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在全市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1-02-13 12:31:54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大会,部署当前工业经济发展及招商引资重点工作,就是要坚定实业强市战略,奋力建设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产业名城,为桐城早日跻身“全国百强”积蓄强劲动力。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科学把握工业态势,坚定打造产业名城信心

    一是发展信心更加充足。全市上下抓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抓招商的意识更加强烈,思想不断解放,理念不断更新。企业家的发展信心普遍较足,众多企业规划未来,增加投入,提升改造,加快发展。

    二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智能制造、节能环保2个首位度产业和包装印刷、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羽绒家纺、特色轻工5个传统优势产业的“2+5”产业体系日益清晰。

    三是平台支撑更加厚实。“1(经开区)+1(双新区)+6(6个10亿产业园)”的平台支撑更加有力,经开区体量规模不断扩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启动实施,活力不断激发,力量不断增强,机制不断创新;
    各产业集群镇坚持差异化发展,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以经开区为核心、206国道为走廊、7个产业集群镇为多点支撑的经济版图已经形成。

    四是发展路径更加多元。坚持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央企合作、股改上市一齐发力,共同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众多亿元以上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央企合作成效显著,企业上市有效推进。

    五是服务支持更加有力。市领导以身作则,全市上下为企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坚持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和“暖企行动”,每年正月上班第一天,市领导就登门拜访企业,对本土企业和引进企业一视同仁,平等相待,鼓励加快发展,尽力排忧解难。驻企服务常态化开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各镇街区和市直单位扎实做好为企服务工作,如大关镇建立了班子成员和二级机构负责人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与企业沟通交流比较顺畅,镇级商会作用发挥较好;
    市场监管局服务企业积极主动,提前介入,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总量不大、质量不高、创新不足、服务不优等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短板,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精准发力重点任务,优化打造产业名城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要立足现有基础,突出产业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抓工业、强招商,在实业强市上取得新成效。

    第一,招商引资要全力拼抢。全民招商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没有一线二线,没有前方后方,人人都是招商主体,都要有任务、有压力。“乡友经济”要挖掘。进一步深入挖掘乡友资源,加强沟通,密切感情,发展壮大“乡友经济”。政策支持要到位。要把我市打造成真正的“政策洼地”,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桐城。专业招商要精通。要加强培训,专业招商队伍人员要认真学习,切实提高业务水平,真正成为一名专业招商人。项目跟进要抓紧。分管领导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跟踪服务,在谈项目要保持无缝衔接,加速落地进程;
    已落户项目要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倒排工期,有序推进建设。招商方式要创新。要通过互联网招商、以商招商、举办招商活动等方式,抢抓机遇,创新思路,积极招财引税,发展壮大总部经济,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招商责任要压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冲锋在前、作出表率,各地、各团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洽、重大项目亲自推动、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需要市领导出面的及时汇报,市领导要全力支持。

    第二,央企合作要精准深入。建立完善与央企或知名民企合作项目发现、对接、跟踪机制,打造全国知名的央企合作示范基地。要加快合作进程。对尚未接洽的,要积极对接,力争达成意向,为签约打好基础;
    对有合作意向的,要一对一、点对点,深入洽谈,紧密联系,力争早日签订合作协议;
    对已签订协议的,要加快推进,早日启动项目。要提升合作成效。对已开展合作的项目,要提升层次,拓宽领域。本地企业也要通过央企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管理理念和产业优势的带动,不断拓宽产业领域,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力促自身做大做强。

    第三,企业上市要强化引导。企业通过上市、挂牌,有利于加速提升现代管理能力、资本集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是振兴实体经济、加速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加大工作力度。上市工作的年度目标任务三干会上已经明确,各地要瞄准目标,明确专人专班,加大推进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全力实现既定目标。要加强专业指导。要加强上市工作规划,深入研究政策,广泛开展宣传,加强知识培训,提出指导建议,引导企业提前谋划上市工作,将产品经营与资本运作同步进行、融合发展。加强上市后备企业规范股改、重组,积极与券商、证券监管部门对接联系,充分利用他们的政策、专业和人才优势,为我市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指导和专业辅导,帮助企业高质量做好上市基础工作。

    第四,科技创新要久久为功。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激发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要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行业骨干企业联合全国各地高校院所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共建研发平台、形成以项目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要突出创新平台作用。发挥国家级高分子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平台优势,促进企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具有独立法人的技术研究院、博士后、院士工作站和中介服务机构,不断提升科技服务业的规模和水平。

    三、充分激发创业精神,强健打造产业名城主体

    企业发展得好不好,归根到底看企业家。桐城要建成产业名城,必须要有一大批敢打敢拼、善作善为的优秀企业家。为此,希望广大企业家做到“四立”,为桐城经济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立高远之志。高度决定视野,格局决定未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个企业家都要志存高远,增强干大事、创大业的激情,瞄准百亿企业、百年企业、上市公司、单打冠军等目标,矢志不渝,勇当先锋。要树立战略眼光。把眼光放在更高更大的舞台,研究国家发展战略,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封闭思想,紧跟经济大势,抢抓政策机遇,善于借势借力。要树立行业标杆。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产品。要立志做行业的领头羊、排头兵,在优势产品和关键技术上抢占制高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树立企业品牌。品牌既是企业的有形标志,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坚持质量第一理念,立足产品优势,突出产品亮点,以更高的质量、更优的服务,不断取得消费者的好感和信任,树立良好口碑,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

