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读后感 > 正文

    《李家庄的变迁》读后感2000字

    时间:2020-09-15 13:50:47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提及山西作家,恐怕最为人所熟知的就还是赵树理了吧,身为一个山西人,对于此,骄傲与惭愧的感情是交织并存的。即使是现在,对赵树理的作品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的,有人说赵树理的小说“土”,也有人说他的小说是政治的传声筒,但是也有人说赵树理的小说并不简单,有着被人们低估了的艺术水准。伴随这些复杂的声音,带着我的好奇心,我重新开启了对赵树理小说的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写成的一部作品,小说的时间跨度基本上就是八年抗战的时间。按理说这样一部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的小说重点更应该放在中国百姓和八路军对抗日本侵略者上的,但是纵观整篇小说,小说所着力展现的矛盾和冲突似乎并不是中日之间的对抗,而更多的是农民甚至是破产后的农民无产者与地主村霸之间的对抗,无论从叙述的重点还是小说中人物的态度上看,似乎抗击日本侵略者仅仅是不得不为的捎带手的事情,而推倒骑在农民头上的地主村霸才是人们矢志不渝的想要实现的事情。也就是说小说主要反映的不是抗日战争,而是农民革命,只不过恰巧这两件事发生在了同一时期。

    从小说题目“李家庄的变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着意想表现的,也正突出在这个“变迁”上,而这里的变迁,指的更多就是一种社会格局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以张铁锁为代表的农民和以李如珍叔侄为代表的地主村霸双方势力的此消彼长和地位变化。也就是农民阶级团结起来推翻地主阶级的革命斗争过程,而难能可贵的是,赵树理并没有将这一过程描述为一场一蹴而就的运动,而是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其中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首先,农民的确不是自觉自主地起来反抗的,从张铁锁一步步被坑害成无产者的过程就能看出,面对地主村霸的李如珍叔侄一方,张铁锁只能自认倒霉,而周围的群众也并不敢为他伸张正义,为张铁锁埋下革命种子的还是共产党人小常,张铁锁之所以对小常佩服地五体投地,归根到底,一方面是因为共产党人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确实是为了广大受压迫的老百姓,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张铁锁被迫沦为了无产者,也就是说张铁锁是农民当中最具革命性的人,这样的设置更加贴合真实的革命发展规律。其次,是农民起来反抗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农民阶级推翻地主阶级”这是一种后来人们对于历史的概括性表述,具体到小说中,或者说还原到真实的历史中去,我们会发现,尽管张铁锁受到小常的启发,认识到了应该把压在人民头上的坏人打倒消灭,但是实际上张铁锁以及更多的农民们真正想消灭的对象十分明确和具体,就是李如珍叔侄一伙。

    尤其是在最后,村民们不由分说、刻不容缓地就要处死李如珍,并且在未经县长的同意下群起而攻之,将李如珍活活大卸八块,当县长劝说到不应该如此血腥暴力的时候,民众的回答是当初李如珍叔侄对民众施加的暴行更甚。由此,我们不禁要重新反思一下农民进行革命的动机,真的是要推倒压迫农民的地主阶级这座大山,还是仅仅就是想报私仇,泄私愤呢?所以小说中尽管提到了日本人的侵略,但是却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去描写民众对日本人的仇恨,而是自始至终将主要的矛头指向了李如珍叔侄一流,因为在日本侵略之前,是这伙人在欺压民众,日本人来了之后,他们又成了日本人的走狗,继续欺压民众,如此看来,确实民众对他们的仇恨程度要远胜于日本人才是。因而对于民众来说,相比于抗日,他们更想先消灭地主,甚至更直白地说就是消灭李如珍叔侄。所以抗日战争胜利,只要将日本人打败,将他们赶出中国,战争也就随着结束了。但是,农民们就算处死了李如珍,他们的革命还不算结束,因为消灭了一个人,并不代表已经消灭了一个阶级。

    所以,最后当人们即将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庆祝的时候,张铁锁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坏消息,蒋介石不让人们缴日军的枪,中央军也要继续回来打八路军。但是这个时候的农民已经不是从前那些个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的农民了,他们成了村里的主人,有了粮食,有了武器,而且也有了斗争的经验,所以这一次他们毅然决然选择了奋起反抗。读后感m如果说第一次的反抗是由于被欺压得走投无路而不得不反抗的话,那么这一次,更多的应该是为了保护这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才反抗的。第一次是在革命先导小常的启发下,组织了带动了张铁锁等众多农民;
    而这一次,革命先导小常早已牺牲,而变成了农民自发自觉地反抗。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真正想要发起革命,关键还是要让革命关乎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并不是靠空洞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空号。

    当农民的力量被唤起并组织起来的时候是十分强大的,赵树理可能本意就是为了宣扬农民身上的这种革命性力量,但是无意中却透露出了这一力量的可怕和不可控的一面,尤其是表现在最后群起处决李如珍这件事上,哪怕是有县长,甚至是在农民心中较有威望的张铁锁的制止,还是没能拦住他们将李如珍活活弄死,如果说这一场面并没有引起我们读者太多的惊骇和动容的话,那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立场是站在农民这一边的,只要看看小说中另外一个同时被审讯并目睹了李如珍死亡惨状的小毛的表现就知道了,小毛是李如珍的走狗,看到李如珍被群众大卸八块后,他乞求的不是被大家免死,而是求大家能给他一个稍微体面的死法,可见群众处死李如珍给了他多大的震动。也正是由此不禁让我想到二十多年后的文化大革命,这难道不正是民众力量失控所酿成的惨剧么?

    当然,这部小说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人物形象的简单化,人物成为了阶级的代表,体现的更多的是整个阶级中人所共有的特点,甚至像李如珍叔侄等反面人物,就完全是一种标签式的刻画,并没有表现人性的复杂性等特点。最后,还是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这篇小说到底算不算是政治的传声筒呢?在我看来,可能赵树理当时确实是为了通过小说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革命,尤其是宣扬共产党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在小说中的确体现明显。但是,可贵的是赵树理对某些细节的忠实反映,使得他的小说具备了某种张力,也就是透过表明文本继续挖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