或 对领导提出有新意的建议,以便为领导提供有效的辅助,供 领导开拓思路,促进工作有新的发展。这样,每解决一个问

     题,就能使工作向前迈一大步,使公文写作者的创新思维在 开拓中得到一次新的发展。

     (二)

     在全方位的开放中创新。在创新思维方式的三维

     结构中,知识结构、观念结构、方法结构都呈立体开放状态, 全方位的汲取人类社会一切有价值的知识、观念和方法,使 其结构处于不断的整合和优化的过程中。无论我们把本单 位、本部门的整体思维作为考察对象,还是把本单位、本部 门个体思维作为考察对象,我们都会发现,开放性是创新思 维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一 篇成功的公文作品,离不开对本单位、本部门内外环境信息 的广泛搜集,离不开对本单位、本部门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 材料的整合,离不开对本单位、本部门原有旧观念体系的升 华,离不开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的最大限度的应用。

     (三)在事物的动态变化中创新。事物的动态多变性表 明了创新思维的发挥要具备动态多变性能,要随着主题和环 境的变化而变化。一切随条件而变化,这是创新思维充分发 挥的前提条件。在公文写作中,当本单位、本部门自身和环 境发生变化时,公文写作者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思 维视角,以适应客观条件变化的需要,做到既有创新,又有 和实际情况比较贴近的一面;既不落入俗套,又不脱离现实条 件,把创新和贴近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一篇好的公文作品, 总是充满时代变化的节奏感,同时又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如果抱着传统思维方式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宗旨,就只能因 循守旧,根本无法写出对社会实践有指导作用的公文来。

     四、思维方式的逻辑性

     文学创作中的思维一般不脱离具体的形象,主要是依靠 对事物的具体形象的回想、联想以及想等来激发作者的创作 欲望。它虽然强调 "艺术的真实",但并不囿于物理的逻辑的 真实,恰恰要避开这些真实,最大限度地发挥作者的想象力

     进行创作。而公文写作的最高目的是运用逻辑思维分析研究 问题,形成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具 体说来,公文写作思维的方式的逻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一)从客观事物到思想认识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公文 写作要形成正确的有价值的观点,不是凭空想象得来的,要 在客观实际和大量材料中经过反复的思考,正确的分析综 合,归纳概括才能提炼出来。公文写作过程中的抽象、概括 是公文写作者在头脑中形成观点的必经之路。公文写作者写 东西时必须对所掌握的工作进行战略的、全局的思考,不能 仅仅着眼于一枝半叶;必须对当前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 况、新问题、新形势,进行深层次的逻辑分析和概括

     ;要注意

     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形成自己的认识

     ;?要加强工作

     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公文写作者感知的 东西愈多,占有的第一手材料越丰富,概括就会越全面、越 正确;只有从客观事物到思想认识,从思想认识

     到客观事

     物再到思想认识,经过多次反复后,才能产生比较接近真理 的认识。由此可见,缜密清醒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公文写 作者形成正确的有价值的观点,是十分重要的。

     (二)公文写作结构篇章中的逻辑思维。公文是应用文

     体,不是靠鲜明的形象打动人,而是靠逻辑的力量感召人。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一篇公文逻辑结构划分为四个逻辑 单元,每一逻辑单元解决解决一个问题,它们分别是“是什 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不管什么材料,都直 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地要回答这四个逻辑问题。公文中的 "情况"、"特点”、“问题"等反映的是事物的性质状态,回答 的是"是什么"这一逻辑问题;"成绩"、"做法"、“收获"等反 映的是事物的情形如何,回答的是“怎么样

     "这一逻辑问题;

     "原因"、"经验"、“教训"等反映的是事物的成因和目的,回 答的是"为什么"这一逻辑问题;"措施"、唏望"、"要求”等 反映的是事物的发展和目标等问题,回答的是

     "怎么办"这一

     逻辑问题。因此,在公文写作总体构 思时,要注意"是什么 "、"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几者之间的逻辑关系,1 是什么"要讲实,"怎么样"要求真,"为什么"要讲透,“怎么 办"要辨 明。当然,公文创作人员在处理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时,要根据不同的文体而有侧重,如果是作总结,要多讲

     1

     是什么"、"怎么样",少讲"为什么"和“怎么办";如果是经验 交流,则应多讲"怎么样"、“为什么",少讲"是什么"、“怎 么办"。

     (三)从思想认识到公文写作中的逻辑思维。公文创作 离不开逻辑思维,这是由公文自身的特殊功能决定的。任何 一篇公文,从本质上说,都是针对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 题,依据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来制定解决这些实际问 题的具体政策、规定、措施。从这一点上来看,公文就是“政 策”。这种具体政策一旦产生,与党的理论和群众的实际问 题之间,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具备一种特殊的功能。

     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通过“政策”即具体的公文来指 导群众的实践,而实践经验又通过“政策”上升为理论,指 导更大范围的实践。因而公文往往充当了“理论”和“实 践”两者之间进行双向沟通的中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公文中所阐述的具体政策,逻辑性越强,越是令人信服,对 社会实践活动越是具有指导作用。

     公文写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是一种创造 性的复合性的脑力劳动, 既有分析、综合、判断,又有归纳、 概括、推理,但总体上是一个由大到小、由形式到内容的过 程。一般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由标题到观点,由材料 到语言这样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掌握公文 创作的内在规律,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解决问题是 十分重要的。

