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报告材料 > 正文

    关于防护林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1-02-16 17:51:37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为加快推进**防护林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屏障,2018年初,**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岗地防护林带、**水资源配置工程生态廊道建设任务,**市委、市政府将**生态防护林(**片区)建设列入高质量发展十大重点工程,并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防护林(**片区)工程的实施方案》,**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大**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议案》。**生态防护林建设涉及老河口区域的工程为“六横一纵”,我市按照省、**市统一规划部署,细化方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生态防护林(老河口段)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市人大常委会主动把**生态防护林(老河口段)建设这一“生态工程”列入今年工作要点和重点监督计划,强化监督,积极推进。2018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由常委会副主任**带队、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调研组,采取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形式,对**生态防护林(老河口段)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建设现状

    我市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起于1999年,到2005年基本竣工。共建成主林带5条、长132公里,植树61.61万株,折合面积5535亩;
    建成副林带3条、长69公里,植树23万株,折合面积2070亩;
    建成农田林网网格3390个,植树259万株,折合面积2.34万亩,防护面积达65万亩;
    绿化国、省道及铁路125公里,植树22万株,折合面积0.24万亩;
    营造固沙护岸林6万亩、水土保持林8.5万亩,栽植树种全为杨树。通过第一阶段**防护林工程的实施,我市森林资源明显增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农、林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增强了群众生态建设和保护意识。

    近些年来,针对防护林带大部分杨树出现树势衰老现象,市林业园林部门积极研究对策,逐步优化主副林带品种。先后对老石路、半秦路、李王路等主副林带及316国道、302省道共计120.6公里的杨树进行了更新改造,提档升级,新栽植8公分以上大规格香樟、红叶石楠、女贞、枇杷、栾树等绿化苗木8.04万株,不断丰富和改进防护林带建设内容,始终保持防护林带建设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生态防护林(老河口段)工程,是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的根本要求,是筑牢湖北生态屏障的责任担当,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现实要求,对于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一城两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2017年开始,我市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进入崭新阶段,全市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建设绿色生态防护林。创新绿色生态建设体制机制,城乡一体统筹推进,全域谋划;
    汲取过去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用产业效益和景观价值为生态防护林建设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围绕新316国道、引丹主干渠建设新的绿色生态防护屏障。对新316国道按宽50至200米第一层山脊以内范围打造景观苗圃的思路,完成道路两侧防护屏障建设9.7公里,面积2200亩,栽植各类苗木100余万株。在丹渠沿线建设水源涵养林,下层套种景观绿化小苗,形成规模性苗圃,上层栽植樱花、海棠、红叶碧桃、银杏、桂竹、楠竹、马褂木、无患子、乌桕形成永久性景观带,共栽植56个树种150万株,绿化渠道74公里,折合绿化面积5000余亩。

    2018年以来,完成了新316国道一路两侧十行行道树种植,栽植大规格樟树、栾树等1.7万株;
    完成302省道改线段、张三路、老半秦路等新扩建道路造林任务,栽植各类绿化树木9.2万株;
    同时,启动了老宜高速全长17.6公里的防护林工程建设,流转土地4700亩,已植树1500亩,今年秋冬季可全面完成该路段防护林工程建设,进一步展现出优美的生态景观。同时,我市着眼于生态防护林的长远建设,正着手规划**水资源配置工程生态廊道、引丹大渠主干渠纵深绿化等十个防护林建设工程项目,着力推进**生态屏障建设。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将**防护林工程建设作为区域内的重点生态工程,突出生态优先、效益兼顾、景观营造三者结合,制定出台《关于大力建设**防护林工程的决定》,与各乡镇办签订**防护林工程建设目标责任状,层层压实责任。

    (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由于地形条件和灾害类型不同,市林业园林部门在工程建设中根据实际,精准施策,取得较好效果。如沿国、省、县道建设护路林带,形成绿色通道;
    在农田中结合通村公路绿化、村庄绿化与绿色水系绿化,因地制宜建设农田防护林网;
    在汉江沿岸营造防风固沙护岸林;
    对丘陵、岗地等宜林荒山荒地营造水土保持林。

