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报告材料 > 正文

    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调研报告三篇

    时间:2021-04-20 11:24:25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篇一)

    **年,按照市委组织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相关工作通知》要求,社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围绕社区中心工作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调研,调研课题是围绕“社区如何重视强基固本、入户投入基层建设、如何整顿社区党支部软弱涣散,提高保障能力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召开党员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对市委组织部提出的六个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从调查情况来看,社区党支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政治意识不强,存在“两面性”;
    宗旨意识淡薄,参加组织生活或组织生活流于形式,在社区党组织推进工作中发挥作用不明显。二是运行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
    阵地作用发挥不够;
    三是干部作风不实。不履行联系服务、宣传教育群众职责。

    通过调查分析,党支部认为,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遗留问题多。调查发现,运行管理不规范是由于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在管辖地理位置和管辖居民的界定上存在地界不清、居民身份不清的遗留问题,这些遗留问题多年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越拖越久,越拖问题越多,使社区在管理上不规范,失去了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极易引起群众不满,久而久之,群众对社区的工作漠不关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二是社区干部素质不高。**年以前,拜格托别社区的办公场所是租用辖区单位地区人民医院的值班室,60平方米的办公室21名工作人员在办公,人均办公面积只有3个平方,冬天取暖用的是火炉。由于社区阵地的限制,使社区党组织在开展活动、组织学习、为民服务等方面存在局限,导致社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差,宗旨观念淡薄,应对繁杂事务能力欠缺等,都影响到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如何强基固本,加强基层建设,提高保障能力。

    近年来,拜格托别社区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台,以“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载体,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筑牢基层组织根基,提升为民服务能力为抓手,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以“六抓六增强”为契机,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抓班子,带队伍,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向心力。一是采取领导讲学、电视论学、现场教学、讨论互学、上门送学、竞赛比学、个人自学、网络选学和集中研学等形式,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重点学习十八大以来重要政治理论篇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使每位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二是推行136党建模式,保证组织队伍根基更牢。通过党员分类管理、设岗定责等方式,完善“三支”队伍建设,努力打造6个家园。

    二抓阵地,提功能,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吸引力。一是在地、市组织部门支持下投入资金600多万,新建了一栋1500平方米的三层办公楼,办公室、会议室、“一站式”服务大厅、图书室、活动室、警务室一应俱全,在组织部和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已投入办公设施27万、服务设施17.8万,现已正式投入使用。二是实行“党员双重管理”,开展党员“五个一”亮身份活动,成立居民党员维稳巡逻队,不定期对辖区单位的值班维稳情况进行抽查。

    三抓基础,强党建,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凝聚力。一是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为强化社区党组织在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完善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协调会等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二是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在数量增大、服务类别增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志愿者队伍专业化服务能力。三是开展社区党员承诺服务。党支部承诺:“干部干,群众看”,创建党员干部承诺服务机制,承诺事项张榜公布,接受居民监督。

    四抓教育,重实效,增强社区党建工作亲和力。一是强化学习提素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社区党支部依托市委党校和社区党校,组织干部和居民党员,以茶花会、讨论会、上党课的形式,确保每位干部、党员都能参加1次集中学习或座谈,特别是“四老人员”、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学习,确保学习教育思想认识到位,行动步调一致。二是敞开大门征意见。制定出台了《社区干部入户收集民情民意登记表》、《社区入户动态台账》等制度,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做到教育实践活动家喻户晓,做到“访民情”不留死角。同时,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确保“访惠聚”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五抓服务,育品牌,增强社区党建工作影响力。一是搭建平台,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在原有便民超市、干洗店、粮油店等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建立了党代表工作室、便民蔬菜店等服务设施。设置“健康小屋”,以巷道党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上门体检;
    初春为居民开展“春季慢性病防治讲座”;
    入冬为贫困家庭解决取暖困难等,积极探索服务新载体惠民生。二是整合资源,开展帮扶救助服务。依托社区服务银行,创办“社区爱心互助市场”,创立“残疾人应急救助基金”。今年开展社区全体居民自愿参与的捐赠衣物活动6次,收到衣物、小家电等5000余件,募集捐款1.2万元,救助残疾家庭及残疾儿童6户,惠及300人次。三是强化措施,开展社会援助服务。开展驻区单位“五个一”帮扶活动(开设一堂党课,举办一次联谊活动,召开一次支部建设经验交流会,组织参加一次党员奉献日亮身份活动,组织学生过一天军事日),今年协调辖区单位看望慰问社区困难家庭12户;
    为2户低保家庭协调医疗救助金1.1万元;
    积极争取塔城市残联残疾人康复中心落户社区,安装康复器材9套。四是创新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成立了包括医疗、维修等5支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党员的特长为辖区居民开展志愿服务。今年共计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2次,50名在职党员参与,社会效益明显。

