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效果分析

    时间:2020-07-13 15:43:26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李祖隽 姜佳丽

    现阶段,我国开放了二胎政策,更多的家庭要二胎,而女性怀孕、分娩后,机体各个器官发生改变,同时,女性产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的会形成产后抑郁症,进而影响产妇生活质量[1]。因此,在临床产后,要予以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产后不良情绪,缩短恶露、子宫入盆骨时间等。本文将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06月的50例产妇,施以综合康复护理服务,并分析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对象是产妇,共计50例,纳入标本的起始时间是2018年10月,截止时间是2019年0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参照组中,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及孕周分别为(29.92±6.08)岁、(37.36±3.25)周。研究组中,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及孕周分别为(29.51±6.08)岁、(37.64±3.24)周。对比上述两组资料,其呈现了良好的均衡性(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在护理参照组产妇时,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而在护理研究组产妇时,则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手段,①介绍产后技巧:护理人员加强与产妇交流,比如介绍乳房护理技巧、喂养技巧等[2]。② 予以心理护理:主动与产妇沟通,调节情绪,疏导心理压力。③ 进行产后护理:护理产妇乳房,比如采用按摩、热敷的方法,提升泌乳量,并鼓励其与新生儿接触,增进母子感情。④予以子宫恢复按摩:用力均匀柔和,顺时针环形按摩,加快子宫恢复。⑤ 指导盆底肌训练:
    要求产妇取平卧位,并收缩肛门、尿道,每次训练 3-5 次,加快盆底肌上提,促进产妇子宫康复提升。

    1.3 观察指标

    第一点,测定产妇抑郁情况,并利用EPDS进行评分,测定内容涉及悲伤、抑郁等10项,每项为0-3 分。同时,分数越高,产妇抑郁程度越深。第二点,检测子宫康复情况,在实际检测时,不仅涉及产后出血量的测定,还涉及子宫入盆骨、恶露排出等时间指标的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记录实验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同时通过(x±s)的形式呈现抑郁评分、子宫康复情况,行t检验,一旦P值计算结果比0.05小,说明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康复情况

    比较两组子宫入盆骨、恶露状况,可以发现研究组产妇花费的时间更短,同时产后出血量更少,具体情况见表1 。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康复情况

    2.2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

    对于研究组产妇,其EPDS评分为(7.13±2.15)分;对于参照组产妇,其EPDS评分为(10.91±5.22)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组数值更低(t=3.348,P=0.001) 。

    3  讨论

    对于女性而言,其从妊娠到分娩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怀孕期间,面临巨大的身心压力,容易造成身心健康损害,对此,要加强产后护理。

    基于医疗水平进步,人们要求更高的护理质量,为此,在临床中,要应用各种护理方式。关于产妇产后护理工作,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比较受欢迎,首先,开展心理护理,向产妇讲解护理知识,比如产后运动、产后饮食、产后挤奶等;其次,提高产妇对自身重视;再者,预防产后并发症,改善产后康复效果;最后,要加强产后恢复,加速子宫恢复,并开展相关护理,比如按摩、营养食谱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比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相比较参照组数值,研究组更低(P<0.05);对比子宫入盆骨、恶露排出时间,研究组时间更短,且研究组产后出血量更少(P<0.05)。说明在护理产妇过程中,予以综合康复护理服务,可降低子宫入盆骨、恶露时长,改善产妇抑郁情况,并提高EPDS评分、减少产后出血量,加快产妇康復。

    综上所述,在护理产妇过程中,予以综合康复护理服务,可降低子宫入盆骨、恶露时长,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抑郁情况,并提高EPDS评分,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光娟.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J]. 双足与保健, 2018(14):44-45.

    [2]林婷婷. 针对性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综合肌力及性功能障碍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16):3063-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