    (三)发挥优势,提升效益。**防护林工程结合林产业建设才能持续长久,我们在坚持生态防护的基础上,有机结合当地优势林产业项目,采用多种形式,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如,在汉江河沿岸立地条件好的泥沙地栽植本地适宜的梨、桃等,打造名特优经济林产业基地;
    在国、省道两侧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绿化苗木培育基地,培育大规格的乡土树种,用于全市绿化项目建设,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栽植杨树、刺槐、构树等耐瘠薄树种,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四)大胆改革,破除瓶颈。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发展中的制约瓶颈,推进国土绿化迅速发展。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滨江精致城市这一目标,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建立土地流转、投资建设、专业化管养护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全域推进发展格局。年均绿化投资达到1.5亿元以上,带动社会主体投入2亿元以上,年均绿化用地流转5000亩以上。

    三、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生态防护林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整体性的综合工程,事关改革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的点多面广、战线长、工程量大,需要各部门、各乡镇办积极参与和配合。但是从调查了解情况看,目前,主要是林业园林部门在实施建设,部分单位和乡镇办事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主动参与和配合还不够积极。

    (二)防护林建设存在短板。防护林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主副林带涉及山、水、田、路、村庄等。一是我市的防护林建设没有具体的规划,只是按照“五纵五横”的思路在实施建设,没有上升为规划。二是防护林建设没有整体推进。目前,我市的景观林、护路林、山体林、丹渠林的建设比较好,但是农田防护林以及村庄防护林建设还不够。因农田防护林建设需要占用农民的田地,农民认为防护林影响农作物生长,不愿意农田里种树;
    道路两旁的农户为了打场晒粮方便,也不愿意房前种树,从而造成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缺失,村庄防护林建设不够。

    (三)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防护林建设周期长、见效慢,生态效益多,经济效益少。整个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目前市场主体参与不够,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融资渠道不宽,资金缺口大,防护林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四)防护林管护工作不到位。一方面是防护林管护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县级及以上的护路林归林业园林局管护,乡道及以下的防护林未纳入林业园林局管护范围,造成管护不统一、不到位。另一方面防护林管护基本没有资金来源,造成管护工作不到位,大大缩短了有效防护期限,防护效能降低。

    四、意见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设**防护林工程,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理解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市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各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认识,积极配合,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确保高质量建成**生态防护林体系工程。

    (二)强化规划引领。制定老河口防护林建设规划,把**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建设**生态防护林(**片区)工程的实施方案》中涉及老河口的有“六横一纵”,即**水资源配置工程生态廊道、丹渠、新316国道、316省道、福银高速、老316国道和老宜高速等主副防风林带。把“六横一纵”与我市的“五横五纵”有效衔接,优化编制规划,科学制定方案。明确时间节点与实施路线图,合理布局防护林体系建设,结合地形地段、水资源条件和乡村旅游等工程,科学选择树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采取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景则景的措施,实现生态、产业、景观建设“三位一体”,用实实在在的效果引领群众自觉参与生态防护林的建设和保护。

    (三)提高社会参与度,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完善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创新投融资方式,吸纳市场主体参与建设,提高社会参与度,加快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与投资方式多元化的政策体系。相关部门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国土资源整治、公路网和绿色通道建设项目资金,统筹考虑防护林建设,不断强化资金保护。同时,要把防护林建设与我市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和“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结合起来,确保有关项目的实施,既确保了防护林生态建设,又提升了森林覆盖率,实现森林覆盖率与蓄积量双增长。

    (四)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关键在管护,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开展**防护林建设“回头看”,深入查找和切实解决工程建设和管护中的各类突出问题,建立并不断完善管护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注重内生动力。加强建管督查,严肃追责问责,确保我市生态防护林建设好、管护住,有效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岗地筑牢生态防护林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