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13)]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有哪几首古诗

    时间:2020-06-07 22:05:56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要体现开放襟怀,把课外的学习引进课内,使古诗的教学变得“充实”“厚实”起来。而且诗人的生平与他诗作蕴涵的精神一脉相承,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设计特色: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竹与石的对话、把自己假想成郑燮,用情景的创设来加强对文本的体验。教学过程讲究承接、回环,从入课时赏画到结课时在画上题诗,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学习目标:
       1.会认生字:破 磨 击 尔 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古诗。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4.认识生字,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2、课件   教学流程    一、尝试读   1.送给大家一首诗,出示PPT: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2.自主阅读,它是写什么的?怎么理解?生说师板书。(竹)
       二、解题:
       1、这首诗与本节课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郑燮。(板书:郑燮,提示燮的写法。)谁来介绍一下诗人。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诗----板书《竹石》。生齐读题目。

    3、谁能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4、你见过竹子吗?对竹子有什么了解?郑燮写的竹石到底写些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古诗吧。

    三.解诗意: 1.先请一位同学读读古诗,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字正腔圆。(指名读)
    评价。“劲”读jìng“还”为什么读hai.(据义定音真是一个好办法) 齐读。

    2、刚才初读了诗,有哪些收获,遇到了什么困难?借助小组的力量来解决吧。(小组讨论交流)
    3、把你的收获的大家交流一下吧。《竹石》,借助注解,说诗意。    4.交流、借鉴,逐步优化、深化对诗句的理解。指导讨论“东西南北风”的含义。     四、悟诗情   再次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竹子呢,从哪里看出来的?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

      (一)品“竹”    1.“咬定”拟人化的语言,一方面可以看出竹子具有顽强的毅力,更是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在郑燮的心里已经不是一根普通的竹子了,而是一具有坚强不屈,坚韧顽强品格的人了。刚才我们理解得这么好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指名读,齐读)
    2、“破”不仅写出了竹子生长环境的恶劣,学生的想象:竹生长在一个怎样的地方?四季轮回,会遭遇哪些? 体现了它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依然挺立的精神。更是体现了竹子的坚强不屈,坚韧顽强的精神。而这也是诗人的志向所在。(谁能读出来。)
      3.突出意象。用一个字概括:这是一竿____竹。(如:劲、倔、强、韧、顽、烈等) 师板书:一竿劲竹 4、千磨万击还坚劲,可经看出竹子已经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磨难,一个“还”字说明了竹子没有被困难吓倒。读出你的感悟来。

    任尔说明了竹子不怕艰难险阻,可见竹子刚强不屈。再次感情读这首诗。

     (二)品石    1.学到这里,再回头看看刚开始时的诗,它写的是竹,本诗写“竹”还是写“石”?    2.研读。从何处读懂石的,重点理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领会石的坚、顽。    (三)悟“人”  1、  学到这里,你认为竹子有什么样的品格? 2、是呀,在古人的眼里,竹子的空心象征虚心好学,它又有节象征着有节操,再加上竹子形态秀美,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所以竹子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郑燮和我们 的想法是一致的,这是为了表达自己像竹子一样的刚烈,决不向任何恶势力低头的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

    所以说诗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师板书;
    一个屈人。

     郑板桥被誉为“扬州八怪”,到底“怪”在哪里呢?分三层介绍:一、不与贪宫为伍,爱民如子,说板桥为官时的清廉;
    二、不求富贵,安贫若素,指板桥平常时候的善举,常散钱于穷人;
    三、不跟风作画,以画寄情,板桥自有一套作画风格,不随当时世俗画风。

    从这首诗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诗如其人,人如其诗。我们也从中懂得了学诗不仅仅要读懂诗意,还要通过语言文字看到作者,诗人通过竹石表明了自己刚正不阿和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我们把这种题材的诗叫咏物诗。

      四、拓展;
    根据本诗,写一篇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