    六抓稳定,保平安,增强社区党建工作渗透力。以“五型管理法”建立动态台账,着力推行“十心”服务,进一步促进社区五心级服务理念,今年为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岗位7个,有物业公司保洁员,保姆,保安等工种;
    签订房东承诺协议60份,保障出租安全;
    调解房东租户矛盾2起,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成立军地维稳党小组,实现“双网共管”,建立联系会议制度。

    三、**年推进措施

    一是建强支部班子。要建一支强有力的社区党支部领导班子,把社区党支部的工作落脚点放在为百姓修路、用电、吃水、就医等生产生活等方面,为社区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从而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强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社区优秀人才热爱居民工作的人选配到社区后备干部队伍中,通过交任务,压担子,促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解决社区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

    二是发挥党员作用。居民、退休党员队伍往往存在人心散乱、“党员意识”淡化、年龄结构偏大、个人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为此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党员的思想工作,通过与党员面对面的交心谈心,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解决人心散乱的问题;
    通过上党课、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培训,多在党员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上下功夫,解决党员能力不强的问题;
    把那些年轻有为、退伍回乡优秀青年、致富经商能手等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改善党员结构失衡与素质不高问题。

    三是解决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党组织难以凝聚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应根据不同情况,认真解决。

    四是强化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的问题也是社区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原因之一。社区党组织要执行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等基本制度,抓好社区政务公开、居规民约和社区事务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保证社区组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作;
    要坚持社区民主听证制度,凡社区内重大事项决策要征求居民代表的意见,经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方能组织实施,确保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保证社区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五是加强社区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力度。社区将通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办法,使社区干部在能力和素质方面进一步适应新时期社区工作的新要求;
    通过全面开展社区“四化”建设,加大对常住居民、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落实服务居民、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各项工作任务;
    通过拓展社区服务领域,进一步优化和深化社区服务,使社区服务更加贴近居民的需求;
    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做好社区居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篇二)

    **县现有371个村(社区)党组织,农村党员20842名。今年3月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我县以党的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通过倒排整顿对象、分解整顿任务、落实整改责任,全力转化提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水平。

