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中医治疗盆腔炎30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0-06-20 14:51:09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张煦宏

    【摘 要】 盆腔炎多为湿热内蕴,挟气血阻滞胞脉,久聚成癥。急性盆腔炎发病急,病情重,病势凶险。病因以热毒为主,兼有湿瘀。临床以清热解毒为主,祛湿化瘀为辅。治疗务求及时彻底治愈,不可迁延,迟延不决,病势加重,威胁生命,或转为慢性盆腔炎,则常常日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不孕或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炎多为邪热余毒残留,与冲任气血相搏结,凝聚不去,日久难愈,耗伤气血,虚实错杂。临床以湿热瘀结、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湿凝滞证多见。本文就中医对盆腔炎的辩证治疗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中医治疗 盆腔炎

    女性盆腔炎是指盆腔腹膜与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按照发病过程,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1]。急性盆腔炎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及感染休克等严重后果。慢性盆腔炎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而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中医学关于本病的论述,散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妇人腹痛”、“瘢癥”、“不孕”等病证中。选取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300例,运用中医中药、理疗等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016年间我院收治盆腔炎患者300例,年龄28—50岁,平均年龄(43.29±5.47)岁;
    病程7—10天,占总人数的90%;
    病程10—20天的患者占总人数的10%。300例盆腔炎患者全部有腰痛和白带增多,白带增多且带臭味占60%;
    下腹坠痛占56%;
    下腹条索状,疼痛拒按占38%;
    放射性外阴、大腿内疼痛占48%;
    小便黄,少腹痛占55%,其中85%有明显的急性盆腔炎病史。经中医外敷、中药热奄包、中药保留灌肠、中医理疗等对症治疗,症状明显缓解,其余患者就诊来多有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史,效果不明显。

    1.2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急性盆腔炎: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
    中性粒细胞升高;
    血沉加快;
    分泌物或血培养阳性;
    B超检查提示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或有盆腔脓肿,炎性包块。慢性盆腔炎:腹腔镜检查可见盆腔内炎性病变及粘连。

    1.3 治疗方法

    《金贵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论》云:“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时有,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又说:“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此二条经文的描述,可理解是有关急、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最早的记载。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我科选择较常见的两种证型作为治疗方案:

    1.3.1 气滞血瘀:主要证候:少腹部胀痛或刺痛,行经腰腹疼痛加重,经血量多有块,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
    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
    舌体紫黯,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药:膈下逐瘀汤,灵脂、当归、川芎、 桃 仁、丹皮、赤芍、乌药、玄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与逐瘀药同用,可使瘀血祛而不伤阴血;
    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桃仁、红花、灵脂破血逐瘀,以消积块;
    配香附、乌药、枳壳、元胡行气止痛,尤其川芎不仅养血活血,更能行血中之气,增强逐瘀之力;
    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逐瘀活血和行气药物居多,使气帅血行,更好发挥其活血逐瘀,破癥消积之力。倘若疲乏无力食少加黄芪、白术、焦山楂、鸡内金。有炎症结块者,加皂角刺、三棱、莪术。

    1.3.2 湿热瘀结证:主要证候: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痛,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气臭秽。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大便溏或燥结,小便短赤,舌红有瘀点,苔黃厚,脉弦滑。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方药: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金银花、甘草、当归、赤芍、穿山甲、皂角刺、天花粉、贝母、防风、白芷、

    陈皮、乳香、没药。方以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防风、白芷发散湿邪,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当归、赤芍、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陈皮理气行滞,穿山甲、皂角刺引经入络,直达病所。加薏苡仁、冬瓜仁加强清湿热毒之功,全方清热利湿,化瘀消肿止痛。湿热去,瘀血行,则热退痛缓,疾病可愈。

    2 结果

    300例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者占90%,症状明显减轻者占7%,经第二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者占3%。总有效率占97%。白带增多,黄色带臭味,小便赤黄,大便痛等症皆完全治愈。下腹坠痛,腰痛,放射性外阴,大腿内测疼痛等症明显减轻或消失。经治疗后实验室复查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值较于正常,血沉也明显下降至正常。腹部B超提示未见明显异常。预后:急性盆腔炎病变范围较大,绝大多数能彻底治愈;
    如治愈不彻底,会变成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如长期不愈,可致月经不调,不孕,症瘕,性欲淡漠等。

    3 讨论

    上述两种方药每剂药水煎服后可取出药渣,加入千年健、五加皮祛风湿。活血止痛等药物,用纱布包裹后煎煮,加水不多,以渗透药物为度,以皮肤能耐受的温度放在下腹部(气海、关元、血海),上面可用磁热疗法保温。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每副药可用3次。因肚脐周围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对于妇科盆腔炎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中药保留灌肠法已在临床使用多年,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是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更为显著。

    中药外用大血藤、醋香附、败酱草、菊花、茯苓皮、桂枝、炒黄柏、黄连、刘寄奴、当归、赤芍、川木通等浓煎100ml保留灌肠。对急性炎症或有包块的患者效果更显著,一般经灌肠后,患者都觉精神食欲等较前改善。中药保留灌肠,简便验廉,40℃的药液高位缓缓灌入,不仅有效成分不易被消化液破坏,而且有利于直肠粘膜的吸收,并可避免病人的呕吐反应。由于药物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防止或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化学变化,同时也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副作用。

    盆腔炎是妇科中比较常见的,造成盆腔炎的原因比较多,中医治疗盆腔炎会先进行辨证后,再施行重要[3];
    理疗等对症治疗。中医治疗盆腔炎效果比较慢,但是效果非常好。尤其是针对慢性盆腔炎这种病程时间长,已久非常反复复发的疾病,可以说是最佳治疗方案。治愈后不易复发。而且,中医治疗副作用低,还可以引起对身体调节的作用,要比西医治疗效果明显,所以在这里想要提醒患者,如果使用中医进行治疗一定要注意减持,一定要等彻底治愈之后才可以停药。

    参考文献

    [1] 赵新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4,29(6):37.

    [2] 王爱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2):148-149.

    [3] 杨梅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