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高中地理野外实践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1-01-25 14:38:57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高中地理野外实践课的教学设计

    地理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了达到培养国家公民的目的,我认为地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实践,尤其是学生的野外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从身边环境开始,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然而作为学生,能参与地理实践的机会和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参与地理野外实践并有所收获,我认为需要在本地结合课程内容建立一些适合学生活动的实践基地,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地理野外实践课程。

    一、地理野外实践基地的开发设想 野外考察活动由于受环境安全、学习时间和考察难易程度等条件的限制,适宜选择以就近为主,路线安全,地理特征明显,具有实践价值的地点。而考察活动的时间可以选择天气较好,课业负担较轻的时段,例如针对七星岩景区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类型多样因此设想将其开发为野外实践基地,步骤如下:

    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 教师查找相关资料,研究七星岩喀斯特地貌类型、分布、特点和成因等背景材料。整理这些素材,最后形成基地资料文稿。

    2.实地考察,精确考察目标 教师进行实地考察是课程设置的重要环节,因为在考察的过程中,要思考如何设计实践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的进程和预估效果。如:教师在考察时要对典型地貌作以全面、系统地观察和考察,并做好记录和拍照工作。

    3.室内总结,绘制考察线路图 将实地考察的结果结合前期收集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典型考察目标,并绘制考察线路图。

     

    二、野外实践考察方案的设计

    1.预期目标

    (1)通过对七星岩喀斯特地貌的考察,了解本地该地貌的类型、成因和特点,探究流水溶蚀的过程;

    (2)学习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用相机拍摄一组反映该地貌的照片,做好考察过程的原始记录;

    (3)运用考察素材撰写考察报告,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

    (4)举行实践活动成果交流和答辩会,提高学生合作与思辩能力。

    2.考察前准备工作 相关知识简介及介绍考察方案;
    成立学习小组,进行考察纪律及安全注意事项教育;
    准备考察工具:笔记本、笔、相机,稀盐酸,如有条件可携带便携式GPS等。

    3.学生考察学习设计 共分为四组,以组长主持、全组合作的形式,每组分别完成以下其中一项学习内容:

    小组

    考察内容

    收集素材

    思考问题

    1

    喀斯特丘陵、溶蚀洼地、溶洞、石笋、钟乳石,地下暗河,落水洞等喀斯特地貌

    拍摄一组相片并作好文字记录

    喀斯特地貌有哪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

    2

    观察七星岩喀斯特丘陵上的土壤与植被;
    用稀盐酸鉴别岩石性质。

    拍摄一组相片并作好文字记录

    石山上的土壤与植被有何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3

    天柱岩不同高度的溶洞

    拍摄一组相片并作好文字记录

    一共有几层溶洞,这些溶洞是通过那些地质作用形成的?

    4

    石室岩摩崖石刻

    拍摄一组相片并作好文字记录

    这些石刻记录于什么时期?对当时的地理环境进行了怎样的描述?

    4.成果交流 师生共同对本次地理实践课程做出总结和评价。

    三、对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感悟与思考    

    从教学角度考虑,我认为开展野外实践教学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首先,野外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高中生学习了很多地理理论知识,但是这些概念只是课本中抽象出来的符号,落实在不同区域会呈现不同的现象,因此仅仅课堂教学会使实际的生活和书本的内容出现断层。而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就是连接课堂与现实的桥梁。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改变了他们传统的认知方式,不单是仅靠耳朵听,还要用手摸、用眼看、甚至用鼻子嗅,面对与书本上不一样的东西,他们会不断地提问,肯定、否定、再提问。这样的学习过程,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敢于质疑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等,为其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野外实践教学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会发生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使教师这一知识传授者的行为受到限制,不能将地理这门学科经典和精髓的学习方法——即野外考察(调查)传授给学生,教师因此也逐渐丧失了野外考察的能力。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了教师自身的野外实践水平,促进教师不断思考探究,有利于教学研究的发展。同时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评价发生改变,如更关注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与参与性,更重视学生学习评价的持续性与即时反馈性。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为一种教学相长,互相帮助,共同探究,合作学习的关系。

    四、总结   

    地理科学从传统的定性学科逐渐走向现代的半定量与定量学科,都十分重视野外考察(调查)工作,把野外考察视作地理科学研究的基础。而在现今的教育当中,学生都被禁锢在室内,多是从教师的描述中来感知自然世界的。虽然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现象,但是对学习行为的研究表明,身体力行的方式是最有效也是收获最大的。地理这门学科本身就是研究身边环境的科学,我希望学生能走出教室,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指去感觉,用大脑去思考,去体会身边真实的世界,真正体会到自己是自然、社会中的一员,那么他也许就会希望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这也许就达到了公民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