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跟孩子讲道理不管用,可能是因为……

    时间:2020-06-19 16:26:42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晓梅

    6岁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影响,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情绪反复、急躁、悲观、孤独、焦虑、喜欢说“不”,或对自己不满意,就会对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等都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孩子的情绪管理至关重要。

    丁丁爸爸是一位国企高管。在公司,他常常开导或批评下属,下属都能按他设定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改进并提升。令他困惑的是,在单位用这一套挺有效,用到家里的儿子身上却处处碰壁。丁丁爸爸每一句话都讲得很有道理,可丁丁就是听不进去,久而久之,丁丁对爸爸还有些敌对。

    小美妈妈是位“教育学”爱好者。她经常参加各种育儿专家讲座、工作坊,加入了多个育儿群。每次女儿闹情绪时,小美妈妈的脑中能马上浮现出关于这个理论的名词和专家的话。然而,道理讲了一大通,方法也都是按专家说的来的,小美却根本听不进去。

    丁丁爸爸和小美妈妈气愤又委屈,却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没错,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和孩子互动良好、关系亲近,却总是不得要领。像丁丁爸爸、小美妈妈,他们都在育儿方面投入了精力,却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受挫,就更加想要改变局面,证明自己是“对”的、有能力的。

    其实,恰恰是父母对于“正确”和“有能力”的执着,削弱了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感受力。如果孩子身上大大小小的心情、细细碎碎的情绪都没有被看到,自然就不会为父母对于“对”的坚持而买账。

    10岁的小华去参加模型比赛,却因为粗心忘带工具钳而影响了比赛,最后错失了进入决赛的机会。小华自己已经很自责、懊恼了,也告诉自己下次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然而,妈妈却对他的失误感到无比惋惜和失望,频频追问他为何忘带工具钳,还一再提醒他一定要小心仔细,不然以后遇上大考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就糟糕了。

    对小华来说,妈妈的道理一点儿没错,但道理背后,妈妈的拳拳之心他一点儿都感受不到。他也很郁闷,妈妈为何都不想听听他参加比赛的见闻和心情?妈妈怎么就只在意他的输赢?妈妈为何只提醒自己要小心?

    小華很想跟人分享他比赛全过程中的心情:首先,那天他怀着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去赛场门口排队,看到了其他参赛的人,小华暗暗为自己加油:平时已经做过很多练习,相信自己不会比别人差。进到赛场,小华很快就熟悉了环境。当铃声一响,他就聚精会神地开始拼装自己的模型。因为比赛项目恰好是他比较熟练的一款宇宙飞船模型,小华心里特别高兴。

    等到要钳一根细铁丝时,小华找遍自己的工具袋却找不到工具钳,他急得满头大汗,这才想起早上出门时把工具钳落在书桌上了。着急、后悔、自责、懊恼的情绪混作一团,小华的脑子乱糟糟的,模型没有做成功,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人进入决赛,不断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感到自责、懊悔……

    这时候,如果父母只是一味责怪小华或好意提醒他的话,小华肯定听不进去,因为在他看来,父母在心理位置上站在了自己的对面。爸妈是“对”的一方,小华是“错”的一方。小华参加比赛的全过程,也因此被简化成一则“因粗心大意而失败”的事故。其实,小华不仅知道自己犯了错,也因此下定决心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比赛结束后,小华更需要的是有一个人站在他旁边,和他目光一致地陪他回忆做过哪些事、经历了怎样的心情。对整个过程的回顾与复盘当中,不应有太多的道理,也不应有批评与指责,能让小华感到被理解。如果这之后,大人还能有安慰的拥抱和鼓励的话语,小华会更愿意也更有信心发挥自己的长处,在下次比赛中不重蹈覆辙,获得优异成绩。

    在整个过程中,爸妈并非要生硬地将道理改成好听的话语,也并非一句“顺其自然”就放过帮助孩子的好机会。他们最应该做的,是暂时搁置自己的种种不安与焦虑,站到孩子的身边,去陪他一起回顾真实的经历,面对当下的处境。即便在当时,父母所说的话、所做的事看起来没有什么大道理,却会在无形之中让孩子明白更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