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社会主义时期党史19491978复习题

    时间:2020-08-26 11:15:49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社会主义时期党史(1949—1978) 复习题.

     2012级社会主义时期党史(1949—1978)复习题

     1、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与重大失误

     答:伟大成就:从1956年9月党的八大会议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是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十年。与新中国建立初期发展比较顺利的七年相比较,这十年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时期。

     在这十年间,我国的建设事业尽管经历曲折甚至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仍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在党的八大后最初一年多继续执行和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从1960年冬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党领导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所取得的建设就更明显。

     十年间,我国在工业、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石油工业等方面的发展成绩十分显著,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体育等项事业的成就相当可观。十年建设所取得的进展,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这十年间,我国还培养了一大批建设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党的队伍和党的干部队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是十分可贵的。

     在这十年间,党在领导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认识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探索中积累的正确认识、基本经验和政策思想,是在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取得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会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面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重大失误: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党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但后来发生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速度问题上急躁冒进、作所有制问题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等失误,在政治、意思形态领域里的过火批判,成为了后来发生“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原因,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29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在这29年的历史中,党经历过的失误和曲折,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的。如果没有这些失误和曲折,党和国家的事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错误与成就相比,成就是主要的。

     2、社会主义时期党史分期及其简要评价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年10月—1956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猪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两个历史转变。

     评价:健康发展,“左”倾苗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但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以致在长时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2)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9月—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应当肯定,总的是好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的。觉察到错误后,党作了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并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 2

     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评价:“左”倾发展,成就是主导。错误虽未得到彻底纠正,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但在当时尚未达到支配全局的程度。因此,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顺利完成。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3)“文革”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使全国人民艰苦创建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浩劫,拉大了同一些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

     评价:“左”倾极端并主导,全面受挫教训惨痛。在党的历史上,“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指导思想在党中央占主导地位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实践证明,这场内乱极大地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声誉,玷污了人民民主专政,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必须予以彻底否定。

     (4)在徘徊中前进和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1976年10月—1978年12月):是党和国家逐步扭转“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重要阶段。

     评价:“左”倾日落西山,拨乱反正势不可挡。粉碎“四人帮”以后三年的前两年,做了许多工作,没有那两年的准备,三中全会明确地确立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是不可能的。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而结束了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开辟了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3、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答: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

     (1)对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新认识。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出了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决策。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重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探索改进经济管理的方针政策;强调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明确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任务,确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提出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历史任务。

     总之,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但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还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但是,这次会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辟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毕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八大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4、中共八大路线中断原因分析

      3

     答:(1)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思想准备严重不足。对国情缺乏科学认识 。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中的党习惯用阶级斗争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回到阶级斗争的老路上去。对经济建设规律没有深刻的认识,习惯于用群众运动来解决经济建设问题。容易从良好的愿望和急于赶超的心情出发,结果事与愿违。

     (2)没有把政治体制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来,对如何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制度缺乏深刻的认识,“八大”路线的贯彻因而得不到保障。

     (3)对苏联模式没有从体制和机制上的深刻认识,对苏联模式的反思是在肯定其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始终把它当作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的社会主义看待。因而不可能在对苏联模式的改革,走出中国特色道路上有突破。

     (4)超英赶美的急功近利思想与反右倾保守思想结合:只许提反右倾,不许提反冒进。要求在经济建设中“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后来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代替了正确的“八大”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最后导致了“大跃进”运动。

     (5)党内个人崇拜思想的发展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5、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答:(1)新中国成立后的头三年,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方面肃清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确定建立各级人民政权,健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进一步确定和巩固了我党的执政党地位。另一方面,接收帝国主义的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所有,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革命,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在胜利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和进行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面恢复了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为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条件。

     (2)1953年,我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计划同落后、分散的个体农业、个私经济,同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3)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当时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出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需要也决定了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营造了崭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世代贫苦的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梦寐以求的愿望得以实现,他们深刻的认识到共产党是大救星,他们从心底里拥护赞成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6、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答:(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消灭,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2)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广大劳动人民从此彻底摆脱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成了掌握生产资料的主人,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巩固了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国家。

