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关于精准扶贫双联行动深度融合的思考

    时间:2021-02-02 18:48:20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镇原县上肖乡共有省、市、县、乡12个单位双联6个行政村,249名干部帮扶联420个贫困户。占全乡贫困户总数的10.2%。三年来,我们以双联行动为载体,以扶贫攻坚为抓手,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全乡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18534人下降到6761人,贫困面由51%下降到18.6%。路岭村是扶贫双联行动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了全村脱贫。

    路岭村共辖9个自然村,734户,3250人,2012年贫困户428户,贫困人口1887人,贫困面58%。该村是省农科院、上肖乡政府的扶贫双联点,共有116名干部帮扶151个贫困户。我们按照扶贫跟着双联走的思路,根据致贫原因确定双联村、双联户和双联干部,制定帮扶计划,确定帮扶措施,有效的将“1236”扶贫攻坚行动、“1+20”项目需求清单、“双联”行动六大任务、“八个全覆盖”、“五件实事”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了“三大模式、十大机制“,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创新模式,突出扶贫主体,让群众动起来。大力推行以群众为主体的参与式扶贫模式。首先,组织召开村民大会,采取投杏核方式,鼓励群众主动参与,由群众自主选择确定了15个发展项目。其次,为确保项目落实和推进全村发展,选举成立了村基础建设、产业开发、科技培训、纠纷调解、妇女工作、青年工作、宣传工作、劳务输转8个能力小组和扶贫互助协会理事会、监事会,表决通过了“两议一监督”议事规则等。再次,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全程参与项目监督、管理和验收,并负责项目后续管理、维护等工作,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群众真正变成了脱贫致富的主体,激发了群众发展热情。改变了过去“干部拼命干,群众冷眼看”的现象,真正实现了“过去给钱给物要我干”向“现在主动参与我要干”的转变。

    二是强化培训,提升群众素质,让脑子活起来。建立了院校示范引导、党总支宣传协调、合作社牵头引领、农户主动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走出去”看、听、学等方式,让群众开眼界、长见识,转变思想观念。先后组织产业开发能力小组成员、村组干部266人,赴山东等地参观学习养牛技术和苹果栽培技术。另一方面,通过“请进来”讲、传、授等方式,由省农科院专家长期驻村蹲点,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试种美国甜高粱大卡,平均亩产鲜草18吨,是当地玉米产草的4-5倍,喂牛效率提高一倍,劳动力成本降低一倍,出栏周期缩短三分之一,现推广1000多亩;
    种植陇黑一号小麦,亩产600多斤,比当地品种增产21%。

    三是强基固本,发挥支部作用,让党员带起来。创建“双引领、四推进”党建工作机制,“双引领”,即村级党组织引领群众致富、合作社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
    “四推进”,即以落实“两个责任”为重点,推进基层党员干部作风转变;
    以建设“文明乡村”为载体,推进农民群众综合素质提高;
    以创建“平安镇原”为抓手,推进农村综治维稳水平提升;
    以保障“村务民管”为核心,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新“236”党建扶贫工作法,“2”就是实现“两大目标”,即党建水平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稳步增收;
    “3”就是强化“三个保障”,即配强村级班子,有人干事;
    建好村级阵地,有所议事;
    增加村级收入,有钱办事;
    “6”就是落实“六项措施”,即支部引领、群众参与、党员示范、党群互助、干部帮扶、产业带动。从而使党员干部有压力,增动力,村支部及党员带领、示范作用得到增强,以访贫问苦,让群众“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是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扶贫双联机制,让群众致富措施多起来。为了保证扶贫双联行动措施落实到位,我们探索了十大机制,①建立四级统筹机制。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双联单位定期会商沟通机制,共同研究制定小康规划和统筹帮助计划,制定1+17项目需求清单,定期通报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阶段性重点工作,形成整体工作合力。②建立六级联创机制。省、市、县、乡、村、户六级上下联动,破解发展瓶颈难题。③建立院地合作机制。同省农科院签订院地合作框架协议,由省农科院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开发中的技术难题。④建立金融扶持机制。向国开行贷款350万元,由村扶贫互助协会采取联户担保的形式,转借137(笔)个农户,发放贷款428万元,发展主导产业,解决了农村贫困户产业投入不足的问题。⑤建立精准帮扶机制。采取“一申请,一测算,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四分类”(按四因四缺,因病因灾,因残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缺门路)“五步工作法”对全村734个农户进行倒排序,确定了122个精准贫困户进行精准定位和科学筛选,突出“五统一、五对口”(五对口:贫困户登记表、农民人均纯收入测算表、扶贫手册、明白卡、申请书),强化入户调查测算,有效放大评议基数,组织干部对2013年建档立卡户,2014年申请返贫户进行人均纯收入测算,确定2014年脱贫人、返贫人,2015年计划脱贫人,2016年计划脱贫人,2017年计划脱贫。一是将孤寡鳏独、智弱及丧失劳动能力的11户14人进行五保,13户37人实行一类低保,确保生活不出问题。二是对因病因灾返贫有致富愿望的84个农户,确定为双联户,落实“五个一”帮扶措施。三是对外出务工人员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对收入较低者,采取宣传引导返乡创业,上山村张彦鹏动员儿子儿媳返乡创业,发展果园5亩,养牛20头,年纯收入20多万元。四是对有劳动能力无致富产业者,由村劳务能力小组组织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去年就近劳务输转210人,增收70多万元。⑥建立“143”技术到户机制。对一项产业,培训一名技术总负责,3-5名明星示范户,3-5名技术员,若干名科技明白人;
    通过提高培训、普及培训、田间地头培训三种方式,去年以来共开展农民技能培训31期,参训农民1936人。种植示范田500亩,培养科技示范户18户。⑦建立“两议一监督”民主议事机制。凡属村级重大事项,都由村“两委”提议、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督。去年以来通过“两议一监督”议事18。⑧建立便民服务机制。在村部建立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科技咨询、政策咨询、民事调解、代办服务四个窗口,制定了干部轮值、预约服务、登记回复、考核管理等四项制度,由乡政府干部,每周二、四驻村办理业务,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已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业务181件。⑨建立美丽乡村建设机制。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优化了村庄建设布局,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定期开展“三堆”、“三乱”清理,改善人居环境,村容村貌明显改善。⑩建立“四评一考核”考评机制。每半年组织全村党员、村民代表,采取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领导点评等方式,对村干部廉政、勤政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通过扶贫双联行动的开展,一是产业初具规模,培育形成了养殖、苹果和全膜粮食三大产业。发展养殖385户,7232头(只),种植全膜粮食2100亩,完成苹果新栽及成幼园的标准化管理1822亩,培育家庭农场5户。二是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完成维修新打机井4眼,水塔4座,自来水入户率达100%;
    新修水泥路5.7km,道路铺油3km,铺砂19km,绿化15km;
    机平农田800亩;
    栽植生态、防护林31.2万株。三是公益设施配套齐全,建成以村部为中心的“八有”文化广场。四是群众素质明显提升,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评选优秀党员、星级文明户等22户,组建自乐班子、歌舞队2个,彰显正能量。使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水平、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3200元增加到2014年的5437元,全村贫困人口下降到228人,贫困面下降51%,实现全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