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赋能理论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0-06-19 09:22:15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李红梅

    【摘 要】目的:赋能理论应用于临床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方法:于我院住院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入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和实验组(赋能理论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治疗配合度等。结果:护理1周后,观察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住院期间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97.0%,对照组治疗配合度8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渗透赋能理论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赋能理论;
    健康教育;
    治疗配合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162-02

    传统的健康教育以口头说教方式为主,以患者所患疾病为中心宣传相关健康知识,忽视了疾病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不良行为的纠正,而健康管理是一个终生的持续性管理活动,其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要求高,寻求新的健康教育方式十分重要。赋能是指协助个体发现以及发展自我管理责任和能力,其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重在要求患者内化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行为模式[1]。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分析赋能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住院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排除伴有精神疾病、认知交流障碍患者,排除急危重症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共有100例,男44例,女56例,年龄19-77岁,中位年龄46岁;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9例,高中或中专37例,初中35例。实验组共有100例,男47例,女53例,年龄22-81岁,中位年龄44岁;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2例,高中或中专33例,初中35例。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模式的健康教育,以床旁口头宣教和发放健康手册为主,以患者的疾病为中心开展宣教。观察组患者采用赋能理论式健康教育:(1)成立赋能健康教育小组。成立由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和低年资护士组成的赋能健康教育小组,首先经专业的培训教育,主要包括心理学沟通技巧、计划行为理论等的培训,掌握赋能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注意事项、效果评估等。(2)明确问题。责任护士查阅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针对性的询问,如:当得知患病时是什么感受;
    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吗;
    可以实现自我管理吗等,通过提问了解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健康理念、行为模式等,一点点给患者分析,让患者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3)情感表达。在明确问题后,鼓励患者表达情感,目的是帮助患者宣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宣泄、表达情感,通过倾听、鼓舞的方式给予疏导和支持,并正面通过提问方式引导患者表达对疾病的认识,如:您目前对所患疾病是否有了新的看法,您打算如何改正不良习惯等,逐步激励患者反省、自我管理。(4)设立目标。护士不能给患者强行施加目标,而是在谈话中引导患者自己设立目标,护士再从医学角度对患者提出一些建议,帮助患者确定切实的目标,另外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积极性。(5)制定并执行计划。根据患者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落实到位,其主要包含生理层面、功能层面、心理层面、经验层面、社会经济层面、伦理层面的健康教育内容,结合患者病情特点、个体化特点等开展,以床旁一对一健康宣教方式为主。定期评估计划执行情况、目标达成情况,鼓励患者自我总结,发现自身问题再接再厉。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护理1周后评估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设计问卷调查,满分100分),于患者出院前评估患者的治疗配合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检验数据,计数/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x2/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1周后,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配合度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配合度88.0%,P<0.05。

    3 讨论

    赋能理论式健康教育要求患者自行确定行为改善目标以及时限目标的计划,在此种情况下目标一旦小有所成或是完全时限,患者则会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以及正面情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利于疾病康复[2]。赋能理论式健康教育遵循“明确问题→表达情感→设定目标→制定计划→考核评估效果”的五步健康教育步骤,以聊天式沟通为主,注重患者交流过程中反馈出来的信息,如: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健康理念、行为模式等,利于护士更准确的评估患者存在的问题,并引导患者认识到自身问题;
    而且在聊天式沟通中患者与护士更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引导患者宣泄负面情绪、思考问题,这更有利于各项健康教育计划的落实,并结合目标达成情况适当调整计划,直到问题解决,达到目标[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治疗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赋能教育在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促进患者主动纠正不良习惯,以健康的行为模式促进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 罗丽芳,张莉,苏敏谊,等.赋能理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4):54-55.

    [2] 胡婵.赋能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1):2270-2272.

    [3] 陈鸿梅,兰鸿,王艳红,等.健康赋权理论在癫痫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29(6A):2034-2036,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