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其他范文 > 正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古诗三首(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6年级古诗大全

    时间:2020-06-07 22:01:35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黄崖洞九年制学校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 课题 10.古诗三首 主备人 张俊杰 课时 2 辅备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2.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学习重难点、关键】 1.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2.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想象,并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品读诗句。

    【课前预设】 本节课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想象,并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品读诗句,将马的轻捷矫健、石灰的清白、竹石的坚劲与诗人的自我形象融合在一起;
    再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学习流程(第二课时)
    【课上生成】 【自主学习】 一、借助资料,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志向 1.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抓关键词展开想象,反复朗读课文。

    2.联系诗人生平资料,体会诗人高尚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二、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合作探究】 一、借助资料,展开想象,合作探究诗人志向 1.《马诗》
    ①关键词语:“沙如雪”、“月似钩”、“金络脑”、“快走” ②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③探讨:当学生描绘出“带有金络脑的马驰骋在边塞战场”的画面时,再理解“何当”一词,想象渴望建功立业的马儿自知遥遥无期,尽显无奈,又寄托了无限的期盼。再让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诗人资料,结合诗人少年成名,诗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的经历,感受到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

    2.《石灰吟》
    ①关键词:“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出深山”“若等闲” ②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深切感受到石灰石在熊熊烈火中依然从容不迫的姿态,只要能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即使粉身碎骨也不害怕。

    ③探究:联系诗人于谦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交流,了解到于谦为人正直、坚贞不屈的品质,理解诗人以石灰自喻,不向恶势力妥协、屈服的精神。

    3.《竹石》
    ①关键词:“破岩”“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 ②展开想象: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抓住关键词想象竹子面对恶劣环境的坚定态势,从中感受到岩石中生长的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

    ③探究:引导学生联系诗人生平的坎坷经历,体会诗人与竹子同样经受着“东西南北风”的“千磨万击”,但仍然具有“咬定青山”的坚定意志。还可以联系读过的有关“不屈不挠”的人物故事,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二、指导感情朗读,积累背诵古诗 1.《马诗》
    前两句语速放缓,“沙如雪”“月似钩”适当拉长声音,读出大漠月夜的荒凉、冷寂之感;
    后两句语速相对加快一些,“何当金络脑”语调适当上扬,“快走”短促有力,读出节奏感,表现出诗人想要建功立业的急切与向往之情。

    2.《石灰吟》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读得稍有力度一些,“若等闲”读得平稳、舒缓,读出其中的从容之意。第三句语调昂扬,“要留清白在人间”读得坚定、有力,传递出诗人坚强不屈的意志。

    3.《竹石》
    “咬定”“不放松”读出力度,,表现出竹子的品性。“千磨万击”读得慢一些、重一些,“还坚劲”语调略微上扬,表现出环境的恶劣和竹子的坚韧。最后一句读得舒缓、从容一些,把顽强自信的态度表现出来。

    【展示交流】 1.教师范读古诗 2.师生对读古诗 3.情境引读古诗 4.配乐读故事 【达标检测】 1.边想象画面边背诵古诗。

    2.默写《竹石》。

    3.积累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寒冬腊月里,草根也发甜,京城道路上,白雪撒如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不知自己嘴,是硬还是软,就是碰蒺藜,也要去吞衔。)
    附:板书设计 10.古诗三首 马 → 远大抱负、不遇于时 石灰 → 不畏艰难、坚贞不屈 竹子 → 不屈不挠、坚定意志 (托物言志)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