    一、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主要表现及现状

    根据中央确定的软弱涣散10种类型,以基层党组织“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标准,通过细化各项指标,综合运用考核排名、党组织分析、党员群众评议等手段,共排查出3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其中,“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工作处于停滞状态的”6个,占比15.8%;
    “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严重影响班子整体战斗力的”5个,占比13.2%;
    “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1个,占比2.6%;
    “村务居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混乱的”2个,占比5.3%;
    “社会治安问题和信访矛盾纠纷集中”11个,占比28.9%;
    “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5个,占比13.2%;
    “党组织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群众意见大的”12个,占比31.6%)。调研中发现,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主要表现在村两委之间、村书记和村主任之间各自为政,形不成工作合力;
    村班子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缺乏自己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创业激情与本领;
    一些村干部存在着“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象,管理不规范,制度不执行,形同虚设等方面。目前,全县3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通过集中整顿已有个得到转化提高,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深入调研,明确整顿目标。为摸清全县3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整顿工作,县委组织部协同各镇(办事处)党(工)委深入38个行政村进行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现场查看、走访群众等方式,认真查找和分析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形成原因。县委组织部针对“班子差、队伍弱、基础设施缺、经济发展慢”等共性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顿方案,明确提出了整顿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并要求各镇(办事处)党(工)委积极协同县委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驻村书记”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着力抓好配齐配强班子、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思路、健全规范村级组织工作制度四项工作,扎实开展整顿工作,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各镇(办事处)党(工)委结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实际情况,采取“一村一策”、“一村一案”,制定整顿工作计划进度表,确保了整顿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上下联动,凝聚转化合力。构建县领导联村、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县直后方单位支援、各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挂、县委组织部协调的“五位一体”整顿转化工作领导体系(①15名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分别挂点帮扶3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每月下村指导工作不少于2次。②从县直机关选派38名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结对帮扶软弱涣散党组织。③实行一人帮扶,全局帮办,选派“第一书记”的县直部门结对帮扶。④明确1名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挂软弱涣散村,帮助化解难题。⑤县委组织部指定15名部机关干部担任15个镇(办事处)的联络员,做好整顿工作的联络、协调、督导),形成帮扶合力,做到不完成整顿任务不脱钩,不解决症结问题不撤兵。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农水、财政、民政、纪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设立办公室,由县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任办公室主任,抓好整顿工作日常调度、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

    (三)一村一策,抓好措施落实。深入查找问题根源,提出科学整改方案。明确整顿目标、任务、时限、包挂领导、责任人。一是配班子,使“软”村变强。对党组织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位,或书记不胜任现职的**镇**村、**镇枣园村、**镇**村等村,通过采取“换”、“派”、“挂”等多种形式,把靠得住、有本事、威信高的优秀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目前共调整村党组织书记3人,其他班子成员9人。在县农干校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全县3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二是抓规范,使“乱”村变顺。对村务财务党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混乱,干群关系紧张、矛盾纠纷突出的村,以整顿党务,调处矛盾为切入点,全面推行梁寨镇“走村串户”工作法,镇村干部走村入户,现场化解、调处村内矛盾,现场解决、答复群众反映的问题,拉近干群距离。**镇代庄村、首羡镇南楼村等13个“乱”村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三是建阵地,使“虚”村变实。继续实施星级化管理,进一步健全村综合服务中心管理使用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实现由“建”到“用”的转变。对无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村,通过多方争取上级和相关部门支持,加大财力投入,严格按照“八室两超市一广场”功能要求进行布局,全力推进建设。目前,**镇孔庄村、首羡镇温庄村等5个无“村部”的村,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建设均基本完工。

    (四)标本兼治,力求形成长效。坚持标本兼治,着力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自我改善、自我提升,更好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有效机制,努力实现“红旗飘起来、喇叭响起来、支部强起来、创业火起来”的目标。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刚性落实“三会一课”,统一印发《组织生活记录簿》。全力推行村干部轮流值班、“每周走七户”工作法等制度,增强制度操作性和刚性约束。深入推行民情民意访谈会制度,按照“群众说事、干部办事、现场评事”三部曲,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带头联系一个村,开好民情民意访谈会,通过“把话筒交给群众”,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强化考核激励。扎实推进县对村分类考核激励机制,对全县360个行政村按“工商贸易型”、“特色产业型”、“一般经济发展型”三种类型进行分类考核,对考核优秀的村干部,探索享受事业人员待遇、提拔为副科级干部等激励措施,更好地激发村党组织和广大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积极研究推进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建设,从提高工作报酬,加强退职保障,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入手,着力健全责任明确、措施有效、制度完善、保障有力的激励保障机制。三是强化载体推动。深化拓展“雏鹰工程”,整合电教中心、电视台、大学生村官等资源,在县电视台开办“乡村服务社”栏目,全力打造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服务农村的平台和品牌。如今,该栏目已制作16期节目,每天都能接到30余个热线电话,共吸引接受社会捐赠120余万元,帮扶困难家庭16户,解决农民实际问题1000多件。深入实施“培源纳新”工程,持续开展“党员创业直通车”活动,会同县农商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制定农村党员创业信贷优惠政策,有效调动党员创业富民的积极性,使其在惠民和拉动就业方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虽然全县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是软弱涣散村条件差、底子薄,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是部分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薄弱,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三是农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信访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整顿工作成果。

