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防暑降温的好方法有哪些呢_防暑降温,,法律先行

    时间:2020-07-18 22:10:30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防暑降温 法律先行 关于劳动者“高温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进入夏季高温期以来,市总工会对全市环卫绿化、道路施工、交通运输行业(快递小哥、货车司机)等从事高温作业的用人单位进行“送清凉走访慰问”,走访慰问过程中发现一些私营企业未发放高温补贴。做为职工权益的维护者,为了能够有效预防高温中暑和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高温期间的劳动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认为还要高度关注,健全保障机制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 存在问题 一是法律保护层级不高,执行效力不强。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对劳动者“高温权益”保障未作明确规定。只有《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如何保障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合法权益,但是属于部门规章,法律层级低,威慑力不足,而且对用人单位不落实好防暑降温措施、不执行管理办法的惩戒机制未作详细规定,造成安监、卫生、人社、工会等部门在实际监管当中不能有力发声,为劳动者做主,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二是用人单位重视不够,高温保护意识不高。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虽然明确了用人单位职责义务,提出了落实高温作业劳动保护具体措施,但是实际工作当中,企业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优先考量,在常常以提高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的防暑药品和降温饮品等作为落实高温保护的主要措施,在高温防护设施配备、高温职业病防治、职工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高温津贴发放、高温天气应急预案执行等方面落实力度不够。

    三是责任不够明确,高温权益维权难度较大。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安监、卫生、人社部门依职权对高温天气作业保护情况进行监管,但是各方监管的内容与范围,监管的手段与方法,监管的权利和义务不甚明确。比如高温津贴的发放,执行的标准是多少,对用人单位不执行规定的处罚措施有哪些,没有明确规定。即便有劳动者申请这方面的仲裁,人社部门也因没有法律依据而退缩不作处理,致使用人单位未能发放高温津贴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职工权益受损。

    四是劳动者法律观念不强,维权意识淡薄。

    劳动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维权能力较弱。不清楚自己本身享受哪些权益。以为在露天工作者可享有防暑降温,以为用人单位发放的防暑药品、降温饮品就相当于高温津贴,,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知道具体向哪个部门寻求救济。实际维权过程中未签订劳动合同往往成为工伤维权的“拦路虎”, 致使劳动者不敢也不会维权。  二、意见及建议  一是健全完善“高温权益”法律法规。建议在立法上应加大对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保护力度,提高高温津贴、劳动者休息权保护的法律层级,建立高温预警防范制度,对高温实行分段界定、分类保护,并探索强制休假制度。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处罚措施。明确用人单位违反应履行的防暑降温义务的法律后果,督促用工主体依法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让软性保护变成刚性保护,使用人单位感觉到“痛”,权利才能真正“落地”。

    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惩罚力度。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工会组织要明确职责,每年高温季节应当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开展高温期间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执法检查工作。对建筑、交通运输等室外露天作业的施工企业重点监督检查,对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反规定安排职工露天作业、超时劳动以及拒不发放高温津贴的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从重处罚并曝光。按照《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应保障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会与用人单位签订高温劳动保护的专项集体合同。

    三是建立健全维权机制。畅通劳动者投诉渠道,劳动者在用工中多处于劣势,不愿为了金额不多的高温津贴得罪用人单位,这就需要畅通匿名举报途径,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便利。政府可开通网络投诉渠道,通过网络受理投诉,快速核实并解决问题,减轻劳动者举证责任和对用人单位“事后报复”的顾虑。畅通维权通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工会等部门的监督、协调作用,将劳动者救济途径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对劳动者举报、投诉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确有违规违法现象的,要及时受理并进行现场调查,及时处理并确保处理措施落到实处。

    四是强化学习宣传法律维权。一方面充分利用媒体,深入用人单位普及宣传《劳动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让用人单位清楚认识到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要性,督促和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以及未落实好该项工作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促进用人单位自觉履行防暑降温相关义务。另一方面加强劳动者法律法规的学习,普及高温权益保护等维权知识,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清楚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部门和渠道进行维权,提升社会遵法、守法和用法意识。

    孝义市总工会 2019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