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思想汇报
  • 发言讲话稿
  • 演讲稿
  • 申请书
  • 读后感
  • 报告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写作资料库 > 报告材料 > 正文

    五好家庭事迹材料6篇

    时间:2021-02-09 12:53:22 来源:写作资料库 本文已影响 写作资料库手机站

    【篇一】

    我叫刘金雄,今年74岁,与老伴李玉英结婚已有47年了。我们俩1966年分别毕业于北京航校和滨江航校。1967年为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伟大号召,分别从首都北京、哈尔滨来到贵州安顺贵飞公司云马飞机制造厂。至今已有50多年了,在平凡的岗位上艰苦创业,怀着对共和国的一腔赤诚,坚守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将火热的青春献给了三线建设,至今我们无怨无悔,因为在我们奉献青春的同时,也实现了我们强军富民的梦想。爱国奉献的情怀已使我们血脉相连,扎根三线,献身航空的共同理想,让我们在建设三线这宏伟的事业中相识相知相恋组建了幸福的家庭。40余年来相濡以沫,伉俪情深,携手共进。共育有一双可爱的女儿,现均已成家。我家现已是两代三线人的家庭,薪火相传的家风是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爱国奉献的家风。

    建厂初期,我俩夫妻亲身参加了第一架歼击机的研制。当时国际上乱云飞渡,群魔乱舞,帝修反亡我之心不死,苏修在我国边境陈兵百万。遵照党中央加快三线建设的英明决策,我们把忠诚熔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尽管当时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住的是简陋的临时房,吃的是缺肉少油的大锅菜,但我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在不同的岗位上废寝忘食,日夜奋战在生产一线,夫妻俩相互鼓励,共同奋进,比的是质量,抢的是进度,争的是奉献。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于1970年9月8日,第一架歼6歼击机终于在云贵高原诞生了,填补了云贵高原没有飞机制造的空白。我俩以此为起点与时俱进融入多型号,多批次歼击机,高教机的生产制造的奋战之中,让一架架钢铁雄鹰从云贵高原起飞,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保卫着祖国的神圣的领空。

    面对有人问我:“你们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三线这偏僻的山沟里,并能扎根五十多年靠的是什么?”我俩不约而同的回答,除了有坚定信守爱国奉献的三线情怀,眷恋三线这片热土外,我们还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这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加油站,也是我们幸福的港湾。

    我由于工作性质,经常出差,整个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老伴的肩上,她除了每天上班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抚育一双女儿和照料因母亲去世,房屋拆迁从北京来投奔我的父亲。因而她每天起的最早,睡的最晚,整日缝补浆洗忙个不停,因物质供应紧张缺油少肉,粗细粮搭配供应,她见缝插针,利用房前屋后开荒种菜,养鸡养鸭,千方百计为大家调剂生活,虽历尽艰辛,但她略显疲惫的脸上总挂着淡淡的微笑,整个家庭永远是和谐生春,其乐融融。由于她的无私奉献,使得我能安心的外出为筑建国防工业尽力。女儿们能茁壮成长,老父亲能有个幸福晚年,我的家庭被厂工会评为厂级五好家庭,我因多次获奖,并于2001年当选为中航一集团的优秀员工。

    我到了退休年龄仍然退休不退岗,先后被返聘为云马职高的专业课教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导师,被社区居民选进居委会工作。老伴也同时担任了社区图书室和棋牌室的管理工作。我们俩牵手近五十年,家庭和睦,不改初衷,继续在社区为人民服务,多次被邀请到社区宣讲弘扬和传承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三线精神。

    我经常对工厂的年轻人说:我的孩子们,如今尽管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精神决不能有丝毫改变,要树立把青春献给祖国航空事业的远大理想,继承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三线精神,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使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后继有人。

    【篇二】

    符伟年,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电工,她用其孱弱的身子撑起家庭的一片天。2007年,丈夫因工致残,生活不能自理,年仅34岁的她不仅不离不弃,还精心地照顾与护理好丈夫,赡养年迈的家婆,抚养女儿长大成人。符伟年一家多次被评为海南矿业公司

    “文明和睦家庭”,2017年被评为海南省“最美家庭”。

    符伟年于1995年5月参加工作,1997年结婚,育有一女,婚后一直与家婆住在一起,担负家庭主妇职责,也担负起照顾家婆的重任。多年来,她和家婆和睦相处,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结婚近二十年,从没有和家婆伴嘴或吵架,家婆也待她如女儿一般,在她上班时,帮着家里煮煮饭和扫扫地,让她可以安心地工作,一家人相处得很融洽。但由于家婆的膝关节一直都不好,经常会痛,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里的大多数家务活还都是落在她身上,但她无怨无悔,尽职尽责,努力做好一名媳妇、妻子、母亲应尽的责任。

    2007年12月,丈夫因工伤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到了符伟年的肩上,其苦不可言,可生活还得继续,她只能咬牙硬撑着,既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年幼的孩子,还要做好丈夫的吃喝拉撒睡及康复护理,可即使背负这么沉重的家庭负担,她也从来没有因此耽误工作,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生活尽管艰难,一家子依然相处得很和睦。