    一是建章立制,巩固成果。抓好已整顿转化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巩固提高工作,认真总结整顿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对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制度形式加以总结提炼,有效运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同时,完善村党组织情况信息反馈、定期分析、备案预警等工作制度,实行动态监管,探索建立经常性发现、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长效机制,防止反弹“回潮”。

    二是分类施策,落实整改。对还未得到整顿转化的个村党组织,因村制宜,多措并举,坚持培训教育与组织整顿相结合,调整党组织领导班子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进一步抓好整顿工作。实行镇领导干部包村转化和销号制度,每村确定1名工作经验**富、作风扎实、能力强、有责任心的镇领导干部派驻到村开展转化工作,做到转化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尽快得到转化提高。

    三是项目带动,发展经济。从项目带动、技术培训两方面入手,继续加大对软弱涣散村的帮扶力度,强化“造血功能”。引导各村依托本村区位、资源等优势,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后劲。同时,进一步深化“党员创业直通车”活动,利用党内关爱帮扶基金扶持有项目、缺资金的农村党员带头发展致富项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四是培树典型,以点带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重点培育一批领导班子强、党员队伍好、经济发展快、工作基础有保障的村党组织建设先进典型,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注意发现和总结党建薄弱村转化工作中的一些典型经验和做法,探究规律,积极推广,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篇三)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工作部署,**市从**年**月在全市249个村、社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开展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近一段时间,市委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市77个软弱涣散村和7个软弱涣散社区进行了逐一调研,对160个软弱涣散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5个社会组织党组织整顿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整顿成效及主要经验

    开展整顿以来,经过市、县(市)区、乡镇(街)、村(社区)四级联动,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均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绝大多数村、社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实现了转化和基本转化,整顿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调整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班子34个,调整书记24名、主任6名,选派村“第一书记”77名,下派社区干部7名。在软弱涣散村(社区)中新发展99名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38名,充实后备干部103名。举办各类培训班24个,培训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书记215人次,党员干部679人次。开展了先进村、企业与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结对共建”,77个先进村、77个企业与77个软弱涣散村结成帮扶对子。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扩面提质”工程,实现党的工作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

    二是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结合深化共产党员先锋工程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重点项目,设立共产党员先锋岗230个、划分共产党员责任区323个、组建共产党员先锋队95个、认领共产党员先锋工程项目32个,参与党员3823人次。在村和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建立党员服务站45个、党员代办点57个,为群众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网上服务等各类服务253次。

    三是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市77个软弱涣散村中,新修村路115公里,修建桥梁16座,修建农田水利设施项目24个,铺设61条自来水管线,解决了3122农户吃水难或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和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3个,修建文化广场35处。针对环境脏乱差问题,以党员为主体,积极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软弱涣散村在村容村貌上得到明显改观。在7个软弱涣散社区中,有2个社区新建了活动场所。

    四是转变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28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在28个软弱涣散村建立了联系点,168名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和县(市)区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在村(社区)建立了联系点,84个市直部门和单位与软弱涣散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每个乡镇(街)至少有1名主要领导包村(社区)指导。全市425名领导干部按照“一走访三推动”工作要求,深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研究解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共为软弱涣散村(社区)困难党员群众送钱物合计26.5万元,帮助困难户脱贫57户,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就学57人。通过建立联系点、结对帮扶、驻村工作、扶贫帮困等方式,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有效转变,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

    五是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围绕推进软弱涣散村的产业发展多方联动,实施各类经济发展项目149个,带动农户1363户,组织农民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976人次,在软弱涣散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8个,其他党群合作组织61个。有17个软弱涣散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业”。软弱涣散村村民户均增收1330元。

    调研过程中我们感到,全市各级组织和部门从各自实际出发,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整顿思路并采取了有效的整顿措施,促进了软弱涣散村(社区)的转化提高,积累了有益的整顿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