     五、思维主体的非我性

     公文有法宝的作者,这个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 的名义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担负一定职务的负责 人。公文写作者为写好公文往往要加班加点,费尽心思,但 只是公文写作的“代言人”,没有著作权,当然不能凭主观 意向进行写作,往往要受到现行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规定的 制约,受到领导、决策部门、约稿单位或约稿人的制约,受 到实际情况、群众意愿和行文规则的制约。在公文创作中, 表达的不是公文写作者人个人的思想意识,一般也不容许体 现写作人员个人的思想观点为、感情色彩;即使有所体现, 读者也不会予以承认。这就是说在公文写作中思维主体具有 非我性特征。这与文学创作是截然不同的。

     对文学创作而言, 作者在作品中可以而且应该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公文 写作者在写作时要注意的不是表现自己的思维个性,而是在 思维的流向、思维的广度、思维的深度、思维的频度上努力 与被“代言者”趋近,努力体现被“代言者”的思想特色。

     一些同志在进行公文创作时因为把心中所想一吐为快 而倍感快意,却遭到领导、约稿人的否定,就会产生困惑, 形成心理负担,认为是领导故意非难,是千里马常而伯乐不 常有。其实,这是对思维主体的非我性特征认识不足的表现。

     要正确看待思维主体的非我性特征,关键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的正确认识:

     (一)

     正确认识秘书职业角色。各种职业角色总是有一 定的行为规范,教师有教师的行为规范,警察有警察的行为 规范,公关礼仪人员有礼仪人员的行为规范。每一种职业角

     色都要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

     教师的工作是传道授此、 解惑, 应当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同样的,秘书写作人员的主要任 务就是办文,是服务性质的,主要是为领导服务,也是间接 为机关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这就要求公文 写作者把个人的思维调整到一般人、某一群体或领导的思维 轨道上去,用一般人或领导的思维去主导写作。因此秘书写 作人员必须树立和培养鲜明的服务意识,把服务作为基本职 能,树立自觉服务的角色意识,在领导活动中甘当配角。秘 书写作人员树立自觉服务的意识就是要以服从为天职,以配 角为荣耀。对秘书写作人员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功能主观夸 大,或认为秘书写作人员只是领导的“应声虫”,都不是正 确的秘书价值观。

     (二)

     秘书写作人员对领导的服从也有一个能动地加深 认识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秘书写作人员,对领导要做到服从 而不盲从。当发现领导的思维方向偏离了国家政策、法律法 规的底线时,或发现领导在工作、决策上出现问题或错误时, 要通过正当的渠道、妥善的方法向领导者或领导机关反映, 以便予以及时纠正,从而能动地影响着一个单位、一个部门

     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影响着本单位、本部

     门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只有这样,秘书写作 人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功能,从而实现其人生价 值。

     思维动因的指令性、思维过程的规约性、思维途径的创新性、 思维方式的逻辑性和主体的非我性是公文写作思维的主要 特征。正确认识公文写作的思维特征,有利于调动公文写作 者写作的积极性,在写作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写出高质量的公 文来。

     若说,那一程走旧的时光,已然温暖了我的眉眼。那么,在明日那个花满枝桠的清晨,我依旧愿意轻踮了脚尖,重行在与你初见的陌上,只待,与你折柳重逢。

     若说,那一程走旧的时光,已然温暖了我的眉眼。那么,在明日那个花满枝桠的清晨,我依旧愿意轻踮了脚尖,重行在与你初见的陌上,只待,与你折柳重逢。

     懂我的你,是否也如我一样,遗忘了所有的言语。只是在掌心,一遍遍描摹一个人的名,那是切入骨髓的念,合着心脉的韵律,默默诉说一句话,让我们在这无边的春色里,相爱一场!

     懂我的你,是否也如我一样,遗忘了所有的言语。只是在掌心,一遍遍描摹一个人的名,那是切入骨髓的念,合着心脉的韵律,默默诉说一句话,让我们在这无边的春色里,相爱一场!

     想来生活,从来就不是阳春白雪的神话。光阴的陌上,总有风自八方来,或许是忧凄,也许是欢喜

     想来生活,从来就不是阳春白雪的神话。光阴的陌上,总有风自八方来,或许是忧凄,也许是欢喜

     ,无论怎样,都是岁月最真的馈赠。

     轻倚初春的门楣,且把盏清风,问心明月,让来者可来,去者可去,宿命里的拥有,一一欣喜悦纳。而我也只需以花香绕肩的美,步履从容的,走过生命里的山山水水。

     轻倚初春的门楣,且把盏清风,问心明月,让来者可来,去者可去,宿命里的拥有,一一欣喜悦纳。而我也只需以花香绕肩的美,步履从容的,走过生命里的山山水水。

     日常。待到老去的那一日,偶尔有回忆念及了过往,依旧还会有初初的心动,流转了眉眼。而那一路迤逦而来的美好,一步一步写就两个梅花小楷

     日常。

     暖阳小窗,无事此静坐。杯盏光阴,又在指间如风轻过,回首,依稀还是那年秋,低低一低眉,却已是春光葳蕤。

     光阴荏苒,而流年从来也不曾缺少错乱和犹疑。是否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一切的纷扰是非,终究会给出一个水落石出的答案。

     然后,在你温热的耳边,把一些前生来世的故事,反复的吟唱。只盼,你在莞尔低眉时,与我轻轻的相和。

     所谓素年锦时,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程光阴吧。私心里常想,最好的感觉,莫过于煨一味小众烟火,暖一世红尘时日,对坐心爱之人,行做欢喜之事。即使偶尔有湿润盈满了眸底,也请相 信,我的泪里,没有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