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感情需要承诺吗?

    时间:2020-06-19 09:18:29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周公子

    承诺是亲密关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人类进化的智慧。

    感情中,是否需要承诺?在恋爱时,许诺“我会永远爱你,以后我将会和你相伴到老”,这些话真的很重要吗?放在过去,这答案无疑是理所当然的,但如今却备受挑战。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承诺不是必须的,不应该强加到每个人头上,甚至有人表示承诺本身可能会对亲密关系造成伤害。

    这种观点到底有没有道理?和传统观点比起来,到底谁的支持率更高呢?为此,《婚姻与家庭》杂志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展开调查—感情中,承诺重要吗?在回收的3199份有效问卷中,67%的人坚决地表示“愿意做出承诺”,只有16%的人明确地宣称“不愿意”。这样看来,恪守传统的人还是占多数啊。

    那么,这些参与调查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吧。

    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们的理由都会在下面的选项中得到充分阐述。这些受访对象的观点虽然截然相反,但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有清晰的主张,很坚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当他们的伴侣需要依据这些主张做抉择时,也不难做到心中有数。

    比较麻烦的是剩下的17%,因为他们心口不一,连自己都没法控制。他们貌似拥有行动纲领,但事到临头,潜意识就会提出相反的主张,将他们引上另一条道路。于是,这些人很容易做出让伴侣目瞪口呆的事情,比如答应忠诚却总爱开小差,或者嘴上说以家庭为重却往往贪玩不着家。也许,对于他们来说,承诺还是暂且不做为好,毕竟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如何能和伴侣一起规划未来呢?

    这个选项最让人欣慰的一点就是,大部分人对于“承诺”的出发点都很积极。尤其是选A的人,对于自己人生的走向以及亲密关系的本质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们才敢于做出承诺,并且自信能够执行。

    同样,选D的人观点也是很积极的。虽然他们提及“付出与回报”,听起来有“交换”的意味,不符合大家对于爱情罗曼蒂克的幻想。但这也显示出,他们知道单纯谈恋爱和经营一段关系存在着很大区别,前者可以很空灵,只要有感觉就可以了;后者却必须务实,能够平衡付出和回报,两个人才能坚定地一起走下去。所以,这些人聚焦的是关系的本质,积极照顾到双方的利益,因此更容易拥有稳定的亲密关系。

    至于选B、C的人,不难看出,他们做出承诺都是被束缚的后果。选B的人是基于对外界的恐惧,怕不承诺伴侣会生气;选C的人则是基于自身的道德焦虑,怕放弃承诺,自己会架不住内疚。显然,这样的动力能促成一段亲密关系,但也会给未来埋下危机。

    最常见的是,如果束縛条件消失,当事人也就失去了信守承诺的决心。比如一个女孩当初承诺永远爱自己的男朋友,海枯石烂不变心,但原因却是害怕男方的威逼,才会不顾种种问题而做出许诺。那么,可以想象,当她再成熟一点儿,不再轻易被外界胁迫的时候,他们的感情就可能瓦解,说不定分手后还会闹得相当难看。

    另一种情况是,因为束缚而做出承诺的人,也会反过来束缚对方。比如一个男人和女朋友拍拖了几年,明明感情已经伤痕累累了,但在自身道德感的逼迫之下始终无法分手。这时,他很容易变得越来越挑剔,逐渐用一种很高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对方,要求对方无条件忍让、一味牺牲等。这种待人待己都严苛的生活态度,将令他们的关系更加艰难。

    在这一选项中,选择最多的是A。实际上,这些人是看重承诺和亲密关系的,反而不敢随意应允。他们担心自己做不到,却没有聚焦于“担心什么”“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所以,他们就被困在忧虑里。对于这类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和他们谈论那些担心:到底怕什么,具体是什么样的场景,伴侣和自己在做什么……厘清这些担心,再用成年人的智慧去应对,问题往往就能解决大半了。

    选B的人有明确的指向,认为承诺意味着“控制”,他们不想被控制,所以拒绝承诺。当然,你可以反驳说:“承诺不仅仅是控制和被控制,也意味着付出和回馈、保护和被保护等,具有很多正面的作用。”然而,这种反驳对于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对于“控制”敏感,往往意味着他们对此有很多不愉快的记忆。所以,他们不想在成年的亲密关系中重复这些体验,不想再次被控制和吞噬了。要和这样的人相处,给予包容要比施加控制更重要。包容更能让他们放松地留下来,而控制会逼迫他们走开。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一点,就不要和这样的人发展关系。

    C看起来有点像A,但多了很深重的无力感。相比其他选项,这群人倾向于自己不能把握命运,只能被命运操纵。他们不明白“合与分是什么造成的”,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他们只是迷迷糊糊地觉得,只要一承诺,到手的幸福就会失去。就好像亚当和夏娃被欲望惩罚一样,莫名其妙,前途灰暗,而且无力无解。他不能指望自己,你也就不能指望他了。

    选D的人虽然只有1%,就如真正宣称自己“不需要长期关系”的人一样,属于小众,但他们是很痛快的。从一开始,他们就能给你清晰的底线:“我不承诺,甚至可以说,不承诺就是我的承诺—而且,这和我们的感情好不好无关。”这种明确的态度会吓跑一些人,但也能快速地过滤出同道中人,不会浪费彼此的时间。

    以上就是关于“感情是否需要承诺”的两方观点。其实,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承诺是亲密关系中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关系走向深入的保证。因为它意味着一种姿态:“我愿意放弃其他机会,只与你繁衍后代、延续基因。”对于女性来说,承诺会让她未来的生育获得保障;对于男性来说,承诺也能让他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包括来自家庭、后代,乃至自己与伴侣的两大族群。这也解释了本文开头,67%的人选择“愿意”承诺,答应未来放弃自己某一部分的自由换取更多的东西,这是一种传统,也是人类进化的智慧。

    当然,时至今日,生产力极大丰富,人类生存和繁衍不那么依赖承诺保障,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由,给予自己更大的空间。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有着积极正面的意义。但就算如此,承诺仍将被大众看重,并不会消失,甚至也不会脱离主流。因为它是人类社会性的反映,是人与人互相支持的契约。只要人类一天还需要族群,承诺就继续以纽带的方式存在着,确保人类能够互助互爱,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