    丈夫病后,女儿不仅是符伟年的希望,更是这个家庭的希望,正应了那名话:“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家庭的变故让女儿从小就懂事乖巧,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就担任班长,小学、初中、高中,这一当就当了12年,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或县级和省级的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并于2016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在家里,女儿是个孝顺孩子,知道父亲病重,知道奶奶年事已高,知道母亲工作辛苦,放学回家都会帮着做家务,帮着照顾爸爸和奶奶,知道家里经济不宽裕,从来不乱花钱买东西,生活很节俭,女儿用她出色的成长回报母亲辛勤的付出,也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与阳光。

    转眼十年过去了,她用真心和亲情悉心维系着这个家,在她精心护理下丈夫病情没有恶化,从最初的瘫痪卧床到现在已经能够搀扶着到阳台坐到椅子上。婆婆逢人便讲:“难为了媳妇,媳妇很辛苦。”

    【篇三】

    冯秀琴家庭,三代同堂6口之家,一家人互敬互爱、相敬如宾;
    与邻和亲、待人和善,弘扬时代新风树立了榜样。

    夫妻俩都是共产党员,认真钻研业务、勤奋工作,用实际行动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两学一做”合格党员的标准。2010年-2017年被评公司先进女职工、工会活动积极先进分子,荣获2015年粤海公司最美家庭、2016年广铁集团最美家庭一等奖,2017年省最美家庭。

    婚后双方与父母同住,家公患脑血栓偏瘫、后患老年痴呆症及胃癌等,起居生活不能自理,夫妻俩不离不弃照顾长达7年之久。老人胃癌病情恶化,夫妻俩既照顾好年幼的女儿,又照顾好病重老人;
    老人大小便失禁,经常换洗床褥及衣物;
    老人进食困难,每天熬粥喂饭。2010年,丈夫患脑膜瘤需开颅手术,风险极高,她坚信一切困难都能够战胜,精心照顾两次手术的丈夫并坚持康复训练。

    多年来,夫妻俩竭尽所能去帮助亲人们。2008年农村的家姐住院,她俩立即为家姐支付2万元住院费用,后来家姐突发脑溢血过世,夫妻俩抚养4个未成年外甥(女),全家省吃俭用,资助孩子们学费及生活费。多年来他俩不断接济亲朋好友各项费用10万多元。

    一家人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双儿女知书达礼,品学兼优,积极向上。大女儿2015-2017年荣获学校“文明标兵”、“进步学生”,小儿子2014-2017年荣获学校“总分年级优胜奖”、“智多星”、“跳绳能手”、“暑假实践活动比赛二等奖”。外甥女在大学期间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奖学金。

    她俩经常携带孩子参与公益活动;
    尽管家庭有实际困难,生活清淡,却积极向善,热心参与慈善捐赠和社区义务活动等,共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数十场次,捐赠钱物价值数万元。

    夫妻俩生活勤俭节约,注重科学理财,生活精打细算,倡导理性消费,不攀比,不奢侈。每样东西都修复利用,洗衣水用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吃饭实行光盘行动,节约水电,垃圾分类回收等。在她们的言传身教下,儿女衣着朴实大方,不追求名牌,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篇四】

    陈海玲的家庭是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家庭。夫妻结婚11年以来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分担责任,共同进步;
    孝敬老人,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善待邻里;敬业爱岗事业有成,热心公益,诚信有礼。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赢得了周围人的赞美,2017年度被评为海南“最美家庭”。

    一、模范守法,尊德守礼

    陈海玲与丈夫两人都从事着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在工作中、生活中,他们都牢记自己人民警察的身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文明执法,自觉践行文明礼仪。他们家庭在职场中,遵守职业道德,敬业奉献,团结友爱;
    在生活中,邻里关系和睦,受人尊敬;
    在社会生活中,明理守纪,尊重他人。

    二、重信守诺,热心公益

    陈海玲一家热心公益,在单位,能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
    在家里,响应政府号召,在“双创”活动期间,积极维护家里、家外的环境卫生;
    在社区,响应小区号召,热心小区的活动,经常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比如发挥工作优势,积极参加社区普法、禁毒宣传活动。

    三、尊老教子,家风优良

    常言道“顺着为孝”,丈夫父亲过世后,他们把婆婆从农村老家接到海口的家照顾。婆婆身体不好,2013年发现患有恶性肿瘤并进行了手术。当时丈夫还在监狱基层单位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婆婆术后在家的日常照顾护理及小孩上学的接送主要由陈海玲一人来承担。但是他们相互体贴,尽可能分担家务,家庭氛围民主,经常做在一起共同商量家庭中的大小事务。在这个家庭里,作为子女尊重长辈,长辈关心爱护子女,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他们的言行影响着成长期的独生儿子,儿子乖巧懂事,学习认真,生活习惯良好,对老人孝敬,尊师重道。

