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报告材料 > 正文

    环卫工人事迹材料

    时间:2021-02-22 14:56:36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哗――晔――哗;
    凌晨,深沉而浑厚的扫地声,在通化县城的大小街道上响起。它象一首威武雄壮的进行曲,以千军万马之声,摧枯拉朽之势,打破了夜神的壁垒,踏碎了黎明前的星光,荡漾了昔日留下的污秽,当万道金光染红了东方天空的时候,一个清洁美丽的城市,又一次奉献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

    创作并演奏这首进行曲的艺术家,就是我们最可爱的环卫工人。

    如果仅仅用披星戴月、餐风饮露和冒严寒、战酷暑等词语来表现环卫工人的辛勤劳作,就可能显得肤浅和一般化。一滴水可以映照出太阳的光辉,在没有双手的环卫工人王忠信的身上,就集中体现了环卫工人高尚的品格,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平凡的人生,却书写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翻开昨天的日历,让历史的年轮回归到1978年,在一次意外中让他失去了双臂,他什么都不会做,吃饭的时候妻子要喂他,他和3岁的女儿坐在那里,妻子给他俩一人一口,喂饱了他俩,妻子再吃饭。她给他穿衣服、刷牙、洗脚、洗头……那时候,妻子怀着孕,眼看肚子越来越大,他明白不能总依靠妻子,就学着用小臂去夹自己想用的东西。等儿子出生时,他已经能干一点简单的家务活了。

    有了小儿子后,王忠信自主能力越来越强了,亲属给他家的工具进行了改造,比如锄头、铁锹,上面会绑一个圆环,让他的小臂可以插进去掌握。妹夫给王忠信焊了一副特制的汤匙,他的小臂可以插到汤匙环状的把手上,吃什么都没有问题。“就是吃粉条费劲,不过我也不爱吃。”王忠信说,这样的饭勺特别好用,后来妹夫就又做了两副,一副放在女儿家,另一副放在妹妹家。

    2007年,在通化县环卫处聚鑫开发区清洁班当班长的村邻马桂兰来找王忠信去帮忙,工资虽然不高,但算是每月有个稳定收入。从2007年到现在已经快6年了,王忠信每天早上3点半出门,两个多小时就把自己的管区——河堤路1500米的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他还经常被紧急调去参与一些集中活动。

    2010年通化发洪水,王忠信负责的保洁路段覆盖了很多淤泥,王忠信把老伴儿、儿女全都召集来清淤,通化县环卫处领导考虑到王忠信的身体情况,也特派人增援,10多人用了两天时间,才把河堤上的淤泥全部清理完毕。交谈中,老王抽起了烟。“干活儿累了,我就抽一袋烟,解解乏,烟不算频,一天抽一包吧……”王忠信说,“34年了,虽然没有双手,但基本的家务活我都能干,我在家洗衣服,做饭、劈柴,穿衣服除了不能扣扣子,啥都不耽误。这也都是为了生活逼出来的。”

    “他没有双手,干环卫工这活儿确实不容易,他付出的辛苦可想而知,他把保洁路段收拾得这么干净,我做为同事特佩服老王。他为人实在,干活认真,大伙儿都挺尊重他的。”环卫工张永发说。

    现在,一双儿女已各自成家,老两口需要干的活也相对少了些,生活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紧紧巴巴的,但他不愿意闲着,环卫工每月950元的收入让夫妻俩生活也改善了很多。根据年龄限制,王忠信能干到65岁,但他觉得,以他的身体条件,干到70岁都没有问题。王忠信是通化县环卫处的先进工作者,处长王剑峰说,有他做榜样,没有人干工作挑三拣四的。

    不久前,通化县残联想帮他装一副假肢,他最初很兴奋,但想了很久,觉得自己已经60岁了,这些年没有假肢什么都不影响,还是省下钱给更需要的人用吧,便拒绝了残联的好意。

    回忆起这些年的生活,王忠信说,是妻子韩庆梅的扶持和不离不弃,让他重拾起生活的信心。“这些年啊,老伴没有把我扔下,对我挺好的,我真挺感激她的,要不我也不能走到今天,生活得这么开心,老伴平时不忙了,也到这里帮我扫扫道……”

    平凡人,平凡事,所有认识王忠信的人都对他的敬业精神非常感动。

    干起工作来,从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他每天的作息时间有一张很规律的图表:凌晨3点起身;
    3点半到路上开始作业;
    6点,清扫结束;
    6点半吃早饭;
    7点上路保洁;
    上午11点半回家吃饭;
    中午1点,上路保洁,晚7点,下班。细算一下,每天上班时间超过13个小时。

    这些时间数据,虽不算耀眼,但它像珍珠,光灿灿;
    像玛瑙,亮晶晶;
    像将熟未熟的葡萄,有酸有甜又带着点苦涩……

    在清扫保洁岗位上为了直面来自社会世俗的压力,他摸索总结出“清扫经”:“重点路段勤打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饮食摊旁轻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这清扫经一念就是六年。天天念,天天干,干不好,就寝食难安。他6年如一日,扫地面积共达648万平方米,约9700多亩土地,扫秃了的扫帚共计300多把,要装一汽车。枯燥的数字就是他无私奉献的证明。

    人常说,水是家乡的甜,月是故乡的明,家是温暖的。可为了县城的洁净美而忘我工作,根本无力顾及自已的家,就连与家人出动逛公园和商店都成了奢望。除夕之夜,和妻子带着孩子到分管片区上,这是他们全家第5次在马路上“过年”。孩子望着周围居民燃放爆竹迎新年的情景,对妈妈说:“我们家好几年‘三十’晚上没放鞭炮了,”听了孩子的话,的泪水夺眶而出……鞭炮声映衬着“哗,哗,哗”的扫地声,好像是这一家人共同演奏的“迎春曲”。、看看身后洁净的路面,冲着孩子和爱人,脸上荡漾着甜美的笑意。

    近年来,省内多家新闻记者和电视台相继对王忠信的工作感人事迹进行报道,收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赞誉。这说明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干好环卫工作,照样有出息。从这质朴的言词中,我们仿佛看到他正在用如水的生命驮载着城市的文明,涤净着红尘中的绿树翠叶,用一双残缺的手臂,把污秽带走,用圣洁的心灵细雨谱写世间最美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