     (3)改造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随着长期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剥削制度被消灭,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国家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到1956年,已提前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主 4

     要指标,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5)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不仅实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对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设想,而且分别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

      路。

     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的关系

     答:(1)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前者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后者则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但它们之间同时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2)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社会主义的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3)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扬弃,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是伟大探索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的探索,两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伟大实践中。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某些不足,就全盘否定社会主义改造。

     (5)社会主义改造与新时期改革的关系:两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改造是新时期改革的基础,改革是解决改造的遗留问题,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反映了我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知程度。

     8、庐山会议的教训

     答:(1)一定要实事求是。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捕风捉影,无限上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

     (2)不能搞所谓“新帐老帐一起算”。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不能混淆。

     (3)不能凭感情和意气用事。党内斗争是原则斗争,必须冷静理智地进行。否则就容易走偏方向,或越搞越复杂,伤及无辜。

     (4)不要“刮风”,做墙头草,随大流,跟风跑,墙倒众人推;要坚持原则,维护真理。努力做到敢讲真话和实话,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5)不能搞党内家长制、一言堂,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对一把手的约束与监督,并与之开展正常积极的党内民政厅生活。

     (6)坚决防止和杜绝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个人崇拜、个人迷信是封建思想的反映,与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完全不相容的。

     9、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之久的原因

     答:“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发生并持续十年之久,除了毛泽东领导上的错误这个直接原因外,还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1)思想上对如何和平建设严重准备不足。长期的战争和严酷的

     敌对斗争环境,使我党习惯于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观察和解决问题。一有风吹草动,便 5

     容易回到阶级斗争的老路上去。

     (2)我党、特别是毛泽东对建国后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完全错判,从而导致我党在“以阶级斗争为纲”为主导的“左”倾错误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人浓厚的封建个人崇拜意识和毛泽东个人凌驾于党中央集体领导之上的独断专行

      的相互作用,使纠正“文革”的错误举步维艰,决定了拨乱反正非短期内所能完成。

     (4)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依仗他们窃取的高位,利用毛泽东的错误,唯恐天下不乱,不断推波助澜,使毛泽东失去了对“文革”的领导和控制。

     10、为什么要彻底否定文革?

     答:(1)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并被真正的反革命集团所利用,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2)在我国,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以后,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以后,革命的内容和方法已经同过去根本不同。对于党和国家肌体中确实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当然需要作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正确措施加以解决,但决不应该采取“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

     (3)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使全国人民艰苦创建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前所未有的浩劫,拉大了同一些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

     11、“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演变过程

      答:(1)1956年中共八大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了正确地分析,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58年5月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正式改变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的正确分析,认为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3)1959年8月庐山会议开展反对“彭德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认为这场斗争是社会上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应。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引进党内。

     (4)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认为,“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5)1964年9月中央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所制定的《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中,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6)1967年10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当年第15期《红旗》杂志社论《大立毛泽东思想的伟大革命》一文中,开始完整出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一提法。是对我党错误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和概括。

     (7)1969年党的九大和1973年十大《党章》,1975年四届人大通过的《宪法》,分别将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载入其中。

     12、如何认识在29年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

      6

     答:(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国家统一,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

      制度。

     (2)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3)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规模经济建设,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为后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一大批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人才,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4)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在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文化的引导下,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得到荡涤,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健康文明的新道德逐步形成。

     (5)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新中国结束了旧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防力量与广阔领土极不相称的状况。新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和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6)党的领导地位不断巩固,党的组织日益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广大共产党员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29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在这29年的历史中,党经历过失误和曲折,发生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速度问题上急躁冒进、在所有制问题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等失误,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如果没有这些失误和曲折,党和国家的事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毫无疑问,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防止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正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正确看待失误和曲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