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六年级下册15课ppt【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以后|部编版,(7)】

    时间:2020-06-07 22:04:49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机械、玫瑰、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电话发明者贝尔在发明电话的时候也是经过无数次的努力最终才发明了电话,任何的一项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不断的发问,不断探索,不断解决问题,最后才能得到真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指名轮读课文,指导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1)汇报生字的自学情况。读生字及组词。

    (2)说一说哪些字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指导书写“械” “域”字。“械”的声旁为“戒”和“域”的声旁“或”都有“戈”。

    “戒”的来历是双手拿一把长戈作“防备敌人”。“或”最早的意思为“持戈在边境巡 逻”。了解了他们的来历,我们就不会写错了。书写时还应注意“戈”的长撇应与里面的部分相互避让。

    “逆”字是里面是“前”的上部分,下面是山字带尾巴。

    (3)出示生词,交流对“逆时针”的理解。齐读。

    洗澡   机械   玫瑰   领域   逆时针   (4)书写生词,点评。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找出观点,初步理解。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文很不一样,以往我们学过的课文多数是写人,写事,写景,状物,而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的观点。通过熟读课文,你知道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课件出示第一段。板书:提出观点)
    2、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 (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

    (2)联系实际,故事引入,理解词语“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的意思是什么?生活中哪些事情你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你们对“司空见惯”的理解是就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有谁想过“司空见惯”这个词语怎么来的?为什么叫“司空”“见惯”呢? (师讲解:
    “司空”是古代的一个官职,专门工程。相传唐代司空李绅请卸任的和州刺史、大诗人刘禹锡喝酒。酒席上叫歌妓劝酒,并歌舞助兴,极尽奢华。刘禹锡就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意思是你李司空花天酒地,习以为常,可我刘禹锡却肝肠寸断,于心不忍。后来就有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
    (3)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 (“?”表示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产生了疑问;
    “!”表示经过不断的探索,终于发现了真理。

    “!”表示最终找到的真理。把“?”拉直变成“!”的意思就是解决了许多问题,找到了答案,发现了真理。)
    (4)但是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直观形象,让别人印象深刻。)
    (5)带上理解,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语句。

    二、学习事例,体会内涵。

    1、作者用什么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请你认真默读课文,尝试完成表格。

     2、交流,完成表格。

                人物 司空见惯的现象 “?” “!”  谢皮罗 洗澡水的漩涡 为什么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波义耳  紫罗兰的变色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发明了酸碱试纸  奥地利医生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3、这三个事例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真理。你也能举出这样的事例吗? 看来真理就在我们的身边。老师想问一问,你发现了真理吗?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不能发现真理,这就说明真理的发现也是有条件的,那么科学家们凭借着什么在这漫漫的科学长途中寻找到真理的呢? (1)科学家:敏感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   你是从透过事例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到的? (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
    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
    那位奥地利医生是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他们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很善于从小的地方看出大的问题的。)课件出示,指导朗读。注意读好“敏感、敏锐、很奇怪、连忙”等重点词,读好一个个问号。

    (2)科学家:不断探索 分别说说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谢皮罗教授紧紧抓住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波义耳呢,对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许多次的实验;
    那位奥地利医生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课件出示,抓住“紧紧抓住”、“反复”、“许多次的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体会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并指导朗读。

    4、所以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又作了一个小结。

    (1)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齐读。

    (2)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3)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 (4)对啊!发明是一种创造,而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创造才称得上“成就”。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一起再读一读这个语句。

    三、探究结论,揭示含义 1、经过事例论证,最后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呢?请你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自由朗读后,一生读倒数第二自然段 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难不难?何以见得? ( “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说明要发现真理并不像我们说的那么难。只要……就,这个句子也说明发现这里其实不太难。)
    3、往下读!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一段告诉你,“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为什么? (不容易。因为这里说“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

    “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只能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
    4、对比这两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段话的意思是矛盾的,一段说发现这里并不难,一段说发现真理并不易。)
    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结论,他想干什么呀? (科学发现并不难,也不易,关键在于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点明写法,随文练笔。

     1、课文学完了,我们来看一看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
    再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这是议论文的基本形式,尤其是用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既清楚又明了,很有说服力,很值得我们学习。)
    2、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吗?课件出示小练笔。学生自己动手,按所学方法写作。

    3、全班交流所写内容,互相评价,强化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