    第二,立务实之功。空有一腔抱负,不肯苦干实干,梦想只能永远是梦想。要稳扎稳打。企业发展既要蹄急,又要步稳。只有务实扎实,发展才能步步为营,企业才能行稳致远。面对困难和挑战,要鼓足勇气、卯足干劲,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稳步把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桐城的一大批优秀企业,如美祥、丹凤、汇通,都是扎扎实实、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要专注专业。坚持练好内功,专注最擅长、最有底气的产业产品,精益求精干事业,专心致志做产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努力做精分市场、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在实现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要戒骄戒躁。牢记“隔行不隔理”但“隔行如隔山”的道理。适当多元发展、贷款发展,但切不可不顾实际、过度投资、举债发展。要创业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提高管理水平,既要坚定信心,更要保持定力,在风云变幻的经济浪潮中保持清醒,务实前行。

    第三,立为商之信。诚信比金子更可贵。不诚信,只能一时获利;
    不守法,必将悔恨终生。每个企业家都要坚持以诚待人、以信立业。要树立良好信誉。秉持诚信之本,弘扬契约精神,善待企业员工,取信生意伙伴,不欺瞒消费群体,不逃避银行债务,以良好信誉获得社会认可、银行支持、市场接纳。百世佳的江总曾经为了如期交货,通过飞机将几件瓶盖邮寄到客户手中,运费是货物价格的数十倍,虽然损失了小钱,但赢得了信誉。要坚守法律底线。要树牢法治思维,制定生产经营“负面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既要亲近政府,更要清白交往,从“靠关系”向“靠本领”转变,从“找市长”向“找市场”转变,共同维系亲清政商关系。要优化企业管理。优质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如果管理跟不上,企业做大以后,依然搞家族式管理、家长制作风,最后问题都会暴露。

    第四,立做人之德。小成在智,大成在德。企业家的一言一行,不仅影响一个家庭、一个企业,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要树立好品行。坚持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做人,规规矩矩干事,抵制腐朽堕落的生活习惯,做到家里家外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坚决远离“黄赌毒”。要树立好家风。企业家也要肩负管家治家的责任,重家教、立家规、树家风,加强子女教育,和睦夫妻关系,孝顺父母长辈,尤其要把桐城企业家“四千四万”的创业精神和“两头在外、全靠脑袋”的创新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要树立好形象。坚持情系桑梓,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雄厚的资本、深厚的人脉,参与家乡建设,关心公益事业,支持民生改善,在招商引资、扶危济困、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树立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良好形象。

    四、全心凝聚工作合力,强化打造产业名城服务

    发展工业经济、推进实业强市,不是哪个领导、哪个部门、哪个人的事,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凝聚工作合力,加强协调联动,共同抓好工作落实。

    第一,要加强要素保障。各相关部门、各镇街区要紧紧围绕资金、土地、人才等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认真研究上级政策,深入企业摸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要素需求。加强资金保障。要创新投融资方法,发挥政银担、过桥资金等财政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障项目资金需要。要进一步整治金融环境,坚决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让不讲信用的企业在桐城无法立足。加强土地保障。要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尽力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做好土地增减挂和退宅还耕工作,加大土地储备力度,全力保障优质项目用地。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土地监管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对圈而不用的土地要依法依规坚决收回。加强人才保障。实施好“文都英才”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引才渠道,力争多引进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的领军人才、紧缺人才,探索发挥好“候鸟型”专家的作用。发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平台作用,做好包装印刷等急需技能人才培训工作,提升综合素质,培育众多的“桐城工匠”。稳妥做好企业用工保障工作。

    第二,要创优营商环境。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与慢,营商环境至关重要。优化营商环境应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抓手。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借助“互联网+”,让越来越多的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市纪委要牵头制定具体细化、可追溯的“一刻不耽误”工作法,加强执纪问责,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使企业合法合规的事项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和办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贡献突出、行业认可、社会公认的优秀企业家要大张旗鼓地表彰,真正让他们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今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爱家乡、兴桐城”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效果很好,下一步还要评选表彰本土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在全市上下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成就企业家、保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营造有序的法治环境。公检法等部门要加大对阻挠项目建设、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破坏企业发展环境的行为实行“零容忍”,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等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要强化调度督查。突出工业优先地位,不断加大工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的领衔、调度和督查力度。坚持领导领衔。落实好市级领导联系重点工业项目、重点工业企业、重大招商项目等制度,真帮实扶,认真牵头做好跟踪协调服务工作。各地、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也要切实承担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责任,亲力亲为、敢抓敢管,带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各镇街、开发区分管工业负责人要深入企业,对区域内每一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问题需求,都要掌握清楚,主动、及时、有效地服务企业。实施精准调度。进一步完善市委常委会每月调度、经济运行和重点项目逐月调度机制,加强工业经济分析研判,提高工作调度的经常性、精准性、实效性,找准差距和问题,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到人头,限期解决。加大督查力度。构建由市领导和两办、纪检、组织组成的督查工作队伍,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纳入督查重点内容。严格抓好市直单位“每季一评”、镇街区“看比督导评”活动,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比学赶超。

    同志们,工业兴则桐城兴,实业强则发展强。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昂扬斗志,拿出抢的劲头,抱定拼的决心,奋力谱写实业强市新篇章,再铸桐城工业经济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