    四、崇尚科学,倡导节俭

    在家庭生活中,他们的生活方式文明科学,勤俭持家,科学理财,不攀比,不浮躁。他们教导儿子要节约水电,平时在生活中也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夫妻经常使用“共享单车”出行,身体力行地履行每名公民的环保责任。

    五、爱岗敬业,共同进步

    陈海玲2000年参加工作,从一名乡镇干部,到县委接待办工作,再到现在成为海南省琼山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一名戒毒人民警察,无论从事哪份职业,在哪个岗位上工作,她都始终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优良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先后多次被评为戒毒所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在工作中,夫妻俩能够互相扶持,共同进步。陈海玲调到到戒毒科做专职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她就克服困难,工作之余在家自学考取了教师证;
    丈夫在戒毒局从事财务工作,没有会计基础,也是通过下班后到社会报班学习进行充电,考取会计资格证书。他们相互鼓劲,携手并进,为儿子做了好的示范。

    陈海玲坚信她们的家庭经过长久不懈的努力,用心进取,和睦相处,不断完善,工作和家庭生活定能再上新台阶,共获美满。

    【篇五】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我们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夫妻和睦。

    我是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的一名记者,在工作中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妻子是一名家庭主妇。我们自结婚以来,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新闻工作不规律是出名的,由于平时熬夜加班,加上长期的高度紧张状态以及饮食的不规律,我常常感到胃痛、恶心、有“烧心感”及全身倦怠感等症状。去年,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患有严重的肠胃疾病,只能住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妻子除了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每天给我送饭。虽然每天来回奔波忙得不可开交,但她没有一句怨言,用心奉献。为了培养子女成才,我们很重视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思想政治方面,长期以来我坚持通过和同事集中学习与自身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去年10月18日上午,我和家人一起收看了党的十九大开幕盛况,聆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这使我感到心潮澎湃,深受鼓舞,我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带领全家人共同进步。并且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同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争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和家庭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家人待人真诚、热情,与邻居相处得十分融洽,几年来从没有与任何一家邻居吵过架。邻居家有什么纠纷,我们还会主动上门劝解,化解矛盾。我们家庭中也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

    【篇六】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烂漫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正是从这份普通,平淡,艰苦的岁月得来的家庭和睦,互爱互敬,才格外让人感动。家庭和睦是一个家庭生存的根基,牢不可固,方能开枝散叶,为家人遮风挡雨。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王圣金,1978年7月出生,黎族,是我和平镇长沙村的农民,一个基层党员;
    妻子王春梅,生于1979年5月。两人育有两女一子,孩子听话乖巧,目前就读初中,小学。或许正是生于同样的年代,让他们对婚姻,家庭,社会的价值观和责任心都一致。夫妻二人结婚15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
    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不曾拌嘴一句,不曾脸红一回,夫唱妇随,家庭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常言道:“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惠女人的支持”。王圣金回忆道;
    “最困难的日子是刚结婚那几年,家里没有积蓄,没有收入。是妻子的不离不弃,才有了今天这个家,非常感谢妻子。”王圣金曾多年担任队长,平时忙于村里的工作,家里的一切事情无暇顾及,为了不让他被家中事务分心,她主动承担了多半部分的管理槟榔、橡胶等繁重农活,做家务、种菜等很多家庭杂活,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妻子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丈夫创造事业的坚强后盾。正是有了妻子的吃苦耐劳,无言无悔,才让王圣金在创造事业中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希望。如今,他们种植橡胶1000多株,槟榔8000多株,挂果2000多株,养羊60多只,产业多样化,年收入丰厚,早在2010年,他们就比村里的人最早盖起了二层小洋楼,生活美满幸福。王圣金家庭获得“海南省第二届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王圣金虽然已经不再担任队长,但是,他作为一名老党员,党性觉悟十分清醒,不忘一个老党员,老队长的初心,那就是如何让邻里脱贫致富,和他一样过上美好生活,为扶贫攻坚战贡献他的一份微博力量。乘着扶贫的东风,王圣金想到自己这几年也积累了不少养羊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村民对养羊都抱有观望心理,何不发动贫困户共同抱团发展。于是2016年10月份他带头成立了和平镇金全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他出场地和技术,贫困户出种苗,共同管理,共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截止至2017年,王圣金成立的金全养羊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吸纳长沙村8户、新兴村44户共52户贫困户成为社员,政府扶持60万元资金筹建羊舍600平米,并已投入使用,目前黑山羊已发展养殖258头。2017年年底合作社发放年终分红,52户贫困户共分红4.83万。王圣金发挥了自身积极作用,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王圣金的养羊农民专业合作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合作社”,其也获得“2017年度先进脱贫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他们所做的事是每个社会公民应做的平凡小事,但他们懂得:一个和睦的家庭离不开每个成员的付出和努力,互敬互爱,同舟共济,用情建设家园,大事面前懂得奉献,小事面前明白珍惜,才能让我们的家越来越丰盛,美好。