    一是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抓整顿工作形成了有效的压力传导。市委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专项工作进行部署和推进,确定为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进行研究和安排。市级党员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就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党组织建设等问题,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研究、一项一项抓督促、抓落实。有关县(市)区、乡镇(街)及帮扶部门对抓整顿工作越来越重视,投入的感情和精力,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越来越充分。

    二是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为基层党组织转化提供了长效保障。各级党组织把健全完善基层组织运行机制,特别是把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作为重点,凡涉及村里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由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商议、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并经乡镇(街)党委、政府审核,实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党员和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有效落实和保障,推进了村级治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是整合各级部门资源,是确保整顿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各级党组织把加强资源整合作为促进软弱涣散村(社区)转化的有效措施,充分发挥组织、农业、扶贫、民政、财政、交通、水务、环保、体育、文化、农信社等部门的作用。各有关部门以整顿为切入点,把各方面的涉农资金、资源汇聚到一起,统筹谋划,统一使用,集中力量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充分发挥部门在整顿工作中的突出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四是实行困地制宜、分类施策,能更好解决基层突出问题。对于需要重点整顿的突出问题,我们以县(市)区为单位,分类聚焦,下猛药、出重拳,一个一个进行整治,取得明显效果。对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不健全、特别是没有基层组织负责人的,采取组织选举、上级下派等办法配齐配强;
    对党组织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群众意见大的,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加大基础投入、改善服务条件等办法,提升服务功能;
    对工作不在状态、班子内耗严重、组织制度形同虚设的,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统筹解决;
    对村务居务财务和民主管理混乱的,认真进行清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对征地拆迁、信访和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加强综合治理,等等。

    二、当前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虽然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全市基层组织建设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盲目追求高标准。目前,77个村中有27个村因“无基层组织活动场所”被列为“软弱涣散”。此外还有34个软弱涣散村活动场所因为危房、狭小或破旧等原因,也有建设的需求和安排。这61个村中,有资金缺口的合计38个村,总涉及金额949万元。在建设中,有些村盲目追求高标准,在没有建设资金来源保障情况下,寄希望于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为村级债务的增加埋下了隐患。

    二是基层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中,由下派干部和第一书记担任负责人的有13个,占17%。部分非公企业还没有配备党组织书记。一些村、社区、非公企业的班子不健全,班子建设问题还没有引起各级党组织的足够重视。

    三是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不足。各软弱涣散村每年得到的转移支付资金(村级组织运转经费部分)有较大差距,多的10万元以上,少的不足3万元,部分村达不到省里规定的2013年7.25万元的标准。非公企业、社会组织、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经费没有保障。

    四是农业产业单一乏力。各软弱涣散村的主导产业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靠天吃饭的问题比较普遍,经济上大幅增收很难实现。像**镇**村的品牌大米“鹤野大米”、黄泥洼镇烟台村的“坝外地抢茬种植”等特色产业突出的情况并不多见,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短期内仍然很难解决。

    五是村民饮水难、出行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饮水工程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已经运行20多年,大多出现管道老化等问题。农村道路建设基本上实现了村通,屯通工程只覆盖到少数村。目前,77个软弱涣散村中,仍有33个村中的90个屯存在饮水难(或不安全)问题,有28个村的村路、巷路和田间作业路的状况较差。

    六是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绝大多数下派的第一书记能够帮助村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在作用发挥上没有充分体现出“第一”。一些下派干部缺乏在基层工作的经验和能力,有的干部没有真正植根基层,没有找到自身优势与基层需求的结合点,一些村官到村里还存在浮在表面的现象。

    七是村党组织发展党员方面存在问题。目前,在农村基层仍然存在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农村党员中,老龄化问题仍然比较严重,2013年全市531个行政村仅发展农民党员369名,比前两年有大幅度减少。农村年轻优秀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乡村两级党组织对发展党员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党员队伍后继乏人。

    三、主要对策和建议

    紧密结合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认真研究解决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市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尽早实现转化提高,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

