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仿写100个问号之后【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以后|部编版】

    时间:2020-06-07 22:02:40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开头就提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着用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设计理念:
    本学期学生初学议论文,而班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又不善于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怎样设计这节课呢,我请教了其他老师,翻阅了许多资料。首先议论文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学这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读,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阐明观点”的表达方法。教学中还注重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问难、追根求源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爱科学的精神。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课文,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阅读理解三个科学发现的小故事在写法和内容上的相同点,学习用事例证明观点的方法。

    4、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会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题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1.理解三个科学发现的小故事在写法和内容上的相同点,学习用事例证明观点的方法。

    2.学写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小练笔。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导入 1、师:有人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相信吗?没有疑问?为什么?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一个问号都没有,真理这么快就诞生了?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发现真理必不可缺的精神!没有经过质疑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可能是——(歪理,谬论)所以,你要敢于怀疑这个观点。有疑问吗? 2、你们这么想、这么问就迈出了发现真理的第一步!打开课文,今天,老师带你们学习——(板书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二、学习目标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知道作者阐明的观点。)
    三、初读课文,自学检测 1、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本身就是一个真理。”为什么说这也是一条真理?请同学们认真把课文读一读。你们注意到了课文中这些词语了吗?我们来听写。

    2、听写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3、当堂检测纠正。课件出示听写的词语进行订正。再出示填空题让学生把这几个词送到句子中去。

    只要你对于别人( )的现象,善于( ),经过( )地( ),最后把“?”拉直变成“!”,就能找到真理。

    3、谁能说说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渗透文章写作思路文章开头:提出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课文讲了几个故事? 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这三个故事是多么平常的生活现象啊!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表格自主学习。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反复实践 找到真理“!”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 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进行反复实践和研究 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2、小组自主学习。

    ①小组成员先看自主学习表格中内容。

    ②学生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表中问题。(“?”指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③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自主学习表格。(小组推荐学生汇报,完成表格)
    五、展示汇报,质疑点拨 1、指名小组汇报,其余小组补充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2、引导学生小结:
    这三个故事中的科学家都是从司空见惯中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然后再进行反复地研究和试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写作思路: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课文中有一段话和这个意思一样,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 3、学生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本段)
    4、这里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符号导入,点明观点 1、板书“?”,问:这是一个什么符号,它有什么含义? 2、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符号?它又有什么含义? (板书:?→ !)
    由问号变成感叹号,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我们的作者却用它向我们形象地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用事例证明观点的方法;
    3、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证明一个观点。)
    1、课文用了几个事例来阐明观点的?(三个)
    2、这三个事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些这些问题展开学习。请读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体会写法 1、谁能说说三个故事? 2、这三个故事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追问,反复实践,最后得出结论,找到真理。课文中的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这里的“?”和“!”分别指什么?(“?”指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指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你还想到了什么?(惊喜,激动)
    3、这句话也解释了课文的什么?(中心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4、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从生活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例子;
    鲁班上山,手被植物的叶子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等。)作者说完三个事例觉得还不够,又作了一个总结。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六自然段: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洗澡水的漩涡、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是发现;
    石蕊试纸是发明。)
    发现和发明有什么不同? (发现的东西本来就有的,发明的东西本来是没有的。发明是创造了新的东西。)
    发明是一种创造,而做出重大科学贡献的创造才称得上“成就”。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语表明了科学贡献的层次和大小。一起读一读这个语句。(齐读)
    5、课文总结:(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这么多的事例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就能……这也重申课文的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迁移训练:a.用关联词说一句话;
    b.把这句话用不同的关联词表达。

    这句话告诉我们,科学其实并不难,但······请读最后一段。这一段告诉我们,“发现真理”容易吗? (不容易。因为这里说“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

    “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

    “只能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
    6、教师小结: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把当科学家作为自己远大的理想,那就应该从现在起做一个有准备、善于独立思考、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四、学法迁移,由读到写。

    1、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了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再用的三个事例——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

    证明科学发现需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最后告诉我们,科学发现中的“偶然机遇”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课文最突出的写法是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下面同学们就仿照本文的写法,说明下列其中一个观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失败乃成功之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2、学生练笔,教师巡视,加以指点。

    3、课堂展示。(评议重点:学生描述的具体事例能否证明观点,对具体事例的描述能否突出重点。可以先说,若时间不够可课后完成)
    五、课堂总结 科学家们正是有了热爱科学、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才会不断发现真理。其实,我们的学习也一样,只要你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反复试验---“!” 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发现真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 丰都县名山街道中心校:毛春红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的第三篇。这是一篇新课文,是继《为人民服务》后的第二篇议论文。小学生对于议论文还是比较陌生,但与《为人民服务》相比,这篇课文显得浅显易懂些。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既是课文的标题,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文章结构清晰,论证观点的几个小故事引人入胜,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在创设情境导入时,我用疑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你相信吗?很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接着我再问: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一个问号都没有,真理这么快就诞生了?以此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三个小故事,从三个小故事中得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最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认识到发现真理并不难,也不神秘,但只有那些能见微知著,不断追根求源的人,有准备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教学中,我贯穿了读的理念,以读感悟。让学生在诵读中领悟到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并且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把说话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交流、汇报,从而在语文课堂上有所收获。但在品读重点词句感悟科学精神时,引导学生品悟的还不够。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时间不足,学生展示、点评的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