    (一)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一是从严管理,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切实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抓好在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后备干部、妇女中的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农村(社区)发展党员工作,力争做到每个村(社区)每年至少发展1名党员。建立发展党员考评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对长期不发展党员的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培训,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惩处力度。

    二是完善机制,配强配齐村(社区)班子。健全和完善基层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坚持多渠道选人,把那些思想作风正、观念新、懂经营、善管理的人选拔到基层班子中。加强教育培训,做到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四落实。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轮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发挥优势,加强第一书记的选拔培养和考核管理。坚持高标准,结合农村基层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派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第一”作用,谋划全局、把握方向、加强指导、推动工作。抓好第一书记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促使第一书记积极履职尽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四是注重历练,抓好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与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管理力度,安排村官从基础工作做起,从一些为群众代办事项中做起,让村官在为民办事中不断成长,进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欢迎。建议省委组织部在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管理中,提高地方的权重,把大学生村官2年的基层工作表现作为将来能否参加考试的一个重要评价参考。

    (二)解决突出问题,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大力扶植,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加大对经济落后村的扶持力度,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帮助、鼓励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上进行综合帮扶。立足各村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帮助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培育先进典型,通过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致富。推动惠农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强山区中草药种植、食用菌等方面的政策技术支持力度。

    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帮扶部门职能作用。探索建立系统高效的资源整顿平台、健全完善整合工作制度和办法,有效整合资源,加大对口结对帮扶力度。统筹解决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有关交通、饮水、产业规划等突出问题。近期建议交通、水务、农委等业务职能部门牵头分类调查了解情况,对涉及软弱涣散村的道路建设、饮水工程等方面在明年的工作安排中优先考虑,分别拿出解决方案逐步加以解决。

    三是提高标准,切实保障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以市、县(市)区两级财政资金保障为主体,解决好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运转经费保障问题。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对村级党建工作经费予以补助的通知》(辽组通字[**]58号)文件要求,落实**市村级党建工作经费,保证每村每年不少于2万元。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辽财改[**]42号),从**年开始,在测算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和均衡性转移支付时,将村级支出测算标准从原来的平均每村7.25万元提高到9.65万元。根据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需要,建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和基层党建工作基金。

    四是量力而行,积极推动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在活动场所建设中防止盲目追求高标准、举债搞建设。落实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投入政策,切实发挥发改、财政、民政等职能部门作用,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援建,3年内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强社区工作用房建设监管力度,在新建开发住宅小区时,要求将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配备到位。

    (三)巩固整顿成果,建立软弱涣散整顿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着眼长远,坚持长期问题用长远办法来解决。对于解决产业发展、富民强村的问题,历史遗留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村屯环境整治需要长期坚持的问题等等,在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的整顿期限结束后,联系领导和帮扶单位不脱钩,派驻干部和工作组不撤离,延长整顿的周期,巩固扩大整顿成果。同时,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定期排查整顿和动态管理机制。

    二是上下联动,督促推动整顿工作开展。市委要进一步加强协调整合、分类指导工作,县(市)区要组织力量集中开展分类整治,乡镇(街道)党委书记要亲自抓整顿工作,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要自加压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各级联系领导年底前要再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1次,帮扶单位要集中帮助解决一两件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各级党组织要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纳入教育实践活动整改,狠抓工作落实和督促检查。

    三是狠抓落实,健全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保证村级各项事务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完善社区“两委”议事协调机制,推广社区事务听证会、民主恳谈会和党群议事会等做法,全面推进党务、居务公开,鼓励社区党员、居民和驻区单位广泛参与社区事务。

    四是规范服务,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进“共产党员先锋工程”,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深化党群共同致富活动等载体活动,深化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明确服务目标,健全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方式,完善上下对接的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流程,着力形成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难事不出县(市)区的为民服务新格局。同时,积极应对群众迸发出的跳广场舞的热情,因势利导,发挥好这个“露天会议室”的作用把群众凝聚起来,在这个场所中融入党务村务公开的内容,打造成为集宣传引导、信息服务、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